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淺介傳統工藝 交趾陶

sram 2012-11-20 20:55

淺介傳統工藝 交趾陶

台灣獨有之傳統跤趾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清代文獻以來台灣任職或出差官吏所寫的遊記中,形容台灣廟宇內外均有華麗彩捏塑裝飾,即為現稱之「跤趾陶」或「剪黏」。應是福建泉州及漳州一帶匠師之手藝,依民間廟宇建築需求,逐漸發展出屬於這片土地特有之藝術文化表現,而台灣製作的跤趾陶為何比大陸同期作品優越呢?答案乃台灣每座寺廟均採「對場」方式又稱「鬥牆」,讓名匠相互較勁,將最優秀的技術呈現。跤趾陶乃低溫彩釉軟陶,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埃及麥拿王朝即有綠釉陶,公元前一千八百年至一千年又有青釉發明(約我國殷商周時期,中國未有施釉之燒土器)經傳入亞細亞、大月氏、于闐諸國入中國北方構成漢綠釉,漢武帝建元二年張騫出使西域,中西文化交流,玻璃與軟陶即為其一。後因佛教傳入而形成唐朝三彩陶,歐美學者譽為「火的藝術」後名「唐三彩」,又經天竺、日南寺等南蠻諸國,「遼三彩」「明三彩」等再經跤趾支及而入廣州,為中國南方之跤趾陶。台灣之跤趾陶源自廣東陶窯,早期可溯自石灣窯,屬多彩軟陶,於清道光、咸豐年間,隨福建廣東移民流入台灣,於日治時代,日本學者推崇表現生動,線條流暢,為呈現豐富色彩之軟陶創作。影響台灣建築甚大,尤其是廟宇為最大宗,其屋簷壁堵之忠孝節義、佛神典聖之故事,更乃廟宇藝術最重要之一環。藉以教化民心並帶祈福納祥之效。

跤趾的特色

  交趾陶屬於低溫多彩陶,源於漢綠釉,至清代受外銷貿易陶的影響,低溫釉盛行,配釉方式受江西景德鎮上彩的影響,山西的琉璃與法花彩,以及西洋傳入的琺瑯彩影響更具深遠,從早期的單彩、三彩、五彩發展至今日的多彩交趾陶。

交趾陶基本釉色有:白色、古黃、淺黃、濃綠、海碧、寶藍、紅豆紫、胭脂紅、黑色、透明釉為基本釉色,另可調配至上百種釉色。中國從古至今,對陶瓷釉色的追求,無不想達到如玉一般的寶石光澤與質感,交趾陶也不例外。以黃色為例,黃色要求能達到像【琥珀】一樣的質感,綠色如【碧玉】、【翡翠】,藍色如【藍寶石】,紫色如【紫水晶】,紅色如【胭脂】,顏色亮麗卻有脫俗之感,因此交趾陶釉有【寶石釉】之稱。

交趾陶的流派

     現存早期作品(清咸豐同治年間)約可分為兩大系統,一為寶石釉系的葉王,一為水彩釉的柯訓(寶石釉為熔塊釉,釉色穩定亮麗,水彩釉為生釉,燒成後始見釉色,渾厚溫潤為其特色)。葉王曾隨廣東陶師習藝,而柯訓為廣東佛山人,後遷福建廈門,應聘至台灣建造寺廟,並授徒傳藝。清光緒至民國初年,閩台巧匠輩出,第二代匠師中主要有陳豆生、何金龍、蘇陽水、洪坤福等。

寺廟建築觀點而言,華北較華中簡樸,華中較華南樸素,而華南最為豪華,于山門到後殿,屋頂至室內,全乃集裝飾大成,包括石雕,木雕,跤趾陶等,均需工匠親至現場規劃,及同時訂製神像和花瓶香爐等,展示其廟宇之氣勢與優質。其中跤趾陶乃運用如:水車堵,腰堵,身堵,頂堵,墀頭,山牆懸魚,正脊,牌頭,燕尾脊,印斗下方等,其中腰堵、身堵因位伸手可及處,故多以淺浮雕呈現,水車堵以上則以前雕後空黏於牆上,襯山水或花果圖騰。

1.     屋脊:作品多為神仙人物,虎豹獅象等祥獸及花鳥圖案。

2.     垂脊:又稱「規帶」,位於垂脊正前方則稱為「牌頭」或「排頭」,置於垂脊之作多為強烈戲劇性的故事,神仙人物或亭台閣    佈置。

3.     山牆懸魚:又稱「鵝頭墜」,作品多為吉祥寓意的圖案。


4.     鳥踏:廟宇山牆下常砌一道凸出的磚砌線角,稱為「鳥踏」順鳥踏之水平線,常會裝飾跤趾陶人物或祥獸之作。


5.     水車堵:乃位於屋身最上方的牆堵,常隨屋身之凹凸曲折而延伸至山牆懸魚及殿內,常裝飾故事情節豐富的戲曲人物,且由於位在廟內,使作品保存最為完整。


6.     墀頭:為廊柱或承重牆與屋簷前坡相接處,形狀凹凸如平台斜階,俗稱「廟角」,多裝飾著獅、象等祥獸或「憨番舉廟角」等作。

7.     三川殿牆堵:多被匠師分成四堵(頂堵,身堵,腰堵,裙堵),常見麒麟,祥獅等祥獸之作。

8.     龍虎堵:廟宇拜亭或正殿大門兩側對看牆稱為「龍虎壁」安置的龍虎堵作品多具風調雨順之徵。

交趾陶是一種民間的傳統寺廟藝術,由原本侷限於寺廟、豪宅的封閉藝術逐漸被富具巧思的工匠加以沿用創新,運用純熟的技巧,予以人物、動物、珍獸等題材之造型,更加細膩精緻、優雅傳神,加上交趾陶特殊鮮明亮麗的色彩,進而再一次的增添傳統藝術的生命,走進充實現代人在工作繁忙後對藝術涵養匱乏的心。這不只是傳統的延續,而且是顛覆創新的具體象徵。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淺介傳統工藝 交趾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