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zscott 2015-4-10 12:11
王陽明致良知之學的真解
習主席把王陽明的學問推崇為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他的心學說是自成一派嗎?一起來聽聽他的開悟經歷吧~
[img]http://img.epochtimes.com/i6/1003182034591734.jpg[/img]
講 師:我今天帶來的公案是儒家的王陽明,一般我們談到公案都舉佛家的,或者道家的,儒家的部分比較少,王陽明是一個很特殊的典型。王陽明奉行“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很多後代的學人就說他自成一派。實際上,王陽明沒有自成一派,王陽明所謂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所謂的龍場一悟,完全是追尋孔孟的步伐,沒有另外開創什麼。其實他所謂的格物也好、致良知也好,也就是《大學》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一貫的學問,是完全相同的。我現在介紹一下王陽明這個人。王陽明,名叫守仁,字號陽明,所以我們講王陽明,其實是講他的號。王陽明很奇特,他母親懷孕14個月才把他生出來,多了4個月,不知道14個月生下來多大一個,也許稱起來快5千克了,現在小孩正常健康生出來才3千多克。他的母親夢見了神人從雲中把孩子帶下來,所以王陽明出生的時候乳名就叫雲、雲兒,就是這樣來的,因為他的母親夢到了仙人從雲中送人下來。他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是一個啞巴,為什麼是一個啞巴呢?因為他到6歲的時候才開口說話。各位,我記得我小時候大概4歲才開口說話。
主持人:講師,這很晚呢。
講 師:對,很晚很晚,感覺不敢開口。但是王陽明不是這樣,他非常聰明,他不說話,直到他6歲的時候,他的爺爺生日,王陽明在賓客面前誦讀他的祖父寫過的詩句,就在眾人面前侃侃地把它誦一遍,把他的祖父感動得淚流滿面說,“啊,你不是啞巴嗎?怎麼忽然會講話呢?你怎麼一鳴驚人呢?”把他嚇死了。他說,“你們講話我都知道,我之所以要到現在才講話,我覺得在我祖父大壽的時候,我要給你們一個驚喜。”
主持人:這樣啊,講師,那您3、4歲的時候,其實您都知道。
講 師:他們講話我都瞭解,但是沒有勇氣開口說話試試看,我很怕講出來不像樣,因為沒有講過。當然最後還是講了,剛開始念很怪異,但是馬上就順口了,一講話就很多都會講了,其實是累積很久了,一直沒有機會講,山上的小孩子比較害羞。然後這個小孩子慢慢長大,11歲就會寫詩,他念詩給別人聽“山近月遠覺月小”,山跟我們比較近,月比較遠,大家看起來都說月亮比山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能有眼大如天”,如果從天的角度看這個世界,“還見山小月更闊”,你畢竟就知道月比山大很多。各位,11歲會寫這種詩啊!我們現在想想看11歲小孩是什麼樣子,他竟然會寫這樣的詩,他這首詩所要影射出來的意境是什麼呢?是說你們這些大人、愚痴的眾生,你們看很多東西是錯誤的,實際上是要影射這個。11歲的小孩好像懂很多,大家一看,嘖嘖稱奇。後來他再去求學,因為看這些拘拘腐儒的私塾,他反應太快,他也學不住。有一次他就問私塾老師,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小孩子才十二、三歲就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各位,人生在世,不能光想玩玩具,他總要想以後幹嘛,乾一個大一點的。人生最大一等事是什麼?私塾老師說就是讀書登第,中個狀元、中個進士、榜眼,這不就是最大的事情嗎?可是王陽明也不以為然,王陽明想,照我讀過的書,天下第一等的事應該是學聖賢吧。到底怎麼學聖賢他也沒把握。他這個人非常聰明,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什麼都想學,然後十四、五歲就這樣過了。17歲的時候,他到今日南昌(那時候叫洪都)結婚,古人覺得奉父母之命也很自然,該成親就成親,成親就是為了要延續我們宗祠的命脈,娶個賢內助把家裡弄得很好,他也沒有拒絕。可是在結婚的那一天,他這個人閑雲野鶴,喜歡到處走,他就到附近的一個宮,他看見一個道士在那裡打坐,心想他在幹嘛。他心心念念一直想要做第一等事,這個可能在學聖賢,他就很好奇,就跟這個道士請教了一些養生的方法,然後馬上就跟他學靜坐。來,我們兩個人一起靜坐,坐下去就忘了,回去的時候就忘了洞房花燭夜的時間,很晚了,那一次的結婚,他的老婆是一個人辦完了婚禮,娘家把女兒送來,新郎不見了。
主持人:跑去打坐了。
講 師:不知道去哪裡,回來說,“爸爸,我忘了!”各位,你們看這樣的荒唐事就是王陽明幹得出來,所以他是一個放浪不拘的人。你說放浪不拘也不是,他有一個非常大的志向想要完成,在追尋學問的過程中,他注意到儒家的“格物致知”,也跟一些學者談論過這些問題。說到學者,就是朱熹、程頤、程顥,這些是最大的宗派,因為王陽明是明朝的人,宋明是理學最興盛的時候,當然後來的宋明理學的興盛跟王陽明也有關。但是王陽明還默默無聞,根本對格物致知還一竅不通的時候,他所學的方向是當時最大家,就是朱熹,他看朱熹對於格物的理念。各位,《大學》八條目,“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是什麼意思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叫做《大學》的八條目。八條目是從格物開始的,我們一開始不要想治國平天下,格物怎麼格,格得來才能夠致知,才能誠意,才能正心,到最後才能平天下。他注意到格物最重要,全天下最大家就是朱熹這一家,他當時是國子監。朱熹講什麼,講格物,就是說窮究事事物物的道理,一草一木裡面也有妙理存焉,這個就是朱熹所謂的格物致知。從事事物物去瞭解,當你有一天事事物物都瞭解後,你會豁然貫通,之後就能誠意正心,這個就是朱熹的理念。然後他就約了一個朋友姓錢,他說,“朱熹是這麼說,可是說了沒有人去實驗啊。”
各位,有些說法是說起來很好聽,說起來讀起來都很順,能不能做才最重要。他就約了姓錢的朋友,那我們格物,格什麼物啊?我們家的房子前面就一大叢的竹子,兩個人就拿了凳子開始格,竹子有什麼理啊?竹子中空,你要很虛心地去學習才能有所得。嗯,有理有理。可是竹子還是竹子啊,對不對?竹子有什麼理啊?竹子有節,人家有氣節,能做事,要合節度,有分寸。有沒有理?有理有理。兩個人在那一搭一唱,竹子還有什麼理?竹子長竹筍對不對?竹子會怎樣怎樣,兩個人就在那邊講竹子有什麼細微的理。到了第三天,像這些理前十分鐘已經講完了。各位,不用我說你們也都會說啦,也不用王陽明他們說,擠盡腦汁已經講完了。到第三天的時候姓錢的就說怎麼格?他已經自勞成疾了,沒有辦法再坐在那邊了。王陽明這個人心性光明磊落、正氣比較充足,他說“你不好好修身、不好好養命,難怪你精氣神這麼薄弱。”他說,“你去、你去,我來格。”結果格到第7天他也生病了。各位,這個可好笑了,五十步笑百步,看起來是一樣強,沒有誰比較強,然後王陽明就感嘆,說格得世上的萬事萬物,一草一木,一切由你全部格完才叫格物的話,我們不要說世上有多少萬物,那不只是萬字可以形容,我們現在連這麼大的竹子都格不出什麼東西來,而且縱使我們想出很多的妙理跟竹子有關,還是跟你的誠意正心無關。各位,格物致知就是為了誠意正心做基礎的,你格了很多物理,你格了很多化學、你瞭解很多數學,你可以把火箭發射到太空,把潛艇放到海底最深,這都叫格物都沒有錯,但是與自家的誠意正心,與你的心性何干呢?一個大壞蛋,他把電腦當作一個物格透了,他可以當超級黑客,他可以犯很大的罪,跟格物有什麼關係?還是無關。王陽明說格了竹子跟我自家心性何干呢?我看格物照朱熹這樣講是行不通的,朱熹解錯了這個格物。有沒有道理啊?有道理。
但是各位,這不簡單,為什麼?他只是知道朱熹是錯的,朱熹講了這麼多好聽的道理,但是沒有人去實踐它。我曾經實踐,我的朋友也自勞成疾,我也自勞成疾,他3天,我撐到7天,不然朱熹老夫子你來格格看,你也是7天就病倒了,你格不出什麼來,跟自家心性又有何關係?但是,當時朱熹是國子監,全天下的儒生幾乎都是他的學生,你敢批評他嗎?你想像不到,那就像現在,在伊斯蘭面前批評默罕默德,你會怎麼樣?慘烈可知啊!王陽明,你何許人也?你默默無聞也敢批評朱熹?各位,到現在為止,我們台灣讀過的《論語》的解釋通通都是朱熹的版本,我們看的《易經》都是朱熹的版本,所以誰敢隨便批評?他就知道這是錯的,這是行不通的,這跟自家心性何干?接下來,他有很多抱負,雖然他不知道格物是什麼,但是他理想抱負很多,他很聰明,他就參加了一個寫詩的社團,每天就沉醉在吟詠之中,久了又覺得乏味。之後又回到京師,看到國家很危急,需要軍事人才,他就開始學武藝,他的武藝也很強。這些文章、武藝最後都不能滿足他,在28歲那一年,他考取了進士。他老師以前跟他講第一等大事是什麼,是考試。他考取了進士,做到了工部官正,後來轉到刑部主事,刑部主事就等於現在管法律的,後來身體有點病就告老還鄉,告老還鄉之後在浙江四明山,現在叫做陽明洞,是因為他在那裡打坐,後來才叫陽明洞。然後住了個房子,鑽研道家的秘籍,嘗試久生之法,不久他就悔悟說,在這里搬弄精神,這算什麼大志業呢?後來他又想說乾脆出家當和尚,擺脫世上的苦惱,可是他上有父親,下有妻子,下不了這個決心。正在彷徨的時候,他終於有一天悟到了,這三教裡面恐怕跟人生正道沒有違背的就是唾手可得的儒學。你看這個儒,一個人一個需,一個人生的正道。各位,道教也很好、佛教也很好,但是跟生活不違背、跟上班不違背,跟公司、跟天下國家不違背,那應該儒學已經講得很完整,我是不是從這裡面去下手,希望從儒學裡面找到做聖賢的辦法。
在35歲的時候,那時是明武宗剛即位,宦官劉瑾操室弄權,很多大臣直言進諫都被打到監獄裡面去了。王陽明義憤填膺,出來主持正義,上書請求皇上特赦這些人。這個事情被劉瑾知道,結果慘遭誣陷,被杖打了40大板,然後貶到貴州去做農場的驛丞。
前不久我看到一個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貴州,然後跟貴州當地的官員說,你們這里有個很出名的人叫王陽明,中華文化的精髓就在陽明心法裡面,他竟然還講過這個話,龍場一悟就是這個心法的所在。我說,習近平讀不少書。龍場其實是苗族、彞族所住的一個地方,是一個很淳樸的地方。他為什麼龍場一悟,是什麼機緣呢?我們要瞭解,他一悟之前其實有很多的累積、很多的挫敗,他想要做一番大事,從文學去做不滿足他,從武學去做也不滿足他,想要避到山洞裡面去參禪打坐也沒有辦法滿足他。他找過很多的辦法,他覺得沒有滿足到他,他沒有得到答案。他被貶到龍場當官三年了,有一天深夜他做了一個夢,夢里好像有個人告訴他,格物只格心上的物,物不在外。物在哪裡呢?就在你的心中。他在夢中驚而跳起,他說我以前被格物的道理所困惑,旁邊的人問他,“你跳起來幹嘛?你是過度驚嚇嗎?” “啊,我悟到了一個道理,我原來被格物的道理所困惑,現在知道說聖人的義理是本性裡面自足的,只要返求於本性便是格物。”各位,講本性大家可能聽不懂,他其實講的是我們的心。格物就是格心,心一正,萬物本來就正,萬物哪裡需要你格?你如果說格萬物是瞭解萬物的道理,那是當科學家、當物理學家、當化學家,跟誠意正心有什麼關係?是毫無關係的。是你格了物之後會誠意正心,會產生良知,會修性、會煉命,那個是跟自己有關而已,跟外面是沒有關係的。原來古聖人要正了自己的身心之後,才去齊家治國平天下,才往外走。但往外走之前要先正你的心,正你的心最根本是格物,格物是格什麼呢?原來是自己的心性而已。所以朱熹說格得一草一物是徹底的錯,他說“你怎麼知道呢”?我剛剛做了一個夢,好像有個人告訴我似的,就好像那個症結被打開了。他不是平常的人,有人忽然這樣告訴你,難道你就會打開,你打不開的。是因為他不斷地搜羅,他不斷地去拼湊,拼不起來,已經集聚了這個能量很大了,就像蛋殼將破不破,突然點它一下,它就破了。
這一夢給王陽明的啟示就是,心就是理,之後的學問就從格物是格心的理,變成把心的非格掉之後,良知才出現,便致良知。致良知之後呢,把它用在舉止行為、待人接物上,就叫做知行合一。各位,現在大家聽到知行合一,大家比較瞭解,就是你知道了就要去做到,兩個要合一。我們現在對王陽明的瞭解好像就是這樣,老生常談,這個意義對你來講並不大。但是這個知行合一的知是心上的知,心上它是個物,物是什麼?是氣。各位,如果有機會讀王陽明,我給各位介紹《王陽明傳習錄》,我跟大家介紹這個內涵,大家也可以去搜尋《王陽明傳習錄》的原文。王陽明確確實實瞭解了心就是氣。心的物,心為什麼叫做物?原來它就是一股氣。我們黃庭禪常常講,把心中的那股氣,把黃庭裡面的氣當作一個物理現象、物理能量,自由地起,自由地滅。那個就是物,把它格正了。我念一段王陽明對於“心就是氣”的描述給各位聽聽,這個是他的原文。孟子提倡性善說,孟子性善是從本源上說,“然性善之端需在氣上始見得”,性善是怎麼個善法,一定要那個氣出來你才感受得到,“若無氣亦無可見”如果心離開了氣,心是感覺不到任何東西。“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即是氣。”各位,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就是仁義禮智,仁義禮智的心,他說心就是氣,離開了氣就沒辦法感覺。各位,如果你去解讀這一排文字?惻隱之心,我們說於心不忍,是不是內心有一種不忍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氣所經營的。我們非常羞愧的時候,是不是充滿了一股能量,讓你很難受,甚至臉都紅了,那個是不是能量,那個就是氣。所以王陽明已經徹底地知道了心跟氣是無可分的。
後面他就說到,“若見得自性明白,心即性,性即氣,原無性氣之可分”他說性跟氣沒得分,心就是氣,性也是氣,這個就是王陽明最偉大的地方,這個也是孟子說“我不動心,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他就是把不動心和浩然之氣給打成一片了。王陽明不是另外創學說,他是真的在心中感覺到心就是氣的人。因為它是一股能量,就在胸中翻攪而產生出各種的情緒,格物就是把氣對我的捆綁格正了。格正,正了它原來的不正,那個就叫做格物。那也就是我們現在黃庭禪所教的觀照,觀照你的內心的一竅,氣在裡面翻涌是怎麼樣把你擊垮的,怎麼樣牽牢你,怎麼樣綁架你,然後我教你怎麼放鬆你的身心,看著它如潮水一般自由奔騰,不跟它翩然起舞,那我們就可以從氣的枷鎖走出來,這樣就可以恢復到你的良知。這個學問是一貫的,我不是跟王陽明學的,但我的學問是直貫孔孟根源的學說,王陽明是直貫孔孟根源的學說,我跟王陽明的學問就可以互相輝映。
主持人:那我想到講師您在跟我們說,您尋求道的過程之中,在您微悟心源的時候,您聽到您的師父講的“心即是氣”。
講 師:“心即是氣”。王陽明先生這里說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即是氣,是不是心?心就是氣,也就是說氣即是性,性即是氣,氣跟性也沒得分,心跟氣也沒得分,是不是?氣就是陰陽,陰陽的次序就是理。所以理跟氣沒得分,心跟氣沒得分,性跟氣沒得分,命跟氣也沒得分,但是我們說這些對現在的文學家、對現在的教授是沒有意義的,這些學者來看王陽明的學說很多地方沒有辦法翻譯,原因在哪裡?心跟氣有怎麼會有關,內觀要有收獲,如果內觀沒有收獲,沒有察覺心跟氣的瓜葛關係,你無法解王陽明的學說,你也無法進孔孟的學說,連《中庸》、《大學》都看不懂。所以我們會覺得中華文化不好用,就是因為有個關鍵沒有被打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講了一番話是對的,中華文化的精髓就在貴州王陽明龍場一悟,就在這個關鍵點上,這是對的,因為王陽明一悟直接跟孔孟的心法遙遙相接。王陽明一生英明,做文學家、做軍事家、做哲學家,那麼也做修煉家。他47歲的時候就已經幫當時的國家平定了很多很多的亂事,平定完了之後就生病了,耗盡了他的元氣,以致無法恢復, 47歲就過世了。快死的時候,門人就來問他,“你的心學還有什麼沒有講的?”他皺了一下眉頭,說,“此心光明,還有什麼話可說呢?”然後就過世了。這就是王陽明的一生,非常難得的一位學者,用他的生命去體會到,心原來就是一股氣,只可惜的是沒有像我們把位置點得明明白白,原因也是怕大家誤會。就跟如來佛所說的,如來佛跟阿難說,心在哪裡很重要,如果你沒有找到心在哪裡,你的學問就等於面牆而立,你沒辦法走半步,上一期我不是講了嗎?結果七處爭心,問了半天,如來佛說,都不是,都不是,不在里也不在外,不在中間,什麼都不在。結果是在哪裡呢?如來佛也沒說。各位,這個事情,要開悟只有靠你自己感覺,你感覺了,你就會相信我說的話,就在兩乳正中那個氣場裡面,就是心輪。為什麼叫做心輪?如來佛早說了,心如果不是在心輪上,你又何必叫心輪呢?就是在心輪,心輪就是五千年前修行家錄圖子所指出的黃庭這一竅裡面。所以說三教、五教都是一樣的,我們不歧視哪個宗教、不排斥哪個宗教,因為我們知道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有直指真理的根源。所謂真理的根源是自性的真理的根源,都是徹底瞭然自己的心、自己的性、自己的命的覺者。自古英雄一條心,無論你是哪個宗教。所以黃庭禪今天所談的東西實際上是無關宗教,我們也不立什麼宗教之名,我們只是一個學問,以一個學問來問世,告訴你自身的真相,“心即是氣”也不是只有我師傅說,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你看王陽明寫得明明白白,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即是氣也。這樣寫得夠不夠明白?非常明白,這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現在很多學者喜歡翻譯王陽明的書,但是很可惜,你必須自己觀照自己身中的心性這團氣有所得,你才看得懂他在說什麼,這個就是翻譯這些古代覺者所遺留下來的文章的困難處。
主持人:每個聖人講得都是一樣,也沒有故意不把位置給點出來,可能也是經過時間這麼長遠,很多人在翻譯這些書時有他的困難處。
講 師:對,後來王陽明在宋明理學之後就別出於朱熹、程頤、程顥之類,他自走一條清流,就是因為大家看到了曙光。為什麼是曙光呢?因為他把格物致知跟誠意正心串起來成一件事,以前按照朱熹的解法,格物致知變成是知道很多物理的知識,跟自己的誠意正心變成兩件事,大家看到曙光,只可惜就是心即是氣這一點,後儒還是很少發現,純粹現在就變成是文章的檢討、研究來用的,極少人能夠進入這個堂奧,看到這個精髓。
【[url=http://www.innerzen.org.tw/]中嶺山內心教育基金會[/url]】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