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

danny 2009-8-2 22:30

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

典型的抗憂鬱藥物,都是透過抑制血清素的回收,來達成解除憂鬱症狀的功效。精神醫學目前只能確定,腦中血清素的濃度與人類的憂鬱狀態有關,透過增加血清素的濃度,在統計上是可以有效的改善憂鬱症狀。但是科學還無法解釋為什麼某些人有效,有些人無效,也無法說明藥物影響人體實際運作的過程。 而服用抗焦慮/安眠藥物後可能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或上癮,由於這類藥物的功用正是減低焦慮,幫助睡眠,可以使人有放鬆、舒服的感覺,有些人不用藥就會不舒服,有些人會不知不覺越吃越多。有人一天吃50顆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人吃到70多顆,還不一定能入睡。因為每一個人體質的不同,服用藥物後反應不太一樣,服用這些藥物往往都必須與精神科醫師協商討論,決定藥量與是否換藥。 而長期吃劑量大的藥物,突然停藥,身體可能會不適應,而產生一些不舒服的情況,我們稱之為「戒斷」症狀。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004年公佈某些抗憂鬱藥物會導致患者有自殺的傾向,並規定藥廠要在所有的抗憂鬱劑外盒上標示「黑框警語」,也就是最嚴重的警告。

除了有導致自殺的傾向,還包括焦慮、暴躁、失眠、情緒沮喪、暴力傾向、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感覺遲鈍等,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造成對它的依賴性,因而產生「藥癮」的情況。請參考美國精神科醫師著的《為藥瘋狂》,這本書中撰寫著許多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

即使在醫學界內部,對於抗憂鬱藥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根據英國一項最新醫學研究顯示,服用抗憂鬱藥物對於治療憂鬱症效果並不大甚至無效(黃貞貞 2008)。赫爾大學(Hull University)研究人員根據研究成果表示,精神科醫生最普遍開給病人服用的百憂解、速悅及克憂果等治療憂鬱症藥物,對憂鬱症病情較輕的病患,抗憂鬱藥物的效果不會好過安慰劑(例如喉糖、澱粉片)。換言之,過去抗憂鬱藥物所宣稱的療效(例如號稱可以控制腦內血清素分泌達到治療效果)受到強烈質疑,那麼憂鬱症藥物的療效可能需要被重新評估,是否是被建構出來的,這會影響很多人對藥物的信任。這項研究對於國內精神科造成衝擊,因而有些醫師對此回應,若症狀較輕的憂鬱症患者,本來就可藉心理諮商、運動等方式緩解,但是重鬱症患者一定要吃藥,如果配合運動、心理治療,效果會更好,但不論是輕鬱或重鬱,都應由專業人員診斷建議



據報導,重性抑鬱障礙在女性中的發病比例約為男性中的兩倍,但是男性患者自殺的風險更高。

多數重性抑鬱障礙患者在社區中接受抗抑鬱藥治療,一些患者還接受心理治療。對於喪失自理能力或者有自殘或傷害他人傾向的患者通常需要入院治療。很少部分人在麻醉下接受電痙攣療法。重性抑鬱障礙的病程可長可短,一次發作可以持續幾個月也可以持續一生。重性抑鬱障礙患者預期壽命較其他人短,部分原因是患者對生理疾病的易感性增大。患者或曾經患有重性抑鬱障礙的人可能會遭歧視。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抑鬱障礙本質與病因的理解一直在不斷加深,遺憾的是抑鬱障礙的許多方面依然是一個謎。對於抑鬱障礙本質與病因,有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遺傳、進化、生物學的觀點。心理治療主要基於人格、人際關係和學習。大多數生物學療法則關注單胺類神經遞質,5-羥色胺 、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這類大腦中原有的用來協助神經傳導的物質。這類物質與抑鬱障礙相關,大多數抗抑鬱藥物的原理就是增加至少一種神經遞質的水平。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