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ry 2012-11-12 00:00
劉伯溫的歸隱是急流勇退嗎?
劉伯溫的歸隱是急流勇退嗎?表面看似乎是。《明史•劉基傳》有這樣一段記述:“明年(朱元璋)賜(劉伯溫)歸老於鄉。”這段記述裏說的“明年”,即洪武四年(1371),也就是朱元璋做皇帝的第四個年頭。此時,明王朝剛剛建國,百業待興,正需要人才也正是人才大顯身手的時候。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按照常理,滿腹經綸而且一向受朱元璋恩寵並稱之為“吾子房也”的劉伯溫也不過60歲,本應該施展才華、大幹一場,可出人意料地,他竟然申請“歸老於鄉”,回家養老去了。如此反常之舉,如果比照官場裏通行的潛規則,說他是急流勇退,應該說不是沒有道理。
然而,恰如恃酒如命的人,酒喝到高潮的時候是不會張羅退席的一樣,熱衷於功名的人,那種癡迷的勁頭——我們姑且稱之為官癮,一點兒都不亞於恃酒如命人的酒癮,這樣的人,很難叫人相信,他會在官場尤其是在春風得意的官場急流勇退。年青時候的劉伯溫,恰恰就像有酒癮的人迷戀酒一樣,對功名有著滿心的向往。他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平時盜賊起成雲,厚祿能無愧庶民,樽俎自高廓廟策,經綸不用草茅人。”詩言誌也,從劉伯溫的詩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中,不難看出劉伯溫是個想幹大事的人,文雅點兒形容就是志向高遠;直言不諱地說,就是官癮挺大。
有一則故事很能說明他當時的心態。元朝末年,劉伯溫第一次辭職的時候,經常邀幾個知己,躲進深山,下棋飲酒,甚是逍遙,看上去很快樂。一天,有個兒時的朋友在暢飲中對劉伯溫說道:“伯溫啊,看你這樣逍遙自在的樣子,難道你真想終老林下嗎?”聽了朋友的話,劉伯溫“砰”地放下酒杯,激動地說:“你真是我唯一的知己!我如明珠在匣,待善價而出世。如果有人需要我,而且彼此又投契,我會隨他下山,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說完這話不久,他便追隨朱元璋出山了。聽話聽音,查人品行,由此不能不叫人產生這樣的疑問:像劉伯溫這樣迷戀功名的人,在官場混得好好的,事業如日中天,怎麽會急流勇退呢?
很顯然,劉伯溫的歸隱表面上看是急流勇退,可實際上好像並不是那麽回事兒。那麽,劉伯溫的歸隱也就是他“歸老於鄉”的真正原因是什麽呢?說起來,很簡單,而且,你就品吧,豈止劉伯溫,似乎千古以來那些標榜急流勇退的人,好像都不外乎這個最簡單也是最本質的原因:在官場混不下去了,自己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因為在官場裏已經混得姥栳不親、舅舅不愛——在皇帝那不占點兒,在同僚那沒人氣兒了,否則,如果混得如魚得水,以他們的“初衷”斷不會選擇“急流勇退”這條道兒。
有那麽一句話快被人用爛了:性格決定人生。劉伯溫為什麽在官場混不下去了,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詮釋。當時的劉伯溫雖然被稱為諸葛亮式的人物,才華橫溢,但“性剛嫉惡,與物多忤”。正因為此,在元朝做官的時候,因為對官場裏的一些事兒看不慣,他把上司給得罪了,結果被迫辭職,才引出了上述的那一段辭職又復出的故事。到了朱元璋坐江山的時候,他的脾氣秉性依舊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有一次,朱元璋要免掉李善長的宰相職務,他慷慨陳詞提出反對意見,而且,還對朱元璋提出的其他宰相人選逐一批駁。不難想象,像劉伯溫這樣總認為自己高明,尤其不講究處事的方式方法,老和領導硬碰硬,時間長了哪個領導會不厭煩?
其實,以劉伯溫的聰明,他在官場應該混得不錯。可是,中國封建的官場就這樣,說好混,混起來確實容易;說不好混,混起來真的挺難。但無論混好混壞,似乎與智商沒多大關系。朱元璋打江山的時候,對劉伯溫的意見和建議幾乎是言聽計從,為什麽?因為朱元璋是布衣出身,他需要劉伯溫那一套妖妖道道的“象緯之學”神話他,美化他,為他的統一大業服務,而做了皇帝後的朱元璋,已經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此時的他,雖然也需要神話和美化,但同無條件地服從他、忠於他這個大原則比,這些已經顯得無關緊要。
可劉伯溫偏偏就在這一點上轉不過彎兒來,而這一點恰恰是朱元璋的大忌。不過,在無條件地服從和忠於這個大原則上,與其說劉伯溫做的不到位,不如說是他做的沒稱朱元璋的心。這也難怪,劉伯溫雖然有超人的智商,情商卻很一般,說白了就是整不明白上下左右各種關系,說直了就是不會溜須拍馬那一套,而這一套恰恰是一個人混跡官場遊刃有餘的關鍵。從這個角度說,劉伯溫的“歸老於鄉”——他設想的“急流勇退”之舉,看似很智慧,殊不知,卻是很無奈,這其中的滋味兒恰如打掉門牙往肚子裏咽,好不好受劉伯溫自己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