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o 2015-7-21 00:08
開明朝太監專權先河的王振
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都有太監專權的現象,並且出現過一些著名的太監,比如秦朝的趙高,東漢末年的十常侍,唐朝的高力士、李輔國、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等,宋朝的童貫,明朝的鄭和、王振、汪直、劉瑾、馮保、魏忠賢、王承恩等,清朝的安德海、崔玉貴、李蓮英等。而且,以上這些太監大多是所謂壞人,當中的一些專權者,甚至是所謂壞透了的人,壞到家了的人。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鄭和就是個好人,而且不僅僅是個好人,還絕對是一個正面人物,甚至算得上是偉大的人物,畢竟在世界範圍內最著名、最有成就的中國航海家就屬他了。之外也還有一些太監,如高力士、馮保、王承恩等,在歷史上有相對而言較為正面的作為,後世給予的評價也還算不錯,算是廣大默默無聞的好太監的代表。
太監並不注定就是壞人,也不注定就是好人,但太監中的大多數人,顯然還是要劃歸好人之列才算公道。畢竟,在通常情況下,壞人在人群中永遠都只佔少數。只是不知為什麼,太監群體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卻一向壞得很。也許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句話所包藏的道理所致?其實,不論是被閹被動成為太監還是自宮主動成為太監,這都是一群不幸的人。只是好太監不太容易出名,因為榮譽基本都會歸於他們的主子。反倒是做了許多壞事甚至無惡不作的太監,倒是把名字留在了史冊上。一旦有那麼幾個特別糟糕的太監掛在某個朝代的口袋上,那這個朝代的名聲肯定就好不到哪裡去,比如唐朝、明朝。不過人民大眾對唐朝那些糟糕的大太監的熟悉程度卻遠不如對明朝那幾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很快就注意到了因宦官專權導致國家滅亡的歷史教訓,所以對太監、宦官的管制非常嚴格,既不允許他們識字讀書,更不允許他們兼任朝廷的文武職位。朱元璋甚至還讓人在後宮的入口處懸掛了一塊3尺高的上面刻有「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字樣的大鐵牌以警示其後的諸帝。不過,因許多太監在靖難之役中立功不少,朱棣對太監的管制就寬鬆了很多。此後,太監在明朝的地位就日益增高。而當帝位傳到大明朝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手裡時,太監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就可謂發生了質的飛躍和提升,而這種顯著的變化,就是從王振這裡開始的。
王振本來是個正常男人,讀過書,也教過書,但不知他出於什麼想法和目的,竟然揮刀自宮投到紫禁城裡混了開去。王振運氣不錯,明宣宗還在位時就把他安排到服伺東宮皇太子的崗位上。結果沒過很久,宣宗崩,朱祁鎮上台當皇上,王振也就受到新皇帝的信任與重用,當上了權力很大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任皇帝,之前依次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
朱祁鎮生於1427年,崩於1464年。在38年的生命旅程中,朱祁鎮創造了兩個值得注目的紀錄。其一,他是明朝16帝中唯一被俘虜過的皇帝,並且比同樣被外族俘虜的宋徽宗、宋欽宗幸運,竟然活著回來了;其二,他是明朝皇帝甚至是中國歷代皇帝中唯一從九五之尊的皇帝淪為戰俘,被釋回來後只得做了太上皇,再後來竟然又重新坐回了皇帝寶座的一位。
之外,明英宗的作為也是有值得表揚之處的。其一,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雖然做了俘虜,但明英宗保持了氣節,堅決地拒絕了敵人讓他寫招降書的要求。其二,明英宗臨死前遺照廢除了明朝皇帝駕崩後部分妃子殉葬的不成文規矩。自宋朝開始,契丹、女真、蒙古等這些一直保持著人殉傳統的邊疆民族次第入主中原,使得在中原早已中斷的人殉制再度興起,而明朝所處的歷史和時間的位置使之似乎只能選擇先繼承,然後再改為妥... ...而當滿族在關外建立後金國乃至於入主中原,人殉的制度居然仍然被他們整個民族保留著,直到康熙年間才得以廢除。
談到明英宗這個人,特別值得指出和反思的是他在位期間所做的兩件大錯事。一是對太監王振的寵信,二是對大功臣于謙的處置。這裡,我們自然只談談王振其人。1435年,明宣宗駕崩,年僅9歲的朱祁鎮即位,這樣的年齡,自然處理不了軍國大事。好在著名的三楊還在。所謂「三楊」,是指宣宗朝內閣中最有才能、最為明宣宗信賴和倚重的名為楊榮、楊士奇、楊溥的三位重臣。朱祁鎮做皇帝的第一階段的前期,還多虧了以「三楊」為首的賢臣集體的堅強輔佐。有三楊在,有對太監專權保持高度警惕性的太皇太后張氏在,自閹入宮的王振雖然自英宗登基後就漸漸得勢了起來,但還真沒有可能跋扈。無奈的是,歲月不饒人。太皇太后張氏於1412年病逝了,而三楊畢竟也是年事已高,或故去,或退休... ...就這樣,開明朝太監專權先河的王振登上了歷史舞台,可惜他扮演的是一個可笑、可恨、可悲的角色。雖然在他之前的明初也有叱吒風雲的太監比如鄭和,可人家鄭和不是專權,只是受到特別重用,而且鄭和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留下的都是美名,而這位同樣大名鼎鼎的王振先生呢,不但是個巨貪,還險些把華夏江山再次獻給了關外的成吉思汗後裔們。
因為太皇太后和三楊的緣故,王振在頭些年就偽裝成毫無權力慾的樣子,並且一門心思進一步博取朱祁鎮對他的信任。到正統七年以後,王振的權勢就變得不可阻擋了,而他也充分利用皇帝對他的高度信任,大肆收受錢財,培植自己的勢力,漸漸的,這位太監就成了一手遮天、肆意妄為,連內閣都要迎合、討好的大角色。如果有誰敢對他表示不滿、不敬,或是不向他送禮,王振就會毫不客氣地收拾他。比如在外省擔任巡撫的于謙,當1446年他進京擬晉見皇帝時,因為沒有按示意給王振送點禮,就被王振指示手下誣告給判成了死刑,雖然因為官民請願的壓力,王振才免了于謙的死罪,但王振卻通過類似這樣的許多事件樹立了自己在百官中的淫威。
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大軍進犯明朝。王振雖不懂軍事,卻渴望建立功勳、名留青史,在明朝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他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像宋真宗那樣親征。一貫對王振言聽計從的皇帝已經22歲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經習慣了聽從,總之這一次朱祁鎮仍然決定按王振的主意去御駕親征!這對其時權力最大的君臣於是在兩天的時間裡拼湊出了數十萬大軍,還帶著一大班朝廷精英,像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坤、戶部尚書王佐及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100多名文武大員就都隨行在側。所幸這時官拜兵部左侍郎的于謙留在了北京城裡。豈料,這龐大而臃腫的軍隊看似在一路追擊敢於進犯的敵人,實際卻是在陷入瓦剌軍的埋伏。許多次,感到形勢不對頭的鄺坤等人都力諫統軍者改變策略,不要中了圈套,但這些正確的建議都被皇帝授予指揮全權的王振一再拒絕。結果,因為指揮錯誤,一貫以善戰著稱的明軍竟然很快就被打敗了,而在崩潰的數十萬大軍中,更有上百名文臣武將在戰陣中壯烈殉國。而作為一國之君的明英宗,竟然生生被敵人活捉!混亂之中,朱祁鎮的護衛將軍樊忠,一怒之下錘殺了王振!
明軍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慘重,這一戰役,通常被視為明朝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明朝對蒙元的優勢自此消失,明軍對關外的攻勢由此轉為守勢。土木堡之變後,北京當即陷入危機,甚至整個明朝都陷入了空前的國家和民族的危機。而這一切,卻皆系王振的瞎折騰所賜。王振這個大太監,也算是死得很難看,死得罪有應得,甚至可以說,是他的眾多惡行終於遭了報應。萬幸的是,兵部侍郎于謙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於既倒,在景泰帝的支持下,他堅定有力地組織、實施了規模可觀的北京保衛戰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明朝的國運這才得以繼續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