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唯一得到善終的漢初三傑

obavia 2015-4-19 01:10

唯一得到善終的漢初三傑

  「圯上敬履」是一個精心編造的故事,也是張良的天才創意,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張良的智商和情商明顯高於韓信和蕭何等人。圯上老人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除了張良之外沒有第二個目擊證人。可是到最後,神話卻來了個現實的結尾,張良假戲真做地弄來一塊黃石作為物證,以此來證明自己從前所言句句為實。張良是劉邦欽定的「漢初三傑」之一,劉邦曾經心悅誠服地說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張良的字。劉邦的金口玉言,更加奠定了張良作為大漢王朝開國元勳的政治地位。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幾乎是一條鐵律。漢朝的開國功臣也都被這一潛規則給「潛」過,「悲劇」程度和功勞成正比,功勞越大,結局越慘。張良卻是一個例外,自始至終,他深得劉邦的充分信任,在後劉邦時代,張良依然贏得了呂后的足夠尊敬。張良究竟有何過人才幹,能讓劉邦佩服得五體投地?張良又有何過人手段,能讓自己得以善終?讓我們重回「漢初三傑」名號出爐的輝煌瞬間。
  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劉邦登基,大漢王朝正式建立。三個月後,志得意滿的開國皇帝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辦規模空前的慶功宴。酒酣耳熱之際,劉邦給大家出了一道思考題:「我,為什麼能夠完勝項羽?」在一片馬屁聲中,劉邦公佈了標準答案:「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劉邦這段話堪稱字字珠璣。他講話的重要意義在於:第一,劉邦親自評定出了三傑;第二,劉邦為三傑排定了次序張良、蕭何、韓信;第三,劉邦如此定位張良的作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第四,還應注意一個細節,劉邦提到張良的時候,沒有直呼其名,而是使用了敬稱,稱呼張良的字「子房」。蕭何、韓信則沒有享受相同的待遇。
  然而,劉邦的講話卻又令人費解。劉邦對於張良的定位是「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但遍翻《史記》,也很難為劉邦的這一論斷找到足夠的論據。用劉邦的這一標準來衡量張良,張良的功勞實在不過爾爾,難以望蕭何、韓信的項背。具體來說,張良的功勞都有哪些呢?主要有二:一為下邑劃策,一為阻止分封。  
  我們先來省視張良的第一大功:下邑劃策。鴻門宴後,項羽大封天下。此次大封過程中,項羽共冊立了十八個王,而他自己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徐州)。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為巴蜀和漢中。同時,項羽還把關中地區一分為三,讓壅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分而治之。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這樣分封的目的,就是要用這三個人堵住劉邦的出蜀之路。劉邦心裡當然也清楚,於是,在去自己巴蜀的封地途中,劉邦一把火燒掉了自己剛剛走過的通往巴蜀的棧道。我們知道,當時蜀道是天險,直到唐朝,李白還寫過一首《蜀道難》,其中就這樣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棧道就是當時巴蜀和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劉邦用火燒棧道的方式告訴世人,尤其是告訴項羽,我會安心於巴蜀,你看,我不是連回來的路都燒斷了嗎?
  項羽心情大好,遂放心東歸,衣錦還鄉、耀武揚威。誰知,正在項羽的興頭之上,山東東部齊地的田榮已公開反叛。田榮擊殺項羽分封的田巿、田安,趕跑田都,將三齊合併,自立為王。項羽惱羞成怒,馬上調集大軍討伐田榮。就在項羽帶兵討伐田榮的時候,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三秦,殺出函谷關,千里奔襲,長驅直入,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項羽的老巢彭城,壓抑了很久的劉邦開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後院失火,項羽大吃一驚,他挑選精兵三萬,以突襲的方式殺回彭城。沉於溫柔鄉中的劉邦哪裡會是項羽的對手!項羽以少勝多,將劉邦打得人仰馬翻。
  劉邦也被項羽的軍隊密密麻麻地包圍,《史記》這樣說:「圍漢王三匝。」漢王劉邦馬上就要被項羽生擒了!在此千鈞一髮之時,突然一場沙塵暴昏天暗地地吹來。《史記》這樣記載:「大風從西北起,折木發屋,揚沙石,晝晦。」罕見的沙塵暴讓項羽的軍隊陣腳大亂,劉邦則趁亂逃生,「得與數十騎遁去」,得以突圍。當時,呂后的兄長呂澤已在下邑(今安徽碭山)起兵,下邑是劉邦的根據地,兵敗的劉邦自然會把下邑當成自己的棲息地。陪同劉邦來到下邑的,就是張良。
  這是劉邦最狼狽的一次記憶,五十六萬大軍被項羽三萬精兵瞬間擊潰,正在溫柔富貴鄉中的他只落了個抱頭鼠竄的結局。死裡逃生的劉邦,灰頭土臉地來到了下邑,漢王急匆匆下馬,倚著馬鞍大聲發問:「我情願把函谷關以東的土地全部拿出來,只是不知道該把這些土地給誰,天下之大,又有誰可以和我一起共抗項羽呢?」兵敗的劉邦此時的焦慮和鬱悶,可想而知。很快,劉邦聽到了回應:「既然您願意拿出關東的土地,那麼就把這些土地分給這幾個人吧,他們是九江王黥布,和齊王一起反對項羽的彭越,我們陣營的韓信。」劉邦循著聲音望去,原來是張良。「為什麼要把土地分給這三個人呢?」劉邦自然要問。「九江王黥布本來就和項羽有矛盾;彭越本來是梁地的義軍領袖,最後卻沒有被項羽分封,因此,也對項羽懷恨在心;至於韓信,他可是我們陣營中最善於打勝仗的將軍。既然您願意以土地換人心,那就把土地給這三個人好了。」
  這就是「下邑劃策」的核心內容。從最後的結果來看,「下邑劃策」意義重大,直接影響了形勢的發展,但就「下邑劃策」本身來說,張良卻不擁有「下邑劃策」的自主知識產權。因為,是劉邦在危急關頭為瞭解套,才想出了以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土地來收買人心的招數的。當時,劉邦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近六十萬大軍一夜之間幾乎灰飛煙滅,腦筋急轉彎,指山賣磨,他說的是要把函谷關以東的土地送人,但是,問題是,你劉邦本來就沒有函谷關以東土地的所有權啊。把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大方地送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這個大智慧的知識產權屬於劉邦。很明顯,是先有劉邦的天才思路、啟發性思路,後有張良的補充性意見。因此,「下邑劃策」是劉邦的神來之筆,其榮耀屬於劉邦,而不屬於張良。因此,即使劉邦願意將「下邑劃策」的大功記在張良名下,張良也是斷然不敢領受的。既如此,讓我們來省視被後人推崇為是張良第二大功的「阻止分封」。
  「阻止分封」發生在楚漢相爭進入相持階段。當時,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河南滎陽,內心焦慮無比。手下謀士酈食其向劉邦建議,雖然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都被秦始皇給滅掉了,但六國的後人還在,他們堅定的追隨者也有一定的市場,如果想擴大統一戰線,壯大我們的力量,不妨分封六國的後人。劉邦認為言之有理,馬上鑄造印信,準備在第一時間立六國的後人為王,以爭取他們和自己一起抗擊項羽。張良聞言大驚,列舉了八大理由,堅決反對分封六國後人。張良認為,在項羽強、劉邦弱的形勢下,分封六國後人,只會有一個惡果被分封的六國後人隨時會投靠項羽。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因為項羽實力強大,大樹之下,寸草不生,被劉邦分封的六國後人,為了自己的生存,唯一的生路就是投靠項羽;第二,項羽形象正面,不像當年的秦始皇一樣是人民公敵,既然如此,劉邦又有多大的把握能確保六國後人一定會站在自己的一邊呢?天資過人的劉邦馬上明白了其中的利害,第一時間派人將鑄好的印信予以銷毀,分封提議就此罷止。
  此即為張良被後人稱頌的第二大功勞,有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似乎也沒有。因為,分封六國後人以爭取民心,第一個實踐者是項梁,項梁扶立起來的是楚國後人熊心,熊心被命名為楚懷王。項梁死後,楚懷王熊心認為自己終於熬到了出頭之日,他橫下一條心,搞了幾個大動作,給項羽下了不少絆子,直接成為了項羽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項羽大封天下之後,冒著巨大的政治和道德風險,派人謀殺了楚懷王。從此之後,這件事情就成了項羽本身的一個把柄,一直被對手揪來揪去。作為一個做事縝密的人,張良對於剛剛過去的這段往事一定不會陌生,也不應該陌生。既有前車之鑒,張良阻止劉邦分封六國後人就顯得十分自然。因此,阻止分封只是正常人的正常思路,說此舉顯示了張良的雄才大略,似乎有些言過其實。
  劉邦對於張良的評價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張良的這些重大貢獻中,既沒有顯示出「運籌帷幄」之勢,也和所謂的「決勝千里之外」有些驢唇不對馬嘴。那麼,張良介入過具體的戰略或者戰術嗎?如果介入過,他有過輝煌的戰績嗎?張良的人生歷程中,到底有沒有過「決勝千里之外」的人生傳奇呢?在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之時,張良最初的計劃也是單干,他試圖組建自己的武裝。但是,令人汗顏的是,張良大張旗鼓地吆喝了很長時間,也只忽悠來一百多人。如此勢單力薄,顯然幹不成什麼大事,張良只好罷手,決定投奔更大的山頭。
  這就是「神人」張良出道之時的尷尬經歷。張良起兵不成,就投奔了項梁。在項梁的麾下,張良做了一件得意的事情,那就是成功地說服項梁封韓國的後裔韓成為王。此事張良居功至偉,因此,張良被韓王成封為申徒(申徒約略相當於諸侯國的相,只是張良管理的事情更多)。不僅如此,張良還從項梁那裡要來了一千多名士兵,帶領著自己的軍隊在從前韓國的領地作戰。項梁為什麼對張良如此慷慨,不僅言聽計從,而且還給兵給糧?這也許出於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張良的祖上曾經連續五代做韓國的相,而項梁的祖上則世世為楚將,二人同是名門之後,相互之間自然易於溝通;第二,張良在當時是個傳奇人物,他曾在博浪沙用大鐵椎襲擊過秦始皇。
  張良是韓王的申徒,對部隊有絕對的指揮權,他的戰場處女秀,戰績如何呢?《史記》是這樣說的:「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穎川。」很明顯,司馬遷寫得很含蓄,說白了就是,張良和韓王帶領自己的部隊,有時候能攻下幾個城,可是秦兵總是很快就又奪去了。既然總是被秦兵給奪去,那就注定張良他們永遠沒有固定的根據地,沒有根據地,只好打游擊,所以「往來遊兵穎川」。說打游擊戰,顯然是司馬遷給張良留足了面子,其實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張良根本沒能佔領任何一座城池,沒能開闢出來一塊像樣的根據地,所以只好四處打游擊。
  這就是張良作為獨立軍事指揮官的全部業績,這就是自稱圯上老人在傳弟子,自稱擁有傳奇兵法的神人張良的全部業績。這份業績只能用三個詞來形容:慘淡經營、不堪回首、不值一提。現在問題就出來了,作為政治家,張良也沒有多少獨立思考;作為軍事家,張良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劉邦為什麼要把張良認定為漢初三傑的第一名呢?劉邦是心肌缺血還是大腦進水?顯然都不是,劉邦大事小事都聰明,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幾乎沒有一時糊塗的記錄。那麼,對於劉邦來說,張良的存在到底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張良的功勳到底又在哪裡呢?張良的存在對於劉邦有什麼特殊意義呢?這要從張良的身份說起。
  張良的身份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顯赫貴族「職業革命家」。張良是韓國顯赫的貴族,他們家曾連坐韓國五代相位,因此,張良不是「官二代」,而是「官六代」。這一身份,秦末義軍將領中無人可以比肩。只是張良時運不濟,尚未來得及做官,韓國就被秦國給滅了。國沒有了,張良就沒有了家,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國破家亡」吧。因此,張良心裡充滿了國仇家恨,張良的敵人就是秦王嬴政!張良發誓要把仇恨化為行動。
  張良說到做到。他的弟弟死了,他不按規定的禮節、規定的標準厚葬,而是將弟弟草草掩埋,省下錢來暗中反抗暴秦。國家已亡,張良知道用常規的手段已經很難再和秦國對抗,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遣荊軻刺殺秦王嬴政未果,張良深受啟發。通過努力,他找到了一個大力士,他和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向巡遊天下的秦始皇發起了致命一擊。遺憾的是,張良他們擲過去的一百二十斤大鐵錘僅僅砸中了秦始皇的副車。僥倖死裡逃生的秦始皇在全國開始了大規模搜捕,張良從此就成為了傳說。張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斷然出手和項羽、劉邦相比,也許更能看出張良的獨特之處:項羽見到秦始皇,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見秦始皇,說:「大丈夫當如此!」張良見秦始皇,則什麼也不說,直接把重達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擲了過去。在張良飛翔的大鐵錘面前,項羽和劉邦難道不應該慚愧一下嗎?
  「博浪沙刺秦王」發生在公元前218年,此時距離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還有九年。九年的跨度足以說明張良激進的精神和熱情。因此,張良是一個走在了時代前列的「職業革命家」,是被朝廷記錄在案並且唯一健在的「職業革命家」。張良的身份直接和兩個字相連:「貴」和「紅」。而這兩個字,又必然使張良成為秦末一道獨特風景線。在當時的歷史場景中,張良無疑就是秦末的良心,是秦末大起義的元老級人物,更是秦末大起義的標誌性人物,而對於這樣的「職業革命家」,秦末起義陣營中的所有人等都注定了必須保持敬意。
  如此良好的個人信用,如此卓越的鬥爭經歷,必然讓張良的每一句話都具有了無可爭議的說服力。張良都說了什麼話呢?張良說過並且在很多場合大說特說過至關重要的一句話:「沛公殆天授也。」這句話翻譯成今天的白話就是:「沛公劉邦大概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吧!」雖然這是虛擬語氣,其實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卻十分肯定沛公劉邦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當然,細心的張良沒有忘記為自己的這句話提供了論據。他聲稱自己深諳一部兵書的精髓,他經常向別人講述兵書的理論,但沒有人能聽得懂,更沒人能洞悉其中的奧秘。可劉邦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悟性良好、智商超群,能在瞬間領會兵法的妙處,並能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因此,劉邦是上天派到人間的。
  這是一句非同小可的話,它最大的價值就在於有效地神話了劉邦,而發出這一聲音的是德高望重的「職業革命家」張良。劉邦是一個平民英雄,早年的劉邦就是一個「好酒及色」的不良男人,所以他需要一個光環,否則很難服眾。在此之前,劉邦一直在做著類似的努力。譬如,他通過父親的口,對外宣揚自己是人神雜交,是蛟龍的兒子,堪稱轉基因品種;他還通過妻子呂后的口,對外宣傳自己有王氣。說從前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就經常派人明察暗訪。為使自己的王氣不被發現,每當此時,劉邦就遠遠地躲起來,但呂后總能毫不費力地找到劉邦,因為呂后具備特異功能,能在暗夜發現王氣四溢的丈夫;有時,劉邦自己也會親自上陣,掀開衣服,炫耀自己大腿上的七十六顆黑痣,說這就是龍的象徵。至此,說劉邦是神不是人的,都是劉邦家人或者劉邦本人。這時,秦末漢初最著名的「職業革命家」張良出現了,他四處對別人講,劉邦的確是神人啊!這就等於從第三者那裡驗證了劉邦的話、劉邦老婆的話、劉邦父親的話統統都是真的,絕不忽悠!劉邦怎麼會不感恩戴德?更何況說這話的人是資深的「職業革命家」張良同志!在秦末那樣特殊的背景下,出身貧寒的劉邦要想走得更遠,的的確確需要外界的神話和包裝。為什麼?因為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非貴族出身的皇帝,既無顯赫的家世,又無超人的才能,反而還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好吃懶做、貪財好色、吹牛說謊... ...因此,在劉邦最需要謊言的時候,張良貢獻了自己善意而且高質量的謊言。
  一旦劉邦被扶上神壇,那麼劉邦所有的缺點都將被原諒,劉邦所有的套都將被解開,他既然是龍的兒子,那他的一切缺點也就成了個人魅力的體現。張良的這份情,劉邦一輩子能還得完嗎?接下來,自然而然地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你張良既然自稱擁有一部神秘莫測的兵書,那你的這部兵書又從何而來?張良說,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早年刺秦王失敗之後,苦悶而憂鬱的他,經常孤獨地徘徊在下邳的一座破橋上。某天傍晚,他和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不期而遇。那老者也許是閒來無事吧,只見他故意把自己的舊鞋甩到橋下,然後挑釁似的對張良說:「小子,去撿鞋!」張良強壓怒火,幫老者把鞋子撿了回來。誰知老者得寸進尺地說:「幫我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替他把鞋撿了上來,就再替他穿上吧。老人伸出腳來,看著張良乖乖地給自己穿鞋,滿足的表情在臉上流露出來。最後老人含笑離去,把一個張口結舌的張良晾在了橋上。不久,老者卻又驀然返回,很突兀地說道:「你是個好孩子,看你還有些前途。五天以後的拂曉,來這裡見我。」五天之後,曙色初現,急匆匆趕到的張良,發現那老者已先行來到。還沒站穩,他就聽到了老者的不滿:「和老人約會你居然好意思遲到!五天以後再來吧!」又是五天之後,儘管起了個大早,但張良遲到依舊,老人依然是那句話:「五天之後再來吧!」這次張良學乖了,他披星戴月趕到橋上,還好,總算早來了一次。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如同地下黨接頭。這次老者終於露出了笑容,在暗淡的星光之下,老者如同變戲法一樣拿出了一部書:「這部書是奇書,掌握其要領,完全可以當帝王的老師。我料定你十年以後就會有大的發展。小伙子,好自為之吧!」最後,老人又補充道:「十三年後,別忘了到濟北見我,我就是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在和老人闊別十三年之後,機緣巧合,張良果然因公事來到了濟北。那時他正跟隨劉邦外出視察,路過濟北的谷城山,他意有所感,心內惆悵不已,十三年前的雲煙往事突然湧上心頭。他放眼四顧,果然見到谷城山下的那塊醒目的黃石,他不管不顧地奔向黃石,畢恭畢敬地將黃石取回,從此奉若至寶、須臾不離。後來他去世之時,還特意留下遺言,要求將黃石和自己一起安葬。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後人為這個故事取名「圯上敬履」,所謂「圯上」,就是「橋上」,那老者也因此被稱為「圯上老人」。就這樣,張良和黃石老人的相遇如同一場事先策劃好的傳奇故事,這個故事是個連環套,因為張良得到了圯上老人的指點,所以他有一部神奇的兵書,因為他有了這樣一部兵書,所以他測試出來劉邦是神人。一段圯上老人的故事,不僅神話了張良,同時也神話了劉邦。「圯上敬履」的故事,是張良智商和情商明顯高於韓信和蕭何的具體表現。圯上老人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除了張良之外沒有第二個目擊證人。可是到最後,神話卻來了個現實的結尾,張良假戲真做地弄來一塊黃石作為物證,以此來證明自己從前所言句句為實。雖然這是張良缺乏自信的表現,但這塊黃石卻巧妙地補足了張良所編造的黃石老人傳說的缺憾。這塊石頭的出現,為張良提供了物證,同時也幫張良完成了自我神化。
  因而,張良不是作戰高手,也不是管理高手,卻是炒作高手、幕後高手。他在自我神化的同時,不動聲色地完成了神話劉邦的歷史性任務。而只有劉邦被塑造成半人半神、奉天承運的領袖之後,大漢王朝才算真正立了起來。在這個意義上,一個張良所發揮出來的作用,的確要勝過十萬精兵。也因此,劉邦才會毫不猶豫地將張良評定為「漢初三傑」的第一名,也因此,劉邦終其一生對張良都畢恭畢敬,行禮如儀。司馬遷曾說他看到過張良的畫像,貌如美女,令他大為意外。殊不知,不僅外貌,張良的心思也同女子一樣縝密。看來那句俗話說得好啊:「男人女相,富貴之本! 」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唯一得到善終的漢初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