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衣飾略談

bowa224 2012-10-20 00:55

清代衣飾略談

  說起清代,首推必說的是旗袍,人們往往會把它與婦女連繫在一起。其實,旗袍是滿族一種很有代表性的服裝,它的穿著範圍不只限於婦女。旗袍,因為它是「旗人」(滿族人又稱旗人)所穿的一種袍子,所以後來被稱之為旗袍。
  滿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樣式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圓領、大襟、窄袖、四面開禊、帶扣絆。滿族婦女所穿旗袍,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在旗袍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十八道衣邊才算是美。旗袍的樣式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開禊從四面改成了兩面;下擺也由寬大改為收斂;袖口也由窄變肥,又由肥變瘦,使其穿起來更加合體。現在穿旗袍的已不限於滿族婦女了,它已成為各民族婦女普遍喜愛的服裝之一。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禦風寒。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旗袍與馬褂,在清代極為盛行。當時不僅滿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區的其它民族,或由於被迫,或出於自願,也漸漸地穿上了一些類似旗袍馬褂的衣服。後來由於滿族受了漢族和其它一些民族的同化,所以旗袍和馬褂融進了其它一些民族服飾的優點。這樣人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它。雖然馬褂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穿了,但旗袍仍在廣大婦女中流行。
  清代滿族成年男子把前顱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顱頂後髮發,編結成辮,垂於腦後,主要是便於山林中騎射。滿族人認為髮辮是真魂棲息之所,視為生命之本,在戰場上陣亡的八旗將士,必將髮辮帶回故裡,隆重埋葬,稱「捎小辮」。滿族婦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單辮垂於腦後,辮梢上纏一紅頭繩,前額剪成「劉海」,並常以金銀、珠寶制成別致珠墜角,系於辮梢上,隨辮擺動,以示美觀。滿族已婚婦女必須綰髮盤髻,中間橫插一根銀制的扁方,稱「高粱頭」。其中最典型的是梳「兩把頭」,將頭髮束在頭頂,編成「燕尾式」,長頭髮在後脖頸上,並戴上扇型發冠,這種發型稱「旗頭」、「京頭」。
  滿族婦女喜鮮花,並喜在頭髮上插金銀、翠玉等制成的壓發簪、珠花簪。自古以來滿族婦女就重視髮式頭飾,並且從不纏足,故有「金頭天足」之美譽。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大傻鞋」。婦女皆穿平底鞋、「千層底鞋」還有一種旗鞋,又稱「寸子」。「大傻鞋」是滿族男人的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平底鞋」是滿族婦女的坤鞋。鞋面的材料一般是用布或緞,色澤不一。鞋面上皆繡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繡「云頭」,也屬家常便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繡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寸子」是滿族婦女的繡花「旗鞋」。鞋底為二三寸,長度約佔全鞋的二分之一。兩頭寬,中間細,俗稱「馬蹄底」。上寬下窄呈梯形,又稱「花盆底」,也稱為「寸子」。旗鞋,多在慶典祭祀時穿用,俗稱踩「寸子」。現在僅在舞臺上可見。
  春秋季節,滿族農民多戴「氈帽頭」。帽呈罐狀,左右兩側有帽耳朵,平時反折向上。有身份者,皆戴青綢緞「六合帽」帽面以六塊綢緞拼合而成,俗稱六塊瓦帽。帽下沿鑲有寸寬繡邊,前端釘一個玉或翠的飾物,帽頂釘一個大紅絆疙疸。入夏時,農家 男子在勞動中戴用秫秸皮子編的草帽,既遮陽又可擋雨。冬季男人戴大耳扇皮帽子。耳扇多用羊、兔、狐貍等毛皮,忌用狗皮。秋冬滿族幼兒多戴貓頭、虎頭帽子,俗稱吉祥帽。帽面多用不同顏色綢緞或布料,帽子上面刺繡貓、虎等動物臉譜,左右兩側上端釘有兩個「動物耳朵」。帽分為夾、棉兩種。清朝末期滿族婦女在秋冬季盛行皮冠,叫做「困秋帽」。無論貧富老少,幾乎每人一頂,其樣式略同於男帽,只是形制稍有收束。
  滿族男女早年流行穿「套褲」。套褲用皮製作,後來改用布。這種服飾,僅有兩條單腿褲筒,不連接在一起,用時分別套在腿上。干農活時穿套褲不磨褲腿,對老年男女來說又可防風寒。早期滿族男女老幼皆戴布「兜兜」,緊系腰腹,貼在胸前。制做兜兜十分講究,兜嘴按本旗屬的那種顏色,鑲一寸寬彩色布,繡上吉祥字和圖案。小孩繡「長命百歲」,成年男人繡「吉祥如意」,青年婦女繡花卉,老年婦女繡「盤長」。如遇本歷年一律穿戴紅兜兜。
  看過這些資料,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在順康雍朝時,多次下令禁止婦女裹足,可是因當時社會漢人比滿人多,始終都不能實行,因此在乾隆朝開始才算是『普及』,甚至連滿族婦女也跟上『潮流』。縱橫中國這麼多的朝代,除了唐朝的服飾外,滿清的服飾也是我的愛好之一。
如果唐朝的衣飾是展現婦女的活潑,那清朝的衣飾就是表現婦女的雍容。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衣飾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