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2008-3-16 13:45
台灣古代名稱
台灣的名稱在西方世界只有一個叫「formosa」但是在中國的文獻上卻有許許多多的名稱。最古老的名稱如記載在前漢書中的「東鯷」,臨海水土志的「夷州」,隋書的「流求」等。
這些古代的名稱檢討如下:
一. 東鯷:在二千年前,漢朝的「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述: 「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所以有部份學者 推測這個「東鯷」就是台灣。 但我們以現代的觀察,二千年前的中國是以中原即在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為主要活動區,漢朝對華南勢力僅及長江下游而已。若要到更南的福建、廣東是很希罕的,若要橫渡大海到台灣更是困難重重。所以古代漢人當他們到達長江下游並見到海洋時,把所能看到的島嶼一概稱為「東鯷」。所以東鯷是泛指海上的眾多島嶼,所以稱有二十餘國,依此可証東鯷單指是台灣的論點是不正確的。
二. 夷州:在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的「臨海水土志」中曾記戴「夷州在浙江臨海郡的東南,離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枯,四面皆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部落間互不相屬,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種植五榖,釀粟為酒,魚肉亦多。善織細布,喜在布上刻圖紋飾……」。但是「夷州」這個名稱在中國古代是屬於不能確定倒底是指何處的名稱如「亶州」。在吳志孫權傳說:「夷州亶州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及仙藥,止此不還…」。從上可知在三國時的夷州並不是單指台灣,況且在山海經中「甌在海中閩在海中」就解釋清楚當時從長江流域到福建是要乘船。所以夷州極可能是對散居於華南沿海各島。
三. 流求:到了隋朝時,隋煬帝派遣朱寬、陳稜率軍至流求並把數千名男女捕回中國。 在隋代的琉求又稱?求,可能是指今日的沖繩群島(即琉球群島),它極有也將台灣的北部含括在內。
以上是古代中國對台灣可能名稱。由以上名稱之分析可知當時對台灣所知是一片空白。如果將古時中國與台灣強湊在一起,大概是屬於有政治企圖的人所聯想的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