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 2009-2-27 20:25
台灣歷史 山與海形塑的民族性格
台灣原住民泛指在十七世紀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尚未大量移民前已經居住台灣及其鄰邊島嶼的住民,包括日治時期稱為高山番的,以及稱作平埔番的,官方認定的十一族,其人口數約有四十三萬,約占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二;依據語言學者對於其語言的調查分析,他們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isian)或馬來民族。南島民族分布在東自復活節島,西至馬達加斯加島,南抵紐西蘭,北達台灣這樣廣闊的海域與島嶼上;而人類學者的研究也歸納出諸如干欄建築、刀耕火墾、編簍、皮衣、文身、檳榔、輪舞等文化習俗,都屬於傳統的南島文化。近年來,一部分學者依據台灣地區原住民語言眾多而分歧的現象,推論台灣應該是數千年前南島民族開始擴散的起源地。在其他南島民族區域先後遭到回教、基督教等文明的影響之際,台灣的原住民則相對維繫和傳承其深具特色的文化習俗。
傳統的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內涵與特色,可以由傳統的居住地域予以區隔。台灣北部地區主要居住的是泰雅族與賽夏族,泰雅族大約有九萬多人,賽夏族有五千多人;前者以「嘎嘎」祖訓(gaga)制度、文面、父子連名、祖靈祭祀、織布與流域結盟為其獨特的習俗;由於歷史經驗及地理的區隔,居住台灣東部地區的得魯固(toruku)群主張其與泰雅族有差異,而應分立成為另一族群,成為泰雅族發展的新議題。而後者則以父系氏族制度、矮靈信仰較為突出,定期舉辦的矮靈祭是該族最具特色的祭典。由於族群人口較少,又夾處在泰雅族與客家之間,其習俗深受影響。
中部地區有布農族、鄒族及邵族。布農族約有四萬人,鄒族有七千多人,邵族則僅有近三百人,布農族與鄒族兩者文化屬性較為接近,傳統游耕及狩獵是主要的生產方式,也由此而衍生出複雜的觀念與儀式、禁忌;布農族的射耳祭、小米祭是其主要的儀式,在音樂的表現上,祈求豐收的「巴西布布」(pasibutbut)多音合唱的方式深受矚目。由於居住在台灣最高的山地,因此被稱為「真正的山地人」,他們由於人口增加及因應土地資源需求而作的遷徙,規模十分驚人,其父系氏族、皮衣製作、祖靈(hanito)信仰是比較突出的文化表現。鄒族以玉山為其起源地,依據其居地、語言與習俗分為北、南鄒;傳統上擁有嚴密的部落組織,男子會所與農耕、漁獵的祭祀維繫部落基礎的教育與信仰,戰祭(mayasvi)、收穫祭(homeyaya)、揉皮技術、熊禁忌與尚武等,構成其文化的特色。南鄒有子貝祭、農事祭儀,日治時期布農族人大量遷入,南鄒與之混居,成為弱勢的一方,對於其文化傳承有巨大的影響。邵族居住於日月潭,原居潭中島嶼,後被遷移至潭邊,他們曾有「浮嶼」耕作的技術(在竹筏上鋪上土草,種植作物),捕魚、耕作和狩獵都是基本的生產型態,其語言文化受到鄰近泰雅族與布農族的影響。
居住在南部地區的有魯凱族與排灣族,前者約有一萬人,後者約有六萬餘人。兩者在文化上有許多近似之處,譬如太陽及百步蛇圖騰信仰、貴族平民階層、雙系制度、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盪鞦韆等。由於擁有貴族制度,土地由貴族租佃予平民,因此貴族的臣屬得以專注藝術的創作,因此其成就在台灣原住民中最為顯著。排灣族的祖靈居住於大武山上,每五年會到各部落其探視其子民,因此「五年祭」是該族與祖靈相聚的重要祭典。
東部地區居住著阿美族、卑南族與噶瑪蘭族。阿美族擁有十四萬人口,是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卑南族有一萬人,新近被認定回復其族群身分的噶瑪蘭族則有近二千人。阿美族大部分居住在東部縱谷與海岸,卑南族則居住在台東沖積平原及鄰近山區,兩者傳統屬於母系制度,擁有會所及年齡階層;阿美族除了有農耕、狩獵的生產方式外,海濱的漁撈作業也受到重視。阿美族依據其居地分布區別為南勢、港口、秀姑巒、馬蘭、恆春群,在語言、習俗和服飾上也有一些差異;最為外界熟知的是該族自每年七月至八月間舉行的豐年祭(ilisin)和豐富的歌舞內容,傳統上部落的頭目擁有重要的權威與責任。卑南族區分成知本、南王系統,在語言文化上有微幅的差異;傳統嚴格的會所訓練造成堅強的戰鬥力量,以及擅於處理與統治者的關係,讓該族在東部曾有相當長時期得以節制鄰近如阿美族、排灣族的部落;其重要的祭儀有男性的猴祭、年祭、海祭及女性的鋤草祭,儘管西方和漢人的宗教相當程度介入部落的信仰,其部落的女性祭師對於預測吉凶仍扮演主要的責任,而以集體力量進行的部落除喪儀式,亦是較為特殊的機制。噶瑪蘭族的原居地在宜蘭平原,漢人入墾後便遷徙到花蓮、台東一帶,曾長期被納入已經遭漢族同化的平埔族群,但其語言、神話、祭儀與相關的工藝技能仍然延續著,惟由於鄰近阿美族部落生活圈,所以其習俗難免受到一些影響。居住在台灣東方海域島嶼──蘭嶼的雅美族人口約有三千多人,他們和台灣本島上的原住民有很大的差異,譬如傳統沒有釀酒的技術,也沒有獵頭的習俗,以芋頭主食及飛魚文化等,構成其獨特的海洋島嶼文化。anito祖靈信仰、飛魚祭、半穴居、拼板船、惡靈觀、髮舞以及其與南方菲律賓巴丹群島島民的血統、文化關聯,凸顯該族具有的獨特文化傳統。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隨著整體社會的發展而有變遷,昔日以部落為基礎的生活內涵,因為與其他民族的接觸交流,逐漸產生融會,也吸納外來的因素;進入都會的原住民已經超過十三萬人,文化的傳承面對新的挑戰;台灣是漢族和南島民族組成的社會,儘管存在文化差異,卻能分工而合作,各自作出貢獻,因此,各族群內部對於其文化延續與復振的自覺與實踐,加上政府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與空間的開拓,將是原住民文化永續發展的憑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