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漢武大帝 劉徹

danny 2009-3-17 10:25

漢武大帝 劉徹

[size=6][color=#ff0000]漢武帝[/color][/size]
姓名: 劉徹
廟號: 世宗
諡號: 孝武皇帝
陵墓: 茂陵
政權: 西漢
在世: 前156年—前87年
在位: 前141年-前87年
年號
建元 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 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 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 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 前117年—前111年
元封 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 前104年—前101年
天漢 前100年—前97年
太始 前96年—前93年
征和 前92年—前89年
後元 前88年—前87年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王娡。他7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建立了輝煌的功業。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他統治下的西漢帝國比羅馬帝國還要強盛。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生平
漢武帝是中國歷代皇帝中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後繼續他父親的政策,削弱諸侯的勢力,頒佈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讓諸侯封他們的兒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被分裂。同時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級,用來對地方加強控制。在軍隊和經濟上他也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事物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他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集中於他的手中。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認為他利用儒學統一思想,同時採用法術、刑名以加強統治,即是所謂的「表儒法裡」。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比較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時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了皇權的神聖地位;再設置十三部刺史,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在經濟方面,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外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對匈奴他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脅,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消滅了夜郎、南越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並使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在東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朝鮮北部),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
漢武帝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晚期由於連年對匈奴和西域用兵,並由於舉行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稅增高,致使農民大量破產流亡。天漢二年(前99年),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均爆發了農民起義。漢武帝曾在輪台頒下《輪台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
公元前88年,漢武帝叫畫公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壯,為了防止太子的年輕母親鉤弋夫人重演呂后稱制的局面,漢武帝狠下心藉口處死了她。 公元前87年, 漢武帝駕崩,葬於茂陵,廟號是世宗。
通過連年的戰爭開闢西域﹑東征朝鮮﹑將閩越﹑蜀及百越等蠻族融入中華民族中。

其五大功績如下
1北伐匈奴將其一半漢化一半驅趕至歐洲
2遣張騫通西域開始了中國與中亞的交流
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儒家思想於中國的重要性
4開始使用年號以後的皇帝都有第二種稱呼
5實施鹽鐵酒專賣制度增加國家稅收

家庭[color=red]漢武大帝~劉徹[/color]
陳廢后
衛皇后
戾太子劉據
衛長公主(當利公主)
陽石公主
諸邑公主
王夫人
齊懷王劉閎
李姬
蓋長公主(鄂邑公主)
燕刺王劉旦
廣陵厲王劉胥
李夫人
昌邑哀王劉髆
尹夫人(尹婕妤)
邢夫人(邢娙娥)
趙婕妤(鉤弋夫人)
漢昭帝劉弗陵

註:
推恩令
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
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雖然文景兩代採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嚴重威脅著漢朝的中央集權。因此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錯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這使得諸侯王國名義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余城,小侯不過十余里」。

刺史
官名。漢武帝廢除了沿秦而置的監御史制度,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州(又稱部),各州任免刺史一人。此時的刺史為監察官,受御史中丞管轄,以六條詔書監察本州郡縣官,秩八百石,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為低。漢成帝時,改刺史為州牧。漢哀帝初,改歸舊制,不久復稱為州牧。東漢初又復稱刺史。漢靈帝時,改刺史為州牧,位居太守上,掌握一州軍政大權,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魏晉南北朝,以刺史領州,多帶使持節、持節、假節、都督諸軍事銜。隋文帝廢郡,以州領縣,則刺史與前代太守無異。隋唐時期,煬帝、玄宗、武則天都曾經廢州改郡,不久仍其舊。晚唐五代時,節度使、觀察使所領諸州不得徑自奏事上計,節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導致刺史職任漸輕。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為專供武臣遷轉的虛銜。

主父偃
(﹖~公元前126年)漢武帝時大臣。臨淄(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
漢武帝為了加強皇帝的專制權力,在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僚機構之外,另在宮中設立內廷。主父偃在內廷備武帝顧問,對當時的政治頗有影響力。主父偃幾次上疏,都能切中時弊。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封子弟為侯,王國封地被分割,諸侯權力大減。由於主父偃很得武帝賞識,朝野大臣怕他在帝前進讒,故多行其賄,「賂遺略千金。」有人稱他「太橫矣」。主父偃聽後很得意地說:「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早先趙王與主父偃素不睦,後來趙王怕主父偃報復,及早上告主父偃逼死齊王以及接受諸侯賄金,漢武帝大怒,下令徹查,丞相公孫弘認為:「齊王以憂死毋後,國入漢,非誅偃無以塞天下之望。」 於是主父偃被族誅。

董仲舒
前179年 - 前104年),廣川人(今河北景縣)。他建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影響長達2000年。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學說。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朝建立之後,廢除了原秦朝的禁書政策,原戰國的各個學派的思想逐漸恢復,尤以儒家、道家兩派為盛。漢朝初期各君主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但隨著七國之亂的平定,漢朝中央政府權威空前強大,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急需大一統的思想標準。
漢武帝即位之後,權臣衛綰、田蚡、竇嬰等主張尊崇儒術,貶抑法家,同主張道家思想的竇太后展開政治鬥爭,建元二年(前139年),竇太后一度得勝。建元六年(前135年),竇太后去世,支持儒家的官員重新得勢。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前134年)徵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長安策問。其中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併進」,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得到漢武帝的贊同。
此後,漢武帝大量任用儒生為官,同時張湯、杜周等人主張以《春秋》決獄,逐漸使通曉儒家經典成為為官為吏的必要條件之一,儒家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
是,漢武帝尊崇的儒術同孔子的思想,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區別,這時的儒術,已經成為以原儒家思想為主體,大量吸納其他諸子百家思想的一種新的思想體系,其實是"表儒(儒家)裡法(法家)

汲黯
(?—前112年),西漢濮陽(今濮陽西南)人,字長孺。
孝景帝時汲黯為太子洗馬(太子家宦,太子出入時為先導),到了武帝時,本是做中大夫;因常規勸武帝,武帝聽得不耐煩,把他調到東海任太守,繼為主爵都尉。汲黯好黃老之術,秉公事職,敢於犯顏直諫,並反對武帝實行對匈奴戰爭。一次武帝召集群儒說:「我欲振興政治,效法堯舜,如何?」汲黯說:「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武帝聽了十分生氣,也無可奈何。但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升上去了。
汲黯任主爵都尉時,公孫弘、張湯都還是不起眼的小官,後來,他們一路平步青雲,公孫弘更當上了丞相。有一天,汲黯對武帝說:「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這是「後來居上」的典故。當時丞相公孫弘生活簡樸,每餐只有一道肉食,卻將俸祿分給儒士門客。汲黯向皇帝批評說:「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這也是「公孫布被」的典故由來。

司馬遷
前145年漢景帝中元五年丙申二月初九/前135年—前90年/前86年),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是中國古代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他撰寫的《史記》被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因此後世尊稱他稱爲史遷、太史公,司馬遷的父親是西漢太史令司馬談。司馬遷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0歲時,他從長安出發,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巴蜀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談去世,司馬遷承襲父職,任太史令,同時也繼承父親遺志(司馬談臨終曾謂其子曰:「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者矣。」),準備撰寫一部通史。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與唐都、落下閎等共同創立了「太初曆」。此後,司馬遷開始《史記》的寫作。
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李陵兵敗投降匈奴,漢武帝震怒,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罪大,全家當誅,司馬遷則爲李陵辯護,觸怒武帝,被投入牢獄並施以腐刑,對此他曾表示「禍莫大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出獄後,司馬遷改任中書令,發憤撰寫史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最初沒有書名,司馬遷將書稿給東方朔看過,東方朔佩服不已,於是將其命名為《太史公書》,後來也稱《太史公記》為《史記》。司馬遷完成《史記》後,知道該書不被當世所容,故預先將副本存之名山,流傳後世。《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産生了深遠影響。魯迅稱譽《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趙翼《廿二史劄記》說:「司馬遷參酌古今, 發凡起例,創為全史,本紀以序帝王, 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繫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誌人物,然後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彙於一編之中。自此例一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
公元前91年戾太子事件發生,司馬遷好友任安接到劉據發兵命令,但按兵不動,事後以「坐觀成敗」之罪名處斬。任安曾寫信勸司馬遷多「推賢進士」,司馬遷當時沒有回信,後給獄中的任安寫了一封回信,就是著名的《報任安書》。
對於司馬遷的死,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使得卒年無法確定,死因也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司馬遷一直到漢昭帝年間善終,有人認為司馬遷完成《史記》之後,便隱居山野,不知所終,故無從查考。也有由於《報任安書》的直抒胸臆,引起武帝不滿,將司馬遷處死。
現在,中國陝西韓城芝川鎮南塬頭上有司馬遷祠和墓。芝川鎮西塬上高門村有司馬故里、祖墓碑。韓城民間傳說:司馬遷獲罪後,其族人多改姓避禍。或將「司」加一撇改姓「同」;或將「馬」加兩點改姓「馮」。所以,現在芝川鎮西塬一帶同姓、馮姓的人,可能是他的同族後裔。

宮刑
又稱腐刑、蠶室、陰刑、椓刑或宮,中國古代的一種殘酷的刑罰,受刑者會喪失性能力。
宮,即「丈夫割其勢,女子閉於宮」,就是對男性施以閹割,割除其外生殖器,有時候只割陰莖,有時候也破壞陰囊和睾丸。對女性則閉合其生殖器,一說將其永遠囚禁於深宮之中,稱為閉幽;根據《說文》的解釋,是用木管敲擊女性上身,導致子宮脫垂,從而喪失性能力。對男性施宮刑以後,因為傷口容易腐爛,所以通常在密不透風的「蠶室」中待百日,以保全性命,故亦稱「蠶室」。
唐顏師古解釋蠶室說:「凡養蠶者欲其溫早成,故為蠶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意思是,人在受宮刑後,因傷口易感染中風致命,如要活命,就要待在似蠶室一般的密室內,在不見風與陽光的環境里蹲上百日以上,傷口才能不被感染而逐漸癒合。
宮刑於何時出現已是遠不可稽,一般相傳在遠古的夏禹以前已出現,最初是用來懲罰男女之間不正當的性關係。《尚書》中提到宮刑,為五刑中僅次於大辟(斬首)的刑罰。後來宮刑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至西周時已不限於風化案件。到了戰國時,有人勸秦王以仁義治國,即被秦王處以宮刑。漢文帝時曾一度廢除宮刑及其他肉刑,但至景帝時恢復,並規定某些死刑可以以宮刑代替。漢武帝時宮刑十分普遍,大臣往往因言得咎,而受此刑。史書中有記載受宮刑的有:司馬遷、張賀、李延年等人。自東漢開始,宮刑被用於處置謀反者的未成年家屬,算是對他們的一種赦免。至隋文帝時,宮刑被廢止於刑律之外,之後各代的刑律中亦再沒有見到宮刑,直至明朝。

匈奴
是一個或兩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游牧民族在漢語中的稱呼。
中國古籍中講述的匈奴是在秦漢時期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匈奴影響了當時的中國政局,《史記》、《漢書》等留下了匈奴情況的一些記載。
現代中文書籍有時也把4世紀西遷到了歐洲東部,並入侵東、西羅馬帝國的匈人(Hun)譯為「匈奴人」。歐洲的古文獻對此一民族及其在歐洲的事跡有若干敘述。

衛青
(?~公元前106年) ,西漢早期的著名軍事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 。衛青是騎奴出身,本姓鄭,是衛媼(平陽侯府中婢女)與平陽縣吏鄭季的私生子。由於他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相中,得以入宮當差,他也改姓衛。
元光6年(前129年),匈奴再次次舉兵南下直指上谷地區(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果斷地任命了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這次雖然是衛青的首次出征,但他驍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人祭掃祖先的地方),得勝而回。漢武帝見四路大軍只有衛青凱旋,賞識有加,封他為關內侯。
元朔元年(前128年)秋,衛青率3萬騎兵出擊雁門郡,斬殺匈奴數千。次年春,領兵出征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取得河套地區,解決了匈奴人長期對京城長安的威脅。
匈奴人不甘心失敗,一心想奪回失地。為了先發制人,元朔5年(前124)春,漢武帝命衛青率領騎兵3萬出高闕六七百里,在黑夜突襲右賢王部,俘獲1.5萬人,漢武帝拜其為大將軍,統領全部漢軍。
元朔6六年(前123年)春、夏,兩次率領十余萬騎兵出擊漠南單于大本營,殲敵過萬人。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5萬騎兵,兵分兩路,出擊匈奴。衛青所率部隊在漠北與單于部相遇,擊潰單于本部,這一次戰役衛青所部斬獲近兩萬人,給匈奴以沉重打擊,他也因此與霍去病同時被拜為大司馬。這次戰役後,匈奴的主力基本被打垮。從此以後,匈奴逐漸向更遠的地方遷徙,匈奴人長期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這也是衛青的最後一次出征。
衛青的一生共七次率兵擊匈奴。治軍嚴明,能與士卒同甘共苦,作戰驍勇。元封5年(前106年),衛青去世。


霍去病
西元前140年——西元前117年),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衛媼的外孫,衛青的外甥。其母是平陽公主家裡的奴婢,與平陽縣衙役霍仲孺私通後,生下了霍去病。
後來,霍去病的姨母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中,被立為皇后。衛氏家族從此平步青雲。當霍去病十六七歲時受到漢武帝的賞識,做了保衛皇帝安全的侍中官。霍去病剛剛18歲那年,率領800驍騎深入莽莽草原好幾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這次戰鬥殺死匈奴2000多人,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
元狩2年(前121年)春、夏,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發動了兩次對匈奴的河西戰役,大勝而回。春天的作戰中霍去病率一萬驃騎,六天中轉戰西域五國,越過焉支山一千多里後給匈奴以重創,殲敵約9000人,但是霍去病的損失也非常大,最後班師時只有三千余騎。夏天的戰役成果更大,在與共同出擊,作為另外一支夾擊部隊的公孫部失去聯繫的情況下,霍去病孤軍深入,到達祁連山,殺敵三萬余,讓匈奴的實力受到一次非常大的打擊。當時的匈奴人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兩次河西戰役之後,漢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區,這對匈奴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後來他還出色地平息了匈奴降軍的騷亂。匈奴從此退到了漠北一帶。
元狩4年(前119年),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隨軍戰馬、步兵輜重無數,由衛青和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霍去病率軍從代郡出發,行軍兩千多里,大敗左賢王,殲敵七萬名,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沒。在這次長途奔襲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今蒙古國肯特山)以祭天,禪姑衍山(肯特山以北)以祭地,得瀚海(貝加爾湖)而班師。自此,匈奴遷到更偏遠的地方去了,長城內外一片和平景象,人民安居樂業。
元狩6年(前117年),這位天才少年因病去世,年僅24歲(虛歲)。武帝對他的死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給他命名諡號,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稱他為景桓侯。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徵著他為國家立下的不朽功勛。
霍去病曾在出征的途中看望自己的生父霍仲孺,並把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帶回朝廷。霍光後來得到武帝重用,成為托孤重臣,曾廢立皇帝。
霍去病的忠君愛國,有一軼事可表露,相傳漢武帝看到霍去病討伐匈奴馳騁沙場,立了大功,為了犒賞霍去病,指派工匠,特地修建了一寬敞華宅。落成後,漢武帝讓霍去病先去看看,是否滿意,但霍去病卻向漢武帝上奏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愛國忘家,壯志凌雲,流傳下來,成了千古名言。

南越(南越國)
第二代南越國君主趙眜的陵墓出土的絲褸玉衣
存在時間: 共93年
 -建立時間前203年
 -滅亡時間前111年
君主:共5位
 -開國君主趙佗
 -滅亡君主 趙建德
都城: 番禺(今廣州市)
疆域: 今中國廣東、廣西的大部
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小部
越南的北部
鄰國: 長沙、閩越、夜郎、毋斂、句町
行政制度: 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
行政區劃: 南海、桂林、交趾、九真四郡
民族: 中原漢人、南越、西甌和駱越
南越國是前203年[1]至前111年存在於嶺南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位於番禺(今中國廣州市內)[2],疆域包括今天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區的大部份地區,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一小部份地區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國是秦朝滅亡後,由南海郡尉趙佗於前203年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後建立。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國曾先後兩次臣屬於西漢,成為西漢的「外臣」。前112年,南越國末代君主趙建德與西漢發生戰爭,被漢武帝於前111年所滅。南越國共存在93年,歷經五代君主。
南越國是嶺南地區的第一個封建制國家,它的建立保證了秦末亂世嶺南地區社會秩序的穩定。來源於秦朝中原地區的統治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生產技術,使嶺南地區落來的政治、經濟現狀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國君主推行的「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族和南越國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並使漢文化和漢字得以傳入嶺南地區,改變了嶺南落後的文化狀況。

張騫
前195年-前114年)字子文,西元前2世紀,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與卓越的探險家,對絲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西漢成固人(今陜西城固縣)。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西域
地理方位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多指中國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在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被特指漢、唐兩代中國政府安排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特徵依然可見於現在新疆地區的遺址及中國敦煌的壁畫。該地對東西方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轉站的重要作用,西域國家主要分佈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準格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與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據部分考古學家的判斷,樓蘭即是由於河流改道與羅布泊的遷移而滅亡的主要原因
同時西域地區由於地理上的因素,國家的興衰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自11世紀以來東亞全境氣候逐漸變冷,當地氣候也受到強大影響,經過該地的商貿往來更樂意通過南方絲綢之路來進行,令西域貿易逐漸減少,各國也因此衰落。
根據考證,公元前17世紀西域地區已出現基本的國家形態,並與阿富汗一帶的商人進行青金石貿易。此外,於闐國(今中國新疆和闐縣附近)出產的和田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墳塋中所發掘,說明當地在前13世紀就已經有人定居。
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西域各國利用地處東西方交往要道的地理優勢逐漸發展起來,在西漢影響下各國的經濟文化得到極大發展,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獨立發展。《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已有30余國分佈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在張騫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國的勢力。至漢代,行政機構西域都護府所管轄範圍則已不只36國,《漢書·西域傳》亦記載在前6年~5年中西域分裂為50餘國。東漢末年,西域各國相互之間不斷兼併,至晉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車師等幾個大國並起的局面。南北朝時期,西域局勢再度變化,新興的高昌國相繼擊敗西域諸個國傢,建立了一個地跨新疆大部的強國,除少數國家外西域諸國國土西遷,為中亞地區帶來了繁榮的文化。
唐代初年,唐朝軍隊在消滅回紇、突厥勢力時,向觸角伸向西域,除高昌不服統治被消滅以外,西域各國均臣服唐朝政府。不久西域統治交由安西都護府及北庭都護府進行處理,在西域設立了完備的行政體系,將西域劃歸隴右道,並設立安西四鎮作為西域地區的主要城市,自此新疆地區成爲唐朝的的一部分。安史之亂後,唐朝無力控制西域,西域再次出現獨立國家。直到1759年清朝乾隆時期,中國再次控制了相當於西域的地區,並改名為新疆。從此新疆成為中國的的行政區劃之一。國名 今地 興盛時期 滅亡時期 原因
國名               今地                                       滅因
鄯善(樓蘭)     中國新疆若羌縣一帶     有爭議,一般認爲是水源斷絕
小宛       被鄯善兼併
精絕       被鄯善兼併
且末       被鄯善兼併
於闐               中國新疆和田縣附近        接受唐朝統治
戎盧       被於闐兼併
抒彌       被於闐兼併
渠勒       被於闐兼併
皮山       被於闐兼併
三封        
龜玆               中國新疆和田縣附近        接受唐朝統治
姑墨       被龜玆兼併
溫宿       被龜玆兼併
尉頭       被龜玆兼併
伊循        
臨戎        
疏勒                中國新疆喀什市               接受唐朝統治
莎車       被疏勒兼併
竭石       被疏勒兼併
焉耆                中國新疆焉耆自治縣        接受唐朝統治
危須       被焉耆兼併
尉犁       被焉耆兼併
山國       被焉耆兼併
車師               中國新疆吉木沙爾縣及吐魯番盆地一帶     被高昌兼併
高昌                 吐魯番盆地一帶     被唐朝軍隊滅亡


絲綢之路
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從長安(今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衛滿朝鮮
(前195年-前108年,위만조선‎),又稱衛氏朝鮮,於中國漢朝初年時,由주민出生的燕國亡命者衛滿推翻了朝鮮半島上的箕子朝鮮自立,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但是對建國過程目前沒能夠考古學的考證。早期自稱為韓王,
在戰國時期,燕國在全盛時期,國力曾一度進入朝鮮半島。有關地域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亦歸入秦朝的統治之下。根據《史記》所記載,漢高祖劉邦時,燕王廬綰背叛漢朝,前往匈奴亡命,衛滿亦一同前往,並帶同千餘名黨徒進入朝鮮半島。之後,衛滿召集戰國時齊國和燕國亡命者成軍,推翻了古朝鮮的俊王(一說哀王),並取得古朝鮮的首都王險城。衛滿即位,史稱衛滿朝鮮。
衛滿即位後,積極建立國家,並輸入中原文化,使國家愈來愈強盛。漢武帝有感衛滿朝鮮對漢朝的威脅愈來愈大,決定在公元前109年起兵遠征朝鮮。公元前108年,衛滿朝鮮被滅,漢武帝把衛滿朝鮮的國土分為四郡,分別為: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及玄菟郡,合稱為漢四郡。

樂浪
樂浪郡,是漢武帝在公元前108年設置的朝鮮四郡之一。治所在朝鮮縣(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管轄朝鮮半島西北部,對朝鮮、日本諸部落有很大的影響力。4世紀初,被高句麗吞併。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衛滿朝鮮,次年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屬於幽州。治所朝鮮縣城是故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
公元前82年,漢昭帝罷臨屯、真番二郡入樂浪郡,以真番故縣置南部都尉,以嶺東七縣置東部都尉。
次年,玄菟郡也向西遷治高句驪縣(今遼寧省新賓縣西南),故地。
後漢末,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分置帶方郡,郡治在帶方縣。轄境與從前樂浪南部都尉的管區相同。
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原大亂,高句麗開始南下壓迫樂浪郡。313年初,高句麗佔據了原樂浪郡地,427年遷都平壤。
1935年到1937年,在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附近,發現了樂浪郡城遺址和大約2000余座漢墓。在該遺跡中出土的漆器十分精美,史稱「樂浪漆器」。


輪台罪己詔
是中國漢武帝所寫的一篇作品。也是早期皇帝反省自己罪過的文學作品之一。
漢武帝晚年殺戮太過,頗思悔悟。李廣利伐匈奴不利,全軍覆沒,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蠱之禍造成太子劉據自殺,父子相殘,種種打擊使武帝心灰意懶,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頗有悔意。
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後,武帝下在輪台宮殿裡下《罪己詔》:「朕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強調「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政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漢武大帝 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