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 2009-1-25 23:21
印度地理歷史淵源
[color=#555555]壹、 基本資料
[/color][color=#ff8c00]ㄧ、地理環境及氣候[/color]
[color=#555555]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是一個呈不規則三角形的半島,依傍在亞洲大陸南部,國土北以喜瑪拉雅山為屏,與不丹、尼泊爾、中國大陸相鄰,西北接巴基斯坦,東北臨孟加拉、緬甸,東濱孟加拉灣,南部伸入印度洋,西部瀕臨阿拉伯海。全國面積約3,287,590平方公里,相當於台灣的91倍。
地形複雜多變,包括有沖積平原、乾燥沙漠、雨林、沼澤、山峰、森林、高原與湖泊等地貌,海岸線全長10,000多公里,惟多屬平直的沙岸,缺少天然良港。多重的地形亦導致印度氣候各有不同,一般說來,印度因有喜馬拉雅山高踞北部,因此寒風不入,四季溫度偏高,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大致可分為三個季節,每年二月至五月為夏季亦是乾季,除了清奈(Chennai,原名馬德拉斯)馬德拉斯以南海岸地帶與東部阿薩姆地區平均氣溫為攝氏32度到35度外,其他地區均亢旱燠熱,尤其塔爾沙漠東部的氣溫全日都在攝氏42度以上;六月至十月是雨季,由印度洋季風帶來的大量雨水雖然澆熄了暑氣,卻也容易造成河水氾濫;十一月至二月是冬季,此時氣候乾燥涼爽,氣溫約在攝氏10度至15度之間,係印度全年天氣最好的季節。
[/color][color=#ff8c00]二、人文概況[/color]
[color=#555555]論國土,印度為全球第七大國,按人口則排名第二。2000年5月11日印度第10億個人口誕生,成為繼中國大陸之後第二個擁有10億人口的國家。印度雖然早在1952年即開始推行家庭計畫,是最早實施計劃生育的開發中國家,但人口成長依然快速,1951年印度人口僅3億6,100萬人,如今已突破10億人,並且將以1.9%之成長率繼續擴張。
除了人口眾多之外,印度亦是個多種族的國家,最主要人種有印度原住民、印歐民主、雅利安人、蒙古人、土耳其人……等,不同的民族有其各自的文化及語言,加上種族混合、遷移與交流,使同一語系又發展出各種方言,目前印度方言多達200種以上,官方規定的公用語言就有15種,其中北印度通行的印度語,是目前的印度國語,英語則是最通用的商業語言。宗教信仰以印度教為多數,約占總人口之82%,其次依序為回教、基督教、錫克教及佛教。印度雖非政教合一國家,但宗教與種族對政治之影響力極為強烈,因宗教對立而產生之衝突時起。
囿於人口壓力沉重,加上印度政府過去實施中央計畫經濟,使該國人民普遍貧窮,至2000年時尚有26.1%人口,亦即有2億6,000多萬人生活於貧窮下,識字率僅5成左右,而且長期階級世襲制度造成財物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懸殊,阻礙社會進步。
[/color][color=#ff8c00]三、歷史背景[/color]
[color=#555555]印度古稱天竺,其歷史相當悠久,早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達羅荼人(Dradians)就在印度河流域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文化。約在西元前1500年,歐洲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北部,將達羅荼人趕到南部一帶,雅利安人從此成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西元7至12世紀期間,回教徒開始由中亞入侵印度,並在13世紀初建立了有名的德里回教政權。德里回教政權持續100餘年後,政權根基開始動搖,令來自中亞的入侵者有機可趁,終於1526年推翻回教政權,由巴伯爾(Babur)建立蒙兀兒帝國,並將中亞與波斯建築風格引進印度,其後歷任君王亦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建立許多城堡、清真寺和陵墓,名列世界七大古築之一的「泰姬瑪哈陵」就是蒙兀兒第五代君王沙賈汗王所建。
17世紀時,歐洲掀起一陣印度熱潮,許多來自歐洲的商人紛紛在印度擴展商業勢力,一度為印度帶來經濟榮景。到了18世紀蒙兀兒帝國滅亡後,印度進入內憂外患時期,境內不但群雄割據,更飽受伊朗、阿富汗軍隊侵犯,終致在185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
受到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社會亦隨著歐洲工業革命而逐漸由農業化轉向工業化,同時引進西方民主自由的法治與平權觀念,民族意識漸趨覺醒,不但要求自治,並開始反抗英國的統治。1885年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正式成立,其後在印度國父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擔任黨魁時,大力倡導不流血革命運動,以爭取民族獨立。歷經數十年的奮鬥後,印度終於1947年8月15日獲得獨立。然而,甘地將印度教徒與回教徒整合的最高理想卻未能實現,糾紛與騷動造成許多流血事件,最後,分治似乎是解決問題的唯一答案,在印度獨立的同時,巴基斯坦亦自印度分離而自成一國,怎奈要分又分得不徹底,中間還留著一塊喀什米爾(Kashmir),成為印、巴兩國關係的火藥庫。
貳、政治概述
[/color][color=#ff8c00]一、政治體制[/color]
[color=#555555]印度為一聯邦國家,全國分為25個州(state)及7個中央直轄區(union territory)。總統為虛位元首,由國會及地方議會之投票代表選出,任期五年,得連選連任。內閣掌握行政實權,稱為政務院(Council of Ministers),向下院負責,總理由國會多數黨領袖擔任。
國會分上、下兩院,上議院(Council of States)設議員250席,由各州及聯邦議會推選,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下議院(House of the People)議員計545席,其中2名為指派,其餘543席由人民直選產生,每五年改選一次。
中央政府主管具有全國共通性質之事務,如國防、外交、金融等,地方政府則享有相當自主權,對地方財政及貿易等方面事務得自行獨立管理。
[/color][color=#ff8c00]二、政情發展[/color]
[color=#555555]印度自獨立以來長期為甘地家族把持政權,然自1991年8月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遇刺身亡後,國大黨因缺乏有號召力的領袖,以致黨力式微,無法再一枝獨秀,終於1996年的國會大選中喪失多數黨寶座,之後印度一直無法順利產生擁有國會多數席位的執政黨,國大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及由13個小黨組成的聯合陣線(United Front)間互相牽制,以致政權更迭頻繁,1996年迄今已換過四個政府,最短命的只維持13天就宣告解散,期間最長的也不超過455天。
目前的執政黨是以印度人民黨為首之24個政黨組成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NDA)。具強烈民粹主義色彩的印度人民黨曾在1996年大選中重挫國大黨,然因受到國大黨與全國左翼陣線的聯合杯葛,僅執政13天即宣告解散。隨後則由13個左派政黨與地方政黨共組的聯合陣線執政,然聯合陣線有如多頭馬車,一成立即紛爭不斷,因此未及2年復告下台。1998年的大選中,印度人民黨再度獲勝,並與16個小黨組成聯合政府,新政府為了平息執政之初政治不穩的局面,不惜鋌而走險,發動核武試爆,促使印巴武器對峙、引爆南亞政治危機,雖然贏得國內大印度教主義悍衛者的讚賞,卻招致國際社會對印度的經濟制裁。其後又因經改政策未能貫徹,使印度經濟表現不理想,引發倒閣風波,乃於1999年4月以一票之差未能通過國會信任投票,僅執政13個月即告瓦解。
在聯合政府瓦解後,國大黨原想趁勝追擊組閣,卻功敗垂成,總統納瑞雅南(K.R.Narayanan)遂宣佈解散國會,並提前於1999年9、10月舉行大選。是次選舉,由於印度人民黨已認清不可能一黨執政的事實,在選前即聯合地方政黨,利用地方政黨在地方的影響力爭取選票,因此得以再次獲勝,由該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共獲得298席,國大黨及其盟友則僅獲135席,印度仍然是處於聯合政府治國的局面。
最近聯合政府再度面臨考驗,今年3月爆發印度高層官員及軍方官員涉及軍購收賄醜聞,不但迫使人民黨主席、執政聯盟中的平等黨主席,以及包括國防部長在內的多位官員辭職;聯盟黨中一小黨退出執政聯盟;更導致印度人民黨在今年5月的地方選舉中失利。由於這次舉辦的只有5個地方省份選舉,分析家認為短期內尚不致於影響到執政黨的地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此次地方選舉亦反應出印度民眾對聯合政府執政一年多來的感受,如果執政黨未能以此做為警惕,在未來幾年中更加努力,則可能影響到2003年之大選。此外,本次選舉對在野的國大黨亦起了振奮作用,目前擔任國大黨黨揆之拉吉夫。甘地遺孀, 桑妮雅。甘地(Sonia Gandhi)正積極整合黨內大老,強化國大黨實力,以期早日奪回政權。
[/color][color=#ff8c00]三、對外關係[/color]
[color=#555555]印度於1998年5月進行核子試爆,企圖以核子強國進入國際舞台,此舉雖然引起許多國家予以經濟制裁,但各國對其戰略地位的提升亦不敢忽視,印度因此成為列強爭相拉攏的對象。
(一) 美國借印度圍堵中國大陸
過去印度一直是採親蘇立場,與美國關係極為疏遠,惟自蘇聯解體後,印度重擬外交政策,改走務實外交路線,積極參與國際經貿活動,與美國關係亦漸獲改善。近年來,隨著中共國力漸增,美國已然將中共視為新的假想目標,因此亟欲拉攏中共的周圍國家來牽制中共,並期望以全國導彈防衛系統(NMD)來達到武嚇中國大陸的目的,而長久以來是中共潛在敵人的印度自然成了美國最想拉攏的對象之一。然而,巴基斯坦曾是美國戰略夥伴關係亦阻礙著美、印合作關係之進展,所以2000年3月柯林頓有南亞之行,並以印度為主要拜訪國。今(2001)年美國與中共因撞機事件而關係緊張,促使布希政府加速NMD計畫,印度也以善意的態度回應,希望換取美國解除對印度的經濟制裁,一般預測美國可能在6個月內就會撤銷制裁。
(二) 印度是守著中國大陸的後門
印度與中共自1962年發生邊界衝突後,一直處於對峙局勢,及至1993年9月,印度總理拉奧訪問中國大陸,與大陸簽訂邊境和平協定,雙方將裁減佈署在中印交界的兵力。1998年印度的「中國威脅論」導致雙方關係惡化,但次年情況已有所改變,先是1999年6月印度外長訪問大陸,正式聲明印度不認為中共是安全威脅,隨後2000年5月印度總統又進行正式訪問,使兩國關係更進一步緩和,不過,兩國在邊界仍維持有250,000軍力。
(三)中俄印亞洲新戰略三角
冷戰時期,印度以蘇聯為首要盟國,當時列寧曾說,只要俄國、中共、印度人民團結起來,世界革命就會成功。蘇聯解體後,俄國國力不如從前,這項野心也無疾而終。1998年12月俄前總理普利馬可夫訪印時再度提出中(共)、俄、印三國建立亞洲戰略三角議題,以便與美國抗衡;2000年10月,俄國新任總理普丁再訪印度,並達成許多軍事合作協議。
面對美、蘇兩國伸出友誼之手,印度扮演雙面人,一方面對美國布希總統之導彈防衛計畫熱情贊揚,另方面,則不願得罪主要武器供應國俄羅斯,因此印度外長在與來訪之俄羅斯外長出席聯合記者會時,暗示反對美國單方面廢除或修改「反彈道飛彈條約」。
(四)與巴基斯坦情仇難了
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多年宿敵,兩國在獨立之初就開始為爭奪喀什米爾而紛爭不斷,曾經在1947年至1971年間發生過三次大規模戰爭,之後亦時有發生武力衝突及人員死傷。除了在邊界的衝突事件外,印、巴兩國亦在軍力上相互較勁。雖然印度表示發展核子武器是為了與中共抗衡,但巴基斯坦為了不讓印度專美於前,亦積極研發核武。1998年4月11日印度成功試射可攜帶核子彈頭的「火神二型」飛彈,巴基斯坦隨即於4月14日跟進,兩國在核武上互別苗頭,引發南亞政治危機,所幸未發生正式衝突。然而,核戰雖免,兵戰難逃,1999年及2000年印、巴均再傳出為喀什米爾主權問題而起衝突,雖然2001年4月印度總理瓦巴依(Atal Behari Vajpayee)已同意與巴基斯坦展開和平會談,然而,因兩國積怨已深,加上民主意識濃厚,恐怕和平之路仍然遙遠。
參、經濟概況
[/color][color=#ff8c00]一、 經濟資源[/color]
[color=#555555]印度的天然資源豐富,名列全球最大生產國之產品包括:椰子、芝麻仔、香蕉、栗子及牛隻;排名第二者為稻米、高梁、生絲、花生、油菜、甘蔗、棉織布、菸、茶葉、雲母與牛奶;為全球第三大錳生產國;第四大煤礦產國;第五大水泥、鐵礦及小麥生產國;第八大鐵礬土生產國。該國工業亦發達,是世界第九大工業國,主要工業有鋼鐵、紡織、自行車、軍火、化學品、珠寶手工藝、醫藥、電子及電腦等。[/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