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oe 2010-12-12 01:32
「飛炮戰術」(Flying Battery)Batterie Volante
Batterie Volante
「飛炮戰術」,法文為Batterie Volante,英文為Flying Battery,先以火炮群在短時間鋭利砲撃,然後將火炮以人力拖拉或騎馬砲兵隊移動地點,不固定的炮陣地,可防敵人火炮鎖定反擊,可做機動的火炮攻擊。
移動快速的騎馬砲兵隊特別適合「飛炮戰術」。拿破崙初期火炮不多的作戰時期,時常來這招,獲得很大的戰果。
1796年8月5日的卡斯奇里恩戰役(The Battle of Castiglione )中,馬爾蒙首次使用「火炮推進射擊壓制」的戰術,獲得很大成功。
他果斷地將12門重炮移動到最前線,一齊發射,使得法軍在很短的時間裏,便擊毀了奧軍的許多工事,並攻下了關鍵的美多耳高地。
但此戰術需要特別的訓練,砲兵與馬的整體行動要有密切指揮上的配合。 尤其將「火炮推進射擊壓制」有「大炮衝鋒」戰法之稱。
拿破崙擁有最強大軍力時,戰鬥一開始。拿破崙會先使用大炮兵連(Grand Battery)、集中砲火轟炸、之後分解改變為移動式騎馬炮兵使用「飛炮戰術」。將火炮移往另一個地點繼續發炮。
1805年奧斯特利茨戰役,在法國蘇爾特軍縱隊攻頂前,拿破崙下令巴斯頓炮兵連集群以“ 轟鳴的雷聲 ” (roar of thunder)轟炸中央的普拉茨高地。 並將高地奪取,切斷反法聯軍南北線。
巴斯頓在奧斯特裡茨戰役巨大貢獻,是巴斯頓把火炮連硬是拉上普拉欽高地,並將炮彈呼嘯而下,落在湖面。湖冰碎裂,使俄軍死傷慘重。
1807年的弗里德蘭戰役(Battle of Friedland),隸屬於維克多(VICTOT)軍團的炮兵總長塞納蒙 (Sénarmont)運用「大炮衝鋒」戰法。
塞納蒙的大炮不斷前進從500米衝到120米處持續不斷的開炮,威力也越來越大,之後他又下令30門大炮再次前進到120米處時,然後一齊開火施行「大炮齊射」。在25分鐘內,正面俄軍陣地的4000多人被擊潰。
俄軍的炮陣很快就被打成了啞巴,混亂之中,俄軍騎兵向塞納蒙的大炮衝鋒,塞納蒙命令大炮連續發射霰彈,敵人的騎兵頓時被打散。
1813年呂岑戰役,德魯奧遵循塞納蒙在弗里德蘭戰役使用的「大炮衝鋒」戰術,在敵軍非常近距離開炮打擊中央俄軍統帥維特根斯坦部隊,造成俄普聯軍重大傷亡,維特根斯坦和布呂歇爾在趁黑夜遁逃 ,法國缺乏騎兵意味著無法追殺。
後來拿破崙的軍隊中馬匹的數量缺乏與砲兵素質低落,尤其征俄失敗後,使得拿破崙「飛炮戰術」使用的機會機愈來愈少。
拿破崙較喜歡機動的「飛炮戰術」,後期需採用固定位的「大炮兵連」(Grand Battery)集中砲火轟炸實屬無奈。
法國人反正士兵射擊技術差時,就集中起來使用縱隊攻擊,當砲兵素質低落沒馬拉炮時,就集中起來狂轟爛炸,卻偏偏能打的反法聯軍抱頭鼠竄,因此揚名。
所以拿破崙的火炮戰術中「大炮兵連」(Grand Battery)比「飛炮戰術」(Flying Battery)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