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明亡之後再無華夏!

Abigail 2012-6-6 00:54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明亡之後再無華夏!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時間爲1276年12月至1283年初,是宋朝末年宋朝軍隊與元軍的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流亡朝廷的興亡,最終以宋軍全軍失敗告終。

  中國對參與這場戰爭的人數有30萬及50萬兩種說法,但據日本的記載,宋元雙方投入軍隊50餘萬(其中宋方面20萬,但20萬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屬、宮廷人員、普通百姓,實際戰鬥力隻有數萬)。

  南宋當時逃到崖山的有二十萬人,但文官和宮女等非戰鬥人員占了一部分,元朝軍隊也有十餘萬人,元、宋的戰船各自都有上千餘艘,雙方在此地大戰二十餘天,最慘烈的是南宋失敗的最後一天,宋軍有二百餘艘戰船沉入海底,宋軍士兵在勝利無望的情況下,紛紛跳入海底,爲了不受元軍的侮辱,船上的文官和宮廷婦女亦加入跳海的行列之中。

  此次戰役之後,宋朝也隨之覆滅,元朝統一了中國。崖山之戰是宋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崖山之戰因此成爲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摺點。  


        崖山海戰大事年表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十一月,宋端宗景炎元年(公曆1276年12月):阿拉伯裔的商人蒲壽庚投靠元朝。

  至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丙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8年1月16日):宋端宗的龍舟傾覆,端宗差點淹死。陳宜中前往占城。

  十五年四月十五日戊辰,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5月8日):不到10歲的宋端宗死去。

  十五年四月十五日庚午,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5月10日):趙昺立。

  十五年五月一日癸未朔,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5月23日):趙昺改元祥興。

  宋幼主祥興元年(1278年12月29日):李恒帶領的元軍攻入廣州。

  十六年正月十四日壬戌,趙昺祥興元年(1279年2月26日):張弘範大擧進攻趙昺流亡朝廷。

  正月二十二日庚午,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3月6日):李恒援軍從廣州抵達,加入戰事。

  二月一日戊寅朔,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3月14日):陳寶降元軍。

  二月二日己卯,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3月15日):宋軍都統張達夜襲元軍失敗。

  二月六日癸未或七日甲辛,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3月19日或20日):元軍以奏樂爲號南北進攻,翟國秀及團練使劉俊降元軍。張世傑和蘇劉義帶領餘部斬斷大索突圍。陸秀夫背着8歲的趙昺跳海而死。

  十九年(1282年初至1283年初):元軍進攻占城,陳宜中逃亡暹羅,後來死於暹羅。  


崖山海戰詳情  
南宋二王南逃
  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於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着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接着進封趙昰爲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爲副元帥。元軍統帥伯顏繼續對二王窮追不舍,於是二王隻好逃到福州。不久,剛滿7歲的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爲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楊淑妃爲楊太後,加封弟弟趙昺爲衛王,張世傑爲大將,陸秀夫爲簽書樞密院事,陳宜中爲丞相,文天祥爲少保、信國公並組織抗元工作。  
元朝追殲二王
  趙昰做皇帝以後,元朝加緊滅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要求借船,卻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拒絕,隨即早有異心的蒲壽庚投降元朝。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隻好去廣東。宋端宗准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風,帝舟傾覆,端宗差點溺死並因此得病。左丞相陳宜中建議帶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並自己前往占城,但後來二王數次召其回來都不返;最後逃到暹羅(今泰國),最後死在那里。端宗死後,由弟弟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趙昺登基以後,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師)張世傑護衛着趙昺逃到崖山山,在當地成立據點,准備繼續抗元。

  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範部將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文天祥在獄中作《過零丁洋》詩。  



崖山之戰
  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張弘範大擧進攻趙昺朝廷。後來在不久以前攻占廣州的西夏後裔李恒也帶領援軍也加入戰事。宋軍兵力號稱20多萬,實際其中十數萬爲文官、宮女、太監和其他非戰鬥人員,各類船隻兩千餘艘;元軍張弘範和李恒有兵力十餘萬(一說爲三十萬),戰船數百艘。這時宋軍中有建議認爲應該先占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傑爲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内,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乘風縱火沖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並在每條船上横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吃幹糧十餘日,飲海水之士兵嘔泄。張世傑率蘇劉義和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範擒張世傑甥韓某,以其向張世傑三次招降不果。

  二月六日癸未,張弘範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範認爲火炮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張弘範將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弘範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里餘,並以奏樂爲以總攻訊號。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失敗,李恒等顺潮而退。元軍假裝奏樂樂,宋軍聽後以爲元軍正在宴會,稍微松懈了。正午時段,張弘範的水師於是正面進攻,接着用布遮蔽預先建成並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爲進攻訊號。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並已經預先和蘇劉義帶領餘部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着八歲的趙昺跳海自殺。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自殺。《宋史》記載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後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爲主,再圖後擧;但楊太後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尋回二王屍體
  崖門海戰之後1天,即二月七日早晨,海上浮屍10萬。陸秀夫的屍體被百姓找到,安葬起來;而小皇帝趙昺的屍體則爲元軍尋得,隻見一眉清目秀的小兒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掛着一個玉璽,元兵將玉璽交給張弘範,張弘範確認這小兒是趙昺,派人尋回,然而趙昰的屍體已經下落不明。據說被百姓埋葬在了廣東深圳赤灣村里,至今仍存。

  崖門海戰宣告了元朝最終消滅宋朝,統一了全國。  


崖山海戰意義和影響
  崖山之戰是宋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摺點。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擧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文明落後的蒙古人統治的元朝開始實行封閉、保守、輕工商業和更加集權的制度,並正式以程朱理學爲科擧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後推翻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閉的道路。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爲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崖門海戰遺址
  宋朝自建國以來,向來對外懦弱,但在這次覆滅的最後一戰中表現得還是可歌可泣。距史料記載,宋朝參戰船隻有兩千餘艘,最後突圍出去的隻有三十餘艘,在兩千餘艘中隻占百分之一。二十餘萬人中被俘者也不多,投降者也隻有百餘人,這一方面是蒙古人向來有屠城的習慣,對抵抗者采取殺戮政策,也有海戰中交戰雙方占地面積有限,稍不注意就掉到海里。所以投海和戰死海中的官兵和文臣足有十餘萬人,大多壯烈殉國,此地也成爲中國著名的四大海戰遺址之一。 


文天祥悼念詩詞
  文天祥因早前已在海豐被俘,正好拘禁在元軍船艦上目睹了宋軍大敗和趙昺蹈海的慘劇;曾作詩《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爲之詩》悼念: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颺沙水不流,爲楚者樂爲漢愁。
  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幹戈何時畢。
  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無疚,我生之後遭陽九。
  厥角稽首並二州,正氣掃地山河羞。
  身爲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間關歸國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當。
  出師三年勞且苦,隻尺長安不得睹。
  非無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爲人擒。
  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
  古來何代無戰爭,未有鋒猬交滄溟。
  游兵日來複日往,相持一月爲鷸蚌。
  南人志欲扶昆崙,北人氣欲黄河吞。
  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
  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
  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隻有北船在。
  昨夜兩邊桴鼓鳴,今朝船船鼾睡聲。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
  我欲借劍斬佞臣,黄金横帶爲何人。  


        崖門
  崖門因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名崖門。

  崖門現狀

  現今崖門戰役的範圍已不可考,約位於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公里,在南海與銀洲湖的相接的地方。即指以古井鎮官沖村一個無名小丘爲中心,北起銀洲湖,南至崖門口,方圓數十里的水陸區域。當地的國母墳有可能是楊太後的陵墓。國母墳西南的碗山相傳是宋朝士兵當年曾在這里做飯。離崖山祠約4公里,屹立於崖門對開海面的崖門奇石附近則相傳是張世傑用來作纜躉以大索一字形連貫千多艘宋軍船隻、陸秀夫背趙昺跳海和張弘範滅宋後在石上大書“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字之處。《元史·張弘範列傳》記載“磨崖山之陽,勒石紀功而還”。後來有人在十二字前加了“宋”字,成爲“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做成後來不少人認爲張弘範是漢奸和宋朝叛將的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原鑿字奇石被航道部門炸毁。1964年,由田漢題字於新石碑上。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明亡之後再無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