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聞人簡介

danny 2009-2-18 16:22

世界聞人簡介

[color=#555555][b]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
[/b]義大利航海家,新大陸的發現者。出生於寄居熱那亞的西班牙猶太織布工家庭。十四歲就到海上生活,當過海盜。1484年他懷著熱情的理想和含糊的計畫,向葡萄牙國王求助,遭到拒絕,於是轉向西班牙。因為有大貴族的支持,他受到國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貝拉召見。經過四年的周折,他的計畫終於被接受,國王給予他海軍上將的名義和百萬金幣的裝備。1492年8月3日黎明前率領由三艘帆船組成的船隊從帕洛斯角出發,在大西洋上克服了船員的懷疑動搖以至陰謀叛亂,堅持西航,終於在10月12日凌晨登上巴哈馬群島的瓜納哈尼島。這是歐洲人第一次發現的新世界土地。他巡航了一些島嶼,尋覓黃金。後來在海地島(他取名為埃斯帕諾拉)建立一個據點,派一部分船員留守,於1493年初返航西班牙,歸國後受國王、王后隆重接待。哥倫布富有理想的心智和大膽無畏的精神,這使他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之一,帶給他榮譽和財富。可是他粗暴橫蠻的脾氣,貪婪攫取的性格,再加上缺乏管理能力,終於使他的偉大事業以悲劇告終。他雖然發現了新大陸,但是自己並不知道。四次遠航,發現外人從未到過的地方,至死還認為是東方印度附近的島嶼。


[b]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b]
出生於印度孟買藝術家庭,六歲返回英國念書。西元1882年重返印度,擔任新聞記者。1892年居住美國,其後遷居南非,1902年返回英國,因經常遊歷各地,見聞廣博,對風土人情有敏銳的觀察力,有小說吉姆、消失的光芒、山中的平凡故事,詩歌軍營歌謠等,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b]威爾遜(1856~1924):[/b]
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是理想主義者。生於維吉尼亞州的斯坦頓,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霍布金斯大學。1902年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改革教學法,聲名日噪,1910年當選新澤西州州長。1912年當選美國總統,1916年連任。1920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b]達伽馬(Vasco da Gama, 約1460~1524):[/b]
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的葡萄牙航海家。由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的海路的開拓者。出身貴族。1492年葡萄牙國王命令他在海上攔截法國船隻,以報復法國對葡萄牙船隻的劫掠,出色地完成任務。國王約翰派遣他的父親率領船隊開闢通往亞洲的海路,其父死後指定由他接任。1497年7月8日,他率領船隊由里斯本出發,經過加那利群島和佛德角群島,繞過好望角,次年4月7日船到現屬肯亞的蒙巴薩和馬林迪,然後穿過印度洋,於5月20日到達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因信仰不同以及和阿拉伯商人利益衝突,受到當地統治者嫉視,遂於8月底離去,並偷偷帶走五、六個印度人,於1499年9月回到里斯本。不久國王又派航海家卡布拉爾率船隊去卡利卡特。在他離開後,留下的葡萄牙人被當地人所殺。於是達伽馬奉命率船隊前往報復,並建立葡萄牙在印度洋上的霸權。船隊途經基爾瓦(今坦尚尼亞)時,威脅該國埃米爾臣服葡萄牙。經過果亞,然後在卡利卡特北部海面上捕俘一艘阿拉伯商船,將船上幾百乘客,包括婦女兒童全部燒死。接著下令卡利卡特統治者驅逐全部阿拉伯人,為達到目的,炮擊該城,屠殺了一批漁民,在附近一次海戰中擊潰了阿拉伯船隊。1503年2月啟程回國,10月到達。1519年受封伯爵。1524年受命為印度總督,9月到達果亞,不久染疾,12月死於科欽。


[b]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b]
葡萄牙著名航海家,被認為是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出身於波多的一貴族家庭。1505年參加葡萄牙海軍去印度作戰。1511年參加攻占麻六甲海峽之役。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隨軍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薩莫爾,因受傷成終身跛腳。1514年回國後兩次上奏國王要求晉級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絕。1517年麥哲倫偕同宇宙學者法萊羅去西班牙,放棄葡萄牙國籍,轉為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服務。1518年出任遠征船隊隊長,前往為西班牙開闢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線。麥哲倫自信能發現一條從大西洋通往南海的海峽。1519年9月20日船隊啟航,270名水手來自9個國家。同年12月13日,船隊到達里約熱內盧灣。次年3月到達聖朱利安港。在鎮壓了西班牙船發起的叛亂後,船隊繼續南下。10月21日繞過維爾京角時,在南緯5050′處進入他們要找的海峽(後以麥哲倫的名字命名)。到達海峽西端,船隊只剩下3條船。10月28日進入「南海」。因海域風平浪淨,被稱為太平洋。12月船隊從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2月在西經158偃B穿過赤道,3月6日抵達關島。後在今菲律賓群島的馬薩瓦登陸,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個同盟者。4月27日麥哲倫在馬克坦島上與當地人作戰時被殺。麥哲倫死後,只有兩條船到達摩鹿加,一條船維多利亞號於1522年9月由埃爾卡諾指揮回到西班牙。生還者還有另外十七名歐洲人和四名印地安人。埃爾卡諾從太平洋繞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證明地球是圓的。麥哲倫的突出貢獻不在於環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膽的信念和對這一事業的出色指揮。他是第一個從東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三個多月的航行,改變了當時流行的觀念:從新大陸乘船向西只消幾天便可到達東印度。許多人譴責他為西班牙效勞,但全體葡萄牙人始終認為他屬於葡萄牙。


[b]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b]
出生於德意志薩克森尼(Saxony)的埃斯勒本(Eisleben),先世原本務農,其父親轉入礦業,因經營得法,而頗有資產。馬丁路德自幼聰慧,上進心強,十八歲時被送進艾福(Erfurt)大學攻讀法律。但因其志趣在神學,故在西元 1505年獲得碩士後,即不顧父親的反對,轉入艾福的奧古斯丁修道院(Order of St. Augustine)當修士。兩年後,路德正式成為教士,並奉派至威登堡(Wittenberg)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1512年,他再取得神學博士學位,成為聖經教授。馬丁路德性情激烈,精神不穩定,對上帝的全能常感恐懼,對自身的渺小覺得沮喪。他經常為能否得救而感痛苦,而當時教會提供的辦法,如聖禮、祈禱、彌撒等,又多無助於解除其心中的惶惑。據說,在1505年7月某日,他曾在暴風雨中遭到雷擊倒地,受驚之餘,不禁向聖安妮(St. Ann, Mother of Blessed Virgin)許願,若得不死,將終身為修道士。1510年,他至羅馬出差,親睹上層教士之靡爛,深受震驚。在神學上,馬丁路德深受奧古斯丁學派的影響。奧古斯丁學派主張上帝全知全能,世間一切皆其旨意;人性墮落而邪惡,人無法有善行;人完全依賴上帝,才能免於罪惡和死後得救;只有預定得救的人才能得到永生。馬丁路德由於研究聖經和奧古斯丁論著,對神學提出新的看法:人性因原罪而完全變壞,人除會犯罪外,實無力遵守上帝的誡命。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by Faith alone)如新約羅馬書第一章第十七節所言:「義人必因信而生」。復義(The Justification)人獲得赦罪,僅是基督以其救恩將人的罪遮掩起來,並非將其改變成「義人」(The Just)。依持的信心(The Fiducial Faith)人只需依持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功勳,即足得救,故一切「善行」,包括克己、呼求聖母助佑或聖人的轉求、齋戒、長途朝聖,尤其大赦等,皆屬不必。


[b]茲文里(Ulrich Zwingli,1484~1531):[/b]
出生於瑞士,與馬丁路德是同時代的人物,受過嚴格的人文主義訓練,在巴賽爾(Basel)獲得碩士學位。他仰慕基督教人文主義學者(Christian humanist)伊拉斯默斯(Desiderius Erasmus,1469~1536),並受其影響,致力於研究聖經與初期教會教父的著作,並開始批評羅馬公教教義。西元1519年,茲文里在蘇黎世(Zurich)傳教。他閱讀馬丁路德攻擊羅馬教會的著作,並在布道中公開反對羅馬教會的立場,投入宗教改革。他逐漸贏得蘇黎世人民的支持,到1525年已把蘇黎世轉變成一個新教教區。茲文里的宗教主張在許多方面與馬丁路德相近。例如他奉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權威,否認教士有施行奇蹟的力量,反對教士獨身、齋期、苦修、告解及買賣贖罪券等。但是,茲文里的宗教思想比馬丁路德更務實、更重理性、更少神祕的宗教感情。他認為崇拜聖徒,使用燻香、燭光、圖像等皆屬迷信,也不贊成在教堂中使用音樂。他廢除羅馬教會的儀式,教堂幾乎不做任何裝飾。不過,茲文里與馬丁路德的最大不同是在「聖餐禮」的解釋方面。路德主張「共在論」,即耶穌的血與肉在酒與餅之中;茲文里則主張「象徵說」,認為酒與餅只象徵耶穌的血與肉。這個差異使兩者終於分道揚鑣,無法合作。茲文里的改革運動受到瑞士北部德語區商業城市的歡迎,但遭到中南部農業郡的抗拒。1529年,茲文里與農業郡的羅馬公教信徒發生戰爭,兩年後敗死於卡培爾城(Kappel)。1549年,茲文里的信徒在布林格(Heinrich Bullinger,1504~1575)的領導下,與喀爾文教派聯合。

[b]喀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b]
是喀爾文教派的創始者。他出生於法國,在巴黎接受人文主義教育。西元1534年,他因思想傾向新教,為避免被逮捕,乃逃到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後轉赴瑞士巴塞爾城。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原理(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提出其重要神學主張。喀爾文在西元1536年抵日內瓦(Geneva)。當時,日內瓦人推翻了薩伏伊公爵(Duke of Savoy)的統治,改建共和;同時,新教的勢力開始滲入。日內瓦的新教領袖法萊爾(William Farel, 1489~1565)力請其留下,協助推動宗教改革。喀爾文因組織力強,迅速成為該城領袖,但他意欲建立嚴格的神權統治,不為日內瓦市民所喜,兩年後即遭驅逐出境。1541年,喀爾文再回到日內瓦,擔任首牧,控制了日內瓦的政治與宗教,直到1564年去世為止。在教義方面,喀爾文主張人生的目的在榮耀上帝,而非拯救自己。與路德一樣,他強調信仰的重要,認為靠事功善行不能得救。但是,喀爾文也不認為僅靠信仰即可得救。他提出「預選說」(predestination),指出只有上帝預先選定的少數人,始能得救。人不但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得救,也無法獲知他是否在得救的行列中。可以確定的是,他若多行不義和違反誡命,則必遭沉淪;但他若能抵抗試煉與誘惑,過著聖潔的生活,則他可能已獲救,雖然他自己並不能確定。


[b]瓦特(James Watt,1736~1819):[/b]
出身自蘇格蘭格林諾克城一個小商人家庭,年幼就學時,喜獨自沉思,曾以一小故事名聞遐爾:「有一天,燒開水的壺水開了,壺蓋被壺水的蒸氣衝的汲汲作響,而他卻極欲思考其中的奧祕,罔顧別人異樣的眼光,甚至被冷嘲熱諷,而不以為意。」年輕時隨父親至倫敦,在一個鐵工廠裡當學徒,一年後回家鄉,返回蘇格蘭後,本想在格拉斯哥開設一個鐵器鋪,但當地工人行會以瓦特未經過足夠學徒生活,且未取得師傅地位,不准他開設鐵器鋪。後來,瓦特認識一位格拉斯哥大學的教授,經格拉斯哥大學教授布拉克介紹,在格拉斯哥大學獲得數學儀器製造技工的名義,始得在大學範圍內設立一個小鐵器店。從此瓦特有了與大學教授、學生等,討論各種有關科學問題的機會。西元1764年間,大學有一部紐昆門蒸汽機損壞,交予瓦特修理,瓦特將它修理好,且引起他的興趣,紐昆門蒸汽機主要是由一鐵筒和活塞構成,當鐵筒中蒸汽將活塞推舉上升後,即須灑入冷水使蒸汽冷卻,使上升活塞降落。但是筒內加水,就須等待一段時間加熱,筒內始有足夠的蒸汽再將活塞推舉上升。這種裝置既費時,又費燃料,這是紐昆門蒸汽機最大的缺點。針對這種缺點,瓦特設法加以改良。經過五年的苦思和實驗,他在1769年製成一部新型的蒸汽機。瓦特改良的蒸汽機,主要是在紐昆門蒸汽機的鐵筒上接裝一個真空的冷凝器,冷凝器與鐵筒相連處裝有舌門。當活塞上升後,鐵筒內的蒸汽可經舌門自動進入冷凝器,而不須灑入冷水。這樣,活塞就可上下舉動,既省時又省燃料。到了1782年,瓦特又設計了一種更精巧的蒸汽機。前次改良的蒸汽機只能上下舉動,而這次發明的蒸汽機則可左右往復轉動。倘若用曲桿等裝置,將其與騾紡機、動力織布機等連接起來,蒸汽機就可以成為推動機器生產的動力機。這樣一來,工廠就可移到通都大邑,工業建設不須再受地理的限制。這是瓦特發明蒸汽機最大的貢獻。(摘錄高亞偉:世界通史(中冊),臺北,民國七十三年修訂三版,頁170-171) [/color]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聞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