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azii 2012-7-12 22:43
依法不依人
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不久,釋迦牟尼佛弟子阿難在摩竭陀國首都王捨城修煉,當時他住在城北迦蘭陀竹園的竹林精舍。
一天早上,阿難打算入城乞食。由於時間尚早,阿難就順道去探訪一位婆羅門。見面寒暄後,那個婆羅門就問:你們當中,有沒有哪一位僧人的能力,與釋迦牟尼佛一樣?
阿難回答說:沒有,因為世尊是法的先覺者、教導者,所有的僧人,都是依從佛陀的教導而成就的,就從這一點來說,是沒有任何僧人能與世尊等同的。
此時,奉摩揭陀國阿闍世王之命,在王捨城督導建設工事,以防禦跋耆國來犯的大臣禹捨,也正好來訪,就加入了他們的談話。大臣禹捨對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僧團的運作方式也感到好奇,就接過話題,問阿難說:你們當中,既然沒有一位僧人能和世尊一樣,那麼,有沒有哪位僧人,是釋迦牟尼佛生前所指定的接班領導人,來作為你們的依靠呢?
阿難回答道:沒有。
大臣禹捨又問:那麼,有沒有哪位僧人,是僧團大眾推舉出來的領導人呢?
阿難回答道:也沒有。
大臣禹捨好奇的問:如果是這樣,那你們如何保持僧團的清淨與和合呢?
於是,阿難就告訴大臣禹捨說:我們是「依法不依人」。我們沿著村落游化,在每月十五日集會舉行「布薩」,大家依佛法、戒律,以彼此發問的方式反省檢討。如果有過失犯戒的,就依佛法、戒律的規定來處置,所以我們僧團得以維持和合。
這裡為大家解釋一下,阿難所說的「布薩」,是一個梵文音譯詞,本為淨化自心的意思。「布薩」的舉行:一方面是為信眾們受持佛教戒律,使他(她)們住於清淨之戒行,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一方面僧人們念誦佛教戒律,一一對照佛教戒律,嚴格的檢查自己是否有違背佛教戒律的地方,若發現有則要當眾坦白,當眾懺悔,並按佛教規定來進行處置,從而收到使僧眾能自新,僧團能純潔,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能在世間儘可能長住不壞的效果。「布薩」是每一位僧眾都必須參加的,而且按規定在「布薩」開始前,與會者若已發覺自己犯了戒,則必須先依戒律當眾懺悔。
大臣禹捨再問:你們當中,有值得恭敬、尊重,讓僧眾們願意跟著他學習的嗎?
阿難回答說:有的。如果有具足持戒圓滿、多聞深入、作善知識、身心遠離、樂於禪觀、衣食知足、正念成就、精進修行、聖慧明達、漏盡解脫等十種成就的僧人,就是大家恭敬、尊重,樂於跟他學習的對像。
大臣禹捨當下深表讚歎。
從這裡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他的弟子們都是按照師父留下的戒律、佛法與修煉形式在修,而並不是依靠其他的什麼人。這也許就是在釋迦牟尼佛離世之後,佛教依然能夠繼續存在,並在世界上傳承二千餘年沒有消失的一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