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ith 2012-8-13 00:38
探險隊深入南極洲埃里伯斯峰 考察當地生態環境
[size=3] 埃里伯斯火山是南極洲上的一座活火山,它位于羅斯海西南的羅斯島上。火山海拔高達3742米,基座直徑約30公里,山體和富士山相似。日前,一個由8人組成的探險隊深入到埃里伯斯峰,就生活在那里的微生物、自然和生態環境進行實地考察,希望揭開這座神奇火山的面紗。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H5V4T8F0001.jpg[/img]
埃里伯斯峰的天氣變化無常,往往還是晴空萬里,立馬就能變成暴風雪天氣。這里夏季的平均溫度為零下20攝氏度,而冬季的時候平均溫度更是低至零下50攝氏度,因而無論是對于探險家還是科學考察隊伍而言,要想登上埃里伯斯峰並且在峰頂搭帳篷露營住宿都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H794T8F0001.jpg[/img]
圖為參加科考隊伍的細菌學家正在收集土壤樣本。圖中他們所穿的白色衣服是為了保護當地微生態系統-保證自己身上攜帶的細菌或者是微生物不會侵入到當地環境里面,從而造成外來物種侵害的結果。
[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H964T8F0001.jpg[/img]
圖為參加科考隊伍的細菌學家正前往高溫土壤地區,准備收集土壤樣本。為保護當地微生態環境,他們會往自己的腳底噴灑乙醇,並且穿上白色隔絕衣物。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HAP4T8F0001.jpg[/img]
埃里伯斯峰峰頂的斜坡,冰層因常年受到風的侵襲,均被打磨得非常光滑。圖為三名科考隊成員正返回自己的營地。
[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HJ4T8F0001.jpg[/img]
埃里伯斯峰火山口處,水蒸氣彌漫在山間,不過霧中含有大量的含硫物質,會對人體有害。
[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J24T8F0001.jpg[/img]
埃里伯斯峰是地球南端最為活躍的火山之一,它形成于大約130萬年前,火山海拔高達3742米。圖為參加此次科研考察的一名探險者身處一座巨型冰川的洞窟內部。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KH4T8F0001.jpg[/img]
科考人員正利用繩子和梯子,攀登進入沃倫洞窟(Warren Cave)。這處洞窟因岩漿流入到冰川內部,逐漸融化冰雪而形成,融化的雪水匯成了一條小溪流向洞窟的入口處。
[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MA4T8F0001.jpg[/img]
埃里伯斯峰是全球為數不多擁有永久岩漿湖的活火山之一。科考隊伍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火山正處于休眠狀態,但實際上,埃里伯斯火山會經常爆發,並且往往十分強烈,噴出的岩漿可噴湧到空中很高的地方。
[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O24T8F0001.jpg[/img]
圖為埃里波斯火山的主火山口。火山斜坡上覆蓋著冰、雪、冰川,並且布滿裂縫,火山噴發的時候,岩漿從冰雪中穿過,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PH4T8F0001.jpg[/img]
南極洲每年有4個月的極晝,科考隊員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已是午夜時分,但太陽光照仍然十分強烈。圖中的冰川是埃里伯斯峰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冰川之一,不過實際上,其內部因遭受岩漿的融合,已大面積消融。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RH4T8F0001.jpg[/img]
沃倫洞窟,光線從上方過濾下來,清晰的映照出了冰層里面形狀各異的冰晶。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T44T8F0001.jpg[/img]
因火山岩漿噴發影響,溫暖而濕潤的空氣將洞窟內部消融成各種奇特的形狀。圖中,科考隊伍的成員正在查看這處洞窟內部的形狀和構成。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GUL4T8F0001.jpg[/img]
圖中,兩位科考人員正在利用鑽孔器在冰川上打孔,以便提取冰川內部的樣本。
[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H144T8F0001.jpg[/img]
洞窟內部,細菌學家克萊格·卡里(Craig Cary)正在檢查自己的筆記,他頭頂的冰層呈現出美麗的藍色景象。他在這里提取了多份土壤樣本,希望能夠找到生活在其中的微生物和細菌。不過,頭頂的冰層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誰也說不准,它是否會突然掉落下來。
[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H2G4T8F0001.jpg[/img]
沃倫洞窟內部,一個精細的冰晶倒掛在冰層之上。據悉,科考人員夜里在睡覺的時候,他們帳篷內部也會形成這樣的冰晶-人們呼出的熱空氣在接觸到帳篷表層低溫環境的時候,就會形成冰晶。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2-06-25/900x600_84R8AH3O4T8F0001.jpg[/img]
當溫暖而潮濕的空氣接觸到低溫物體表面的時候,會依照氣流的流向而形成各種不同形狀的冰晶。不過,這些冰晶也是非常脆弱的,任何走動或者呼氣吸氣都能夠輕易的改四周局部環境,從而影響到冰晶的形狀。[/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