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3 2009-4-12 22:18
如果做父母的對子女期望過高...
如果做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 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點原因
1.父母的社經地位
諸多研究均指出父母的社經地位會影響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父母的社經地位愈高,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就愈高,中下階層、偏遠地區及弱勢團體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較高階層、都會地區父母的教育期望為低(周裕欽、廖品蘭,1997;侯世昌,2002;楊瑩,1988;蕭惠蘭,2003)。推論其原因,可能是父母的社經地位較高,相對的對子女的教育投注會較多,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較高。
2.家庭居住地
研究指出家庭的居住地會影響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林俊瑩(2001)研究發現偏遠地區家長的教育期望較都市地區的家長低。侯世昌(2002)亦指出市區學校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較高,鄉鎮其次,偏遠地區學校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最低,且市區學校家長的教育期望與鄉鎮、偏遠學校家長間之差異均達顯著水準。由此可見,城鄉差距顯著影響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家長對子女教育期望程度會隨著居住地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城市教育程度最高,鄉下教育程度最低(李鴻章,1999;劉玉燕,1991)
3.父母教育程度
諸多研究結果均顯示,父母親的學歷與父母親的教育期望有正相關。楊景堯(1993)藉由調查研究來探討高雄地區公立高中父母教育期望的差異情形。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的學歷與父母親的教育期望有明顯的正相關。而楊瑩(1995)研究也發現,子女所知覺的父親教育期望依父親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極為顯著的差異,父親教育程度愈高者,學生所知覺的父親期望也愈高。林俊瑩(2001)研究國小學童家長的教育期望,結果顯示:相較於高中職學歷的家長,國中以下學歷家長在子女教育期望方面較低,大專以上學歷家長教育期望較高;反應出低學歷家長的教育期望較低,高教育程度的家長還是有比較高的子女教育期望。侯世昌(2002)研究結果亦顯示,家長的學歷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達顯著差異,學歷愈高者對子女教育的期望也愈高。柯銀德(2002)研究指出幾十年來,政府、社會積極提倡兩性平權,女性在受教育或職業上,也都有良好的表現,甚至超越男性。母親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教育程度愈高的母親對孩子寄予更高的期望,影響更為深遠。
從上述研究中,可發現父母的教育程度的確會影響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教育程度愈高者,教育期望愈高。可能因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投入較多,因而對孩子的教育期望也較高。
4.父母職業
根據國外學者Konh(1969)的調查研究,不同職業階層的人在面對不同的工作條件與要求,會影響到個人的人格及價值觀,並進一步影響到他們在教養子女時所強調的價值觀與教養方式(引自黃毅志,1999)。國內學者姚若芹(1986)研究亦顯示,父親的教育程度與職業聲譽和父母教育期望有關,父親教育程度與職業聲譽愈高者,對子女的要求或期望也較高。侯世昌(2002)研究顯示家長的職業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達顯著差異,軍公教及從商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最高,以專職在家照顧,未外出工作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最低。
5.父母年紀
父母的年紀是否會影響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目前無定論。侯世昌(2002)針對國小學童家長進行研究,顯示35歲以下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最低。惟家長的年齡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無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父母的社經地位、家庭居住地、教育程度、職業、年齡等因素會影響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高低。
(二)子女個人因素
1.子女性別
我國傳統上重男輕女,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影響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差異,且社會上對男女工作的性別角色定位與期待不同,使得父母對女孩的教育期望偏低,且愈具有傳統思想觀念的父母,對男孩、女孩間的教育期望差距愈大。歷年來國內學者的研究均顯示我國父母對男孩的教育期望高於對女孩的教育期望(吳幼妃,1982;林俊瑩,2001;周裕欽、廖品蘭,1997;黃菁瑩,1999;楊景堯,1993;蔡淑鈴,1987)。父母對男女孩教育期望的差異,可從其期望所受之教育年限窺之一二。周裕欽與廖品蘭(1997)的研究指出,父母對男孩的期望比對女孩期望來得高,男孩平均期望教育年數為14.52 年,女孩則為13.68 年,可見男女教育的不平等由來已久且仍然存在,與我國傳統的觀念相符。然而隨著社會變遷,父母都期望子女能接受較高的教育,但仍有其性別之差異。吳燕和(1998)指出雖然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接受更高的教育,但是在學歷程度,父母對男孩的期望略高於女孩。Xie 與 Hultgren(1994)的研究就指出:與女兒相較,父母對兒子有較高的期望,同時也會給予兒子較多的才藝訓練和教育,認為兒子的成就是代表家庭的光榮與父母的教育成果,能代表家庭在社會的地位和為父母贏得他人的讚美(引自周裕欽、廖品蘭,1997)。但有不一致之研究,Helling(1993)採問卷與訪談的方式對93位一到四年級學生的父母進行研究發現:父母對男孩的期待低於對女孩的期待。但簡伊淇(2002)、吳孟錞(2003)研究發現,男生與女生所知覺到的父母期望,並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可能是由於社會的快速變遷,兩性平權的意識抬頭,中國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逐漸式微,兒童知覺到的父母教育期望,並不會因為性別而有大幅度的差異。再者,也可能因現今國人的生育率逐年降低,每個家庭育有的子女數越來越少,父母對家中的每個孩子,不分性別,均一樣重視,因子女數少,父母能提供較多的教育資源,資源也比較集中,不像以往的傳統農業社會,每戶家庭的子女數量眾多,父母因傳統重男輕女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擔心所能提供的教育資源會被分散,因而犧牲女孩來成就男孩。
2.子女年齡因素
許多學者研究均指出,子女年齡會影響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Miller (1986)與Sun(1994)的研究結果,發現子女就讀年級愈高的家長,對子女教育期望較低。與國內林俊瑩(2001)的研究一致,其發現國小學生家長對子女的成績和學歷普遍呈現高期望的情形,且子女就讀年級愈低,家長教育期望愈高,高年級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較低,原因可能因家長隨著子女年級提高後,在考量自己子女的學業表現,因而使家長調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但有不一致的研究結果,Helling(1993)採問卷與訪談的方式對93位一到四年級學生的父母進行研究發現: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對孩子所持的期待低於四年級學生的父母。而侯世昌(2002)、吳孟錞(2003)研究指出子女就讀年級並不會影響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
3.子女數
Blake 提出「資源稀釋理論」,認為子女數愈少,愈有利於父母投注時間、精力、資源在孩子身上。當子女數多,家長可能必須花費更大的心力和時間去工作來支持家庭的開銷,便較少有多餘精力花在子女的教育互動上(吳國淳譯,1996),因此家長可能因為子女數多,而表現出對子女較低的教育期望。侯世昌(2002)研究結果顯示,子女數四個以上者,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最低,子女數只有一個或二個的家長,教育期望較高,惟家庭的子女數與家長對子女教育期望未達顯著差異。
4.子女出生序而言
Shulman 與 Mosak 於一九八八年提出,阿德勒以出生序(birth order)辨認
兒童日後生活特徵的五個基本位置,即:(一)老大:重視權力,需被尊重;(二)老二:起步較晚,必須追趕;(三)中間:生活周圍環繞競爭者,自行追尋其它重要事物;(四)老么:最年幼而無繼接者,未被剝奪力量;(五)獨子(女):注意力的焦點,是個備受保護者(引自吳淑禎,1991)。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與教養方式、教育期望可能會因為子女的出生序而有差異。
三、教育期望的相關研究
(一)父母教育期望高
父母普遍希望子女比自己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為人父母者的心願,因而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就較高。國內學者林義男(1993) 、黃毅志(1999)及林俊瑩(2001)研究發現,國內家長教育期望普遍都很高,原因有二:一是教育的價值對於台灣民眾而言不僅是可作為提高職業與收入的工具,而其本身就有很高的價值與地位,二是台灣地區民眾普遍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崇尚教育之觀念(黃毅志,1999),人們因而抱持相當高的教育期望,此種情形在台灣社會更是明顯可見的。以往父母對子女的學業期望甚高,但侯世昌(2002)的研究指出家長對子女教育期望均十分高,除了學業之期望較高,對子女品德及人際的期望更高。但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讀書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了,王怡云(1999)在整理父母教養觀的相關文獻後指出,許多學者發現,「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對現代父母而言已漸漸淡化,認為應依照子女的個性與天分來發展,學習專長,發揮個人潛能,子女在現代化的多元社會中才具有競爭力,子女不再是只有讀書才能光耀門楣,強調子女的多元發展。
綜上所述,在現代父母的心目中,傳統文化的道德培養,雖佔有其重要地位,但對於子女的健康、快樂、懂得做人的道理、個人特質的發揮與社會化的過程的重視,更甚於孩子讀書的成就(吳燕和,1998;劉慈惠,1999)。
(二)母親教育期望較父親高
相關研究上發現,母親對子女教育期望較父親為高(侯世昌,2002;林俊瑩,2001),原因可能是中國傳統社會家庭夫妻角色定位,賦予「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母親必須擔任相夫教子的責任,一般人以子女的表現來評定母親角色是否稱職,母親自然對子女會有較高的教育期望(周裕欽、廖品蘭,1997)。
(三)期望高,成就動機高
郭生玉(1975)引述 Herriott 指出子女常會以家人的表現為依據來衡量自己的地位與能力水準,由於父母是子女認知的重要他人,因此父母對子女所抱持的期望容易影響子女的成就抱負。歷年來諸多研究一再地指出,父母期望的確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或自我期待(林義男,1993;曾建章,1996;楊敏玲,1984;張世平,1984;簡伊淇,2002; Fan, 2001;Trivette & Anderson, 1995),父母越關心孩子的成績,對孩子期望愈高,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孩子會更致力於求取更好成績表現。如有一些跨文化的研究針對父母對小孩教育的影響,在美國、中國、日本學校做的研究發現:亞洲的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有較積極的投入,因為這些母親通常沒有工作,常會跟著他們的子女一起讀書,每天藉著聯絡簿跟老師溝通,因為父母的參與、期望比較高,這些在亞洲的小孩比起美國的小孩有更高數學的成就(Zellman, 1998)。由此可見,父母的期望愈高,孩子的成就動機就愈高。
(四)適當的教育期望
國內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普遍較高,諸多研究指出,父母的教育期望要符合孩子的能力,否則將對孩子有不當的影響。回顧歷年的相關研究如下:郭生玉(1975)研究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較高,其子女成就動機也較高。但若父母期望水準與子女能力差距過大時,對子女追求成功的動機傾向,將產生不良的影響。張春興(1981)調查140多個行為困擾的中學生個案,發現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因為父母不切實際的過分期待而造成行為問題的產生,由此可見父母的期望不應過度而超過子女的能力,以免造成子女太大心理壓力。曾秋玲(1998)、柯銀德(2002)與吳孟錞(2003)研究結果均顯示,父母的期許與子女的情緒困擾有密切的關係,父母教育期望高低會影響孩子的成就動機及焦慮程度。若是父母期望過高,超乎子女的能力時,會使得孩子的焦慮升高,對子女學習將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是過低的期望,可能浪費子女的天賦,未能得到完全的發展,使孩子的學習成就動機下降,也將不利孩子的成長學習,因此人父母者,應視子女的能力,給予子女適當的教育期望。
四、結語
中國人向來注重對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早已深植人心,家長對子女的未來發展充滿希望。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父母對孩子總是有許多的期望,父母不當的教育期望會影響孩子的成動機及焦慮程度,且與孩子的情緒困擾、問題行為有關,為人父母者應視孩子的能力,給予適當的期望,避免給孩子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此外,父母也必須清楚的傳達其對子女的期望,否則子女所知覺的父母期望、子女實際的行為和父母真正的期待之間便形成落差,即子女並不清楚明白瞭解父母的期待,可能造成孩童傾向於討好父母,若孩童的表現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便可能會表現出許多偏差行為問題或情緒困擾。所以父母期望應該清楚傳達並且合乎實際,否則將影響子女的抱負水準,甚至影響了子女的行為表現及人格發展。且隨著社會變遷,讀書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現代父母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已漸漸淡化,孩子不是只有讀書才能光耀門楣,現代父母要能因應子女的個性與天分來發展,協助子女發揮潛能、習得專長,在現代化的多元社會中才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