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k 2011-6-16 00:44
Su(米格)戰鬥機家族
[img]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23/5834952145_8b0f26e131_z.jpg[/img]
[img]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10/5835505652_a50f8417db_z.jpg[/img]
[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83/5834952231_55f3d67e3a.jpg[/img]
[img]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521/5834952253_9aedcc37a7_z.jpg[/img]
Su(米格)戰鬥機家族:
米格-21
米格-21戰鬥機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 設計 成功並定型的。 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飛機開始在高爾基市的索克爾 製造 廠量產並進入 系列 化,1965年1月第一架交付空軍。 米格-21戰鬥機及其改進型共生產了10000多架。 現在至少還有20個國家的 空軍 還在使用它。 在米格-21數十年服役生涯中,曾進行過多次大 規模 的重要改進。
米格戰鬥機家族- 米格-23/27
在它 服役 的那個 時期 ,米格-23是一種很米格23—鞭撻者—俄羅斯受歡迎的戰鬥機,所以它的服役數量也是非常的大。 作為從米格-23發展來的先進戰鬥 轟炸機 ,米格-27的原型機在1971年2月18日完成首飛,72年共生產了24架。 飛機最大載荷4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1點7馬赫。
米格戰鬥機家族- 米格-29
米格29—支點—俄羅斯第一架米格-29原型機在1977年10月首飛,飛機所有技術驗證階段共用了14架進行 測試 ,1980年5月,飛機通過國家驗收認證開始量產。 西方社會和北約給了它一個綽號“支點”。 它的良好的機動性能贏得了大量的讚譽。 它爬升速度快,加速度大,探測 距離 遠,並且需要的地面維護工作都比較 簡單 。
翼展:11.36米機長:17.32米高度:4.73米
載油量:4640千克最大馬赫數:2.3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330米/秒
最大升限:17500米武器:2枚R-27R中程空空導彈,4枚R-73格鬥導彈或3000千克炸彈和無控火箭。
單管機砲備彈150發,機翼內側前緣。 自身防護:兩具拽光彈布撒器,“梔子花”主動電子乾擾器。
米格戰鬥機家族- 米格-31“獵狐犬”
976 米格-31“獵狐犬”年4月22日,編號83-2的二號原型機攜帶完整的機載系統進行了試飛,它能在擔任領空作戰任務時指揮其它飛機,並且裝備了Zaslon雷達,該雷達能與其它戰鬥機分享數據。 截至目前,俄羅斯共有350多架米格-31戰鬥機。
翼展:13.464米機長:22.688米機高:6.15米
最大馬赫數:2.83 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時武器:4枚半主動雷達製導R-33S空空導彈、2枚中程R-40TD導彈或4枚R-60M近距空空導彈。
一座6管23毫米機砲,備彈260發自身防護:主動電子對抗裝置。
米格戰鬥機家族- 米格-25“狐蝠”(Mig-25 Foxbat)
米格-25“狐蝠”是 蘇聯 在1960年代研製部署的一種高空高速 戰鬥機 ,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在冷戰時期曾出口過敘利亞、伊拉克、印度等國家,至今仍活躍在這些國家的空軍。
米格-25的研製主要是為了對付美國的研發中的XB-70轟炸機與A-12/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這種偵察機的最高速度同樣達到3馬赫,普通的截擊機根本無法追上更遑論跟踪監視攔截,只有米格-25可以輕鬆的尾隨在SR-71的後面隨時監視其航向,並在其有不軌舉動時提出警告。
米格-25在裝備蘇軍初期由於其極高的性能參數,一直為西方世界所關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測蘇聯的軍用航空製造技術已經領先於世界。 直到1976年9月6日蘇軍飛行員別連科中尉駕駛米格-25飛機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開了該飛機神秘的面紗。
美日的技術專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後運到東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軍基地,經過徹底的檢查,該機70%的部件是不銹鋼,雖然極限速度很高,但是技術性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從整體性能上說僅僅相當於美國的F-4戰鬥機,和美國當時正在研製的F-15和F-16戰鬥機更是相距甚遠。
但是不管怎麼說,蘇聯工程師能用相對落後的技術生產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戰機,某些設計理念至今仍為世人推崇。 米格25在其服役期間擊落過各類戰機,甚至有消息說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米格25曾擊落過美軍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
米格戰鬥機家族- 米格-AT
是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和法國斯耐克公司等聯合研製的高級教練機,由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負責全機的製作與組裝、系統整合與後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負責銷售,斯耐克公司提供發動機,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電系統。 雙方為能共創雙贏,俄方出資68%,法方出資32%。 俄羅斯空軍計劃用米格-AT取代現在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練機。 米格-AT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設計,1992年法國公司參與合作。 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機進行了首次試飛。 目前該機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據俄專家評估:與米格-29相比,米格-AT的機動性要稍勝一籌,在近戰中也更佔優勢。 由於米格-AT採用了西方規格的航電系統,經過相應的培訓之後,飛行員既會操控米格-29、蘇-27,也能操控“幻影”2000、“颱風”、F-15、F -16、米格-ATF-18和F-22等當前世界各型先進戰鬥機。
這使米格-AT具有可觀的市場潛力。
米格-AT機身長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飛重量在6噸左右,最大飛行速度為900公里/小時,飛行距離可達3000公里,極限飛行高度近1.6萬米。 在作為殲擊機使用時,該機可以配備一門20毫米機關炮、兩個非制導火箭吊艙(或兩枚輕型航彈)以及兩枚空對空導彈。
它採取前後串列的座艙設計,採用下單翼常規T字形尾翼佈局。 兩台引擎被安裝在機翼上部。
它的飛行控制系統採用與先進戰鬥機相同的線傳控制。 主翼採用低單翼直線翼型。 機翼接近機身處改向斜前方伸展。 為能提高升力,機翼前緣有高升力條板,後緣有雙重縫翼。 它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這使得它的推力遠高於同時期的其他高級教練機。 它還有幾個驚人的地方,如機翼攻擊角上限與F-16相同,可達25度。 它的7個外掛點可載武器達兩噸,只有俄羅斯的另一款高級教練機雅克-130可與之媲美。 它裝有多功能雷達,搜索距離達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