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ir003 2012-3-25 14:59
奠邊府戰役
[align=center][b]背景[/b]
[/align]
[b]法越戰爭(抗法戰爭)[/b]
法國在二戰後重新在越南、寮國(老撾)、柬埔寨重建殖民地,以胡志明率領的越南獨立同盟會(越盟)成立政府,致力於越南民族獨立,雙方談判破裂後,與1946年11月雙方開戰法越戰爭(越南成為抗法戰爭,西方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隨著越盟力量和控制地區的壯大,逐漸攻佔了法國在越北的控制地區,1950年,法軍在湄公河三角洲發動了掃蕩攻勢,使得沒有現代戰爭經驗的越盟遭受挫折,被迫改為使用游擊戰術。
[b]那商戰役[/b]
1952年底,法軍用空降部隊攻佔越盟後方那商,並築造了堅固的工事,11月到12月越盟在武元甲指揮下集中兵力圍攻該,沒有攻堅經驗的越盟軍損失慘重卻毫無所獲,被迫撤離。法軍損失微不足道,隨後安全地撤離了該營地。此役稱為那商戰役
[b]法方實力[/b]
1953年5月,法國任命納瓦爾將軍為越南殖民地總指揮。當時,法軍總兵力為18.9萬人,其中法軍5.4萬人,外籍軍團(其中許多是德國人)2萬人,北非部隊(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人)3萬人,空軍1萬人,海軍5000人和越南軍隊7萬人。這些部隊的大部需在紅河三角洲“德拉特防線”的一系列防禦陣地上執行守備任務,或在法軍管轄之下的其他地方執行同類任務。美國大力法國殖民政策受美國的支持,給法軍提供後勤物資和空軍支援。
[b]越方實力變化[/b]
與此同時,越盟經過整編,已擁有6個師和3個獨立團,其中至少有8萬人是訓練有素的一線部隊;另強大的二線部隊,可從事地方作戰。並擁有一支龐大的,訓練水平參差不齊的後備隊。越盟控制了東京灣的大部分地區,佔領了安南山脈“腰部”的制高點並在更南的區域設有少量據點。
在武器裝備方面已有那商戰役巨大的改變,胡志明爭取到蘇聯、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力支持,兩國向缺乏軍事工業的越盟政府輸送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大口徑榴彈砲和防空高射砲。在軍事指揮上越盟也比那商戰役得到質的改變,越盟從大陸共軍到了以韋國清為首的大量軍事顧問,這些顧問有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中共稱為抗美援朝)大量實戰經驗,精通對付西方現代化武器的經驗和攻堅戰的各種戰術,為越方提供訓練,使得越軍熟練掌握現代化武器和戰術,在奠邊府戰役中,越盟不僅在總司令部,而且在各師、團單位擁有中共顧問,最低甚至到連級。
[b]雙方戰略規劃和作戰準備[/b]
納瓦爾將軍上任後,制定了一個消滅越盟武裝、永久鞏固印度支那半島殖民地的戰略規劃。當時越盟避實就虛,不斷襲擊法國在寮國的據點。納瓦爾決定在被越盟控制的奠邊府,用空降部隊建立一個據點,派遣約1萬多部隊駐守,並迅速修築牢固的工事。
納瓦爾將軍總結那商戰役經驗後認為,越軍缺乏重裝備,對有強大火力和嚴密保護的工事據點不計損失,盲目進攻。法方相信今後類似可以用類似的戰術做誘餌,大量消耗越盟實力,為將來徹底摧毀越盟武裝力量,在越南牢固建立殖民地打下基礎。
[b]奠邊府[/b]
奠邊府位於越南西北越、寮邊境旁,坐落在越盟向寮國派遣部隊和後期補給必經之路,是四面環山一個盆地。四周為高山峻嶺和密集森林,交通極為不便。法方預料到越方必然集中兵力進行圍攻,同時認為,越方後勤基地位於400公裡外的諒山,部隊無法無法大量的重武器設備,越方進攻時,法方也已空軍和機械化部隊部署的重砲,並且配合空軍轟炸掩護,在牢固的工事下不會失守,在危機時,還可以利用飛機和寮國方向的機械化裝備增兵和提供後勤。這樣不但解除了越方對寮國方向威脅,而且越方圍攻結果會像那商戰役那樣燈蛾撲火,消耗大量兵力,有利於隨後掃蕩剷除全部越盟力量,長久鞏固法國在越南統治基礎。
納瓦爾任命勒內·科尼少將為東京灣部隊司令。負責從河內的基地指揮奠邊府築壘活動。兩人任命卡斯特上校為奠邊府守備軍司令。1953年11月20日上午10點半,第6殖民傘兵營和第1傘兵團的第2營共1827人空降到奠邊府,和當地毫無準備的越盟兩個連守軍交火。中午殖民傘兵部隊第1營加上2個75毫米炮兵連,1個迫擊炮連和1個外科醫療小隊空降着陸參加戰鬥。下午4點,越方110人死亡,四名傷病被俘,被迫撤退。法軍11人死亡,52人受傷。
次日,包括一輛推土機在內的重型裝備空投到位,工兵們開始修復主要的簡易機場,修建堡壘。奠邊府谷地由若干個小村莊組成,地勢平坦,只有幾處小山包,楠雲河從谷地中流過。法軍以前佔領該地時,曾修建了兩個簡易機場,較長的跑道為1.6萬碼,靠近奠邊府;另一個比較小的機場位於奠邊府以南3英里處。
[img=400,417]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cAUIJpL1k_Q/TpIUCYJakOI/AAAAAAAACeU/DXvXMcHjqQs/s417/%2525E5%2525A5%2525A0%2525E9%252582%25258A%2525E5%2525BA%25259C%2525E6%252588%2525B0%2525E5%2525BD%2525B9.jpg[/img]
[b]法軍1954年三月在奠邊府堡壘區分佈圖.[/b]
隨後法軍根據地形建立一個防禦體系,由8個據點構成。每個據點由數個相互可以支援的支撐點構成。北邊是孤立的加布里埃爾據點,由阿爾及利亞第5步兵團駐守。其東南面是比阿特麗斯據點,由外籍軍團第13半旅的第3營駐守。由主要機場周圍的工事構成的於蓋特據點,由外籍軍團第2團第1營和一支155毫米炮兵部隊駐守。於蓋特據點西面和北面是安妮·瑪麗據點,由越南傣族人駐守。在安妮·瑪麗據點以南是克洛迪娜據點,由外籍軍團第13半旅的第1營駐守。楠雲河以東是多米尼克和埃利亞娜據點,分別由阿爾及利亞第3步兵團第3營和第4摩洛哥步兵團駐守。再往南3英里便是孤立的伊莎貝爾據點。這一處境危險的據點由下列部隊堅守:外籍軍團第3團第3營、阿爾及利亞步兵第4團第2營、一支法國人指揮的摩洛哥部隊、一個105毫米炮兵連和一支坦克部隊。戰地司令部和野戰醫院位於克洛迪娜據點正北的地下掩蔽部里。步兵的坦克和炮兵等機動部隊也集中在此。
奠邊府谷地之後的3個月中,法軍多次出擊,騷擾敵人和破壞敵運輸線,使用各種武器對敵縱深實施猛烈襲擊。並派遣游擊隊潛入敵後,12月初,派出一支部隊協助萊州的泰國守備部隊撤離。由於法軍在叢林地帶兵力和戰術上均不佔優勢,上述戰鬥收穫甚微,同時,奠邊府逐漸被越盟包圍。陸地後勤線被切斷,法軍只能靠空軍補給和增援。
在越盟指揮一方,當武元甲和韋國清等越、陸兩方將領收到法軍孤軍深入奠邊府消息後,都非常興奮,認為法軍孤軍深入表明他們嚴重低估了越軍已經變化的實力,這給越方在獨立戰爭中一個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極好機會。越盟方面剛剛擁有的重砲和防空武器,剛好可以使用中共在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發展的攻堅戰術,趁機在奠邊府包圍並且全殲大量法軍有生力量,進而奪取上寮。
1953年11月21日至24日,越盟和中共軍事顧問一起召開師級以上幹部的軍事會議,大陸顧問茹夫一日記寫到:“。要解決了作戰方向和作戰方案(方向:西北和平原;方案:攻堅和運動戰)。會議中和友方個別交談了出發前的一些準備和陸寮作戰方案問題。會議期間敵情變化:奠邊府敵突然空降4個營,其意圖尚不能真正判明”。會議決定是利用法軍立足未穩,集中四個主力步兵師共4萬多人,長途奔襲,於1954年1月初,將法軍包圍在奠邊府。集中兵力火力,於1月下旬從多個方向插入敵防禦中心,分散敵的抗擊力量,中心開花,外施壓力,將敵殲滅。
次年1月部隊就位後,武元甲、韋國清來到前線,對偵查情報分析後發現敵軍已構築起穩固工事,用強大的火力做好了戰鬥準備。而越軍重炮團被山地阻塞,缺乏重武器,若此時越軍倉促投入戰鬥,勢必遭受重大損失且極可能失敗。因此決定將戰術從“速戰速決”改為“穩紮穩打”:先將敵人死死圍困,爭取時間將重炮拉入奠邊府周圍陣地;越軍先頭部隊則實施塹壕作業,將戰壕挖抵法軍前沿。
越軍運輸重武器和後勤補給的能力遠遠超過法軍的估計。越南軍民飽受殖民壓迫之苦,士氣高漲,越盟組織能力強大,動員了大量民工在高山峻嶺中修建了崎嶇的山路,巧妙地利用各種偽裝躲過了法軍飛機的不斷地偵查和轟炸,1954年於3月初,越方炮兵師(其中包括中共援助裝備的重型榴彈炮團)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趕到前線,此時越方重砲數量已經超過了法軍兩倍。而且佔領了奠邊府周圍有利地形,修築了隱蔽工事,不僅可以直線射擊法軍部分工事,而且可以在工事裡躲過法軍反擊砲火。另外,根據韋國清、梅嘉生的要求,在廣西邊境,為越軍運送彈藥的卡車日夜不絕;在雲南南部,由大陸援助的大批糧食集中起來,運往與萊州、奠邊府最近的金平縣境內囤積。路途比法軍預料的要短很多。
越方在險峻地區修建山路後,又組織大量民工不斷提供彈藥和糧補給,儘管法軍一直不斷地轟炸補給線,但是越方利用夜間行進,白天遇到轟炸則躲在掩體和各種偽裝下內,運輸線一直,暢通無阻,這在其後戰役裡起到決定性作用,
為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越軍主力三○八師於2月間實施了上寮戰役,攻入老撾東北部,掃除了那裡的法軍,解除了奠邊府越軍的後顧之憂。三○八師於3月初回師奠邊府
戰役開始前法軍低估敵人,對兵力、軍火、後期、戰術的準備都不足,事先準備的增援、後勤補給能力也嚴重不足。法軍奠邊府砲兵司令Charles Piroth對上司保證在如此地理環境下,對方最多只能有極少數重砲,而法軍火力可以輕易壓制對方,並且還拒絕上司為他增加火砲裝備。在被越軍包圍後,法方指揮部也一直相信以現有兵力,奠邊府陣地可以象那商戰役那樣,成為大量消耗敵方的誘餌,法方預計可以用飛機偵查、轟炸隨時壓制越方任何攻擊,配合地面部隊最後消滅對方。法方完全沒有預料到越方已經擁有中共提供的防空設備。使得空中優勢大打折扣。
[align=center][b]戰役過程[/b]
[/align]
從3月13日由越方發動襲擊開始,到5月8日法軍投降結束。整個戰役分成三個階段
[b]第一階段(1954年3月13日~29日)[/b]
越軍先後攻佔北區法軍加布里埃爾、比阿特麗斯、安妮瑪麗三個據點,隨後並激烈爭奪多米尼克和埃利亞娜據點。
當越盟軍經過幾個月運輸後,重武器全部搬到了前線。越方還同時建築了坑道,把重砲用隱蔽的方式部署在奠邊府周邊高山前工事內,周圍還部署了防空高射砲。這樣越軍可直射或者吊射法軍陣地,而法重砲和飛機則很難擊中越砲兵陣地。
於此同時,越軍還挖築坑道,一點一點挖接近法方陣地。據大陸顧問回憶,在戰役開始前,越方一開始極不情願用此費工費力的戰術,認為得不償失。中共竭力勸說下才勉強去做。在頭幾天進展順利後,越軍發現這種戰術有效避免了對方火力大規模殺傷,此後就一直主動採取這種坑道戰術。
越方原計劃在3月12日從各個方向發動襲擊,在其他方向佯攻牽制,而頭一天同時攻佔北部相對孤立加布里埃爾(越方稱為獨立山高地)和比阿特麗斯據點(越方稱為興蘭高地),大陸顧問茹夫一經過幾天實地偵察後,建議越方臨時修改計劃,進攻推遲一天,並且第一天火砲和兵力集中攻打比興蘭高地(阿特麗斯據點)。如果越軍佔領興蘭高地能夠扼制至關重要的第14號公路,意味着奠邊府法軍機場將完全暴露越軍的炮火之下,與外界的連接也就此中斷。越方採納。
[b]越軍佔領興蘭高地(比阿特麗斯)[/b]
3月13日傍晚6時15分 ,越軍一聲令下眾炮齊轟,興蘭高地的營指揮所立刻被炮彈命中,營長保羅-貝戈少校當場死亡,幾分鐘後,北部防區總指揮Jules Gaucher亦被炸死。陣地的法軍陷入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狀態。在炮火掩護下,越軍以5倍於敵方的兵力從法軍陣地附近的壕溝躍出,以排山倒海之勢沖向興蘭高地。越軍用爆破筒炸開鐵絲網,一波一波的越軍士兵奮不顧身地突入了陣地與殘餘的法軍短兵相接。
經兩個小時激戰後,陣地上法國軍官非死既傷,到了21時30分,法軍電台發出了最後一份電報。23時30分,越軍第312師師長向武元甲報告已經佔領興蘭高地,殲滅法軍600餘人,另有百餘人逃散。西方資料稱越軍有600人死亡,1200人受傷。
曾納瓦爾戰後寫道:“在中共顧問影響下,越盟採用了與正規砲戰大為不同的戰術。大砲被拆卸成為零件,在封頂堡壘中重新組裝好後,從堡壘的射擊孔直線射擊。這種大砲和高射砲的射擊戰術,只有在越盟部署的龐大的螞蟻洞裡才有可能實現,完全出乎我們砲兵的意料”。當日,誇下海口的法砲兵司令Charles Piroth發現自己無法壓制越軍炮火,羞愧難當,走回工事後用手榴彈自盡。法軍悄悄埋葬並隱瞞消息,以防士氣瓦解。
納瓦爾下令14日清晨從奠邊府空運1個傘兵營,準備冒雨反擊,奪回興蘭高地,但是遭到了越南人民軍的猛烈炮火攔截,反擊行動被迫終止。
[b]越軍佔領獨立山高地(加布里埃爾)
。。。。
[/b][b]越軍兵不血刃佔領安妮瑪麗據點
。。。。
[/b][b]血戰多米尼克和埃利亞娜據點
。。。。
第二階段(1954年3月30日~4月30日)[/b]
越軍改用工事戰術,對敵芒清中心分區發起攻擊,利用坑道或交通壕接近並摧毀法軍支撐點,奪取奠邊府以東各制高點同時楔入中區和南區之間,分割包圍法軍,將其壓縮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狹長地段,並以炮火摧毀機場,切斷法軍來自空中的補給。
[b]第三階段(1954年5月1日~7日)[/b]
越軍發起總攻,全殲守敵,擊落、擊毀飛機62架,俘法軍指揮官卡斯特里准將及其全部參謀人員。
[align=center][b]結果[/b]
[/align]
5月8日戰役以法軍投降、越方全面勝利結束。近1.6萬駐越法軍和援軍被成編制殲滅。
戰役雙方均大量傷亡,尤其是是越方。據估計,越盟軍隊在此次圍攻戰中傷亡人數高達2.3萬人,其中死亡8000人。兵力較弱的法軍防禦部隊(其中外籍軍團的7個營佔總人數的半數以上)也損失慘重,傷亡約9千人,其中陣亡2千餘人,另外約7千人在5月8日被作為俘虜押走。其中只有3千多人最終活下來並被遣返回國。雖然法軍傷亡人數相對低於越方,但是這對於離本土萬里之外殖民地薄弱的軍力是致命的打擊。
[align=center][b]影響[/b]
[/align]
這次戰役對對結束法國殖民統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導致抗法戰爭以越方勝利告終。
法國殖民地軍隊被消耗了十分之一以上,並且用盡了在越南的戰略資源。在奠邊府戰役結束後緊接進行的日內瓦談判中,在國際調停下,法國承認印度支那殖民地國家獨立,承諾最終退出越南,同意暫時越南以緯度17度劃分為兩部,北越歸越共政府管理,法軍退到南越維護其扶植的大保皇帝政權。定於兩年內,越南舉行選舉,實現統一。
法國隨後把南越勢力範圍交給美國統治。由此引發了長達二十年越南戰爭(越方稱為抗美戰爭,西方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奠邊府戰爭開創了一個弱小貧窮地區人民戰勝強大、擁有現代武器的殖民統治者的先例,勝利給越南人民軍增添的自信心,對擁有先進武器的世界強國不再恐懼。
奠邊府戰役的結果造成法國國內人民對征服殖民地產生了厭戰情緒。同時也鼓舞了法國在非洲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者的決心,動搖了法國的殖民統治,最終迫使法國放棄北非殖民統治,贏得獨立。
在當代越南,奠邊府戰役作為越南人民軍最經典的戰役加以紀念。戰役總指揮武元甲也成為越南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i][size=2]這是我幾個月前興致所至在維基百科上寫的。資料是根據大陸和西方幾個來源彙編起來的。但是最關鍵的部分沒有寫完,雖然我能記住戰鬥過程,但是具體時間地點人名一個一個查閱油類又煩,實在寫不下去了。留給別人算了。[/siz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