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2008-3-15 19:59
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地名—淡水
[color=#555555]山明水秀,有「東方那波里」美的淡水鎮,位於臺灣島西北隅,淡水河口的北岸。在清季該地被稱為滬尾,達二、三百年之久,導致一般人誤認滬尾就是淡水的古稱。其實,古時淡水與滬尾分指不同的區域。
--------------------------------------------------------------------------------
海洋時代—淡水流域、淡水洋
明嘉慶三十四年(1555),鄭成功受浙江總督楊宣遣派為日本豐後(今九州大分縣,城主大友義鎮)使節時,取澎湖、基隆、琉球的航線。也在其著《日本一鑑》裡記載著:「夫小東(註;指臺灣北部)之域,有雞籠之山,山乃石峰特高於眾,中有淡水出焉」。
按「淡水出焉」是指淡水河流出於此,並非指不含鹽分的淡水流出。航海與航空相同,必須有助航設備才能保持正確航線。在當時科技尚末開發,談不上燈塔、無線電導航臺、人造衛星等助航設備。因此航海者皆以島嶼或山岳等天然地形作為標的。「雞籠之山」(指 大屯山系)標的大,從而成為航行華南與琉球、日本間的一個重要標的。《臺海使搓錄》卷一「赤嵌筆談」所載:「往來日本琉球海舶率以此山(註:指雞籠山)為指南。「可為確證。至於淡水河口,因夾在大屯山系與觀音山之間,形勢廣闊而且水深,是個天然的良港,
因此成為航船的重要避風泊地。
臺灣島雖然與福建僅為一衣帶水,但在明末清初島上土著民族仍末開化,不成國家形體。鄭成功使節團亦未登陸臺灣島,但也為同提
及雞籠與淡水,確實與航海安全有密切關係。
明末倭夷鯨吞琉球後,臺灣北部逐漸受到威脅。明人對於臺澎的安全亦憂心沖沖,雞籠、淡水兩個地名於是屢屢出現在明末史籍裡。茲按年代順序列舉其代表性記載如後:
嘉靖末年(大約1565年)
顧炎武撰《天下郡國利病書》第十六冊「福建備錄」載有:「今琉球告急,屬國為俘,而沿海姦民揚帆無忌,萬一倭奴竊據,窺及雞籠淡水,此輩或從而勾引門庭之寇,可不為大
憂乎」。
萬曆3年(1575年)
茅瑞徵撰《大征考》倭下載有:「是歲倭琉球虜其王,聲取雞籠淡水侵閩廣…」。
萬曆35年(1607年)
福建巡撫徐學聚的奏文(皇實錄卷440)載有:「自宋壤海禁,而諸夷益:輕中國,以故屢戕殺二萬餘人,日本聲言發雞
籠淡水,門庭騷動…」。
萬曆45年(1617年)
張捷撰《東西洋考》卷五載有雞籠山,淡水洋云:「雞籠山,淡水洋在澎湖嶼之東北,故名北港,人名東番云」。
而後關於淡水洋(即今淡水港)的記載便陸續出現於明末清初史籍裡。茲列舉如後:
《明史》
「…中多大溪,流入海,水澹故其外名淡水洋」。
《續文獻通考》
「世宗嘉靖末年,倭寇投閩,大將戚繼光敗之,倭遁居於鵝籠山之淡水洋,其常林道乾從之」。
《續通典》
「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人名東番,去泉山甚彌。地多大上澤,叢篁深菁,夾以溪流,溪流入海,水淡,故其
外名淡水洋。
《廈門志》卷四「臺澎海道考」
廈門渡臺船隻亦大小不齊,其可通大舟者有北路之上淡水港,名八里坌港…
」。
歸納上述各史籍的記載,吾人可知,「淡水」地名一詞最初出現於明季嘉靖年間,其由來與土著民族無關,係漢人見河口狀態所取的地名。蓋淡水河是臺灣島唯一四季充滿河水的川流:當每日兩次漲潮時,臺灣海峽的一海水長軀直入淡水河內距離海岸約十公里的關渡一帶,因此,淡水港不但非「不含鹽分的淡水」,而且滿港皆是海水,像海洋一般。「淡」字與「澹」字通,水滿或播動之容態也;所以《續通典》說:「水淡,故其外名『淡水洋』也。
--------------------------------------------------------------------------------
西、荷時期—淡水河口
明崇禎二年(1629)西班牙提督「嘉烈紐」D.A.ntonio Carenio率遠征艦隊,由基隆入淡水港,取名曰:「嘉士多」Casidor且築城於此,曰「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是今日所謂淡水紅毛城的前身。 取名淡水河曰「騎馬遜河」Rio Kimazon。
當時淡水的西班牙居民曾高達二百名,有時華船或日船往來從事貿易。西人統治淡水的時期僅十六年,其間對於土著民族的傳教貢獻
不少。
據西班牙人的記載,淡水一帶的土著民族人口僅三、四百名。西班牙傳教士在「嘉士多」一帶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並努力學習當地語言。他們編過一本土語辭典及一本土語教俚書。書名乃沿用漢人所謂「淡水」字樣。即vocabulario de la leguo de los Indios Tanc hui en
la Isla Hermosa《臺灣島淡水土著民族語辭典》,Doctrina en la lengu 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臺灣島淡水土著民族教理書》
。由這些書名可知西班牙人所稱之淡水是指河口沿岸地區。
荷蘭人於一六四二年驅逐臺灣北部的西班牙人後,接替殖民荷蘭人亦沿用「淡水」,指臺灣島西北隅區,為Tansuy或tampsui或Tamsay 字樣,出現於傳教記錄或寄回荷蘭印度公司的公文(通稱「巴達維亞
日記」)。
淡水紅毛城一帶雖然由西牙人命名為「嘉士多」,可是尚無漢人留於此,因而未有中文地名。明永曆三十五年(1681年),鄭克塽為了防清軍攻臺灣北部,派遣何祐為北路總督武衛左鎮統領守「嘉士多」,修築紅毛城並以重兵駐守,當時,何祐曾否予紅毛城一帶以中文
地名,已難查考。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郁永河由淡水港進入臺北盆地。他在其著《裨海紀遊》提及淡水總社統領二十三番社。八里坌,內北投,外北投,小雞籠、大雞籠、金包里…等二十三社中,卻無淡水或滬尾字樣。
--------------------------------------------------------------------------------
雍正—淡水廳
雍正元年(1723年)諸羅縣增設一縣曰彰化並設淡水廳。淡水廳管轄大甲溪以北至三貂嶺。廳冶在竹塹(今新竹巿)。雍正二年成稿的《臺海使搓錄》(黃叔敬撰)才出現「滬尾」的原始地名「虎尾」。其文如下:「出肩脰門(今關渡)入澹水港,曲折委宛五十餘里,而歸於海,圭柔山麓馬圭柔杜,由山西下數里有紅毛小城,高二丈圍三十餘丈,今起。城西至海口極目平衍,名虎尾,今澹水營所駐
也」。
因為描述過於簡略,「虎尾」是否指「城西至海口」或「澹水營所駐」,有考查的餘地。同年《諸羅縣志》卷七兵防志介紹紅毛城載有:「八里坌在淡水港之南,港北為依城淡水砲城在淡水港之北,正當入港之口,荷蘭時築,癸亥間(註:康熙廿二年)鄭氏茸之,與福州北茭相對,為雞籠以南咽喉,大小砲二十一位…」。
--------------------------------------------------------------------------------
乾隆—淡水港、滬尾街市
乾隆六年(1741年)劉良璧撰《重修臺灣府志》裡初出「滬尾」。即:「淡水堡管下之莊名計有八里坌、滬尾、大屯、竿蓁林、關渡、北投、北蘭蓮林、守里岸、興仔武嘮、大佳臘、圭母卒、大灣等莊
」。
從此,「滬尾」成為今日淡水街巿專用名詞。同治元年(1862 年)淡水開港,滬尾、淡水互用,即指港稱淡水,指街巿稱滬尾。 光緒十一年(1895)年,臺灣淪陷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據初期約十五年間,淡水、滬尾交互使用。據《淡水街要覽》(昭和十三年,1938 ,日人淡水街長小副川猛撰)載有淡水之行政區稱變動:
明治28年(1895年)
臺北縣滬尾支廳。
明治29年(1896年)
臺北縣淡水支廳(此時廢軍政)。
明治30年(1897年)
臺北縣滬尾辦務署。
明治34年(1901年)
臺北廳滬尾支廳。
明治42年(1909年)
臺北廳淡水支廳。
大正9年(1920年)
臺北州淡水郡淡水街。
「淡水郡」管轄淡水街、三芝庄、八里庄。「滬尾公學校」今淡水國民學校之前身於大正元年(1912年)改為「淡水公學校」。而後,「滬尾」這個地名才由公文上消失,以淡水代替。
臺灣島的歷史背景特殊,早期所稱呼的地名分別出現於臺灣島南北兩端,而且都與航海有密切的關係。北端有雞籠山及淡水洋是往琉球日本航線的指南標的及避風泊地。南端有虎仔山(高雄市萬壽山)及沙馬歧頭(今恆春半島之貓鼻頭),是往呂宋島的指南標的及避風泊地。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藏有《順風相送》(係抄本,序文為永樂元年,1403年撰,比鄭和首次下西洋還早幾年)載有臺灣南北端的重要航海標的「雞籠山」,及「沙馬歧頭」由古籍的若干記載,吾人可以推知,「雞籠山」與「淡水洋」的出現時期可溯至明初。
昭和十一年(1936年),淡水人柯設偕先生(馬偕博士之外孫,一九三一畢業於前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以日文撰「淡水的歷史」,關於地名「淡水」的變遷載有:「淡水河終年河水盈滿澄清,因而古稱此流域為淡水,而後漸次指為狹義的淡水河口地域,近
代再縮小為淡水街市之稱」。
淡水乃是明季中葉臺灣島已出現的稀少地名之一。今天,除了淡水以外,這些稀少地名早已雲散霧消。究其原因。不外早期的臺灣地名多用「蕃語」轉音,有些文字不雅且無意義,經過三、四百年的漫長歲月,終致被淘汰的命運。例如「雞籠」一名,便容易使人連想到雞屎惡臭。因此,光緒元年(1857年)臺北府成立時,欽差大臣沈葆禎便取「基地隆昌」中發音與雞籠相同的二字「基隆」取代原名。「淡水」則不然,不但是純粹的漢名,與「蕃語」無關,字義又與天然形態吻合。所以;不論是廣義或狹義,「淡水」才能幸運的成為臺灣島獨一無二現存最古老的地名。[/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