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孫策參加官渡大戰,曹操能笑到最後麼?

Donahue 2012-12-16 01:25

如果孫策參加官渡大戰,曹操能笑到最後麼?

  《三國演義》第29回說:“孫策求為大司馬,曹操不許。策恨之,常有襲許都之心。”但這是演義,算不得證據。
  其實《三國志》倒是說得很明白,“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從這條記錄看,官渡大戰期間孫策偷襲曹操確有其事,並且得到了曹魏官方的認定。
  更為可信的是孫策當時的行軍路線,頗能說明他的意圖。
  公元199年年底,當時孫策正在西征劉表,攻打江夏,並且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是他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見好就收,迅速班師,掃平他的側翼即今江西一帶之後,立刻回軍,駐扎在丹徒。
  孫策在丹徒,一直休整到200年的4月,他意圖何在?孫策的意圖,看地圖就一清二楚,丹徒正是孫策大軍北上的最佳渡口。那麼,孫策在等什麼呢?很明顯,他是在等一個最佳時機。
  《三國志》說“二月,紹遣郭圖、淳於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袁紹的前鋒部隊在200年2月攻打白馬,曹操直到4月得知一個消息後才北上救援,為什麼?答案應該就是:孫策在等曹操北上白馬以便突襲許都,而曹操呢,因為害怕孫策的突襲而遲遲不敢北上。
  曹操的這種疑慮,在《郭嘉傳》中得到了證實。為了打消曹操的疑慮,郭嘉說:“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然而,雖然有郭嘉的打氣,曹操依然不敢輕舉妄動,一直等到一個消息的落實,那就是:孫策之死。
  孫策死後,江東動蕩不安,再也無法威脅曹操,於是曹操放心北上,與袁紹對抗。這一天,已經是建安五年的四月初四,孫權的身上,佩戴上了朝廷頒發的吳侯印信綬帶,綬帶是紫色的,因為兄長很少佩戴,所以顏色看上去頗新。
  當天夜里,孫策便死了。留下結婚不足三年的妻子大喬和幼弱的兒女——三個女兒(並非全部是大喬所生)和一個兒子(一歲多的孫紹)。歷史上罕見的少年英雄、曹操口中的獅兒、江東人口中的孫郎就此魂歸塵土,享年只有二十六歲。
  孫權雖然接替孫策的權位,卻缺乏能力完成孫策的天下之志向,只能做到保守江東而已。所以說:沒有了孫策,江東便失去了可以與曹操爭衡中原的英雄?東吳勢力的天下之志,可以休矣!
  假如孫策真的如願出兵北上。孫策即便北伐,未必就能成功,但是有了這樣一個強大的攪局者,曹操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因為曹操的主力都在官渡,所以一旦後方有事,曹操只能以二流乃至三流的部隊應付。就在這一年的秋天,袁紹曾派劉備到許都以南的汝南開辟第二戰場,結果曹操派去應戰的將領居然是無名之輩蔡楊,結果一戰即潰,蔡楊被劉備斬首。無奈之下,曹操只能調曹仁去汝南,擊潰了劉備的襲擾軍團。劉備一敗,曹操立刻把曹仁召回官渡,可見兵力之短缺不足。 
  蔡楊擋不住劉備,曹操便派來了曹仁。但是對手換成孫策,恐怕曹仁也抵擋不住,曹操又如何應對呢?
  實際上,一旦孫策北上,曹操根本不能做出有效地反應。強敵在前,猛虎在後,這必然會成為一步死棋。而一旦孫策北上,形勢大變,動搖中的劉表、馬騰都會改變態度,曹軍內部更有不少人與袁紹暗通款曲的,這下便會由暗而明,將叛變之心化為行動。
  正如曹操自己在事後所說:“大敵當前,連我自己都不能確信可以保全,何況別人?”
  許都城內、官渡軍中,大批的文武官員寫信給袁紹,表態效忠。很難相信,如果孫策兵臨城下,他們會為了曹操而死守。
  回想六年前,曹操進攻徐州不利,陳宮在後方引呂布入境,一月之間,整個兗州,只有三個縣為曹操堅守。而當時的呂布,不過是一個流寇而已。如今的孫策,卻是擁有廣大地盤、強大兵力的實力派。
  然而,最令曹操擔心的孫策居然遇刺身亡了,曹操的運氣真是太好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孫策參加官渡大戰,曹操能笑到最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