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鄭成功少年時曾被賜國姓

Sopa 2015-5-29 00:00

鄭成功少年時曾被賜國姓

  1645年6月,火辣辣、明晃晃的福州,一名21歲的鄭姓少年,在一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吵嚷中,莫名其妙地被改姓「朱」,原本好寫好記的三個「木」字的名「森」,改為「成功」。只過了一年,1646年8月,那個給鄭姓少年賜「國姓」的皇帝,在逃亡路上,被一群拖著長辮子的大兵給砍死了。而那個國姓少年繼續追隨這個姓「朱」的政權,以招討大將軍的名義,在安平、金門一帶和這群長辮子的大兵真刀真槍地火拚。1650年中秋,他來到廈門,就不想走了,革命需要根據地啊。
  事實上,自從那個賜「國姓」的皇帝被砍死之後,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就琢磨著換個地方混了。他想到那幫更強悍的長辮子大兵的堂口,想拉兒子一起去,沒想到這個鄭姓少年逃到金門,與父親決裂,他執意堅守自己的國姓「朱」。史書上說,這個國姓少年於「丁亥(1647)春,移泊鼓浪嶼,與廈門相望」。在這個現代人只知道彈鋼琴的漂亮小島上,小小少年正帶著一幫兄弟大刀長矛地苦練哩。
  國姓少年個人魅力是一碼事,兄弟們感情好是一碼事,可飯得吃、槍得買、船得造,沒錢是萬萬不行的。自他的父親換了堂口之後,鄭家的地盤被家族成員或以前的一些兄弟佔據。當時的廈門是沿海對外貿易的最佳地點,卻為鄭彩、鄭聯兄弟所據。朱成功幾次攻城略地均告失利,面臨著沒有根據地的困難,莫能展其所為。一大幫兄弟只得在安平或在廈門小島鼓浪嶼、鎮海衛到海澄(今龍海)一帶的海島上苦練拳腳,等待時機。
  朱成功手下有一位玉樹臨風的左先鋒,名叫施瑯,他說,對付鄭聯不一定要硬打,用點小計策就能搞掂。施瑯說,鄭聯是酒色之徒、無謀之輩,國姓爺只要帶4只大船寄泊在鼓浪嶼,他見您船少,一定不會猜疑;其餘的船隻陸續假裝成商船,或寄泊在島美、浯嶼,或寄泊於大擔、白石頭,或從鼓浪嶼轉入崎尾,或直接入港寄碇在廈門港水仙宮前。國姓爺帶一兩個人登岸拜謁,語言謙恭些,再送千石大米給鄭聯,鄭聯必喜而不疑,再找準時機突襲、吃掉他。
  朱成功為這個計謀點贊,隨即選精兵500名,配船4只,從廣東揭陽揚帆出發,依計而行。1650年八月十五日晚上,鄭聯與兄弟們大擺宴席,徹夜狂歡,嗨到停不下來。按廈門風俗,中秋是非常重要、熱鬧的節日,足足要慶祝一個月,是月,街市及鄉村皆演戲,祀土地之神,週一月而後已。二更鼓後,朱成功的船隻到達廈門。次日早上,朱成功帶親隨前來拜見,鄭聯見他謙恭有禮,看上去對廈門這個堂口也無非分之想,更是不加在意。
  看鄭聯不防備自己,朱成功便密令手下諸船陸續進港,悄悄緊靠鄭聯所屬船隻,約好到時以聽炮聲為號,一齊動手。首先砍死了鄭聯,隨後一舉控制鄭聯的全部兵馬,海上軍皆屬焉,可四萬餘人。朱成功一下子就擁有了4萬多兄弟的大堂口廈門。朱成功取得廈門港,終於有了一個開展海上貿易的基地,實現他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東西洋餉,我所自生自殖者也,進戰退守綽綽餘裕的經濟戰略規劃,可以從容籌糧積餉,製造船械。從軍事上講,廈門地處海疆要地,處泉漳之交,扼臺灣之要,為東南門戶,十閩之保障,海疆之要區也,便於朱成功發展水師,不再打遊擊了,他有了一個經營海上貿易,直至收復臺灣的穩固基地。
  從1650年的那個中秋開始,朱成功在廈門待了整整11年。當然,朱成功職業生涯最高峰出現在離開廈門、登上臺灣島的那一剎那,就在當年(1662),朱成功變成了那個家喻戶曉、地球人都知道的英雄鄭成功。也就在當年,朱成功在臺灣逝世,蓋棺定論,塵埃落定。「鄭成功」的名頭永遠地蓋過了「朱成功」。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鄭成功少年時曾被賜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