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女皇武則天

danny 2009-4-8 20:38

一代女皇武則天

[img]http://i197.photobucket.com/albums/aa30/hsiaoyiping/WUZETIANcarpediem.jpg[/img]
[b]武后行樂圖[/b]    
這幅畫中武后一側目,群臣都回頭張望,表現出了武后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氣概!

武則天(624~705)通稱武后、武則天、天后、則天后、則天武后、則天帝等,是[b]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武則天貌美,14歲時[b]唐太宗[/b]召她入宮,封為五品[b]才人[/b],又因其美貌賜名媚,故人稱「[b]武媚娘[/b]」。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死亡,武則天便隨眾妃到[b]感業寺[/b]當了尼姑。後來唐太宗去世一周年,[b]唐高宗[/b]到感業寺上香祭奠,與武則天相見後相對而泣。

此時唐高宗的[b]王皇后[/b]正與[b]蕭淑妃[/b]爭寵,為了投高宗所好,於是接武則天進宮,藉以加強自己的陣線來擊敗蕭淑妃;於是,武則天第二度入宮。

武則天入宮後,極受寵愛,永徽四年末,武則天生了一女孩,唐高宗視為掌上明珠。一天,王皇后前來看望小公主,離開後,高宗也來看望女兒,卻發現女兒已經死了!

唐高宗責問侍女後,得知王皇后曾經來過,於是高宗認為是皇后幹的。於是高宗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后。([b]後世的意見,普遍認為在王皇后離開後,武則天自己扼殺了女兒,進而栽贓給王皇后以奪權。[/b])

[img]http://i197.photobucket.com/albums/aa30/hsiaoyiping/WUZETIAN.jpg[/img]
[b]武則天像[/b]

武則天一當上皇后,為控制後宮,消除隱患,第一個動作就是將王皇后和蕭淑妃殘忍地殺害。傳說武則天對她們二人各杖一百,然後砍掉手腳,塞進酒甕,使她們哀號而死。蕭淑妃臨死怒罵:「阿武妖猾,乃至於此!願他生我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於是[b]武后下令宮中嚴禁養貓[/b]。後來史家對這則記載頗多疑竇,王、蕭二人到底是高宗下詔賜死,還是武則天擅自處死她們?恰當的推測是武則天請求高宗下詔,令她們自縊。

在立后鬥爭中,褚遂良曾以辭職且當朝撞頭尋死來勸諫,認為以先帝才人立后,替換名門閨秀,世人「將謂陛下為何如」,以此話勸高宗三思!武則天登上皇后之位後,被貶為潭州都督。顯慶元年再貶。顯慶三年(658)冬,褚遂良被誣告謀反,在抑鬱中自縊死去,時年63歲。其子褚彥甫、褚彥沖遭到流放,於途中被殺。

由於高宗體弱多病,有時便委託武則天處理某些政事,因而她威勢日盛。上元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上奏治理國家的十二條意見,這是武則天第一次系統地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史稱「[b]建言十二事[/b]」:

1、 發展農桑,減輕賦稅和徭役
2、 京師附近的百姓免除租稅和徭役
3、 停止對外用兵,以道德教化天下
4、 普天下無分南北,不論宮內宮外一律禁止浮華淫巧
5、 避免大興土木,節省開支和勞動力
6、 廣開言路
7、 杜絕讒言
8、 王公以下都要學習《老子》
9、 父在母亡,為母守孝三年
10、 上元元年以前,因功授予勛官、已發給證書的人,無須再進行追查考核
11、 京官八品以上增加俸祿
12、 文武百官任職已久,才能高而職位低的,可以晉升

關於太子李弘(武則天長子)之死,史書記載不一。《舊唐書》記載:「皇太子弘薨於合璧宮之綺雲殿」。《新唐書》認為是武則天恐太子繼承權位,又因當時李弘做了一件錯事,而遭殺身之禍。事情是因蕭淑妃遺留下來的兩位公主義陽和宣城,在母親死後,一直被幽禁在掖庭宮中至三十多歲,李弘憐憫她們,乞請武則天准其下嫁。這便大大觸怒了武后,因此惹來了殺機。上元二年,李弘隨同高宗、武后前往「合璧宮」。當天晚上,李弘突然死亡,有人說是酒中有毒!李弘死後,被追諡為「孝敬皇帝」。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於洛陽宮之貞觀殿,遺詔是:「[b]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b]」(天后即為武則天)幾天後,武則天第三個兒子[b]李顯[/b]即位(唐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李顯在位僅兩個月,便為武則天所廢,復立第四子李旦為皇帝(唐睿宗),武則天仍臨朝稱制。

武則天臨朝稱時期,後改名[b]曌[/b](拼音唸法:zho,是「照」在則天文字中的寫法),取意「[b]日月當空[/b]」(有另一種寫法:,取其「雙目當空」之意。)

武則天要走向皇位,必須要有一定的部署。除了要行[b]酷吏[/b]政權來剷除異己政敵,她還誅殺李氏皇室。垂拱四年(688),武承嗣宣稱在洛河發現「[b]洛書[/b]」。武則天大喜,命此石為「寶圖」,並親拜洛水,又在神都洛陽舉行浩大受圖儀式,以表明上天同意她做皇帝。

載初元年(690)九月,武則天的支持者發起三次請願活動,[b]陳子昂[/b]在事後所寫的《大周受命頌》中記錄了這幾次請願活動。最後一次五萬餘人請曰:「陛下若遂辭之,是推天而絕人,將何以訓!」請求武則天服天意,順民情。於是,武則天在一片頌歌聲中登基,改唐為周,洛陽為都城,改元天授。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獨一無二的女皇帝,[b]「武周」取代了「李唐」[/b]。這一年武則天67歲,她躊躇滿志,要用絢爛的業績來譜寫「大周」的歷史。

但國家的種種業績,並不是單憑武則天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她在《臣軌》中就談到:「天下至廣,庶事至繁,非一人之身所能周也。」於是她[b]廣開科舉入仕之門[/b],「進用不疑,求訪不倦。」除了大開制科,要求臣下舉薦人才,還可以自己推薦自己。只要考試合格,立即加以任用。同時進行嚴格的考核,不稱職的立即罷免,有才能的則迅速提拔到負責的崗位上去。正是由於武則天能夠做到明察善斷,務取真才實學,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才能把當時最傑出的人才吸引到自己的周圍,如李昭德、[b]狄仁傑[/b]、婁師德、李嶠、徐有功等。

武則天執政期間,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擁有男嬪妃(稱為[b]面首[/b]),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指其一個女人,卻如此陰險、殘忍、善弄權術。但武則天確實善於治國、重視人才的延攬,[b]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b],而且的確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b]張柬之[/b]、桓彥范、敬暉、[b]姚崇[/b]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開元時期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的姚崇、宋璟、張說、裴耀卿、[b]張九齡[/b]等人,都是在武則天時期培養和提拔上來的。

[img]http://i197.photobucket.com/albums/aa30/hsiaoyiping/imperialexamination.jpg[/img]
[b]唐代科舉考試圖[/b]

武則天日漸衰老,朝臣大多認為應當由廬陵王李顯(唐中宗)繼位,而武承嗣等武姓後人則認為應當傳位於同姓後人。終過長期的猶豫之後,武則天最終採納了狄仁傑的諫言,「那有姪兒替姑母立廟」後,下旨接廬陵王回朝,立為太子。

已屆古稀之年的武則天多由男寵[b]張易之[/b]、[b]張昌宗[/b]侍側。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臥長生殿,[b]張柬之等人在太子李顯的支持下,以二張謀反為藉口發動政變。先殺二張,繼而包圍武則天養病的住所,迫武則天傳位。這場政變宣告了武則天政治生涯的終結,也是「大周」政權的覆滅。[/b]

政變之後,武則天還活了300天,這是她有生以來最痛苦的時期,史載其「形容贏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壽終上陽宮仙居殿,終年82歲。臨終留下一份「遺制」,原文沒有流傳下來,但據史家所記,主要內容有:[b]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歸葬乾陵;准王皇后、蕭淑妃、褚遂良等人的子孫復業。[/b]

神龍二年(706)正月二十一日,武則天以「則天大聖皇后」的身份葬入[b]乾陵[/b],最終長眠於唐高宗的「御床」之左。後人於乾陵為她立了一塊「[b]無字碑[/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女皇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