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美國專家:日本3次捲入戰爭皆因中國的軟弱和欺騙

kevinlin 2011-10-16 09:59

美國專家:日本3次捲入戰爭皆因中國的軟弱和欺騙

來源:鳳凰網歷史 作者:鄭曦原 蔣書婉 劉知海 李方惠


    核心提示:日本在其捲入的三次對外戰爭中,每次都並非自己情願,而且都耗費了巨大財力和人民的生命,這都是因為滿清政府的軟弱和欺騙。
   
    本文摘自:《共和十年•政治篇:<紐約時報>民初觀察記(1911~1921)》,主編:鄭曦原,翻譯:蔣書婉 劉知海 李方惠,出版:當代中國出版社,2011.7
   
    題記:著名遠東事務專家喬治•T.萊德教授(Professor George Trumbull Ladd)近期就袁世凱政權變動背景下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問題發表看法。

公正、欣賞與寬容,是制止戰爭的最好方式
   
    比起通過狡詐的外交途徑、紙上談兵的條約、國際調停甚至海牙國際會議等方式來阻止戰爭的罪行和慘劇,有一種更好、更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很容易說明,本身也具備操作性,但在所有可預見的方式中,這種方式又是在實際中最難進行談判的。這讓我想起,在某次部長級會議上通過多項旨在減少人類惡行的決議。會議接近尾聲時,有一位睿智的資深閣員緩緩站起,提出一項棄絕人類原罪的提案。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更多地欣賞另一個國家的優秀品質和傑出成就,能夠以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對方的缺陷和不足,即使無法慷慨待人,但能秉持公正,那麼各國之間就不會爆發戰爭。再沒有別的方式比這更能制止戰爭了。
   
    此時此刻,在美國處理與勇敢、有趣而令人尊敬的“新日本”之間的關係時,我們尤其有必要這樣提醒自己。我這樣說,是因為我瞭解自己所說的事實,而且我可以對這些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起全部的責任。

日本親美情緒惡化
   
    我於1906年下半年至1907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儘管最忠誠和最有學識的日本友人們都對最近三藩市學校委員會的所作所為感到吃驚和憤慨,但日本人仍然尊敬和熱愛美國,這種感情歷經一代人,比西方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感情更為深厚。在所有場合中,無論在官方宴會上,在日常授課的講臺上,抑或是普通學校的節日裏,美日兩國國旗總是並列懸掛,或以友好的方式間隔懸掛在一起。
   
    然而,無法否認的事實是,這種親切的感情有了很大改變。總體來說,大部分日本人,不論官方還是民間,公開或私下,都帶著對美國的怒意或憎惡。只有少數受過良好教育的日本人,他們在美國有私人朋友,與其共同生活並平等、友好相處過,才看到我們的其他優點。我認為,造成這種危險而令人擔憂局面的責任,更多在美方,而非日方。

日本的對華政策被誇張和歪曲
   
    數年前,日本在朝鮮半島的行動①被一種歪曲和誇張的方式傳播到國外,而這一邪惡手段再次被不遺餘力地運用在宣傳日本對華行為上,也將產生類似後果。我們不必討論日本對朝鮮的行為被訛傳所帶來的具體影響,最近的有關聲明已將有關事實記錄在案。根據消息來源和事情的性質判斷,我們完全可以說,這些反日宣傳大都是煽動,其目的是通過與腐敗的朝鮮李氏王朝勾結,妄圖繼續控制朝鮮半島的資源。這些無恥的煽動者不僅利用外國記者和短期到訪的外國客人,而且利用常駐朝鮮的傳教士來實現他們的陰謀。
   
    我們必須痛苦地承認,這些人中大部分是美國人。每一位愛國的美國公民,尤其是那些極度反對戰爭,甚至反對備戰的人都需要查明有關的指控,他們宣稱日本近期正脅迫中國接受苛刻而不公正的讓步,或認為即使日本還未破壞與美國就所謂“門戶開放”原則達成的諒解,也準備侵犯中國了。但是,我們如果沒有快速回顧遠東歷史,也就無法評判或真正查明遠東這兩個國家最近簽署條約的有關情況。

中國政府對於外國人從來都採取敵視態度
   
    我希望說明的第一點是,中國政府對於外國人從來都採取敵視態度,當其他國家希望與中國建立公平、友好關係時,中國的回應毫無道理可言。中國人的自負到了可笑的程度,只有開放口岸中那些接受過外國培訓的買辦階級以及少數虔誠改信基督教的華人除外。
   
    在中國不時會有一兩個膽小怕事的縣令,他們卻能夠殘忍無比地對待落入他職權範圍內的外國人。我們只需回顧一下滿清統治的歷史,從開國到義和團運動,再到慈禧“老佛爺”和她最寵愛的太監以及李鴻章之流臭名昭著的合謀,從清朝被恥辱終結的歷史就能看到我所有說法的事實依據。
   
    中國毫無理由地仇視和不信任外國“侵略者”。無論這些“侵略者”出於和平的善意或打著戰爭旗號,中國人的確從外國人那裏遭受了無數的恥辱,然而這也無法掩蓋一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中國至今也完全沒有實現愛國主義的啟蒙,中國外交政策是傲慢與脆弱、狡詐與愚昧的混合體。中國為落後而焦慮,這一落後往往伴隨著毫無預兆的起義和大範圍的搶掠屠殺。中國在列強之間相互妒忌和矛盾衝突的夾縫中周旋,時而也能成功的生存。她與各國簽署了喪權辱國的條約但對公眾隱瞞,一旦找到合適時機,就宣佈廢約。

中國目前的改革未從實質上改變現狀
   
    儘管中國全心全意地要進行徹底和充滿希望的改革,但其內政的現狀和對各國態度幾乎還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改變或改善。在說這些時,我完全認識到,我與主流觀點的不同。但是對於中國任何真誠和堅定的自我發展的努力,我無意進行任何貶低或是保留我的同情心。毫無疑問,中國對於認識帝國之外的世界的興趣大大增加了。也有跡象表明,現代的社會和政治意識的啟蒙思想、基督教的道德觀念正在中國形成,我們對此感到欣喜。但中國從整體而言,仍軟弱無力,也不願像曾經那樣進行改革。事實上,中國在某些方面的情況甚至比十年前更糟糕,袁世凱統治下的中國就像慈禧太后治下時一樣無恥狡詐、殘忍無道。
   
    有一位極有信用的證人的觀察和描述可印證我的上述言論。他剛剛在中國的心臟地帶訪問了三個月。他深懷對中國的強烈同情,對日本的意圖和行徑感到萬分焦慮。而十年以前,他也懷著與現在幾乎一樣的心情。他寫道,“中國的情況比十年前更為惡化,政府遠比原來更為專制,各類強盜行徑比先前更加倡狂。”
   
    我的另一位朋友也剛結束一段中國之旅。他告訴我,所到之處,民眾皆充滿了對袁世凱政府的不滿和不信任,對於外國人的恐懼和仇恨並未減輕。現政府建築在恐懼的基礎之上,也只是出於恐懼,義和團運動才未在更大範圍內重演。難道這個世界竟如此快就遺忘了15年前的悲慘一幕嗎?

中國無論稱為帝國或民國,無論是光緒或袁世凱統治,都無法切實履行國際義務
   
    上述思考讓我不可避免地得出如下結論:中國,無論稱其為帝國或是民國,無論在光緒或袁世凱統治下,都無法與外國簽署公平、公正的條約並切實履行義務,或是以自由之身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只有通過長期平等相待,同時施以強力和威懾,各國才有可能實現將中國帶入文明社會大家庭的崇高目標。不僅在教育和傳教方面如此,在政治和商業方面亦是如此。
   
    在這裏,我要再次引用一位朋友的話,他在遠東地區生活了三十多年,熟知這裏的人民和政治事務。他寫道,“這些年來,我已養成習慣,詢問那些熟悉中國事務的人,看他們哪怕能給出一個例子,證明中國倡議建立的新秩序能夠成功有效地運作。我指的是在中國人自己的管理和控制下有效地運作。至今為止,我沒有聽到過一個這樣成功的事例。”
   
    這位朋友還說,“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日本是唯一有能力實現國家秩序的東方國家。如果墨西哥的動亂威脅到南北美洲的和平,當然,我們是假設墨西哥大到足以產生這種影響的話,那麼難道本地區高度組織有序的國家會無動於衷嗎?而這恰恰是遠東的現狀。日本人高度自治的國家組織系統應獲得整個文明世界的尊重和鼓勵。日本可能也應從其行為中獲益,但其他國家,最主要是中國人自己也會獲益。”

日本三次捲入戰爭皆因中國的軟弱和欺騙
   
    日本在其捲入的三次對外戰爭中,每次都並非自己情願,而且都耗費了巨大財力和人民的生命,這都是因為滿清政府的軟弱和欺騙。
   
    日清戰爭爆發在於滿清政府尋求與對美政策相同的對日政策,這導致美國也捲入朝鮮事務。滿清政府宣佈對朝鮮的宗主權,慫恿朝鮮針對外國人的搶掠和屠殺行為,但拒絕對此負責。美國有意忽視這段歷史,是違背公平、強硬外交原則的典型事例。這使得美國在妥協退讓後長期陷於被動。
   
    由於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的軟弱腐朽,俄、清密謀勾結,意圖消除日本對朝鮮的影響。由此,日本在強大的沙俄面前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威脅,導致兩國爆發嚴重衝突。
   
    此外,也是由於中國對德國的軟弱,致使日本捲入目前正在激烈進行的歐洲戰爭。現在有誰能預言,歐戰是否會影響到日本的利益甚至是主權完整呢?

日中面對西方強權共榮共衰
   
    我相信,最近日本採取了被廣泛質疑、非公平的武力威脅方式,與不情願的中國政府狡詐多變的領導人簽署了“二十一條”。日本的行為將被證明是合理的。當然,日本的激進分子和機會主義者們通過恐嚇和賄賂(通常是賄賂政府官員,因為按照規矩,中國官員的手掌必須被緊握或是被潤滑)獲得利益分成後,不願意看到其他國家在華佔據更優越的地位。
   
    然而,日本人中也包括品行高尚的政府官員和商人,他們對亞洲的現狀和未來持有更崇高、深遠的看法。即便在日本對華作戰時,這些人也沒有忽視中國自身的最終利益。讓睡眼惺松的中國人“坐直身子,開始學習”,開始準備,才可能避免吞下懶惰和無所作為的苦果。因為日本不能坐視列強通過控制資源、侵佔土地或以武力佔領中國港口來威脅和支配中國政府。
   
    這些情況即使近期不一定發生,但從長遠來看,面對西方強權,日中這兩個偉大國家或並肩屹立,或同時隕落。

反日遊行緣自德國公使的挑唆
   
    然而,有一個非常特別而具說服力的理由表明,中日條約(“二十一條”,譯注)應盡可能立即、徹底、全面和永久性地實施。因為情況緊急,機遇難得。即使從我們自己最近的經驗也很難判斷德國武力奪取膠州灣將對中國帶來何種影響。
   
    中國人崇尚務實和效率,中國人和我們美國人都知道,沒有任何民族能在效率方面超過德國。德國人在開發山東半島時充分展示了他們的高效率。中國人非常懼怕德國人。但德國政府毫不掩飾對日本的憎惡之情,也不掩飾德國征服歐洲後將懲罰日本、恢復在華權益的意圖。更有甚者,德國對中國政府仍有很強的影響力,而且正有效地應用其傳統宣傳手段來加強對華控制,激起中國人對協約國、特別是對美國和日本的疑慮與仇恨。
   
    為充分說明這一點,請允許我引用最近在東京傳媒上公佈的可靠消息。消息稱:“據查證,最近2000名旅日中國學生針對中日條約談判的遊行示威①,起因于德國駐華公使辛慈(von Hintze)的陰謀挑撥。在中日北京談判前夕,似乎是辛慈公使向袁世凱進言,指出通過中國留學生抗議日本的好處所在。袁世凱最終同意向其駐日特工發出密令。辛慈擔心如果由駐北京的外國使團出資會被很快察覺,於是建議西門子公司的舒克特(Schuckert)這位最近陷入海軍醜聞的臭名昭著的德國人出資支持學生運動。有消息稱,一些參加運動的學生開始疑心其中的陰謀,並後悔自己的輕率舉動。另一方面,袁世凱總統的特務繼續在東京郊區舉行會議,籌畫第二次遊行示威。”

日本因維護自身利益而蒙羞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事件也加劇了日本人急躁、不妥協和過於緊張的情緒。其中最嚴重的,是中國政府一貫以來的狡詐善變、行動遲緩和詭計多端,這使得日本保護自身利益和中國利益的努力受到羞辱與打擊。
   
    各國掠奪中國資源的計畫違背中日兩國的利益。英、美尤其熱衷於制訂和推動這類計畫,這是日本外交無法承受或克服的困難,因為英美兩國政府都公開宣稱與日本有特殊友好關係。這些國家再次採取在詆毀日本對朝鮮行動時曾用過的伎倆,讓一些傳教士脫離本職,濫用特權,花費1000多日元向美國國務院發電報、提建議。電報費當然是由中國人或德國人支付的。這一伎倆雖不光彩,但卻十分成功。
   
    我們一方面要考慮到情況的緊迫性,同時也必須考慮到面臨的機遇,尤其在日本與德、俄關係方面。德國現在兩手握得滿滿的,而且看起來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會安全地掌握其所得。至少近期內,德國不會再將手伸向新目標或去翻騰舊賬。而俄國簽署《樸資茅斯和約》後立即著手處理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衝突,並相當成功。而且,俄日兩國已成為堅定的盟友,兩國在對華利益上雖不完全相同,但並非敵對關係。

中國已割讓出滿洲和山東權益
   
    鑒於上述歷史和現狀,我們才可以去認識並理解中日近期簽訂的“條約”。讓我們看一下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和特殊條款,以便真正認識它。
   
    認為中國由於簽署條約而將喪失對滿洲和山東的所有權完全是無稽之談。日本接管上述地區時,中國並非其權益的所有者。由於中國政府的懦弱、腐朽,滿洲的權益已被割讓給俄國,中國銀行家和政府官員都在與俄國同行們合作,共同開採礦產、林地和興建鐵路。日俄條約規定所有這些權益都是兩國的“戰利品”,北京政府也最終承認了這一條約。
   
    事實上,中國政府出於對德國的恐懼,才將山東半島及青島基地的權益割讓給日本。山東權益是德國從中國奪得的,屬於德國而非中國,這也是日本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的戰利品。日本沒有任何法律或道德義務要將這些權益歸還給中國。日本對德最後通牒中宣稱,最終將山東歸還中國,這是在特定條件下針對德國而非中國所言。德國沒有同意這些條件,因此現在日本沒有任何承諾,保證要將山東歸還給中國。
   
    但是滿洲權益和山東權益是分別割讓給俄國和德國的,這並非不受限定繼承的不動產。因此,日本應對滿洲和山東權益的所有者提出租借要求,而非對中國。由於自身的懦弱和腐朽,中國已割讓出了這兩個地區。

應將租借權延至2002年、2007年
   
    現在,包括旅順港在內的滿洲租借期只有25年。在這之後,中國將恢復行使完全的司法權和所有權,但前提條件是中國必須償還租借期間內投入本地的所有開支,包括利息在內。
   
    遼東半島價值巨大,滿洲其他地方的鐵路、礦產和各項資產也異常豐富,但中國完全沒有可能以自身財力或尚未開發的資源按照條約規定贖回。中國只好無限期延長租借期,或向外國大舉借債,然而這必須以中國其他已開發的資產作抵押。
   
    有些人明白這對於俄、日兩國的經濟和戰略利益意味著什麼,對於俄、日平靜、禮貌地接受美國國務卿諾克斯要求由幾個外國財團接手這些商業利益的虛偽提議,他們也表示尊重。但他們一定感到奇怪,為何日本沒有表現出焦慮和猶豫就接受這樣的險惡建議。
   
    尤其是現在,日本邊境已擴展到鴨綠江邊,滿洲鐵路和礦山存在巨大經濟利益,日本的戰略安危也系於對此不受干擾地開發和利用。並且,如果義和團運動再次爆發,或發生類似的起義,成千上萬西方國民的安全就只能依靠這些鐵路來運送日俄軍隊得以維持了。因為如同墨西哥一樣,中國政府無力保護各國在華公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日本人唯一應做的事就是堅持將割讓地區租借權延長至西元2002年和2007年,即民國91年和96年。條約有關滿洲的有三項條款,一是如果外國要在中日兩國共同利益所在地區投資修建鐵路、開採煤礦或建造鐵廠,應優先考慮日本資本;二是如未經日本政府同意,中國政府不得沒收或接管中日共同投資經營的漢冶萍公司;三是在南滿和東蒙古將新增商埠,口岸置於中國政府自行制訂的規則管理之下。

日本驅逐德國是防止列強在華獲取租界
   
    對於日中兩國長久利益而言,如何安排和治理山東半島及其附近海域比滿洲條款更顯重要。該地區的軍事基地由外國控制,將導致外國掌控遠東商業利益,威脅日中兩國領土完整和主權。因此,條約中的有關條款非常公平合理。在“山東省條款”前言中稱,日本從德國獲得土地、權益和財產,要求中國政府對於日德處置上述資產的最終條約概行承認。
   
    同時,條款規定,戰爭結束後,膠州灣租借地完全置於日本管轄之下。日本在滿足如下條件時可將膠州灣歸還中國,一是膠州灣全部開放為通商口岸;二是由日本政府指定一個區域為日租界,日本在此行使完全司法管轄權;三是如列強要求,可建立一個國際租界;四是處理膠州灣德國房產和其他資產的相關條件與程式,日中兩國政府應在實施前達成共識。其中第三項更進一步對“門戶開放”做出規定:“中國政府允諾,為外國人居住貿易起見,從速自開山東省內各主要城市為商埠。”
   
    另有一項針對未來中日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條款中規定,凡山東省內並其沿海一帶土地及各島嶼,概不讓與或租與別國。中國對條約簽署表示歡迎,因為條約要求日本動用全部海軍力量反抗德國恢復青島軍事基地,防止其他國家眼見中國政府軟弱腐朽便採取類似德國的政策從中國獲取租界。

第五號條款以委婉方式提出
   
    如非對中日兩國當前在南滿和東蒙古的經濟和道義利益及該地區經濟民生情況瞭若指掌,就無從正確評判中日條約各項細則的公正合理之處。然而,我堅信,如果我們瞭解更多情況,就能得出更為公正的判斷,對於日本在形勢緊急、正是對華施壓良機時依舊保持克制,並撤銷和調整各項對華要求的做法表示驚歎和敬意。
   
    應予注意的是,在日本外相加藤高明(Baron Kato)授意駐華公使日置益向中方提出的條約中,第五號條款是以“願望”而非要求的委婉方式提出。日方多次表示,“第五號中各項條款的性質與前四號完全不同。”然而意在詆毀日本的人緊緊糾纏第五號不放,因為這尤能激起各國對日本的疑慮和譏諷。
   
    日本對華建議,各國已在華建立和經營的宗教和教育機構,其自由行動權利不受影響。在我看來,北京的傳教士和基督教“教育家們”對此所採取的立場和發出的聲音極不妥當。美國人應能記得,過去50年來,日本一直保護和支持境內的傳教士,其中大部分是美國人,他們中沒有一個犧牲者。相反,中國卻殺害了無數傳教士和改信基督教的華人教民。今天的日本與美國所一貫堅持的立場是一致的,即堅持宗教信仰自由。

日本外交堪稱典範
   
    到此,我想可以對日中近期簽署條約的動機、程式及最終確定的條款做一個總結。從兩方面來看,日中關係在地理及其他領域都處於特殊危險的境地。
   
    其一,與外界印象不同,日本人瞭解真相,即中國政府軟弱無力,總統地位岌岌可危,隨時可能下臺。而如果中國現政府被顛覆,社會制度瓦解,日本將不可避免承擔更大責任。
   
    其二,中國僅有共和之名。中國實際上仍然只是一個人的政府,袁世凱在實施獨裁專制。但是,歐洲戰場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多,為應對不可預知的緊急情況,必須準備採取迅速果斷的行動。我們現在就必須採取措施,抵消德國對華的強大影響力。如果德國取得戰爭勝利,哪怕只是與協約國方面打成平手,也會出現“天怒之日”(day of wrath)。為阻止這一天到來,相關準備工作迫在眉睫。
   
    日中最終達成的條約條款將比目前各方所期待的更為公平、合理。官方文本已經公之於眾,瞭解本國地理與歷史知識的中國學生可自行判斷,是否認可或反對條約。條約也已譯成英文出版。日本最忠實的朋友們也無法否認,日本在談判中不必要地加入了某些令人不悅的條款,不幸還輕率地威脅要使用武力。但在當前形勢下,這些都只是瑕疵。以西方文明世界通行規則衡量,日本外交傳統和近期行為仍堪稱文明國家的典範。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國專家:日本3次捲入戰爭皆因中國的軟弱和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