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nbhy 2012-2-20 09:58
PET/CT可預測某些頭頸部癌症案例
作者:Nick Mulcah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St. John醫院的腫瘤科醫師在頭頸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病患接受最後的放化療治療後6-9週,定期進行監測型正子攝影(PET)/電腦斷層(CT)掃描—甚至在臨床未懷疑復發時也進行。
研究作者、St. John醫院的放射腫瘤科醫師Yasir Rudha醫師表示,雖然例行性追蹤這方面還有些爭議,基於在該中心進行的小型研究結果,這些醫師將繼續如此進行。
Rudha醫師在2012年跨科別頭頸部癌症研討會的記者會中表示,我們將繼續這麼做,因為有高的陰性預測值。他所說的事實是,在他們的研究中,沒有臨床復發證據的病患,約半數的後續監測性掃描結果為陰性,在後續追蹤期間內全部都沒有局部復發。
科羅拉多大學的David Raben醫師預測,監測性掃描結果陰性的這些患者幾乎都將可以避免頸部淋巴廓清術,在以前,這些病患多數會進行頸部淋巴廓清術。
監測性掃描還有另一個好處— 確定了之前有任何臨床復發表現的病患。Raben醫師表示,這些「實際陽性」案例的比率為53%,不過,這個好處因為偽陽性比率高達46%而有點被抵銷了。
他總結表示,例行性使用PET/CT掃描追蹤頭頸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病患,有助於在臨床表徵明顯前偵測局部復發。
Rudha醫師等人在他們的中心檢視了234名接受化放療治療的頭頸部癌症病患,之後在2006-2010年進行治療後的PET/CT 掃瞄。對其中45個案例進行回溯病歷回顧,在進行監測性PET/CT掃描時,全部都是沒有臨床疾病證據。
這45個病患中,30人為PET/CT掃描陰性,這30人在最後追蹤期時依舊沒有局部復發,不過,Rudha醫師並未提到這30名病患的平均追蹤期間多久。
掃描發現15名病患出現需要後續評估的異常現象,切片顯示其中8人為惡性腫瘤(53%) (8人中有6人顯示原來的病灶處復發)。其他7人證明為偽陽性(46%),因此,病患進行了不必要的檢查和/或切片評估。他表示,掃描異常後,醫囑切片前要小心,以免過多不必要的切片。
Rudha 醫師總結指出,不過,整體而言,研究結果支持例行性使用PET掃描作為頭頸部癌症治療後的監測方式。Rudha醫師認為,這是文獻中少見的結果。多數研究中,只有在臨床有懷疑時才進行PET掃描,只有少數文獻提到在治療結束後固定時間進行PET檢查的價值。
Raben醫師為治療後使用PET背書,對於這些病患的監測與追蹤,這類掃描是絕對重要的,但是他指出,使用PET掃描頭頸部癌症需持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