yu1g 2012-12-23 00:26
鹿港八郊八景+鹿港民俗技藝
釋名
所謂的「郊」,即是清代時台灣的商業行會組織,也就是大陸通稱的「會館」、「公所」或「幫」。郊的形成則與商業繁榮有關。
商業繁榮
台灣自乾隆末年至嘉慶中葉﹝約自一七八六至一八O九﹞,二十餘年間,連續發生林爽文,陳周全、蔡牽三大事件。農業、商務等各方面所遭受之損失,難以數計。正當府城、艋舺元氣大傷,正百廢待舉,疲於重建工作之際。鹿港商務卻突飛猛進,竟有凌駕府城而執全台牛耳之氣勢。鹿港當時有一句俗諺:「頂到通霄,下到瑯嶠。」就說明了此時鹿港的貿易區,向北到達通霄,向南廣及恆春。
郊的區分
由於商業鼎盛,百貨充盈,各行各業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為了維護同業間的利益,於是各種不同性質之商業組織--「郊」的設立。郊可分為二類:
外郊,對同一地區從事進出口貿易、批發的商號所組成。如泉郊、廈郊、南郊等。
內郊,經營同性質商品的商號所組成者,如糖郊、油郊、布郊及染郊等。
文獻記錄
嘉慶廿年(一八一五)重修威靈廟(厲壇),有「威靈顯赫」木匾,下署:「鹿港八郊敬立」,為「八郊」之稱,始見於文物。次年,鄭捧日撰「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碑末題有八郊名稱,曰:
可見鹿港至嘉慶中葉,已經是八郊並立的局面了。此時商業繁榮,盛況空前,更可以証明林爽文、陳周全、蔡牽三大事件,以及由蔡牽事件所引發之漳泉分類械鬥,對鹿港的發展,並沒有產生負面的影響。
泉郊廈郊
八郊之中,泉郊、廈郊又具同鄉會性質。因此其他各郊的成員也可以同鄉的身份加入泉郊或廈郊,因此使得兩郊組織更為龐大。又因為鹿港為泉人聚集之區,所以泉郊的規模又遠勝廈郊,而居各郊之領袖地位。泉郊所屬商號約兩百餘家,林日茂行為首;廈郊轄商號百餘家,慶昌號居冠。慶昌號乃陳克勸所創。陳克勸在嘉慶年間來台,專營廈郊貿易,在道光、咸豐年間成為鉅富。陳有七子三孫,其中次男宗潢為舉人內閣中書,長孫為艋舺參將,次孫為五品同知,其他均為庠生。
八郊之主要商號及營業性質一覽表
郊之目的在維護商號信譽,並保障共同利益,以促進業務發展與共謀地方福利。各商號是基於此目的以組郊,而郊也本此目的以保護商家。其組織結構如下:
郊員(爐下)
商號入郊之後就成為「郊員」,郊員又稱為「爐下」,或稱「爐腳」。至於商號是否入郊,則並不強迫,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商號均入郊。
郊主(爐主)
綜理郊務者為「郊主」,郊主又稱「爐主」。「爐主」任期為一年,由爐下輪流擔任,並於每年聖母 ﹝媽祖﹞誕辰日,集合全郊爐下,筶定新任。新舊任爐主交接稱為「過爐」,過爐以五月底為限期。六月一日起,不論新任已否接印信,一切事務均歸新爐主負責。
董事(頭家仔)
各郊最初僅以爐主執行一切郊務,後來將祭祀與俗務分離,仍以爐主事掌祭祀,另舉董事﹝俗稱「頭家仔」﹞執行其餘郊務。但有時爐主又兼掌董事,集「爐主」、「頭家仔」於一身,以致稱謂常混淆不清。
稿師
此外尚可延聘顧問,稱為「稿師」,以主辦文稿,或專辦內務,或幫理外交,或協調人事。稿師一年一換,且爐主不得擅自作主請人,親朋也不可強薦,必須經過公議推選出才德兼優的人才能擔任。
局丁
組織比較大的,則另設有「局丁」,以辦理收稅,收緣及公事送達等事務。
通常各郊都設有「公所」做為聯誼及自治的地方,並且擁有田房財產以及經費的收入,以推行郊務。而經費的來源主要是依各郊的章程規定,有的是一次捐金,有的是按年月視其業務抽捐。一旦遇到經費不夠的情形時,以泉郊為例則是:「小則爐主填用,多則結賬請議就號先需」、「遇地方以外公事,應否捐需,或多或寡,照號公平勻攤,分別派出抵款。」各船鳩分以及入港貨件的捐金,都是經費來源。
祭祀
為郊之主要任務。各郊奉祀的主神多為天上聖母﹝媽祖﹞,此乃因為濱海地區的民眾大多靠海為生,然而海上風濤多險,而天上聖母為護海之神,故崇奉之。每逢新春,鹿港迎媽祖,均以八郊燈為頭陣,此乃八郊對媽祖崇敬的一項印證。祭典在農曆三月廿三日。七月尚有中元普渡之盂蘭盆盛會。祀典由爐主主持,必要時得設正、副籤首協辦祭事,籤首由神籤名之,任期一月。
商事
立規約:公立規約以為郊員共同遵守,違反規約者,輕則問眾公誅,重則稟官嚴究。小則議罰,大則議究。故鹿港各郊郊員聯繫縝密,自律嚴謹。惟各郊郊規,除泉郊外,均蕩然無存,不可考矣。
維信譽:郊「公所」設公秤、公砣、公斗、公量各一,以為各商秤量之標準。經其秤量,俗稱「公覆」,以解決爭長計短,維護共同之商譽。凡交易不依規則,或妄占便宜,輕諾寡信,經查屬實,按輕重處分。
護權益:適時對官府提出有利於同業之建議,以減輕同業之負擔與損失。
調解
郊之調解工作,原只限於同業間之商務糾紛,但因各郊對郊員,甚至對地方一般民眾具有優越地位;而地方政府因其本身力量薄弱,每每借重郊之力量,來協助政府解決商事爭執及地方事務。故政府除尊重郊之優越地位外,並賦予相當之權限,以利其調解工作。郊對所調處之案件,原則上應使理直者滿足其要求。但有時損害輕微或不能以金錢估價時,則罰戲、罰酒筵或分檳榔等。所謂罰戲,即令理曲者出資演戲,以供眾人觀看,並於戲台前標明其人受罰事由。所謂罰酒筵,即由理曲者借酒筵以招待理直者之家屬親鄰及調處人,並當筵謝罪。分檳榔則為一種特殊風俗。據「彰化縣誌」「風俗志」云:
「土產檳榔,無益饑飽,云可解瘴氣。薦客先於茶酒。閭里雀角,或相詬誶,大者親鄰置酒解之,小者輒用檳榔,數十文之費,而息兩家一朝之忿焉。」
正是:一口之貽,消怨釋忿,檳榔之用大矣哉!昔人有誇讚云:
「氣粗性暴語難回,小忿呼群執械來;怪底怨讎容易解,檳榔捧後兩無猜。」
「鼠牙雀角各爭強,空費條條誥誡詳;解釋兩家無限恨,不如銀盒捧檳榔。」
郊對調處所作之決定,無任何拘束力。受調處者可再爭較,再告官。但實際上如此做者甚少。通常受調處之兩造均能接受,而官署也多支持郊所調處之結果。
善舉
即推行公益慈善事業。如修橋、舖路、濟貧、卹孤、施棺木、置義塚、修建廟宇等等,均能發動郊員及時慷慨解囊,回饋社會。
總之,郊對鹿港而言,本身即是商業發達之表徵。嘉慶中葉,鹿港八郊齊興,亦即顯示鹿港之經濟繁榮於此時已達巔峰。而郊之功能,一方面可促使貿易更發達,地方更進步;另方面由於郊有較嚴密之組織與公信力,也形成地方一股安定力量。郊對鹿港之貢獻與影響,既深且遠!
鹿港之行郊,最初創設者當推泉郊。據鹿港泉郊規約其創立年月係在乾隆年間,因此,可知泉郊當在乾隆四十九年正式設口後不久即成立。清代設郊之目的,除如前所述共謀同業間之利益外,並充為街民自治之協議所,聘請地方公正人士裁判訴訟,或懲戒不法商人,維持風紀,或集資修廟,輪流主持廟宇之祭典等從事公益事業。因此郊長乃稱為爐主,並在爐主之下設籤首,分為正副籤首,其選任方法是一年舉行一次大祭典,就是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日,而由神籤定之。爐主由神前之香爐名之,籤首由神籤名之,爐主任期為一年,籤首之任期為一個月,故籤首於大祭典之日預定順次,按月輪流執務。一般來說多置有爐主,籤首則有置者亦有不設者,又有置顧問協辦事務者。
泉郊自創立組織以來,郊務與日蒸昇,素有海疆領袖之稱,至道光十年,鹿港大街街衢縱橫,大街長達三里許。以泉廈郊商居多。據日本大正十一年﹝民國十一年﹞鹿港街役場檔案鹿港沿革云:「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為鹿港貿易商之黃金時代,港口帆檣林立,白帆輕驅海風,人皆輕衣馬肥,豪商林日茂﹝現新宮里泉州街日茂行舊址﹞為首,資產算十萬者百家,商賈櫛比,而貧富之懸隔甚少,糊十萬之民而有肩摩轂擊,平日失子,失身家,婢奴不絕跡,住民鼓腹,其手足不知所措,公共事業皆由八郊處理,文化文物泉郊會館為八郊聯誼會之首席郊,泉郊主要係與泉州地區貿易,其大宗之進口貨為石材、木材、絲布、白布、藥材等。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最盛時期,泉郊所屬商號達二百餘家,其主要商行有日茂行﹝林氏經營﹞、萬合號、盛隆行、泉合利﹝王氏經營﹞、黃金源、永茂行﹝蔡氏經營﹞、蘇源順、長發行﹝施氏經營﹞、施謙利、謙和行﹝許氏經營﹞、隆興行﹝蔡氏經營﹞、泉勝行﹝歐陽氏經營﹞、益源行﹝施氏經營﹞,熱鬧之街市為米市街、魚脯街、杉行街、金盛行﹝銀樓錢莊業﹞等,商賈櫛比。島內之市場殆及台灣中南部一帶,執全台灣商業之牛耳。故鹿港有句俚諺云:「頂到通霄,下列琅轎」意即鹿港之生意區域,北到通霄,南及恆春。此外淡水台北則設有「鹿郊」,專門從事與鹿港之貿易。
盛極一時,到日據初期明治中葉以後,因港口淤塞,貿易衰落,廈郊首先瓦解倒閉。繼之,糖郊亦倒閉。因此,日據明治年間,鹿港行郊乃僅剩泉郊、南郊、油郊、市郊、染郊等六郊。至民國初年﹝日本大正初年﹞,米商另組織「米穀組合」,又稻米郊。日據時期鹿港之主要貿易商為:大和行﹝辜顯榮經營﹞、謙和行﹝米商,許氏經營﹞、黃慶源﹝米商﹞、德和行﹝米商,黃氏經營﹞、東成行﹝材木商,李氏經營﹞、李晉和﹝麻商﹞。據民國十一年鹿港街役場史料調查檔案,當時鹿港街商行之主要資產家為辜顯榮、施來、許金木、蔡壽石、黃長庚、施林氏蘭惠、黃廷、黃朝欽、陳堯、謝靜秋、歐陽鼻、周清水、黃永、王君年。 較之清代全盛時期頗多遜色,其他六郊亦隨本港貿易之衰落而前後陸續倒閉,僅殘存泉郊一家。
鹿港八景
地在文武廟青雲路南盡頭,有「鹿港溪」係濁水分流,直通沖西港,溪上有橋橫跨,通往福興鄉西勢,為鹿港與臺灣南部交通要道,橋原名「利濟」﹝碑在新興街﹞係前清彰化縣知縣「楊桂森」捐捧所建,人念其德呼為「楊公橋」,昔自沖西至楊公橋邊,成千舳舨停泊其間,裝卸貨物,熱鬧而擁擠,民國二十八年闢「員大大排水」,將鹿港溪南移三十尺,拆楊橋新建「福鹿橋」,並於西四百公尺處建大水壩,壩上有橋通往福興,名「福興橋」福鹿橋東一百公尺另有一鐵橋通往漢寶,故有「三橋連鎖」之稱,風景秀麗,溪水澄澈,其深數丈,北以紅磚為堤,南則綠草如茵,碧水成天,虹橘倒影或望軍山朝霞東湧,或挹鯤海爽氣西來,景色幽絕,儼然圖畫一幅,每逢秋夜,皓月當頭,橋下波光瀲灩,漁燈閃爍,蔚成奇觀,猶勝楊州廿四橋,邀朋三五悠遊其間.或橋上尋詩,堤邊坐月,或臨流垂釣,或波間鼓棹,無限詩情畫意,充溢其間。
在洛津國小前,昔日係港中一浮嶼,中隔鹿港溪與鹿港街市相對,為清代碼頭。船舶停泊裝卸貨物,四周檣林立,蔚然大觀。後漸被流沙淤積,遂於內陸連接。內有敬義園遺碑,「敬義園」係乾隆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七七年)由浙江紹興魏子鳴與鹿仔港巡檢王坦捐帑,得紳士林振嵩合八郊鳩資創立,置義塚、施棺木、修道路、濟貧病、救水災,二百餘年來德澤群民。為本省清代民營最大慈善機構。日人治臺,敬義圈與義濟會合併,為恐先人功德年久湮滅,遂於民國二十四年由碩儒許逸漁,撰文立碑於比,以彰其功德。每當閑暇,躑躅園中,追憶往昔之繁華,而今千檣已渺,高樓櫛比,滄海桑田,令人感喟,剔薊讀碑,緬懷先賢功德,敬意油然而生,發人深省。
龍山寺原建有舊寺,永曆年間溫陵有苦行僧肇善者(臺灣佛教開山祖)自彫石觀音欲獻於普陀山,舟至海中遇暴風雨,漂流至鹿港,時荊蓁未闢,漢蕃雜處,肇善結茅廬於此苦修,後建龍山寺﹝寺址在九曲巷暗街仔﹞,為臺灣最早之佛寺,乾隆五十一年因感隘窄不敷眾用,遂由陳邦光等發起另覓地重建。石材購自法國,木材運自大陸。聘各省名匠設計興建,仿照溫陵﹝泉州古稱﹞原寺建築,規模宏敞,構造雄健,昔有九十九門,古色古香,全寺佔地一、三八六坪,為本省第一大名剎。
前後有日月池,內祀觀音,日據中期後殿失火,肇善手彫石觀音像與十八羅漢,除伏虎尊者像外皆被焚毀(石觀音石蛭尚存),寺內有銅鐘一口,重千斤,其音宏亮十里可聞。「龍山曉鐘」全省聞名,每當旦暮,鐘鼓齊鳴,梵唄互答,面對古佛青燈,禪味細參,塵念俱消。
鹿港港口因濁水、大甲兩溪流沙淤塞,海灘連綿百里,東接梧棲,西迎大城西港。面積數萬公頃。而沙灘遼闊,水產物極類繁多,俯拾皆是,成為假日消遣勝地,紅男綠女,遊人如鯽,或散步長堤,或拾貝沙灘,時見兒童三五,捉蟹馳走於淺水間,如逢潮洄,勢如萬馬奔騰,狂浪排山倒海而來。萬頃沙灘頓成汪洋,採蠣漁民,乘勢入海,隨潮起伏,其身手令人驚嘆。
每當午後,獨立三鹽哨口﹝沖西入口,今出海皆由比分路,有哨兵駐守﹞。遠望鯤海,煙波浩渺,夕照蒼茫。偶而可見蜃樓幻景,鯨浪奔雷,嘆自然之偉大,倍此身之渺小,令人胸懷浩蕩,萬慮盡消。
鹿港天后宮建自明末永明王年代﹝公元一六四七至一六六一﹞為臺灣媽祖開基廟,原廟在現址北側,後施世榜獻地重建,坐東向西,與湄洲祖廟遙遙相對,先後於嘉慶十九年、民國四十一年、四十八年間重修。規模宏敞,金碧輝煌。抗戰前常往湄洲謁祖進香。全臺由此分香寺廟共三百餘座,每年由各地來此進香參拜,人數超過百萬之眾,廟中香煙飄渺,鐘鼓悠揚,益增莊嚴氣氛。五十一年重建玉皇殿,一登樓頭,便見青山環其後,大海繞其前,觚稜夕照,相映成趣,頓憶昔年群集舳艫,市繞金碧,繁華景象,如在目前,而今全廟重修工程已完成,加上媽祖廟香客大樓已峻工,綜觀目前之規模,尤為宏麗,且神明呵護,亦將勝以往日,而有以集未艾之庥,降無窮之福哉。
鹿港昔日在天后宮東南二公里處 ﹝現客仟厝港後一帶﹞因地勢卑濕
,且航運發達,而公議遷於現址,相傳鹿港街係龍蝦出海吉穴。街狹長而成彎月之形,自泉州街經天后宮,菜市頭、崎仔腳、五福街,至土城。全長約二公里,路寬一丈五尺,兩邊屋頂相連蓋住街路,便是馳名之「不見天」 ﹝現中山路﹞另自泉州街經埔頭、九間厝後宅,暗街仔、六路頭﹝市場前﹞,一分美市街、杉行街,一分金盛巷橫跨五福街入安平鎮,為本省馳名之九曲巷。蓋鹿港近海,風沙特強,街道彎曲則可防止風沙侵入。金盛巷寬三尺至八尺不等,紅磚鋪路,兩邊磚造樓壁對峙,天成一線,中有馳名中外之「十宜樓」,橫跨其內,東西樓相通與巷成十字型,係昔日文人墨客夜宴吟集之所。一入冬天,季風怒吼,寒意迫人,入此巷則靜暖如春。常見老者倚牆曝背,三五行人夾往其間,時聞賣飴之聲,響徹深巷。
沖西
港受流沙淤塞,成為平坦塢地,面積二 千公頃。昔日年產蚵肉一二O萬公斤,遍銷本省中北 部,為本鎮漁民經濟命脈。牡蠣之養殖最理想環境,為平坦而有沙堤為其屏障,不受風浪之侵襲 ,並有淡水流入,海底淤泥,潮流疏通為佳 。海水鹽分之多寡,氣候之變化,地震風浪皆對牡蠣之生長有嚴重影響。本省氣候屬亞熱帶,全年適合其繁殖,其中以十月至翌年七月為盛產期,中秋至九月底為最淡期。牡蠣屬卵產,卵放水中受精後一小時即開始分裂,逐漸發育,用其殼附著於固形物成長。牡蠣最大之敵為蠔螺,及由黑潮或赤潮帶來蝕蟲。牡蠣之養殖法有垂殼式、篊竹式數種,本地多用篊竹式,即用麻竹剪二三尺長,剖開成枝插於沙湖,蠔苗隨潮水之起伏,附著其上成長,鹿港地區蠔肉其味絕佳,質細而嫩,很受市面歡迎。
鹿港名菜「蚵仔煎」風味佳,蚵之料理繁多 ,有蚵餅、蚵煎、蚵炸、蚵湯、生醋蚵,此外尚可作蠔干、蠔醬,是有名的補品。
由鹿港天后官前步行約十五分,便是海邊,滄海萬頃,盪漾於炎陽之下,此便是鹿港蠔園,數不盡的蠔枝,整齊而有秩序地插列於沙灘上,一區一區界線分明,宛如稻田,男男女女三五成群,採蠔其間,黃笠褐衣,相映成趣,天上白雲朵朵,時聽漁歌一曲,此唱彼應,隨風飄沒於碧波間。潮漲前便可見到牡蠣一簍一簍被裝上車,車上高掛風帆,成群結隊,步向歸途,是一幅獨特風情畫。回望沖西數不盡的蠔枝,實為本鎮漁民之財寶。置身海岸,面對浩渺汪洋,緬懷巨港,無限滄桑,使誰不倍增興嘆!
重修文武
廟碑記云「殿堂居鹿水之東,坐坤向艮,彰山擁其左,瀛海環其右,土城峙其旁,道嶺拱其前,廟外群眾簇立於指顧問,徇乃海外之大觀也。」書院左有路曰「青雲」昔有牌樓匾書「青雲捷步」四字,書院名曰「文開「為紀念臺灣文化開基始祖沈斯庵也。該院昔藏經書二萬餘部,三十萬冊,以供士子研讀,聘名儒執教(如名進士蔡德芳等)有月課歲考,設獎學金,制度完善,甚於現代,與臺南首學,並稱為臺灣最早學府,二百年來,人材輩出,故有「鹿港文化搖籃」之美稱。日人据臺,改為為北白川官紀念堂,事後名儒蔡德宣等與文開私塾聘舉人莊士勳、呂喬南等分任教讀,設塾文廟左廊,另分墊城隍廟。在日人皇民政策百般阻撓之下,慘淡經營,前後維持近三十載,蔡德宣與書院出身 文開書院位居鹿港咽喉,與文武廟毗鄰,占地二甲有餘,與天后宮、龍山寺鼎足而立,為本鎮三大古蹟。書院不特規模宏敞,因其對臺灣文化影響之大,成為本省最著名之文化聖蹟之一,書院周圍七十丈,前列三門,門豎石坊,進為前堂,階崇三尺,中祀朱子(熹),兩旁以海外寓賢八位配祀,再進為講堂,即歲考之處;再進聯以通道,覆以捲柵,左右夾以兩室,是為後堂,以居山長。左右兩邊學舍十四間,為諸學童肄業之所。前有客廳,後有齋廚,規摸宏敞。樸實渾堅,配合文武廟,殿宇堂皇,氣象巍峨,一入其先賢,共冒生命之危,力倡漢學傳佈中華文化,灌輸大漢民族精神,其功莫大焉。日人据臺五十年,鹿港能保存中華道統文化習俗於不墜,非文開書院遺澤安能致此。今日鹿港鎮公所為了重拾鹿藝風采,邀請學者專家對文武廟作整體規劃,藉以恢復書院舊觀,永保文化聖蹟,則重光鹿港文化指日可待也。
鹿港民俗技藝
鹿港書畫的特色純為民間性,在日據時代,為保存祖國的傳統文化,除了詩人結社吟詩作詩外,另由一些愛好中華藝術的人,每年定期創作書畫,互相觀摩切磋,作無形的精神抗日,文化傳播,雖屢遭日警摯肘取締,然從未間斷對祖國傳統文藝的薪傳,先賢假「文開書院」、「十宜樓」、「泉郊會館」等地,按時集會,切磋詩、書、畫之技藝。在台灣光復之初,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假現在之民俗文物館舉行一次全台書畫展,以慶祝臺灣光復,喜得重享華夏文化之薰陶。茲將清末迄今,鹿港書畫名家列舉如下:
一、清末書畫大家計有莊俊元、黃煥奎、林文濬、許樂三、陳奕樵、
陳宗璜、曾作霖、施子芹、廖春波、鄭鴻猷、鄭貽林、施少雨諸
家。
二、日據初年之書畫大家計有王席聘、蔡壽石、辜菽盧、施梅樵、王
舜年、杜友紹、陳懷澄、莊太岳、羅懷珍、莊煥文、洪綬侯、舊
叔樊諸家。
三、日據時代之書畫大家計有莊垂勝、黃祖輝、施一鳴、施讓甫、朱
啟南、林建元、郭新林、陳百川、周定山、施玉斗、丁瑞彬、林
錫金諸家。
四、日據末年迄今光復後之書畫家計有黃天素、吳醉如、施秋谷、王
重五、王漢英、林傳、施伯梁、丁玉熙、莊南民、莊幼岳、歐陽
錦華、吳東源、施至煖、施文炳、施人豪、施學楷、黃世傳、蔡
麗卿、粘文意、施招澤、黃政彥、林旭禎、施國華諸家。
「詩」含觀群怨的教化作用,可以陶鑄溫柔敦厚的情操。
鹿港手工藝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由於移民與貿易的繁盛,把福建泉州、廈門、廣東潮州、汕頭各地的民俗技藝相繼傳入,所以鹿港手工藝的風格形式,實為華南民間傳統的延續。特別是「唐山」師父,從泉州移民,定居鹿港,將技藝也推廣流傳下來。其中以木器、竹器、雕刻、錫器、燈飾、線香之手藝,最為精良著名。靠著一技之長,得以謀生,開業授徒,遂使固有的藝能,綿延不絕,繼續傳開。繁榮時期的鹿港,街尾一帶是木作傢俱的集中地,竹蔑街(德興街)一帶,竹器林立,美市街、車路口的錫器、紮燈均很出名,產品暢銷全國。沒落時的鹿港,港口淤淺,經濟衰頹,曾有不少手工業的師傅,離開家鄉到外埠謀生,憑著一身手藝,在外發展,所以「鹿港師父」的聲望也傳播各地,與在外地當人賬房、文書的「鹿港先」一樣齊名。
..................................
..................................
李松林,民國前五年出生於鹿港木雕世家,自幼浸濡於傳統藝術中,十三歲隨二伯父世順公學木雕,十五歲參與鹿港辜家家具、案桌雕刻,十八歲開始從事鹿港天后宮重修的木雕工作,而後,足跡與作品遍佈全省各大寺廟或建築。
木雕技藝名聞遐邇的李松林,作品流傳於鹿港天后宮、鹿港龍山寺、通宵媽祖廟、三峽清水祖師廟、清水觀音亭等。民國四十九年,更承製台灣天主教友呈獻羅馬教宗若望廿三世加冕禮物祭台聖體龕;五十三年,應邀雕刻中國四大發明:指南車、繅絲、造紙、印刷術,於紐約世界博覽會展覽,目前藏於美國紐約聖若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李松林的木雕藝術,早期多表現於寺廟建築,中年以後,致力於藝術創作,膾炙人口的作品「甲子熙年」,模擬竹編蟹匣,幾可亂真。李松林在七十四年獲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七十八年獲重要民族藝術藝師榮銜;四子李秉圭,承傳其木雕技藝。
簡介
吳敦厚先生自幼即對日趨式微的古老民藝燈籠最為偏愛,十五歲學習製作至今,向以遵古法製已歷經六十餘星霜。所彩繪的傳統燈籠,圖案鮮活,造形栩栩如生。民
國七十七年,獲民族藝術薪傳獎。
藝術特色
這也是燈籠製作最困難的一部分,彩繪時,必須在腦海裡先有立體觀點,才能胸有成竹的在圓筒形的燈籠上揮灑自如。
在鹿港中山路吳敦厚燈舖,可見隨意懸掛,琳瑯滿目、古色古香的傳統燈籠,均是吳敦厚及傳承衣缽的五子吳怡德之力作。
吳敦厚製作傳統民間使用的各式燈籠,有題字的姓氏、堂號、喜慶婚喪燈、子孫燈、狀元燈、天公燈、慶讚中元、天燈、出巡燈;圖繪的有招財進寶圖、花鳥、如意童子、松鶴、耕讀、鎮宅燈的獅劍和龍燈等。
吳敦厚的彩繪用色,主要是黃、紅、藍、綠、黑、白等,彩繪內容是依顧客的需要,例如「龍燈」,龍代表吉祥,可用於寺廟或住宅;「鴛鴦燈」則大多用在結婚喜事上。
熱心傳承
由於社會變遷及年老藝人逐漸凋零、傳統技藝漸無傳人,吳先生秉持傳統己任的責任心驅使,十餘年來常受聘於全省縣市立社教館、文化中心、民俗活動等,為高中、國中、國小等級老師傳授製作燈籠,務使無形的文化財產後繼有人。並屢應政府各社教機構邀請作公開示範,並製作錄影圖片,傳播國內外,誠以畢生宏揚傳統民俗技藝。
吳敦厚先生的作品精美細緻,被譽為民俗「燈籠畫家」,不但享譽中外,各種媒體經常報導,美、日、英等國亦曾前往電視訪問,日、美、法、荷、德、韓等國,慕名而來的民俗、古玩藝術家、古董家專程承購者常有之。
享譽國際
吳敦厚的彩繪燈籠藝術,享譽中外。如七十一年十月廿二日,獲諾具爾文學獎蘇聯大文豪索忍尼辛來台訪問,慕名而進入吳的工作室觀賞作品和選購燈籠帶回蘇聯。
在記錄中,我國政府首長訂製的彩繪燈籠贈送國際友邦友人保存紀念的有宏都拉斯總統卡耶哈斯、瓜地馬拉總統艾斯比納、巴拉圭總統羅德里格斯、多明尼加副總統莫拉雷斯、韓國國會議長朴浚圭、馬來西亞文化藝術副部長陳廣才、日本參議員村上正邦、索羅門群島議長邊懷德、宏都拉斯總統雷伊納,另外也有很多國際聞人都有珍藏其父親的作品。政府為表彰吳敦厚對國家的貢獻,第一一二二期愛國獎券以其作品為圖案發行,也發行過郵票,製成郵戮,中華傳統工藝郵票首日封等。
以泉州派的雕刻手法聞名,鹿港小西天神像雕刻舖的第五代傳人吳清波,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人,民國廿年一月二十日出生,自幼追隨父親吳武貢學藝;其神像雕刻,無論雕工、造形、漆線、紋飾、色澤,皆具特色。民國七十六年,獲民族藝術薪傳獎。
小西天神像雕刻舖留有數千尊佛像造形的丹青圖,但吳清波
為客戶雕刻神像時,必遵守家傳古法,先觀察買主的五官、生辰肖屬、面相和職業等,再決定雕刻神像的造形,來補買主的福分,以達「神輔人福」。
在吳家廳堂中的案桌上陳列訂做的神像半成品。其中一尊媽祖神像是隨吳家渡臺的守護神,壁上懸 有辜振甫、施啟揚、黃尊秋、林洋港、謝東閔、于右任及一些大學教授等各界所贈的褒獎匾額,另有兩幅白紙墨字,略述吳家五代傳承事略,其中李光裕一篇簡文略記吳清波先生神像雕刻簡介「本省之神像雕刻,承襲大陸神像古風,鹿港名師吳清波先生,泉州吳派雕刻之第五代傳人,其小西天神像雕刻祖舖系來自泉州府晉江縣南大街,吳先生自十二歲隨父吳武貢名師學藝,論其雕刻,不論造型、色澤、漆線及材料處理、請神、入神、退神均有獨步之處,吳先生之雕刻藝術,追求心靈信仰之完美性,故實相之支持,相當重要,基於此一理念,故其造像不僅以祖傳之丹青圖本為本,絕不先雕好待價而沽,必須觀察買主之五行,期能與神像五行配合,以神輔人福之迴奉思想,此為五代神傳獨成一派之精華所在」。
吳清波先生融合宗教與藝術於一,嚴守祖傳規矩,練成一手絕藝,堪稱「鬼斧神工」,於民國七十六年獲頒「民族藝術薪傳獎」。
民國八十一年,施鎮洋的木雕,相繼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為鹿港小鎮增光。
鹿港鎮「神刀」傳人施至輝,沿襲泉州派神像雕刻的風格,作品精緻優美,神采奕奕,極具藝術價值,因此榮獲教育部第十屆薪傳獎榮譽;施至輝以「神像木雕」獲獎,顯出神刀不負盛名,展現一脈相傳的神雕藝術。
鹿港的神像雕刻,以泉州派細膩典雅、神采明朗聞名,已逝的近代名師施禮,更是顯露不凡的神雕藝術,因此博得「神刀」美譽,盛名至今不墜;第二代傳人施至輝,承襲技藝,目前接辦「施自和佛店」,與夫人施許金枝、二子施世瞳,共致力神像雕刻工作。
施至輝現年六十多歲,十六歲跟隨父親習藝,從磨刀、雕金獅、神像交椅等基本功夫入門,按著依「站七行六坐五」的神像雕刻比率,鑿刻五官肢體;神雕有一定的規矩,一般人家供奉的神像,尺寸約在八吋或一尺三,注重尺寸有利,雕刻時先量尺寸,再打粗坯、修光、開面,按著打土底、砂布磨平、上朱合漆線、安金箔,最後畫臉部鼻目嘴,需要植鬚者植鬚,才告完成。
施至輝表示,他的父親施禮,十二歲得李雨順啟蒙,與雕刻名師李煥美、李松林為同門師兄弟,頗悟花鳥雕刻的精妙,十七歲時參與鹿港天后宮前般的雕刻;民國十一年,天后宮整修,聘請大陸泉州神雕鳳勾主持工程,因施禮才華出眾,鳳勾師賞識下,招為入門弟子,專研神雕藝術,後創辦「施自和佛店」。
陳萬能的錫藝創作,使錫藝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功能;他在民國七十七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成為薪傳獎工藝類年齡最輕的得獎人。
民國卅一年出生於錫器世家,十四歲隨父親陳滔學藝,陳
萬能早期的錫藝創作,表現於瓶、爵、壺、燈台等家用錫器,或龍燭、柑燈等錫祭器,即見創新,如極具巧思的將龍燭與柑燈合為一體。
他近年以錫材嘗試作純藝術創作,結合錫鉛合金、紅銅、青銅、黃金等金屬,克服金屬熔點不同的技巧難度,創造錫藝嶄新的領域。
陳萬能的錫藝,屢應政府文化單位的邀請,進行巡迴展出,並曾在紐約、巴黎、倫敦新聞文化中心展出,讓外國友人欣賞中國的錫藝風華。
民國八十二年,陳萬能,作品「惜福」,榮獲文建會第二屆民族工藝獎金屬類三等獎﹝一、二等獎從缺﹞,陳萬能的熠熠光采,來自他不斷追求卓越及務實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