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rey 2012-7-17 20:26
「空」與「無」之間
佛言:第一義「空」。
道言:無極。
我個人研究佛教與道教的經典,發覺佛教的「空」就是道教的「無」。
但是,歷來,很多佛教的佛學研究者,不同意這般論點,認為佛教的「空」,是「真空妙有」,真空之中尚有佛性本體。
一般的法師,反對「無極」,認為「無極」是本無,是無始無明,是「自然」,同佛的「真空妙有」不同。
然而,我舉出古來的大法師,舉證如下:
古來中國第一位註經的大師是「道安法師」,道安法師註「吉藏中觀論疏卷二」有言:「本無者,本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均稱本無。」
按,道安法師註解佛經的觀點,正是用道家的觀點來註釋佛經,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後人批評他,信的是大乘佛法,但註解卻用老子道德經的東西,煞是奇怪。
其實,我認為毫無奇怪之處,因為佛經初入中國,學者要註解佛經,當然以中國原有的哲學思想注入佛學之中,否則又如何去解釋佛經呢!
例如,慧遠法師,博綜六經,尤喜老莊,二者融合,令人曉然。著作「涅槃無名論」的僧肇法師,就是以佛教的「涅槃」認為是老子的「無極」。其中,古來之高僧,有很多很多,均以中國老莊的思想,來解釋佛經,我說,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後來的批評者,如此認為,佛教的「空」,是講最究竟的「真如實相」,也就是「真空妙有」。而老莊的思想,祗是言明「無極」,也就是一切法皆「無」,祗是「無始無明」而已。所以批評者認為,二者不可混同,其源不同,故其宗旨也就不同了。
很多古來的高僧,都被現代佛學者批判為「混亂」,認為用老莊的「無極」來註釋佛經的「空」,是大謬而特謬,認為佛高高在上,怎可與適合流,若合流、則中了老莊之毒也。
一般佛學者,強調的「空」,是印度「空」宗的般若思想,正是「空」字的妙義,是第一義「空」,不是虛空的空,是圓滿而如如不動的妙用在其中,這就是「真如」的真空妙有了。是體用具足的。
一般學佛者,批評老莊的「無極」,祗是強調「無」,強調「虛無」,變成了「虛無主義」,好像祗是由無生有,由有歸無,這一生一滅,便是生滅輪迴之法了,認為,老莊的「無極」不可同佛教的「空」相提並論。
但是,我研究老莊的思想,如此認為,老莊的道家思想,表面上看,好像是真的「虛無主義」的「無」,但是其中又有言「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又有言「惟精惟一,尤執厥中」,這「中」字,豈不是另有一番見地的中觀思想嗎?
老子日:「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所謂的「惚兮恍兮」指的正是「無」的墳界,而在「無」的墳界之中,又有「象」,又有「物」,叉有「精」,這豈不是「真空妙有」之意味,這和佛家的「空」是不是又有契合之處?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而和。」這是老子的無始無明之說法。佛經中有言:「三界虛妄不責,唯一心變化,夫內有一生,即外有無為,內有二生,即外二為,內有三生,即外有三界,即內外相應,﹃遂生種種諸法及恆沙煩惱也』。」
老子的天地萬物生成,同佛家的道理並無分別,像佛性本體無邊,山河宇宙萬物,皆是如來妙明真心,但這妙明真心,也即是到,這佛性,法性,道性,本來就沒有區別的,這「無極」與第一義「空」,就一定有區別嗎?我相信到究竟,本是「空無合一」,空即是無,無即是空,同實而異名而已。
一般批評者,佛學者,喜歡把「道」批評成虛無主義,認為老莊的思想祗是搬弄一個「無」字,還達不到「佛性」的墳界,是「迷」而非「真」,把一個道家思想,批判成了「外道」,祗有佛才是「正道」,老莊的道,不可與涅槃妙心相提並論,把佛抬得甚高,把道壓得甚低,認為涅槃妙心,不可以有心知也。
但是,我研究了佛道二老的思想之後,體會出老莊的「無」,並非絕對的無,而且是「無中妙有」,例如「象」、「物」、「精」。這都是佛教的「中觀思想」,。道教,天地之始的學說,「先無後有」及「陰陽五行」,說明了宇宙萬物化生循環之原理原則,其實在密宗的「五方佛」東南西北中的道理是契合的,其佛父與佛母之說正是陰陽之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和原始佛教的密宗之理是合一的。
老子的「復歸於無極」。
佛教的「復歸於佛性」。
「無極」是一個總名,同「圓圓果海」,應該是異名同體。我體會出,「無極」決對不是象徵「虛無」而已,若祗是象徵「虛無」,也不必修了,也不必証人了,也不必始於無明,入於無明了。「佛性作用」相等於「無極作用」,這佛道二者,原是異名而同體的。
密宗的「入我」與「我入」,「入我」是佛進來與我合一,「我入」是我入於佛的合一。我喜歡用「天人合一」來解釋,我的所謂這個「天」,當然不是狹意的「天道」,及「狹意的宇宙」,這個「天」,我解釋成佛性,也就是「佛」與「人」的合一,這是文字上的差異而已。
佛學的研究者,在批判道家時,喜歡在文字上大作文章,把「無」指成「無始無明」,把「空」說成破「無始無明」,認第一義是「空」,而「無」是「虛無」的迷妄,如此的結果,自然可以把老莊思想指責成了外道思想。
但是,我「紅冠聖冕金剛上師」如是說:「中國的大乘佛法,第一位註解佛經者,就是用老莊思想去註解的,歷代的高僧,解釋大乘佛法,也用了甚多的老莊思想,佛經的翻譯工作者之中,也有多人是老莊的研究者,聰慧之士亦多老莊學者,般若性空之學,源於老莊的﹃無有之學』,這其中是大有因緣的,﹃空』字的妙義,我知之。﹃無』字的妙義,我亦知之。這二者的根本思想,有人處心積慮想把它分割。但,我認為根本無此必要。」
「空」與「無」,其本體即「真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