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sew 2011-2-24 10:56
為神明點燈照路 林家父子傳承做了140年
[align=left]不知道為什麼,燈籠店明明是做神明服務的行業,但它在朝天宮這條街上卻顯得格格不入,或許是它太安靜、太傳統,和花生、芝蔴油的叫賣,以及人群的喧囂無法融合,也或許是老闆一筆一畫的紮實認真,對照進香隊伍普遍採用印刷燈籠,更突顯了他的老派與固執。現在找遍雲林,大概僅剩森興這家燈籠店,全省也沒剩幾家了,還有些燈籠店轉型成藝術創作,森興是少之又少仍維持著傳統。
森興燈籠店沒有任何裝潢,四壁空的很也滿得很:從屋頂到牆面,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除了燈籠相關之外,店裡沒有其他的東西,兩個人,一個老闆、一個老闆娘,無視於街上的紛擾,都低著頭忙著手中的事情,一個編竹、做燈籠配件、一個畫燈籠。
森興燈籠店守在朝天宮前超過1個世紀,現在的老闆林聰賢已有60歲;森興是由林聰賢的曾祖父創立,店史從清同治五年(1866年)算起,但森興是祖父林森所命名。曾祖父是向泉州的師傅學藝,之後就在今天的店址處賣燈籠,由於手工好、價格公道,從清朝時期就已打響名號,甚至像台南府城這種當時最發達的大城鎮,也都有人特別來訂製。
以前大戶人家家裡大廳都要掛燈籠的,迎神的隊伍、迎娶的隊伍、送葬的隊伍……在生活中,燈籠是不可或缺的用品,但現代,想想,還有什麼時候要用到燈籠?還有,即使你要買燈籠,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到哪裡買吧?而且,就算要用燈籠、也知道在哪買,你可能會使用較便宜的印刷燈籠替代吧?這一大串聯想下來,難怪燈籠這一行會被認為是步入夕陽的傳統行業,但林聰賢的回答很讓人意外,他說,一直以來沒有大起也沒有大落,都差不多是這樣。
[b]↓整個店面掛滿燈籠的森興燈籠店,與喧鬧的朝天宮前街道有些格格不入,這好像是幾十年、好久以前的時代才有的店家。(記者王以瑾/攝影)[/b]
[img]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677/i1677549.jpg[/img]
林聰賢說,做燈籠是有技術門檻的,燈籠形狀美不美,竹編的技術是第一步,圓的要如球,圓筒型則不但要圓還要直,方型要正,角度也要順,還有裱布也要平順,大小還要照「燈尺」,尺寸不對就不吉利,這種燈籠就賣不出去了。
燈籠的種類非常多,如宮燈、新娘燈、姓氏燈,比較少見的是方型的轎燈,還有可以開合的雨傘燈。
燈籠有紙和布的兩種,布燈籠的布是紗布,上面還塗了層洋菜,書寫作畫時才不會暈開。手工製燈雖然好看,但非常麻煩,如果是圖案較複雜、使用顏色較多者,必須上完一個顏色,等顏料乾了再上另一種顏色,所以做一個燈籠可能要花好幾天,像最常使用的天公燈,就要4、5天時間,更精緻的時間要更久。
就是因為有技術門檻,雖然需求量少,但做的人也比以前少了,需要的人就會找上林聰賢,從南到北都有人訂購,這就是他所謂的不見蕭條的原因。
[b]↓這只八家將差爺雨傘燈相當費工,是林聰賢兒子的作品。(記者王以瑾/攝影)[/b]
[img]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677/i1677550.jpg[/img]
張開一只色彩豐富、畫工精細的雨傘燈,這個栩栩如生的八家將,是林聰賢的兒子所畫,這已超越實用,可當藝術品收藏,很有接班人氣勢,但即使能畫出如此傑出作品,目前下一代還沒人有接班意願,雖然關係著140年老店的存續,但林聰賢不勉強,畢竟他也不是很年輕的時候就一心一意要接下這家店,人的煩惱,其實很多都可以交由時間來解決。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