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秦始皇和商鞅誰才是英雄?

Quact 2015-3-21 22:27

秦始皇和商鞅誰才是英雄?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個英雄,從來就是一個極富爭議的問題。只不過,《秦》文把六國一統、科舉制、百代皆行秦政都歸功於秦始皇,卻是有問題的。我從不否認秦始皇是一個能幹的帝王,他對這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也有重要歷史貢獻。但這主要發生在統一以後,他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修直道... ...至於《秦》文提及的功勞,主要應該歸功於商鞅。
  當嬴政坐到那把王椅上時,秦國早已不是只轄關中一地了,其實當時天下已有一半的土地和人口歸了秦。當嬴政從呂不韋手中接過實際權力時,天下的財富可能也有2/3集於秦國了。也就是說,秦統一天下基本已是必然之勢。只要坐上那把王椅的人不是一個極糊塗又極胡鬧的主,哪怕是個平庸之才呢,一家天下,兵不復起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有現代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當咸陽街市上豎起那根木頭時,歷史的進程就已經注定了。商鞅在秦,置郡縣,廢分封,開阡陌,信賞必罰,綜核名實。」當然還有《秦》文中推崇備至的所謂武功科舉制,即首功制。變法後秦國的制度優勢相較於舊制度的山東六國,是如此之明顯,以至讓六國訪秦使無不感慨:「... ...行政效率竟是如此之高,官吏們勤勉,日事日清,政府的几案上從沒有冗余文書。此等國度,那是注定天命所歸了。」
  當然,秦制並非沒有弱點,它也有粗暴殘忍,甚至無恥血腥的一面,它的高效率要建立在外部有敵人的背景上。所以秦二世而亡,所以到了漢代,儒家又重新佔領了治國理論的高地。但是在當時社會的技術背景下,以中國如此廣大的疆域面積,要長時間維持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沒有這套制度卻也是玩不轉的。所以百代皆行秦政,所以古代中國最終形成了明儒暗法的制度框架。
  《秦》文中對商鞅的這種遺忘,倒也算不得奇怪。這也是中國人常見的一種歷史記憶方式,或曰歷史思維方式了。中國人總是更重視英明領導,而淡看那些制度的建立者和技術的發明者。可事實上,真正能推動社會進步,能為普通人帶來福祉,對歷史有真正決定性影響力的,卻正是這兩種人。伏爾泰說過這樣一段話:「誰是最偉大的人?是愷撒、亞歷山大、成吉思汗,還是克倫威爾?」有人回答:「毫無疑問是艾薩克·牛頓。非常正確,因為我們應該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來統帥我們頭腦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來奴役人的人。」而拿破侖在回顧他一生成就時,也曾把《拿破侖法典》放在了那些戰場上的勝利之上。這或者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為什麼在15世紀前還是世界鄉巴佬的西歐,卻在近代一躍而起統治了世界。
  所以拜託,別再討論「秦始皇是不是大英雄」這類問題了,好不好?如果真的對歷史感興趣,還是討論一下誰推動了社會進步,誰為普通人帶來了福祉?或者,誰又在歷史上擺過大烏龍?誰又看到了美女拔不動腳?都更有意義,更有趣些。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始皇和商鞅誰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