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地中海貧血

mocmoc 2008-4-21 19:22

地中海貧血

編者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世界上約有2億以上的人攜帶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而中國大陸資料顯示,在廣東省,£-c-地中海貧血基因人群攜帶頻率約為8.53%,β-地中海貧血人群攜帶頻率約為2.54%。比鄰廣東的香港目前有55萬人是地貧基因攜帶者,約占總人口8.5%。在台灣地中海貧血亦不罕見,尤以客家籍人較多。本報將以專版形式詳細介紹地中海貧血對後代和病人的影響,希望能夠幫助攜帶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的全球華人正確面對這個遺傳性問題。

地中海貧血簡介

文/王怡、王曉飛

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是一種遺傳性貧血,簡稱海貧或海洋性貧血,於1925年由Cooley和Lee首先描述,最早發現於地中海區域,包括:地中海、中東、印度洋及南中國海沿岸國家,當時稱為地中海貧血。實際上,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在中國以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為多。

地中海貧血是一類由於正常染色體遺傳性缺陷,引起血紅蛋白鏈的基因發生突變而導致合成障礙,在紅血球中,血紅蛋白負責運輸氧氣。它由兩種不同的蛋白組成,即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如果機體無法產生足夠的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紅血球就無法正常形成,也就不能攜帶充足的氧,同時因為紅血球易被溶解破壞導致溶血性貧血。

地中海貧血可分α型及β型。正常血紅蛋白(Hb)由四個亞基鏈(α2β2)組成,α鏈合成不足稱α地中海貧血,β鏈合成不足稱β地中海貧血。α地中海貧血又分四型,β分三型,對機體功能影響輕重不同。根據對機體影響輕重又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

α地中海貧血

文/王怡

人類α血紅蛋白基因,每條染色體各有2個α基因,一對染色體共有4個α血紅蛋白基因。

大多數α地中海貧血(簡稱α地貧)是由於α血紅蛋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數由基因點突變造成。若僅是一條染色體上的一個α基因缺失或缺陷,則α鏈的合成部分受抑制,稱為α+地貧;若每一條染色體上的2個α基因均缺失或缺陷,稱為α0地貧。

重型α地貧是α0地貧的純合子狀態,其4個α珠蛋白基因均缺失或缺陷,以致完全無α鏈生成,因而含有α鏈的HhA、HbA2和HbF的合成均減少。患者在胎兒期即發生大量γ鏈合成γ4(Hb Bart's)。Hb Bart's對氧的親合力極高,造成組織缺氧而引起胎兒水腫綜合症。中間型和α地貧是α0和α+地貧的雜合子狀態,是由3個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所造成,患者僅能合成少量α鏈,其多餘的β鏈即合成HbH(β4)。HbH對氧親合力較高,又是一種不穩定血紅蛋白,容易在紅血球內變性沉澱而形成包涵體,造成紅血球膜僵硬而使紅血球壽命縮短。

輕型α地貧是α+地貧純合子或α0地貧雜合子狀態,它僅有2個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故有相當數量的α鏈合成,病理生理改變輕微。靜止型α地貧是α+地貧雜合子狀態,它僅有一個α基因缺失或缺陷,α鏈的合成略為減少,病理生理改變非常輕微。

1.靜止型:患者無症狀。紅血球形態正常,出生時臍帶血中Hb Bart's含量為0.01~0.02,但3個月後即消失。

2.輕型:患者無症狀。紅血球形態有輕度改變,如:大小不等、中央淺染、異形等;紅紐胞滲透脆性降低;變性珠蛋白小體陽性;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兒臍血Hb Bart's含量為0.034~0.140,於生後6個月時完全消失。

3.中間型:又稱血紅蛋白H病。此型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出現貧血的時間和貧血輕重不一。大多在嬰兒期以後逐漸出現貧血、疲乏無力、肝脾大、輕度黃疽;年齡較大患者可出現類似重型β地貧的特殊面容。合併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藥物、抗瘧藥物等可誘發急性溶血而加重貧血,甚至發生溶血危象。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變類似重型β地貧;紅血球滲透脆性減低;變性珠蛋白小體陽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出生時血液中含有約0.25Hb Bart's及少量HbH;隨年齡增長,HbH逐漸取代Hb Bart's,其含量約為0.024~0.44。包涵體生成試驗陽性。

4.重型:又稱Hb Bart's胎兒水腫綜合症。胎兒常於30~40週時流產、死胎或娩出後半小時內死亡,胎兒呈重度貧血、黃疽、水腫、肝脾腫大、腹水、胸水。胎盤巨大且質脆。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成熟紅血球形態改變如重型β地貧,有核紅血球和網織紅血球明顯增高。血紅蛋白中幾乎全是Hb Bart's或同時有少量HbH,無HbA、HbA2和HbF。 

β地中海貧血

文/王曉飛

根據病情輕重的不同,分為以下3型。

1.重型:又稱Cooley貧血。患兒出生時無症狀,至3~12個月開始發病,呈慢性進行性貧血、面色蒼白、肝脾大、發育不良、常有輕度黃疽,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日益明顯。由於骨髓代償性增生導致骨骼變大、髓腔增寬,先發生於掌骨,以後為長骨和肋骨;1歲後顱骨改變明顯,表現為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顴高、鼻樑塌陷、兩眼距增寬,形成地中海貧血特殊面容。患兒常併發氣管炎或肺炎。當併發含鐵血黃素沉著症時,因過多的鐵沉著於心肌和其他臟器,如:肝、胰腺、腦垂體等而引起該臟器損害的相應症狀,其中最嚴重的是心力衰竭,它是貧血和鐵沉著造成心肌損害的結果,是導致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如不治療,多於5歲前死亡。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象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紅血球大小不等,中央淺染區擴大,出現異形、靶形、碎片紅血球和有核紅血球、點彩紅血球、嗜多染性紅血球、豪-周氏小體等;網織紅血球正常或增高。骨髓象呈紅血球系統增生明顯活躍,以中、晚幼紅血球佔多數,成熟紅血球改變與外周血相同。紅血球滲透脆性明顯減低。HbF含量明顯增高,大多>0.40,這是診斷重型β地貧的重要依據。顱骨X線片可見顱骨內外板變薄、板障增寬,在骨皮質間出現垂直短髮樣骨刺。

2.輕型:患者無症狀或輕度貧血,脾不大或輕度大。病程經過良好,能存活至老年。本病易被忽略,多在重型患者家族調查時被發現。

實驗室檢查:成熟紅血球有輕度形態改變,紅血球滲透脆勝正常或減低,血紅蛋白電泳顯示HbA2含量增高(0.035~0.060),這是本型的特點。HbF含量正常。

3.中間型:多於幼童期出現症狀,其臨床表現介於輕型和重型之間,中度貧血,脾臟輕或中度大,黃疽可有可無,骨骼改變較輕。

地中海貧血的早期症狀及診斷

文/王曉飛

如有以下症狀:1.疲勞(感覺疲倦)、衰弱﹔2.膚色蒼白或呈黃色(有如患黃疸病)﹔3.脾臟和肝臟腫大、腹部突出;4.尿液顏色深就要考慮是不是患有地中海貧血,要盡早找醫生做進一步診斷及治療。

診斷地中海貧血,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和驗血。體格檢查可以發現肝脾有無腫大。驗血可以了解血紅蛋白水平,如果血紅蛋白水平高於75,那麼就要進行血紅蛋白電泳檢查,看是否有異常血紅蛋白,如果發現了異常血紅蛋白,再進一步進行基因檢查,明確診斷。當你發現你的孩子從小就面色蒼白、腹部有隆起現象、生長發育落後於同齡兒童、鼻子扁平、額骨突出,而你們夫妻雙方又都來自地中海貧血高發地區,就應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地中海貧血的檢查。

地中海貧血病人面對的問題

文/王曉飛

骨質疏鬆

由於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缺少正常的血紅蛋白,紅血球攜氧功能差,體內主要造血器官骨髓與次要造血器官肝臟、脾臟均會進行旺盛的造血作用,從而引起骨髓增生。骨髓增生會侵犯周圍的皮質骨,造成骨質疏鬆。

心臟病變

地中海貧血的常規治療方法之一是輸血治療。也會造成鐵質滯留堆積,引起心臟、肝臟和內分泌器官的功能異常。當過多的鐵沉積在心臟,心臟會變大並且跳動不規則,如果過多的鐵持續沉積在心臟,最後會造成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為了防止這個現象,常在輸血時應用除鐵劑以避免過多的鐵沉積在心臟,並將已沉積的鐵帶走,所以,現在地中海貧血病人已很少有心臟方面的併發症了。

糖尿病

地中海貧血病人若有糖尿病家族史,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就會增加。故地中海貧血的病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應在10歲以後,每年做一次葡萄糖耐量檢測;若病童沒有糖尿病家族史,應在16歲後,每2年做一次葡萄糖耐量測試,如果檢查結果顯示血糖上升,則需要採用無糖飲食和減重來避免及延後糖尿病的產生。糖尿病需注射胰島素,這樣的治療並不容易,特別是患有地中海貧血的人,所以我們鼓勵病人規律使用除鐵劑,希望減少糖尿病的發生。

膚色變深

鐵沉積造成膚色變深和色素斑的形成,這些色素並不是鐵沉積,而是鐵堆積至細胞中所造成的反應。定時注射除鐵劑的病人較不會有皮膚問題的困擾,如果已形成皮膚改變,開始使用除鐵劑後,通常也會有立即的改善。

地中海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遺傳性溶血性貧血。

地中海貧血的常規治療方法

文/王怡、王曉飛

地中海貧血的治療取決於病人類型。如果是輕型地中海貧血或僅僅是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不會有什麼症狀,也不需要治療。中間型地中海貧血患者根據其貧血嚴重程度不同,需要不同頻率的紅血球輸血。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每2~3週必須接受一次輸血。

為了防止長期輸血造成的鐵質堆積傷害肌體的問題,必須進行去鐵治療。目前,美國食品和醫藥管理局(FDA)批准的去鐵治療的唯一藥物是desferoxamine,其商品名為除鐵靈(Desferal)。該藥使用插入皮膚或靜脈的針頭以及一個小型的電池驅動泵,在8~12小時以上的時間內,將除鐵靈「輸注」到患者體內。

參考資料﹕美國庫利貧血基金會、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會、中國遺傳諮詢網、廣東省地中海防病協會。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中海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