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VIN 2009-4-13 14:07
親子溝通的技巧與方式
親子溝通的技巧與方式
一、親子溝通的技巧
很多父母感到疑惑,為什麼每天都和孩子「溝通」,親子關係仍然不好?
根據研究發現,當您和別人溝通時,對他所產生的影響,在措辭方面占7%,音調方面占38%,肢體語言(表情、動作、姿勢等)方面占55%,也就是說,如果您和孩子說一件事,說話的音調和肢體語言影響溝通效果很大,所以,有時候對孩子一個真心的微笑,摸摸頭,拍拍肩,甚至一個熱情的擁抱,早已勝過千言萬語。
*良好的溝通條件是:
1.用關心的眼神,注視對方。
2.面帶微笑,專注傾聽。
3.點頭示意,表示接納。
4.問些問題,增進了解。
*溝通的技巧
1.表達意見時,對事不對人。
2.只描述具體可見的行為。
3.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孩子。
4.把握適當時機。
5.與孩子一同討論,尋找合適的解決之道。
二、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與孩子說話時應有正向的目的:提供知識訊息、說故事、解決問題、分享想法與情感等,父母如能表達友善時,往往孩子也相對表達出友善的訊息。
真誠的接納-要真誠的接納必先培養面對不完美的勇氣,讓孩子相信自己有其優點,而不管他說什麼或做什麼,你都愛他,你也許不喜歡他的行為,但你喜歡他的人,有時只要幾個字,如「很好」、微笑或抱抱他,都會告訴孩子你接納他,父母要了解「去做」和「作成功」是兩回事,不要怕孩子作失敗,而是要教他從失敗中再學習來達到目的。
表達情感-如柔和的語氣、微笑和親暱的行為,因為人不論年紀多大都需要溫暖的身體接觸,也別忘了鼓勵與接納孩子對你表達愛意的機會。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父母該有必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是誰都會犯錯誤,不是毫無缺點或萬事通。
多說「我」,少說「你」-不要說「你不應該和弟弟吵架!」,要說「你和弟弟吵架,我很不喜歡。」
著重積極的一面-不要光指出錯誤的地方,應該幫他知道自己做對了大部分,當他對自己滿意時,才會努力的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強調貢獻與能力-父母應該提供孩子服務的機會,使其有價值感。
了解孩子的情緒,善用鼓勵的方法。
三、父母管教子女的十戒
管教子女應以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負責守法、自立自主、有為有守、能屈能伸的行為與操守。
1.勿縱容寵溺。
2.勿過分保護。
3.勿過分要求。
4.勿言行相背。
5.勿前後矛盾。
6.勿冷嘲熱諷。
7.勿嘮嘮叨叨。
8.勿恐嚇威脅。
9.勿虎頭蛇尾。
10.勿冷落孩子。
四、父母易犯的幾個錯誤
下面是父母教養子女時易犯的幾個錯誤,為人父母者,不能不知:
用刻薄羞辱的話語責罵孩子,且漠不關心。
忽略行為背後的原因,而強迫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對孩子嘮叨不休,只管說教,不聽孩子的心聲。
訂定不適合孩子能力的規範,對子女期望過高。
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性格粗暴。
在孩子面前說髒話、說別人壞話。
缺乏耐心,只重結果忽視過程。
答應孩子的事不能實現。
教孩子不可做,自己卻帶頭做,例如:抽煙、喝酒、賭博吸毒、吃檳榔、生活懶散、家居髒亂、沉迷電動玩具或電視。
要孩子做,自己卻不做,例如:看書、運動、早睡早起
那孩子很可能就變成這樣的
1.常處於生活環境不安全中,凡對安全有危險的物品、藥物或有毒物,置於兒童垂手可得之處等。
2.酗酒或濫用藥物。
3.行事衝動,但求眼前的滿足而不考慮長期的後果。
4.低成就感。
5.自尊心低。
6.欠缺改變其生活的動機或技巧。
7.極為被動。
8.社會技巧差,人際關係維持有障礙。
9.自我保護能力差。
10.爹不疼、娘不愛的小討厭。
11.行為偏差,如偷竊、說謊等。
--------------------------------------------------------------------------------
管教的原則與方法
一、管教的原則
管教方式要依孩子的發展和需要而調整,不可一成不變,當然也沒有一定的公式。
您該如何「合理的」管教子女呢?
以愛為出發點:讓孩子瞭解,即使懲罰他們,也是愛他們的。
明確的規範:訂定孩子行為標準,並切實執行,態度溫和
有建設性:指出孩子的錯誤,並教他正確的做法。
賞罰分明:多鼓勵、少責罰。
立即糾正:孩子做錯事,立即說明指正,事過境遷再來翻舊帳,效果便大打折扣。
不要情緒化: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切勿藉題發揮,大發脾氣。
二、管教孩子的方法
1.父母在處理問題行為時,要先確定孩子的行為目的,並且冷靜的反省,自己的態度是否理智?情緒是否很激動,很容易感情用事,最好冷靜下來再作處理。
2.父母管教子女要有原則,且得管教一致和心存慈祥,堅守原則可以嬴得孩子的尊敬,而慈祥則更能親近孩子。
3.當孩子表現良好時,別忘了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肯定,而不是一味的只會要求和責備孩子。
4.管教孩子要以實際行動代替口頭的嘮叨。
5.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父母親毋須懲罰孩子。
例如:孩子把零用錢弄丟了。父母不須打罵孩子,甚至補發零用錢,而應讓孩子自己體會沒錢買東西的困窘經驗。
如此不僅可以避免影響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和諧,也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好習慣。
6.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有問題存在時,為人父母的應儘快想辦法解決,亦即扮演主動積極角色。
7.讓孩子由自己的經驗和行為中,體會出規範的重要性。
8.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緒,可以適當的給予照顧和改正不良的情緒,同時也可在孩子需要時給予適當的鼓勵,例如:孩子因考試成績不好而難過時,父母可以告訴他「你很難過是不是,我知道你很用功,沒有關係,只要努力就好了!」
9.重視努力和進步,何妨教孩子把困難的工作分段來做,在每一段完成後,再給予鼓勵,使他獲得成就感。
教孩子遵守規範,在家庭中父母也要與孩子訂定「家庭規範」,大家一起遵守,沒有特權,孩子會覺得是公約而樂於遵守。
三、管教態度一致的重要性
「嚴父慈母」這是傳統家庭中,對父母角色的刻板印象。現代家庭中,父母角色雖不再如此嚴格劃分,但是有一個重要原則必須把握,那就是父母(或其他同住的親屬)的管教態度必須是一致的。父親不允許的事,不能在母親的那邊得到寬容;母親不答應的事,父親也要堅持。否則孩子會學會“看人行事”,甚至無法建立自我的行為標準,因為他沒有學會固定的行為標準。
一致的管教態度,可培養孩子正當的行為,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能增進家庭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