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abobo 2011-7-25 13:31
孕婦平時飲食攝取
[color=#996600]A、熱量
[/color]1. 懷孕期間形成胎兒、胎盤和其他母體組織所需消耗的總熱量約為80,000仟卡。
1. 懷孕的第二階段(4~6個月)和第二階段(7個月至分娩),如每天增加300仟卡的熱量,則體重增加的情形最為理想。
2. 懷孕時每公斤體重平均需要攝取40仟卡的熱量,才能有效地利用蛋白質。
3. 熱量攝取的適當與否,可由否維持理想體重增加速率評估。
4. 懷孕末期的基礙代謝率(BMR)比下未懷孕時增加15~25%,原因是母體體重增加和胎兒的高代謝率。
[color=#996600][/color]
[color=#996600]B、蛋白質
[/color]1. 懷孕期間的胎兒與母親組織中存有925克的蛋白質,係以固定的速率貯存於母體內。
2. 懷孕期間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為第一期每日增加2克 、第二期增加6克、第三期增加12克。
[color=#996600][/color]
[color=#996600][/color]
[color=#996600]C、礦物質
[/color][color=#cc0000][/color]
[color=#cc0000]1. 鈣
[/color]◎依行政院衛生署於八十二年所定各年齡層鈣的需要量(見下表)。懷孕第一期、▲第二期的孕婦每日需攝取500毫克,才能滿足胎兒和母體的需要。
◎雖然胎兒的鈣化在懷孕後期才發生,但孕婦最好在懷孕早期即增加鈣質的攝取量。
◎滿四週的胎兒體內大約有28克的鈣質。
◎ 第一組牙齒大約壓懷孕後第八週開始形成,而於未期完全長好。
[color=#0099ff][/color][color=#0099ff]行政院衛生署所定各年齡層鈣需要量
[/color]年齡 需要量(克) 年齡 需要量(克)
0~6個月 0.4 20~24歲(男) 0.8
6~12個月 0.5 20~24歲(女) 0.7
1~6歲 0.5 25~54歲 0.6
7~9歲 0.6 55歲以上 0.6
10~12歲 0.7 懷孕第一期 增加0
13~15歲(男) 0.8 懷孕第二期 增加0
13~15歲(女) 0.7 懷孕第三期 增加0.5
16~19歲(男) 0.8 哺乳期 增加0.5
16~19歲(女) 0.7
[color=#cc0000][/color][color=#cc0000]2. 磷
[/color]◎磷的新陳代謝與鈣息息相關,過多的磷使鈣的排泄增加,故磷與鈣的攝取量比例最好是1:1。
◎磷可由含鈣質或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中攝取,故不易缺乏。
[color=#cc0000][/color][color=#cc0000]3. 鐵
[/color]◎未懷孕婦女 體內貯存的鐵質約有(或少於)300毫克。
◎在整段懷孕期間,鐵質的淨需要量大約1,000~2,000毫克,或每日平均3.5~4.5毫克。
◎懷孕的第二期和第三期及分娩後的碘第一個月間,每日需補充30~60毫克,鐵質。
◎懷孕後期,胎兒會將由母體吸收的鐵質存於肝臟中,以供胎兒出生後四個月內使用。
◎孕婦如果服用過多的合成鐵片,可能會造成流產、早產、難產和胎兒缺氧症,故宜由食物中攝取,以避免上述危險情況的發生。
[color=#cc0000][/color][color=#cc0000]4. 碘[/color]
◎使用含碘食鹽,很容易達到孕婦每日所需105~130微克的建議攝取量。
如因必須限制納攝取而禁食含碘食鹽時,則可服用碘補充劑。
[color=#cc0000][/color][color=#cc0000]5. 鋅
[/color]◎孕婦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0毫克,但小康或低收入家庭孕婦的攝取量往往只有一半,故需要攝取高蛋白質和熱量,才能使鋅的攝取量達到標準。
[color=#cc0000][/color][color=#cc0000]6. 鈉
[/color]◎懷孕期間為了胎兒的需求、母體組織的\擴大和血液體積增加,因此納的需要量也增加。
◎鈉的新陳代謝由腎臟的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控制,缺乏此種激素時,鈉的流失量會增加,因此引起脫水現象,稱之為愛迪生氏病(Addison’s Disease)。但是患者懷孕時,因腎上腺皮脂激素分泌量增加,而提高納的促留量,使病情減輕。
[color=#cc0000][/color][color=#cc0000]7. 維生素
[/color]◎維生素A和間菸鹼酸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均略為增加。
◎維生素B群中,除了維生素B6第二期增加0.5毫克,第三期增加1毫克,,其餘者均稍微增加即可。
◎維生素C在懷孕第二、三期增加攝取10毫克。
◎維生素D在懷孕第二、三期增加攝取5微克。
◎維生素E在懷孕第二、三期增加攝取2毫克即可。
◎葉酸壓懷孕第二、三期需增加攝取200微克,此種類不易由食物攝取中達到,故應服用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