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2012-10-20 14:25
十二婆姐陣
古代女人生產總帶有很高的風險,那時候並沒有專職的產科醫生接生,生產時只有延請「產婆」(助產士)或由有生產經驗的長輩幫忙,每次生育都是一次次的挑戰,俗云:「生好(生產順利)麻油酒香,生壞(生產不順)四塊板」,人們常把婦女的生產,比喻為「過鬼門關」,就連「媽祖」看到母羊的難產,也逃避了「大道公」的追求,人們期望有一位能幫助他們順利生產的神明,「註生娘娘臨水夫人陳靖姑」的信仰於焉產生。
相傳陳靖姑生於唐朝大曆元年(西元766年)正月十五,家住福州。父親陳昌於朝廷當官,官拜戶部郎中職,靖姑從小頗負靈性,十七歲時給山中學道的哥哥送飯,途遇一位可憐的老太婆向她要飯吃,她毫不猶豫就將飯給了老婆婆。老婆婆原是位有道行的仙人,便教靖姑符籙之術,驅使五丁。家鄉一帶有大蛇為患,她便帶劍前往斬殺三條毒蛇為民除害。後來皇后難產,她入內宮用法術運氣幫助皇后順利產下太子,皇上大悅受封為「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歿後並在古田為其建廟,民間尊為「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之神」,傳說另有其說法不一一敘述。
在台灣註生娘娘臨水夫人陳靖姑被當做婦女難產之神,手下有不少配祀娘娘稱為「婆姐」,「婆姐」經台語轉音為「婆鳥」又稱「鳥母」為協助臨水夫人陳靖姑照顧小孩順利長大成人之神,長到十六歲轉成為大人時要從「鳥母宮」鑽出,以表示無須再勞 「婆姐」操心之意,福州祖廟在主神兩側配祀有三十六婆姐,一般分靈廟只有十二位婆姐的配祀,而台南臨水夫人媽廟在正殿兩側仍配祀有三十六婆姐,以示開基廟之崇榮。
「 十二位婆姐 」有多種版本,一般廟的十二位婆姐姓名及出身如下:註生婆姐陳四娘為福州府古田縣人、註胎婆姐葛四娘為延平府南平縣人、監生婆姐阮三娘為福州府長榮縣人、抱生婆姐曾五娘為建寧府江寧縣人、守胎婆姐林九娘為○○府○○縣人、轉生婆姐李大娘為福州府海口鎮人、護產婆姐許大娘為福州府侯官縣人、註男女婆姐劉七娘為福州府寧總縣人、送子婆姐馬五娘為溫州府瑞安縣人、安胎婆姐林一娘為邵武府建寧縣人、養生婆姐高四娘為延平府長沙縣人、抱子婆姐卓五娘為建寧府浦城縣人等,聽說十二婆姐有六位把小孩抱的好好的「善」婆姐和六位把小孩隨便抱的「惡」婆姐,這隱喻教導小孩要恩威並俱、軟硬均施,而送子婆姐為一位具有善惡兩面的婆姐,當其抱小孩轉世時是呈現善的一面,轉過頭時是惡的一面,這樣小孩才不會黏著她,不肯去轉世。台灣流行的十二宮分別是總管陳大娘、二宮黃鸞娘、三宮方四娘、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董仙娘、十一宮何鶯娘以及十二宮彭英娘,「 十二位婆姐陣 」係根據此演化而來外加「婆孫」、「婆祖」及司鑼鼓的樂師:十四位成員都是由男生反串扮演,以前視女性為不潔,不能加入迎神賽會陣頭,很多陣頭到目前為止仍由男性來扮演即此之故也。
十二位婆姐各個右手持驅邪虎牌,左手撐傘,穿戴著婆姐面具,古巫詞有云:「不戴面具是凡人,戴了面具是神靈」,身著淺藍滾金邊鳳仙裝(每團有自己的顏色,但都以深色系或花色為主以符合婆姐的年齡),沿街遊行,其表演陣勢可分為「一路縱隊」、「二路縱隊」、「八卦陣」、「卍字陣」、「大圈團圓」、「青龍纏柱陣」……等,隊伍是由身穿深藍白邊上衣白色長裙的陳大娘領陣前進,並隨著鑼鼓節奏誇張的左右搖擺身軀忽上忽下變化。而「婆姐囝」則來回穿梭陣間,尋找他的母親(聽說為三宮方四娘改嫁前所生的孩子),扮演逗趣串場的腳色;而「婆祖」則身穿黑色鑲花邊上衣藍色長裙套裝,手執拐杖、肩扛洋傘吊包袱,痀瘘著身軀隨陣追趕、照顧調皮的婆姐囝,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氛圍,是臺灣的神明中主司人間「生育」的「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廟衍生出來的藝陣。
(大人抱著小孩讓手持驅邪令牌的婆姐輕輕拭過以求平安好腰飼 畫家 蘇榮仁 畫)
「 十二婆姐陣 」已不多見,全台大概只剩五、六團,且全部分布於台南縣的新營、麻豆、學甲、六甲和二仁溪兩岸的高雄縣茄定鄉與台南市灣裡一帶。以前大都由老一輩五、六十歲男生反串表演,現在台南南區灣裡同安宮的「 十二婆姐陣 」由年輕一點的幾位男士扮演,誠屬難能可貴;但表演重頭全放在由陳大娘領陣的搖擺節奏,強烈的震撼力有點搖滾確實有吸引人的地方,但較缺少由「婆孫」及「婆祖」所帶動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十二婆姐陣 」除了娛樂性之外,還具有「收驚」和「驅邪」功能,以前人於「 十二婆姐陣 」出現時,帶小孩讓十二位婆姐摸摸頭以求「頭殼硬、好長大」,未能前來則以小孩衣物讓十二位婆姐踩過以祁求平安,這昰農業時代醫學不發達時「 十二婆姐陣 」受人喜愛之處。
[attach]17191[/attach]
[attach]17192[/attach]
[attach]17193[/attach]
[attach]17194[/att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