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 2009-4-5 09:45
千年漢字演變
漢字的起源
漢字起源於什時候,我們尚難以準確地回答。我們發現的最早的、能夠(部分)確認的漢字是商朝盤庚時期的甲骨文。商朝盤庚時期距離現在已經有3500多年。那時甲骨文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詞彙(2000以上),已經出現了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和轉註字等比較複雜的文字,還出現了用甲骨文進行記事的作品。這些都說明在盤庚以前,漢字已經經曆過一定時期的發展。
***兩種變化
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根據史實,這些變化大致可以分兩大類:改革和自然流變。
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指漢字自然的變化過程。漢字的改革一般是非連續的、劇烈的、短期內完成的;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連續的、緩慢的、長期的。漢字的自然流變有時間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牠使得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多樣化,造成異體字越來越多,字音讀法不同,字義發生變化,導致了漢字不統一、不規範。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演變後,人們必須對漢字進行改革,使得漢字規範化、統一化。此外,漢字不可能一生就很完美,就能滿足各個時期生力發展的需要,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也會主動地改革漢字,使得漢字滿足生力繼續發展的需要。而當改革的措施推廣之後,漢字又開始新一輪的自然流變。
漢字的變化好像路的變化一樣。路是人們走出來的;路走出來之後,人們隔一段時間就得修繕一次;修繕之後,路又漸漸發生一些變化,如變寬、變直、損毀,或者出現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繕。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的路漸漸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建設新的道路,如鐵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當於漢字的改革,而路漸漸自然變寬、變直、損毀、分支等變化,相當於漢字的自然流變。這兩種變化過程有著不同的性質、趨勢、規律和作用,因此過去我們籠統地把這兩種變化放在一起討論漢字的曆史演變,得出的一些結論,如“漢字的發展趨勢是由繁到簡”,難免模稜兩可,似是而非!
***三次改革
曆史上,漢字的結構經曆過三次改革:從古字改革小篆、從小篆改革隸楷,從繁體字改革簡化字。
下面簡單敘述一下這三次改革過程:
(1)從古字到小篆
在這本書裏,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內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體。
金文:古代稱銅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鍾鼎文、銘文。金文始見於商代二裏崗的青銅器,不過商代二裏崗發現的青銅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數幾件。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上金文增多;至西週時,青銅器上金文已經較普遍。商代金文多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會意字。這些字像一幅幅圖畫,生動逼真,渾厚自然,有的呈團塊狀。
甲骨文:古代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現在發現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盤庚時期的甲骨文,其內容多“蔔辭”,也有少數“記事辭”。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會意字,形聲字只佔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筆畫不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大篆:據傳週朝史籀所創,故又稱籀文、籀篆、籀書等。史籀是週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鍾鼎器中,其中以週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著名。大篆是古字嚮小篆過渡的一種漢字字體。
小篆:小篆是由大篆簡化而成。相對於大篆而言,小篆的形體結構簡明、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發生一定的變異和合並。與大篆相比,小篆的圖畫性已經大大減弱,每個字的結構已經比較固定。
相傳小篆是戰國時期秦國宰相李斯負責整理出來。如果小篆的確是在短時期內整理出來的,則在秦國國內必然有一個主動推廣小篆和主動摒斥包括大篆在內的古字的改革過程。
秦國以外的國傢所用的文字統稱“六國文字”。六國文字屬於古字範疇,圖畫性強,形狀不定,難以識別。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攻破齊國首都臨淄,齊亡。至此,秦統一六國。秦王嬴政成中國封建社會曆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實行一係列的鉅大改革,以加強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階級對全國的統治力量。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規定以小篆統一書體在全國推行,並“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的各種文字。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趙高等人編寫了《倉篇》、《爰曆篇》、《博學篇》等書文,作標準的文字範本。由於皇帝的高度重視以及皇權鉅大的影響,小篆迅速在全國推行開來,而紛繁複雜的“六國文字”也隨即退出曆史的舞臺。
(2) 從小篆到隸楷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間又創造一種比小篆更簡便、更定型的新書體。這就是“隸書”。隸書開始時是寫得比較草率的和不夠規範的小篆。到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隸書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規範的字體。隸書改篆書一味圓轉的線條方摺的筆畫,順應了社會對書寫方便和規範的需要。
相傳,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獄中把民間流行的隸書整理出三千個字,傳給秦始皇。秦始皇大賞識,並破格提拔程邈禦史,並準許其字用於皂隸小民之間。此後,隸書不僅僅在秦朝民間廣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隸書書寫,但重要的書仍用小篆書寫,所以隸書在秦代又稱“佐書”。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隸書以前的漢字是用繪畫式的線條書寫的,而隸書以後的漢字是用橫豎撇點摺等筆畫構成的。自隸書出現後,漢字的結構基本上固定了下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隨著秦王朝的覆滅,小篆也就迅速退出曆史舞臺,隸書成社會首要書寫方式和書法的典範。其後不久,出現了更規範的楷書字體。漢朝以後楷書佔據正統地位。
(3)從繁體字到簡化字
下面詳細說一下在這個階段的漢字結構上的改革過程。
漢字中許多字自古以來在民間就有多種寫法,有的寫法筆畫多,有的寫法筆畫少。筆畫多的叫做繁體字,筆畫少的叫做簡體字。
隸書和楷書走上曆史舞臺之時,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小篆形式的各種繁體字和簡體字,但是針對隸書和楷書形式的一些漢字,人們又漸漸創造出的新的書寫形式,有的寫法筆畫多,有的寫法筆畫少。一般筆畫少的佔多數。這些筆畫少的書寫形式叫做簡體字,筆畫多的叫做繁體字。簡體字一般不被官方認可,只流行於民間,因此又叫俗體字。順便說一下,上個世紀,我們實行簡化字運動後,有些簡體字或俗體字取代佔正統地位的繁體字,成佔正統地位的文字,這些簡體字叫做簡化字。可見“簡化字”和“簡體字”是兩個相關但不相同的概念。
1909陸費逵在《教育雜誌》上發表《普通教育當採用俗體字》一文,首次嚮國人闡明簡體字的優越性,並且說明簡體字並非本身不雅觀。這篇文章被認是近代簡化字運動的開端。
1922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劃委員會成立了漢字省體委員會,正式進行漢字簡體字研究的組織領導工作,並通過錢玄同的《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此案首先說明了減省漢字筆畫的重要性,指出雖然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而減省漢字的筆畫是治標的辦法,但是當時漢字的弊病已日益明顯,而治本的方法又一時拿不出來,所以減省筆畫的治標方法是當時唯一的選擇。此案還講述了減省筆畫的幾種方式,而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群基礎和民間使用的曆史。
1935年,經過了十幾年的學術討論和準備,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但該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對。1936年,教育部奉行政院的命令,正式下達了“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的訓令,標誌著民國時期的簡化字運動的夭摺。
但是,簡化字運動在人民群仍舊繼續進行著,特別是紅軍解放的地區,到處都可以看到簡體字。牠們出現在人們手寫的稿子和各種印刷品上,人們稱之“解放字”。隨著解放區的擴大,“解放字”也普及全國,在群中新中國漢字簡化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漢字簡化工作很快就提上了議事日程。1949年10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正式成立,並選舉吳玉章主蓆。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主任委員是馬敘倫,下設拼音方案組、漢字整理組、教學試驗組、編輯出版組、秘書處。1954年10月,這個委員會將多方研究討論並經過四次大的修正的《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上報中央,得到中央的批準,並下達地方進行進一步審閱,並開展初步試驗。同年10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隸屬於國務院直屬單位。1956年國務院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以及《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開始正式推行漢字簡化方案。
根據國務院的決議,《漢字簡化方案》分四批進行。1956年2月推行第一批簡化字260個,包括230個簡化字和方案之外的30個偏旁類推字;1956年6月推行第二批簡化字95個;1958年推行第三批簡化字70個;1959年推行第四批簡化字92個,另外附錄了54個簡化偏旁。四批合計517個簡化字,其中有30個是《漢字簡化方案》之外的偏旁類推字,而《漢字簡化方案》中還有28個沒有推行。1964年,文改委編印了《簡化字總表》,此表分3個表。第一表收錄了352個不作偏旁的簡化字,第二表收錄了132個可作偏旁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收錄了1754個簡化字,是應用第二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對基本上以《新華字典》收錄的8000個漢字進行類推簡化。總表外還有兩個重要的附錄:一個是被看作簡化字的異體字表,一個是國務院批準的生僻地名用字表。《簡化字總表》的編印表明中國第一次簡化字運動最終取得了成功。
第一次簡化字運動的效果突出: 牠把2235個漢字從平均16.03個筆畫減省到10.3個筆畫,學習起來和書寫起來都方便了許多; 消除了一批異體字; 構造更合理,比如“償”容易讀成“shng”,變成簡體字“償”後就不會誤讀了; 在結構上更美觀,字形之間的差異也更突出。筆者曾經把繁體字和簡化字的漢語報紙給不認識漢字的德國人和泰國人看,讓他們比較那種形式的漢字更美觀,結果他們大多數認簡化字美觀。
在掃盲試驗中,簡化字掃盲的效率比繁體字掃盲的效率高出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