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56491 2011-3-30 00:17
月亮至今仍在收縮中!?
[size=3]一般來說,即使像岩石般堅硬的固體,也會發生熱脹冷縮。近年來,科學家根據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月球無人探測機「月球軌道探測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的觀測結果,發表了「月球仍持續冷却中,在這10億年內,半徑已收縮了約100公尺」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月球發生收縮的結果,形成了可在月球表面上觀測到的許多「褶皺」。
[img]http://mag.nownews.com/img/12/i11374-7.jpg[/img]
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月球的起源,其中有一有力假說──巨大撞擊說。亦即,在大約46億年以前,火星大小的微行星撞擊了原始地球,四處飛散的碎片受到重力吸引而聚集成為月球。一般認為,在這樣的過程中,以及放射性物質衰變所伴隨而生的熱,會使初期月球表面處在完全熔化的高溫狀態下。
月球在噴出岩漿並形成「海」(看起來較暗的平坦區域)的火山活動結束後,開始逐漸冷卻。至於是否已經完全冷卻,直到今天都還無法肯定。有關在最近的10億年內,月球整體仍在持續收縮的研究成果,發表於2010年8月20日號的科學雜誌《Science》中。相對於月球46億年的歷史來看,這10億年的時間可算是在近期才發生的事情而已。
收縮的證據就是月球表面的「褶皺」。由於收縮造成月球表面受到壓縮方向的力,於是在月球表面到處形成像褶皺的懸崖。這些懸崖被稱為「瓣狀陡坡」(lobate scarps)。
瓣狀陡坡的最大高度約為100公尺,長度則有數公里。從形成的瓣狀陡坡大小來看,推測月球半徑大約收縮了100公尺。由於月球半徑大約為1700公里,所以收縮程度非常小。
實際上,像這樣的瓣狀陡坡早在1970年左右,載人月球探測的「阿波羅計畫」時就已經發現到了。只不過,當時進行的觀測只侷限在月球赤道附近(約是全月表的20%)。
另一方面,2009年6月發射升空的月球軌道探測器LRO,正在進行製作整個月球表面的「綜合地圖」。此一觀測最高能夠辨識到50公分大小的物體,是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在觀測過程中,又新發現到了14處的瓣狀陡坡。其中7處是在南北緯60度以上的高緯度。因此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瓣狀陡坡是月球的全面活動,也就是月球的收縮所造成。
這次也發現,因為瓣狀陡坡的脊線穿越小隕石坑,有數個地方的隕石坑形狀被破壞。這也意味著,瓣狀陡坡是在隕石坑形成之後才形成的。經由這些分析結果看來,瓣狀陡坡的形成,也就是月球的收縮,應是在10億年之內發生的。[/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