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a 2015-5-21 21:34
曾國藩的長江戰略
從軍事地理戰略的角度來看,自古以來,但凡能夠割據江南而成大業者,無不遵循兩大基本戰略原則,一是以強大水軍控制長江,據有荊襄、武昌、南京等長江上、中、下游諸要點,擁有完整的長江防線。二是守江必守淮。歷史上孫權不惜與盟友劉備決裂、誓奪荊州及北攻合肥,其意義就在於此。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和後來的南宋能夠長期固守江南,也在於這兩大戰略原則執行得較好。同樣,歷史上消滅江南割據政權的歷次戰爭,也都是兵分兩路,一路取四川、荊襄,據長江上游有利地勢順流而下,另一路突破淮河防線,兩路並進,達到消滅江南割據政權的戰略目的。歷史上西晉滅東吳之戰、隋朝滅南陳之戰、蒙元滅南宋之戰、滿清滅南明之戰,莫不如此實施戰略部署。
在攻滅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曾國藩制定了一套清晰明確的長江戰略,並加以堅持毫不動搖,從而最終擊敗了太平軍。曾國藩的戰略非常簡單明,即以強大水軍控制長江,然後順江而下,逐一拔除南京外圍據點,最後攻取南京。曾國藩認為,打敗太平軍必須要控制長江,長江有三大鎮,上鎮是荊州,中鎮是武昌,下鎮是南京,中鎮還包括九江,下鎮還包括鎮江。太平天國已經佔據了南京、九江、安慶、武昌。因此,曾國藩的主要戰略部署就是圍繞這幾個戰略要點展開。
他以水師切斷長江的通路。用挖壕、長期圍困的辦法逐次打武昌,打九江,打安慶,最後打南京。所以曾國藩一輩子打了無數的敗仗,他就打過四次勝仗,第一次打下武昌、第二次打下九江、第三次打下安慶、第四次打下南京。但就憑藉著這四次戰略性的勝仗,曾國藩成就了他的第一中興名臣的偉業。
太平天國起於廣西,割據江南、徐圖天下、如當年朱元璋故事當是洪秀全的正確選擇。拋開天京事變等內訌不說,太平天國在建都南京後,洪秀全等人完全忽視了長江防線的經營,忽視了對長江的控制,這個戰略失誤埋下了太平天國失敗的禍根。
當時洪秀全置清軍在南京和揚州城外建立的江南、江北大營於不顧,分兵進行北伐和西征,就是一個明顯的戰略失策。當時太平軍雖號稱百萬,但除去老弱婦孺,能戰之兵只有十萬左右。如集中兵力先摧毀威脅南京的江南、江北大營(時兩大營兵力不足三萬人),然後以南京為中心,溯江而上取安慶、九江、武漢、荊襄而佔地利,順江而下取上海、蘇杭以取財賦,建立鞏固的江南根據地,最後再揮師北伐,與清廷爭奪天下,也許會取得朱元璋似的勝利。但天國領袖們缺乏戰略眼光,沒有一個明確的長江戰略而是匆匆將全部太平軍兵一分為三,把有限的兵力平均用之於北伐、西征和保衛天京的戰場上,結果無論留守天京,還是北伐、西征,其兵力均不佔優勢,實際上給了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太平軍西征歷時3年,雖然佔領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部分地區及安慶、九江、武漢三大戰略要地,使天京上游有了可靠屏障,為以後堅持鬥爭打下堅定的基礎。但由於進攻兵力不足未能迅速具有長江上游荊襄要害之地。後來為了回救天京,石達開又被迫撤圍南昌,使得被困南昌、已成甕中之鱉的曾國藩逃出生天,未能給湘軍以殲滅性打擊,軍事上留下了巨大隱患。太平軍北伐更是缺乏戰略眼光。洪秀全貿然派出2萬餘孤軍遠征深入華北,謀取北京。但這種兵力不足、無後方的流動性作戰,軍事上絕無優勢。雖以精銳之師,長驅六省,牽制了大量清軍,但還是陷入清軍重圍,加之後援部隊派出過遲,且於中途潰散,北伐軍終不免全軍覆沒。
由於沒有建立明晰的長江戰略,太平軍忽視對水軍的建設,本來比較強大的水軍逐漸衰敗,完全失去了對長江的控制能力。於是,洪秀全既沒有據有荊襄,擁有完整的長江防線,也沒有把戰線推進到淮河流域,就連統治中心南京也始終處於清軍的戰略包圍之中。到了太平天國後期,這個戰略失誤導致控制長江根本無從談起,最終也導致了天平天國的滅亡。
1862年10月,湘軍包圍南京,太平天國的最後決戰—天京解圍戰打響了。當時,李秀成率部向雨花台湘軍發起連續猛攻,經過46天激戰,湘軍大敗,「驚心動魄,深慮難以持久」,只能憑重重疊疊的深濠堅壘進行頑抗。曾國荃面部受傷,幾乎喪命,曾國藩亦哀歎「心已用爛,膽已驚破」。但太平軍此時已無像樣的水軍,從而上演了軍事史上的奇觀:被困雨花台的湘軍可以從水路不斷得到餉械兵員的補充,吃得飽、住得暖;而實施包圍的李秀成的二十萬大軍,竟既缺冬衣,又少軍糧,將士飢寒交迫。在這種情況下,李秀成被迫下令撤軍。這次太平軍出兵規模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場大會戰,就這樣失敗了,天平天國在軍事上已經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