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蜀漢政權戰亦亡,不戰亦亡

havorcck 2012-11-24 00:58

蜀漢政權戰亦亡,不戰亦亡

  根據研究考據,三國鼎立時期各國人口如下:魏國─400~500萬、吳國─200-300萬、蜀國─100多萬(包含南中少數民族),國立的差距很明顯了,在農業社會,人口與糧食作物就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國力,蜀國在這兩樣都明顯不如魏國。
  在人才方面,三國時期之所以人才濟濟,歸功於東漢興辦教育的成功,從師講學風氣盛行的結果,但自董卓專權引發戰亂之後,人民死的死,躲的躲,當兵的當兵,更慘的部分地區還發生人民互相搏殺烹食的慘事,在這種環境下,教育當然也就無法實行而荒廢,導致三國後期人才凋零的結果。
  回歸正題,諸葛亮與姜維就是知道如此才不得不北伐的,坐在那不動等到飽受戰火時間最長的雍涼二州恢復元氣,則魏國就可就地徵兵而不用勞師動眾從中原調動兵馬,糧草能從關中平原就近供給,那蜀國就危險了。要知道曹操當年失漢中,就是因為大老遠從當時中國最富庶的河北運糧,發生糧運不濟才決定放棄的。
  坐以待斃只有等死,北伐還能創造奇蹟。若把蜀國的滅亡歸因於姜維那是不對的。姜維的九伐中原,前三次兵力都少於2萬人,後六次才有5~8萬人,每次進軍都繞道羌人的地盤,目的在於連結羌人共同騷擾雍州,實施經濟破壞戰,他不是要攻城略地,而是不讓魏國的雍涼州恢復元氣;並且伺機擄掠人民移植回益州,增加人口就是增強國力!
  再說姜維不但繼承諸葛亮,還有諸葛亮所沒有的創造力與勇氣,富冒險犯難的精神,有人批評他剛愎躁進,但想要以小博大,不冒點險怎成?戰爭本來就是賭博呀!就以第七次北伐-段谷之役來看,當時姜維在武城山之役失利之後,不退返進,向北攻上邽,打算與胡濟會師後合擊鄧艾;而鄧艾卻緊追不捨,故姜維退入段谷。姜維故意身陷3面環山只有一條出路的死地,讓鄧艾截斷歸路,然後鎮西將軍胡濟的另一之軍隊再前來支援,兩相夾擊鄧艾於谷口,這是多麼大膽,多麼有創意,又多麼危險的戰法呀!翻開戰史,好像很少人兵那麼少又趕故意身陷死地的,可惜胡濟失約不至才失敗。而且猛的是,姜維竟然憑己之力殺出重圍,對手是鄧艾耶!
  再談談關於失漢中的事,其實,那是姜維特意的戰略部署。戰爭中有所謂主戰與客戰之分。主戰是將敵人引入我國境內的防禦戰;客戰則是幾均主動入侵的攻擊戰。主戰雖較被動卻容易掌握。
  姜維的戰略是:「不若一聞敵至,即斂兵聚穀,退守漢、樂二城及入蜀各要隘,讓敵人深入漢中,攻關不克,野無散穀,千裡運糧自然疲乏;蜀軍復以游兵進擾,以伺其虛;待敵退卻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兵合力殄敵。」這是“請君入甕,一網打盡”的大殲滅戰。以軍事眼光來看,這種後退防禦戰頗為卓越,西元1812年拿破崙征俄之役,俄皇亞歷山大一世也是用類似戰法拖垮拿破崙的大軍。
  劉禪同意這項建議,遂命督漢中胡濟撤退到漢壽(葭萌關),監軍王含手樂城,護軍蔣斌手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街、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然而之後卻又發生變化,姜維因害怕黃皓陷害於西元262年假借北伐之名屯田沓中避禍,打亂了戰略部署;所以該年當姜維得知魏國有大舉來犯的跡象時又上書劉禪,建議派張翼守陽安關;廖化守陰平橋頭,然而卻又被黃皓矇蔽,蜀國竟沒有做任何準備工作。這使的“請君入甕”變成了“引狼入室”了。
  等到鍾會等率領十八萬大軍從各路殺奔漢中期於一舉滅蜀,才倉卒調軍,幸虧姜維應變得宜,突破諸葛緒,鄧艾的封鎖線,趕往劍閣,蜀國才轉危為安。而鍾會在攻漢城、樂城、劍閣皆不克之後,逐漸深陷泥沼,龐大的軍隊被拖在漢中至劍閣這一帶,所有的糧食都必須從關中、中原地區而來,根本不夠,且“野無散穀” 無法掠奪  打的鍾會幾乎要撐不下去,假如糧盡軍心必亂,這時蜀國在全力反擊掩殺,想想看魏軍有幾人能生還?想像魏軍在棧道上推擠掉落山谷或自相踐踏的畫面,那是多麼可怕呀!從劍閣到長安要經過多少山路棧道呀!又沒東西吃,在山路上你能跑多遠?
  鄧艾只有少數軍馬,翻山越嶺偷襲成都,並沒有多少糧草;成都雖無兵,緊急徵招成年壯丁守城一定守的住,鄧艾肯定因缺糧而完蛋。如此姜維的反攻大計就能完成了。可惜劉禪聽信譙周之言不戰降,功虧一簣。
  蜀國滅亡之後,姜維不自暴自棄,不投降也不自殺殉國,反而耍奸計,搞死對手兩名大將,一名小將(鄧忠)以及其他無名將領,差點就能把魏軍屠殺殆盡。這招夠猛,也夠狠,姜維固然身死,對手也一起同歸於盡,我死了你也別想活!姜維把自己的剩餘價值發揮到最大才死,他不是英雄,誰是英雄!!!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蜀漢政權戰亦亡,不戰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