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海洋局:渤海漏油事故中海油不擔責

aimerrell 2011-7-6 09:35

海洋局:渤海漏油事故中海油不擔責

 來源: 新華網(廣州) 

核心提示:5日,國家海洋局通報稱,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在石油開采生産作業中,溢油事故的責任由作業者來承擔。康菲石油中國是發生此次溢油事故的蓬萊19-3油田的作業者,應該承擔溢油事故的法律責任。作爲合作方的中海油不承擔責任。


中國近海油氣田分布圖片來源:中石油網站 (明鏡/制圖)

新華網北京7月5日電 位于渤海的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6月初發生溢油事故,事故經媒體披露後引起社會公衆的極大關注。對此,國家海洋局7月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事故原因、處置情況和對環境的影響等公衆關心的問題進行通報。

2處平台溢油,康菲公司將負全責

國家海洋局通報說,6月4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公司報告,在蓬萊19-3油田B平台東北方向海面發現不明來源的少量油膜。6月8日,康菲公司再次報告,在B平台東北方向附近海底發現溢油點。北海分局此後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認爲根據6月11日衛星遙感結果、油指紋鑒定以及專家會商結果,確認溢油來自蓬萊19-3油田。

6月17日,北海分局又接到在油田附近巡視的中國海監船報告,發現C平台及附近海域大量溢油。隨後康菲公司報告,蓬萊19-3油田C平台C20井在鑽井作業中發生小型井湧事故。

“接報後,國家海洋局立即要求康菲公司快速處置,停止蓬萊19-3油田所有平台的鑽井作業,以防止新的溢油風險,並對油田進行自查。同時約談康菲公司以及中海油領導,了解事故原因和處置進展。”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司長李曉明說,“北海分局已就排查溢油點、切斷溢油源、圍控處置溢油等多方面工作多次向康菲公司下發通知,提出要求。”

李曉明介紹說,B平台的溢油已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采取水泥封井措施後,溢油已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在國家海洋局的監督督促下,康菲公司先後布設圍油欄3000米,使用吸油拖纜約4000米、吸油氈2800公斤。截至7月4日,已回收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除B、C平台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現以外,海面已無明顯漂油。

“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在石油開采生産作業中,溢油事故的責任由作業者來承擔。”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斌說,“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是在我國境內注冊的獨立實體,也是發生此次溢油事故的蓬萊19-3油田的作業者,應該承擔溢油事故的法律責任。”

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進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活動造成海洋環境汙染的,處以3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海洋管理部門還將代表國家對責任方提出生態索賠的要求,這個數額我相信會遠遠多于20萬元。”王斌說。

壹個月的信息“真空”從何而來?

從事故初始的6月4日到發布事故通報的7月5日,長達壹個月之久的信息“真空”讓公衆頗有疑惑。對此,李曉明說:“事故發生後,海洋管理部門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第壹時間將監測結果通報了國家應急管理機構、國務院有關管理部門,環渤海的山東、河北、天津、遼甯三省壹市人民政府。支持這些部門組織開展相應的應急部署工作。”

王斌則表示,溢油事故的監測、監視,乃至形成結論,並不能壹蹴而就,需要動用各種技術手段對獲得的數據和信息進行綜合評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海洋管理部門還遇到了各種因素的制約,例如天氣因素對監測飛機、船舶的影響,以及我國技術水平的制約。

王斌解釋說,根據海洋管理部門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報告溢油事故的壹般原則,是在事故發生後壹個月左右時間提出壹個初步的報告。在這次事件中,海洋管理部門根據事故處理的實際情況,實際上在發布情況通報的壹周之前就已經向社會公衆發出預告,將在7月5日公布壹些初步的調查結論。

“溢油事故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壹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就在現在,我們還有監測人員在海上采集樣本,進行分析評價。我們將要對這次事件進行壹個長期持續的評估,今天只是壹個初步結論,等我們獲取更進壹步全面的結論,或者有新的結果,我們還會向社會及時公布,請大家放心。”王斌說。

對海洋環境影響難以准確預測

根據國家海洋局通報的情況,本次溢油汙染主要集中在蓬萊19-3油田周邊和西北部海域,造成劣四類海水面積840平方公裏,對油田以及周邊海域對海洋環境造成壹定程度的汙染損害。

李曉明說,國家海洋局已基本完成了溢油影響範圍、溢油對海水水質、沈積物影響評價工作。本次溢油單日最大分布面積達到158平方公裏,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類平均濃度超過曆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濃度達到曆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點附近海洋沈積物樣品有油汙附著,個別站點石油類含量是曆史背景值的37.6倍。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郭明克表示,渤海是壹個半封閉性的海域,發生在這裏的環境汙染事件,由于海水交換程度較低的緣故,程度會比開放性海域要嚴重。

“雖然已經監測到的劣四類海水海域面積爲840平方公裏,但這並不代表著這次溢油事故的影響範圍就是這麽大。”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崔文林說,“在事故的處理過程中,只有壹部分溢油能夠被回收,還有相當壹部分會與海水融合或沈到海底。渤海本身特點帶來的環境脆弱性,使得這次事故的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複雜化,需要我們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保持密切監測。”

崔文林同時表示,溢油發生的區域屬于油氣田開發海洋功能區,事故發生時該海域沒有漁民進行漁業捕撈。此外,事故對該海域的交通、船舶運輸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事故原因仍需深入分析研究

國家海洋局表示,通過組織專家對此次溢油事故的分析,認爲蓬萊19-3油田通過注水和岩屑回注,可能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層壓力,爲流體連通地層提供了能量,導致B平台海底溢油。而C平台在鑽井過程中發生井湧、側漏,從而導致了溢油發生。

“B平台這種海底溢油類型,在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中還是第壹次遇到,我們的應對經驗不足。”郭明克坦言,“不論是陸地油田還是海上油田,向油田注水和進行岩屑回注都是很平常的做法。這次究竟爲什麽會造成溢油事故,具體的原因仍需要深入的分析研究。”

據介紹,把水注入油層以補充和保持油層壓力的措施稱爲注水。爲了彌補原油采出後所造成的地下虧空,保持或提高油層壓力,實現油田高産穩産,並獲得較高的采收率,世界各國的油田普遍采取了這種注水的方式。此外,在油田鑽井過程中會産生廢棄的油基泥漿和含油的岩屑,爲避免環境汙染,將這些有害廢物注入到符合條件的地層中去的鑽井廢物處理方法,稱爲岩屑回注。

“注水和岩屑回注,通常來說是被認爲是有利于海洋環境的采油措施。”王斌說,“但這壹次,注水和岩屑回注作業導致了地層壓力變化,這確實是對我們新的挑戰。”

郭明克表示,國家海洋局已責成康菲公司迅速查清溢油點,找准溢油來源,把窟窿堵死。“現在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溢油源找出來,把最終的原因找出來,采取切實的封堵,把油給堵住。”他說。

[url=http://www.nikeishoes.com]nike特賣會2011[/url]                                                      
[url=http://af2011.nikeishoes.com]af2011新款[/url]
[url=http://vans.taipei-shop.com]vans新鞋款2011[/url]
[url=http://www.dcshoes2011.info]dc2011新款[/url]
[url=http://timberland.nikeishoes.com]timberland 特賣會 2011[/ur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洋局:渤海漏油事故中海油不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