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皮影戲

koeuwahs 2012-10-23 09:30

皮影戲

[b]一、起源[/b]

皮影戲在台灣有另外一個名稱「皮猴戲」或「皮戲」,因為它的動作有點兒吊兒郎噹,有些滑稽,看似猴子一般,所以稱為「皮猴戲」。回溯台灣的歷史,明末清初時,鄭成功來到台灣趕走荷蘭人時,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軍中有演出這樣的戲,於是皮影戲隨著軍隊被帶到台灣,已有將近數百年的歷史了。其源由比布袋戲還久,布袋戲大約是在清朝時二百多年前傳進台灣。布袋戲是由福建來的,皮影戲是從廣東潮州來的,所以台灣的皮影戲正式的名稱是「潮調」。

皮影戲大約起源於漢朝,漢武帝一位心愛的嬪妃-李夫人,紅顏薄命,武帝十分思念,就詢問文武百官,是否有讓李夫人還陽的方法,文武百官為避免武帝因思念而廢寢忘食,甚至不理朝政,於是請了一位江湖術士魏少翁,魏少翁稟告武帝:「夜晚時分,當您的愛妃回來時,只能遠觀,不能近看。」衛於是剪了一個愛妃的肖像,此即剪紙藝術。透過月光,隔著帷幕,顯現剪紙的影像,武帝朦朧一看,像是愛妃還陽了,幾次後,武帝的病便治好了。

另一個說法是,是民間傳說,是否屬實,並無史證可以考察。漢代名將韓信,十分的聰明,他發明三件事,一是設賭博,聽說韓信死前曾哭說:「賭只能被人摸。」所以賭博的人都會輸。二是設皮戲,韓信在某一戰爭中,四面皆受敵軍包圍,只好在城內就地取糧,牛、羊、馬皆可為食,至於獸皮則拿來擋風遮雪遮雨,但是時間一久,皮上面的毛和脂肪會脫落,冬天時,士兵在城樓上生火取暖時,城牆外的敵軍透過獸皮隱約可看到城內士兵的影子,便不會貿然進攻。因為牛皮會透光,為了給士兵娛樂,於是便將牛皮雕刻成人偶的樣子,用布當作帷幕,打上光源,便成為皮影戲的樣子。

[b]二、發展歷史[/b]

皮影戲經過歷代的打壓,尤其在清朝時,清廷怕民眾反清復明,即使有三五個人集會,就會覺得有問題,何況是晚上點燈,戲弄皮影,弄得十分吵鬧。因為朝廷覺得有「顯明」的意思,所以打壓皮影戲,使得皮影戲無法發展。導演張藝謀有一部電影「活著」,內容是主角葛優出院後向人家借錢,對方沒錢,於是拿了一個皮箱給葛優,箱子內全都是皮偶,告訴葛優:「你帶去,說不定你可以用得到。」經過國共內戰,葛優在軍中,三不五時便以被單當作帷幕,拿出皮偶耍耍,演給共產黨看,也演給國民黨看。後來共產黨叫他把皮偶燒掉,有一些小鐵片要做子彈,拿去打蔣介石的屁股。

台灣的皮影戲所有的典故都與軍隊有關。皮影戲的行頭簡單又少,提了一個皮箱就可以演,其他戲最少也要有布景、戲服、頭盔、帽子、彩帶之類,皮影戲只要一個皮箱就可以裝很多的皮偶,再點起油燈便可以表演。以前沒有電燈,用的是油燈,古早以前有一句對聯「雙手托起千秋將,孤燈照射萬古人」。皮影戲早期是不用布幕的,台灣早期的皮影戲是用紙做布幕。

日據時代的布袋戲及皮影戲也受到限制,布袋戲演出的內容限於與日本有關的劇情,皮影戲因為需要光源,自然受到打壓。直到台灣光復後,皮猴戲約有一百多團,當時的娛樂有布袋戲、歌仔戲及皮影戲。但是皮影戲的發展逐漸沒落,以致於表演的藝人減少,想學的人也不知道要到何處去學。

以前的皮影戲講求的是「祖傳制度」,例如師傅會傳授技藝給媳婦,卻不會傳給女兒,因為怕手藝會外傳,與自己競爭。尤其早期的老師傅在表演皮影戲時,會在身後搭起一塊板子,負責打鼓等演出樂器的師傅則在板子後,所以實際上是看不到師傅是如何操作表演的。老祖宗所留傳下來的智慧與產業,若後人不加以學習、保存與推廣,則許多傳統技藝便會很快就失傳了。等到要再次學習時,反而要向外國學習。其實皮影戲在外國很風行,我曾經到過荷蘭與日本,日本稱之為「流行皮影」,我到荷蘭的萊登大學,看到對方有關皮影戲的技術與製作水準相當高,而且有固定的劇場,每年都安排例行公演,政府也有補助。台灣的民間藝術如皮影戲,過去一向不太受到重視,但是皮影戲的優點有:1.能夠演出許多中國傳統的戲劇,例如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武松打虎等傳統文學故事;2.可以演出小朋友喜歡的「動物戲」,例如烏鴉、狐狸等動物,像沙漠風暴之類的自然現象亦可以演出,這是人戲無法演出的;3.演出動作簡潔俐落,例如射飛鏢、跨馬等動作,藉由人們的已知經驗的印象,就能表演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皮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