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還沒擠奶先把主人吃垮

taipenshin 2011-3-8 00:22

還沒擠奶先把主人吃垮

[size=3]廣告中女主角說「我家養了一頭牛」,脖子上掛著鈴鐺的黑白乳牛適時從背後走過,感覺杯中的牛奶好新鮮,家裡有頭牛真讓人羨慕!但現實是,自己養牛一點都不浪漫,你以為牛只吃草很便宜,但其實牠一天的伙食費就要500元,養60多頭牛,一個月就要花掉100萬,最慘的是,給牠吃的草如果不夠營養,牠生完產體力不支就翹辮子了,你要上哪擠牛奶?這麼慘的經驗,都是大山牧場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艱辛。

大山牧場GPS座標、地圖、旅遊資訊

大山牧場主人林大山,配合政府的農村再生政策於民國70年開始養牛,其實也有點受騙上當,當時政府的宣傳是一頭牛1天可以生產10公斤牛奶,為酪農賺入60元,而其他勞力工作1天只有15元,從數字上來看,養牛真的好賺又輕鬆。

林大山興沖沖地投入,一隻牛3萬元,依政府的輔導買了12隻,再花80萬元蓋牛舍,一下就花了快200萬元,等到要擠牛奶了,才發現沒有冷凍庫不行,只好再花20萬元建冷凍庫;開始做了才知道,養牛,真的是累死人的行業,清晨天還沒亮就要擠牛奶,傍晚還要擠一次,中午牛在休息睡覺,養牛的人則要趕著去割草讓牛吃,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而且全年無休,但一切都不像宣傳單上的那麼美好,養了牛才知道,乳牛吃野草營養根本不夠,生產完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生完小牛不久之後就一命嗚呼。

↓牛的食量很大,一天的食料費用就要花掉500元。(記者王以瑾/攝影)


一下投入250萬元,30年前這可是一個巨大數字,但如台灣俚語說的,「頭都洗下去了」,林大山只好硬著頭皮養下去,直到省政府農林廳持續由國外聘請專家,改善酪農戶的養殖方式,情況才漸漸好轉,而同期的農戶許多撐不下去,林大山也同時接手其他牧場的牛,規模最大時,曾經養到300頭。

↓大山牧場剛完工的新餐廳。(記者王以瑾/攝影)


↓大山牧場的用餐區牆面以黑白裝飾,很有「牛味」。(記者王以瑾/攝影)


回顧養牛經歷,林大山同時說了一個有趣的政策;在台灣嘗試發展養牛業的起始,主管當局本來推廣的是3戶共養一頭牛,增加家庭收入,但沒考慮到人都有私心,3戶沒有1戶給牛好好吃一頓的,但擠奶時卻很拚命,這樣牛養得起來才奇怪,當然很快就被搞死了。

大山牧場已經轉型觀光,牛隻數也減少到80多頭,牛奶主要供應現場販賣、保久乳,以及各式乳製品、料理使用,牧場裡的牛有兩個品種,即黑白色的荷蘭乳牛以及棕色的澳洲娟姍牛。

乳牛的「人生」其實相當辛苦,牠在14~17個月時就要配種,懷胎10月,休息2個月再懷一次胎,一生之中都在配種、懷孕、擠奶中循環,一般來說,一隻牛最多懷孕3次,當然也有例外,牧場裡就有一隻阿嬤級的乳牛從89年養到現在,已經懷孕7、8次了,為牧場生產不遺餘力。

↓餵牛喝ㄋㄟㄋㄟ是小朋友很喜歡的活動。(記者王以瑾/攝影)


↓大山牧場的牛奶麻糬超Q軟,是熱門商品。(記者王以瑾/攝影)


牧場裡的鮮奶當然比包裝鮮奶好喝多了,到牧場玩,一定不能錯過各項乳品、乳製品,這裡也有市面上不太容易買到的無糖優格,其他還有饅頭、奶酪、冰淇淋、牛軋糖等,其中,要特別提的是熱門商品超Q軟的手工牛奶麻糬,林太太的娘家是做客家麻糬生意的,牛奶麻糬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林大山和太太花了4個月,不知道倒掉多少原料才終於做成功。這裡的餐點也有多樣以鮮奶入菜,以蔬菜水果加鮮奶為湯底的大山鮮奶風味鍋是排行榜冠軍。

大山牧場也提供團體生態解說行程,每人150~200元,時間為3小時,入場消費送「餵小牛喝ㄋㄟㄋㄟ」等體驗券。[/size]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還沒擠奶先把主人吃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