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abella 2011-10-21 11:54
胖子與瘦子較容易骨質疏鬆 多運動、喝牛奶補鈣就對了
[align=left]20日是世界骨鬆(骨質疏鬆)日,根據一份最新調查顯示,不管是胖子或瘦子,一過50歲,發生骨質疏鬆的比率比體重正常的人都要來得高。其中,瘦子一族有2成3以上,胖子則近3成,而預防骨鬆的方法就是要運動來增加骨密度,又能預防跌倒。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8年調查顯示,15歲以上民眾有7.6%經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但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的比率亦高達20%~35%。
值得一提的是,該調查顯示,相較於正常體位的民眾,體位不正常的民眾,無論是過輕或肥胖,都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比率。50歲的民眾,體重正常者有骨鬆者約有14.7%,體重過輕有23.4%,但過胖或過重有29.6%;而65歲以上,體重正常的人有20.7%骨鬆,而體重過輕的有24.7%,而過重或肥胖則高達50.7%%。
國健局長邱淑媞深入分析,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會減少雌激素分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體重過重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
至於體位,則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為準,BMI計算方式=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2,當BMI<18.5或是BMI≧24,就要注意維持及控制自己的體重。
[align=left]骨質疏鬆症是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都是平常不會覺察或不以為意,但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有可能造成骨折。
依據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資料分析發現,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過去一年跌倒次數平均都在2次以上,比沒有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跌倒次數來得多。在骨鬆的中老年人身上,一次失去平衡的跌倒,輕者挫傷、瘀血,但嚴重者可能引起骨折及其他合併症等,甚至提高死亡率。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男性髖部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達22%、女性是25%,要特別注意這個情況。
該如何預防骨質疏鬆?邱淑媞建議,年輕時儲存骨骼「骨本」,平常可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等富含鈣質的食物,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適度曬太陽、避免熬夜,多從事跑步、健走、球類運動、健康操、爬樓梯等,皆是可促進骨質密度增加的負重式運動,上了年紀以後,更需要透過適度運動,培養平衡感,也能輕鬆預防骨鬆。
[/align]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