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 2009-4-1 12:35
孫武和孫臏
[size=2]春秋戰國時期有兩個“孫子”——孫武和孫臏,他們各有兵法傳世。
[color=red]孫武[/color]是春秋後期吳國的將軍。
[color=blue]孫臏[/color]是戰國中期齊國的軍師。
『孫臏』,戰國時齊國人,孫武後代,為人忠直,和魏國人龐涓,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後來龐涓出仕魏國為將軍,因自己才能比不上孫臏,心懷嫉妒,設計使人召孫臏到魏國,設下陰謀,砍斷孫臏兩足,又刺他面額以墨塗染的肉刑。要使孫臏終身殘廢,永不得為人所用。
後來齊國使者到魏都大梁,孫臏暗中會見,齊國使者設法偷載回歸齊國,當時齊將軍田忌,久慕孫臏賢名,特推薦於齊威王,威王詢問兵法,稱讚其才能,於是任用他為軍師。 後來魏國命龐涓攻伐韓國,韓國告急於齊國,請求出兵相救,齊國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領兵往救,用孫臏計策,直攻魏都大梁,龐涓得知,便放棄攻韓,回師還救,孫臏對田忌說:「三晉(魏、趙、韓三國)的兵勢,一向強悍勇猛,而輕視齊軍,齊軍號稱怯懦,應當順應時勢而加利用,於是命齊軍進入魏國境內,第一天安營留十萬軍灶,第二天減為五萬軍灶,第三天又減為三萬軍灶,涓行走三天,探知消息大喜說:「我原來就知道齊軍怯懦,進入我國境地,三天之間,士卒逃亡,已過半數。」於是留下步軍,在後徐行,率領精銳輕裝疾行的軍士,一日作兩日兼程追逐齊軍,孫臏推測,黃昏時分,龐涓必定走到馬陵(今直隸大名府天城縣東南)該地道路狹窄,在兩山中間,地勢險阻,可以埋伏士兵,於是劈砍一棵大樹,露出樹白寫上:「龐涓死此樹下。」令善射箭的兵士,兩旁夾道埋伏,並吩咐道:「若見火光,一齊發射」龐涓率領魏兵果然於夜晚來到大樹邊,見有字跡,舉火照讀,忽然萬箭齊發,箭如雨落,一時魏師大亂,死傷甚多,龐涓身負重傷,感嘆地說:「我恨不殺孫臏,終竟落得愚弱無能的豎子惡名。」就引劍自刎而死,齊軍乘勝大破魏軍。
『孫武』,春秋戰國時,孫臏與龐涓曾同拜於一個師父的門下,各有所長。但龐涓在出道之後,已是魏國的將軍了,仍嫉妒著孫臏,怕孫臏的才情勝過自己。於是,他就生了狠毒的心,騙孫臏赴約,挖其膝蓋骨,再墨型刺臉,置其於囹圄。從此,孫臏“瘋瘋顛顛”的,已站立不起,又破了相。後來,有人相助,孫臏就暗中見了來訪的齊國使者,一吐自己的慘況。齊國的使者驚訝之後,救了他,並帶孫臏一起返齊。
這一走,就註定了孫臏的最後的勝利。去齊國之後,孫臏將其智慧與謀略展示給齊王,終讓齊王信任,被任命為軍師,為將軍田忌謀劃。這時候的孫臏,坐在帷幔圍著的戰車裏,不露真容,但卻在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馬陵一仗,孫臏、龐涓一決勝負。魏國與趙國聯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於是,齊王便讓田忌當大將,前往救韓。為救韓,田忌率兵就直奔魏國,搗毀老窩。龐涓聞訊,只得撤出韓國,趕將回來。這時齊兵已西去,龐涓窮追三日,見沿途的灶台逐漸減少,大喜,以為齊軍懦弱,已逃遁大半,且不知正中了孫臏之計。
在被刮掉半塊皮後的一棵大樹上寫著:“龐涓死在這棵樹下!”然後,孫臏等著,等著這一刻的到來……。龐涓追來了,追進了狹窄的山溝裏,在傍晚將黑的夜色中看到那棵大樹。於是,他點著了火把,讓亮光照著,讀那一行字,明白了自己的末日已到。的確,是龐涓的末日了,那萬箭拉開的氣勢,是孫臏堅定的命令,讓燃起的火光告之四面埋伏的將士:是時候了,射!龐涓倒下了,萬箭之中,他自殺而亡。但自殺之前,他留下的那句話是:“這一仗可讓這小子出名了。”這小子指的當然是孫臏。由此,龐涓的狹隘、嫉妒,至死不變。[/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