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 2009-5-25 13:48
火車站演進史
台北火車站特區國際競圖日前揭曉,
日本建築師槙文彥打敗勁敵理察羅傑斯與札哈哈帝,奪得設計權。
當他秀出設計圖時,不少人納悶:車站在那裡?
槙文彥的設計圖中,最明顯的建築是兩棟60層以上的雙子星大樓。
眾所矚目的「主角」:捷運機場線台北車站,反而隱身在兩棟高樓之後,
造型也相當簡單、低調,顛覆一般人對車站「富麗堂皇」的印象。
事實上,這類「不顯眼」的車站造型,才是新世紀車站建築主流。
鳴著嗚嗚汽笛的蒸汽火車,是19世紀工業革命的象徵。
火車站建築理所當然始於「工業革命之母」英國,
第一個火車站便誕生於英國工業大城利物浦。
19世紀 誇耀科技的聖殿
19世紀的火車站被形容為「工業時代的教堂」、「科技的神廟」。
其氣派造型與精巧的結構技術,是建築師與結構技師向世人誇耀科技奇蹟的聖殿。
建於1868年的倫敦地標聖派克拉(St. Pancaras)火車站,
宛如哥德式大教堂的外型,說明火車站在工業時代的地位。
電影「哈利波特」中,象徵現實與魔法世界交界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便取景於聖派克拉火車站的舊月台(現屬國王十字車站的一部份)。
這座由Gilbert Scott經競圖奪得設計權的火車站,
擁有當時世界最長的月台穹頂(209公尺)。
乘客一下車,便可從月台直接走入豪華大飯店Midland Hotel。
想像當時剛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的乘客,站在長無止盡的月台上,
凝視火車緩緩駛進,像不像等待魔法火車的哈利波特?
做為現代化象徵的19世紀火車站,膜拜的對象是「火車」,
建築重點在於車站外型與能夠遮蔽、烘托火車的月台。
這類建築概念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期,
紐約中央車站與華盛頓聯合車站、巴黎奧賽火車站都是箇中代表。
二戰後 以服務乘客為主
二次大戰後,汽車取代火車成為主要交通工具;
工業革命時代對機器的狂熱也逐漸消褪,轉變成對「人」的尊重。
火車站服務的對象至此由「火車」轉變成「人」,
如何協助乘客在有限時間內迅速移動、並享受愉悅、舒適的公共空間,
成為建築師設計火車站的首要考量。
八○年代 與周遭環境合一
直到1980年代,火車站的「文藝復興時代」才重新降臨。
此後火車站因「高速鐵路」的發明,
而能扮演連接火車、機場、地鐵、巴士站的城市樞紐。
在龐大而覆雜的都市肌理中,火車站建築師經常被迫放棄誇耀的外型,
讓火車站與周圍環境合而為一。槙文彥設計的台北車站當屬此例。
Jean-Marie Duthilleul為普羅旺斯設計的Arbois高鐵車站,
允為「火車站融入地景」的代表。這個火車站屬低層建築,
外型宛如一座小山丘,站外則植滿樺樹,
輕盈自在地融入環繞於周圍的翠綠山巒中。
它的外型雖然不起眼,內部卻以鋼構模擬山鑾起伏曲線,
既呼應窗外自然地景,又成功營造高科技氛圍。
再如挪威建築師Arne Henriksen設計的Sleppden火車站與 Sandvika火車站,
皆以站外地景「森林」為站內外的主要建築意象。
這兩個火車站規模不大,卻是當地居民主要的社交中心。
新世紀 仿自然又超現實
邁入新世紀,「個人風格化」建築師的興起,
為逐漸趨向「平易近人」的車站造型,抹上一筆令人驚豔的色彩。
西班牙建築師卡特拉托瓦,
為法國設計的Lyon-Satolas車站與為紐約世貿中心重建計畫設計的轉運中心,
宛如大鳥振翅飛起;
為比利時設計的Lie-Guillemins火車站,則如一隻巨大的鯨魚奮力泅泳。
這些仿自自然又充滿超現實色彩的車站,
似與19世紀的火車站精神相連,帶領乘客飛向另一個奇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