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in 2012-11-12 00:36
明軍、日軍、朝鮮軍戰船比較
明軍東征水師主要裝備有:大福船、二號福船、三桅樓船、蜈蚣船、大蒼船、小蒼船。前三種戰船是深海作戰的主力艦,後兩種為淺水戰船。
大蒼船:又稱為海蒼船,吃水七八尺深,風小時機動,用來配合大福船和二號福船作戰。作用類似現代的護衛艦。船上武器有千斤佛郎機炮四門,碗口銃三門,鳥槍六桿,噴筒五十具,煙罐八十個,小信炮十個,火磚五十塊,火箭二百枝,蹶張弩六張,毒藥弩箭一百枝。乘員五十三人,其中水手九人,作戰士兵四十四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機和鳥槍,第四甲火器甲。
小蒼船:吃水六七尺,裝備千斤佛郎機炮兩門,碗口銃三門,三眼銃或鳥槍三四桿,噴筒四十具,煙筒六十個,火磚三十塊,火箭一百支,蹶張弩4張,弩箭一百支。全船三十七人,其中水手四人,作戰士兵三十余人。
福船:因福建所造而得名,乃是明代三大海船之一。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建材主要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福船是一種船型,共有六號。一般所說的福船,是指一號和二號。一號稱大福船,吃水太深,機動性能不好;二號稱福船,比一號稍小,非常適用。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2桅,艙3層,船面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士兵掩護在其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並順水順風撞沈倭船。船備艦首炮一門、大佛郎機6門、碗口銃3個、噴筒60個,鳥槍10支,煙筒100個,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火炮20個,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編5甲。一為佛郎機甲,操艦首炮、佛郎機,近敵擲火球火磚;第二甲是鳥槍甲,專門射鳥槍;第三、四甲為標槍雜役,兼操舟近戰;第五甲為火弩甲,專射火箭。福船型中的第三號稱為草撇船,又名哨船,比福船小。福船型中的第四號稱為海滄船,又名東船。和哨船差不多,比福船稍小,吃水約七八尺,風小也可開動,機動性能很好。海滄船中最小的叫蒼山船,又名蒼山鐵,是由太平縣漁船改進而成。船體較小,高出水面五尺,吃水六七尺。蒼山船設有櫓,風順則揚帆,風息則蕩櫓。此船輕便靈巧,主要用於追敵和撈取首級。
蜈蚣船:仿葡萄牙多槳船,大型。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上有大佛郎機艦炮,重千斤,並有火球、火箭。
安宅船:這種船體積大而堅固(使用龍骨),但比較朝鮮及明軍海船要脆弱的一些。
該船中央後方設警樓,分三層,配小櫓百六十,大櫓八十。
武器為大筒與鐵炮,是正規海軍的核心力量,水軍的布陣時的核心所在,一艘可搭乘300士兵! 兩千石(重量單位)以上的大船可歸入此類 .
日本戰國時期有許多的大名都造了許多渾身包裹了鐵皮的安宅船,堅固性是好了。
可惜有利就有弊,鐵甲固然讓它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但也讓它行動起來非常的笨重緩慢.
[img]http://pics.ftiez.com/pictures/f/2/f2fdac40aec61f7c110e4117737e77ab.jpg[/img]
鐵甲船
關船:是一款中型戰船,設計思想是在兼顧防禦力的基礎上提高機動性,兩舷在八十挺櫓到四十挺櫓之間。其武器為大筒與鐵炮,是水軍的主戰力量。
小早船:小型船,設計思想是放棄防禦力,盡可能大的提高機動性。
兩舷在四十挺櫓之下,在正規海軍中主要負責偵察和傳報。但因其輕巧靈便,效費比高,技術含量低,故成為海賊們的主流艦隻,常集群使用。
小早船可以分為鐵砲船、長柄船、奇船、物見船、番船、兵糧船等。
人員的配備以八百石船為例子,一般配備櫓百隻,則需要水手百人,船頭舵手五人,火槍兵百人左右,戰鬥人員佔據總人數的一半。
如果以風帆為動力,則所需水手可大大減少,則搭乘百人的鐵砲隊。
關船:是一款中型戰船,設計思想是在兼顧防禦力的基礎上提高機動性,兩舷在八十挺櫓到四十挺櫓之間。其武器為大筒與鐵炮,是水軍的主戰力量。
小早船:小型船,設計思想是放棄防禦力,盡可能大的提高機動性。
兩舷在四十挺櫓之下,在正規海軍中主要負責偵察和傳報。但因其輕巧靈便,效費比高,技術含量低,故成為海賊們的主流艦隻,常集群使用。
小早船可以分為鐵砲船、長柄船、奇船、物見船、番船、兵糧船等。
人員的配備以八百石船為例子,一般配備櫓百隻,則需要水手百人,船頭舵手五人,火槍兵百人左右,戰鬥人員佔據總人數的一半。
如果以風帆為動力,則所需水手可大大減少,則搭乘百人的鐵砲隊。
關船:是一款中型戰船,設計思想是在兼顧防禦力的基礎上提高機動性,兩舷在八十挺櫓到四十挺櫓之間。其武器為大筒與鐵炮,是水軍的主戰力量。
關船:是一款中型戰船,設計思想是在兼顧防禦力的基礎上提高機動性,兩舷在八十挺櫓到四十挺櫓之間。其武器為大筒與鐵炮,是水軍的主戰力量。
小早船:小型船,設計思想是放棄防禦力,盡可能大的提高機動性。
兩舷在四十挺櫓之下,在正規海軍中主要負責偵察和傳報。但因其輕巧靈便,效費比高,技術含量低,故成為海賊們的主流艦隻,常集群使用。
小早船可以分為鐵砲船、長柄船、奇船、物見船、番船、兵糧船等。
人員的配備以八百石船為例子,一般配備櫓百隻,則需要水手百人,船頭舵手五人,火槍兵百人左右,戰鬥人員佔據總人數的一半。
如果以風帆為動力,則所需水手可大大減少,則搭乘百人的鐵砲隊。
還有一種霹靂船,也是小早船一種,但卻是雙頭。上面所配備櫓有六十挺,速度是平常船隻兩倍,比一般小早船更快更穩,船上沒有火器,而是設置"霹靂砲"-投石機。
朝鮮龜甲船
在中、朝海岸受倭寇騷擾期間,朝鮮見中國大型戰船福船破倭船十分有效,在李朝中宗39年(1544年)9月,判中樞府事宋欽上疏雲:"聞其船(指中國福船)豎致異常,四面皆以板為屋,又其中寬闊,可容百餘人,其他機械,無一不整,故所向無敵,戰則必勝。我國則異於是,沿邊要害之地,別無戰艦之備。雖多有公私船隻,而率皆狹隘,四面皆虛(指無甲板室),無有蔽障,且火炮年久,藥力無效,視彼唐人之炮真兒戲耳,其他器械亦皆殘弊而不練,其遇敵必敗,勢之使然也。古人雲器械嚴整則士氣精明,我國之器械如此,則何以能振士氣乎?器械之中戰艦為尤重,若無戰艦之可乘,則雖有良將精卒將何以禦敵乎?為今之計,沿海列邑酌其殘盛,分定戰艦之數,使之督造,造船之時必須用為障,一如唐人之船可矣!"自此之後,李朝按此決策大力製造板屋船,皆設三層板屋,四面楯窗,使之成為艦隊主力,而以往的猛船等僅作軍輔船。在板屋船的基礎上後來還製成別具風格、海戰殺傷力更強的龜船,達到古代戰船發展史上的高峰。
典型龜船一般有33米長、8.5米寬,由船底到上甲板為2米。在上甲板之上的船舷兩側上下各有12個炮孔和22個槍眼,可向外發火。船上有蓋頂,把船身完全封閉起來,再用鐵皮或銅皮包在蓋頂及其舷側作為裝甲,在蓋頂上還釘有密集的大鐵釘和刀刃,致使敵船的拋射物很難洞穿龜船之水上船體外露部分。龜船巡航時一般豎1-2根桅,掛有中國式的撐條式平衡四角席帆,在正式進入戰鬥前通過蓋頂處的長型槽孔被放倒於龜船中,然後用在槽孔中可滑動的口蓋封住。槳手的位置是在船體內,處於作為貯藏室或臥室的船艙中心線之兩側。龜船上還有一個內通管子的帶動物面飾的船頭,通過船頭的管道可由龜船口中噴出濃烈有毒的煙霧,其成份包括有硫磺和硝石一類的易燃物質。這種龜甲戰船在朝鮮的「壬辰倭亂」史上,抵抗日軍的侵略功不可沒。
龜甲船
鐵甲船之所以打不贏龜甲船,是因為古代海戰先是用砲擊,有時也可以用船體來撞,再來是要登上敵艦攻擊,然而龜甲船的設計一來比裝甲比鐵甲船厚,舊式大砲不易打穿龜甲船的裝甲,而且船的乾舷低,不易被擊沈,故存活率較高;二來船上插滿尖刀,敵人不易登艦作戰;再來船體較堅固,撞擊時較佔優勢。因此在壬辰戰爭時,日本海軍被韓國的龜甲船打得滿地找牙。
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