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讓諸葛亮平步青雲又咬牙切齒的人是誰?

Marjorie 2015-3-14 23:34

讓諸葛亮平步青雲又咬牙切齒的人是誰?

諸葛亮出山之初,曾經讓劉備大喜過望。兩人親密無間的勁頭讓關羽張飛都有點吃醋了。劉備則聲稱自己和諸葛亮的組合是“如魚得水。”

  但如魚得水的日子隨著法正的到來就結束了。自從伐蜀之後,法正就成了劉備手下的頭號紅人。此消彼長,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

  也就是說,法正的日子過得越紅火,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從建安十九年入蜀之後,諸葛亮在劉備手下的日子就進入了漫漫黑夜。

  雖然在政治的地位上,諸葛亮並未遭貶,反見榮升,但在權力上,他已經無法貼近蜀漢中心。

  對於“治實不治名”的諸葛亮而言,實質權力的外落是很痛苦的。諸葛亮也很清楚劉備的想法,要東山再起到入蜀前的榮光只怕不易。

  所以,諸葛亮此時把法正當成了自己的絆腳石和攔路驢。法正每獲得一點成績,一點功勞,就會讓諸葛亮倍感失落。

  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傳急書讓諸葛亮發兵。諸葛亮非但沒有馬上執行,他甚至還有了抗拒命令的想法。

  那時諸葛亮的職務是軍事將軍,署劉備之府事。劉備外出時,諸葛亮負責“足食足兵”。也許當時成都城里本來就缺兵,城內治安力量匱乏,外派軍隊恐怕會引起後方混亂。

  而且,即使漢中戰役贏得勝利,主要的功績也算不到諸葛亮的頭上。此時出兵,相當於是在幫法正的忙啊。

  從事後來看,諸葛亮的這一招確實是一步昏招,不但沒有為自己爭取到更大的利益,反而反手取刃,給別人留下了把柄和口實。

  總結起來,一向給人胸襟坦蕩之印象的諸葛亮,這一次出招至少有兩點錯誤:

  一,口是心非。

  之前蜀漢有人希望諸葛亮出頭懲戒法正,但諸葛亮則說“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非但不同意,還把法正誇了一頓。但話音未落,他就在背地里出手了。

     二,時機不當。

  當時法正在前線和曹軍作戰,是為了幫老大劉備打江山,並非幹私活。這時諸葛亮留守後方,對前線的法正耍小動作很不可取。說小了是公報私仇,說大了,就是耽擱了劉備的江山社稷,罪莫大焉。

  如果諸葛亮認為自己的職責只是“鎮守成都,足食足兵”,而要調動人馬非得有蜀郡太守留在成都,那為何劉備決定帶法正出征時,不提出要他人代任蜀郡太守,出征後也不提,偏偏在劉備“急書發兵”之時提出。這同韓信有何區別?難道不是逼宮之舉麽?

  因為口是心非,因為時機不當,最終諸葛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按照法正睚眥必報的性格,他會吃這個暗虧嗎?

  所以,當法正幫劉備打下漢中之後,法正名正言順的當上了尚書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更加穩固了。諸葛亮呢?非但沒有獲得任何晉升,反而引起了劉備更大的疑心。

  而那個楊洪在當了幾天蜀郡太守後,在漢中之戰結束後,就轉為了“益州治中從事”。可見法正回來之後就發起了反擊。但在劉備死後,諸葛又將楊洪擡了出來,“賜爵關內侯,複為蜀郡太守、忠節將軍,後為越騎校尉,領郡如故”。楊洪從劉備時期的默默無聞,到諸葛時期的“外統都畿”的蜀郡太守,可謂是青雲直上。

  當然,楊洪確實很有能力。但一生謹慎的諸葛亮為了提拔他不惜得罪劉備和法正這兩大巨頭,是不是得不償失呢?諸葛亮為什麽犯下這樣低級錯誤呢?

  因為在那幾年是諸葛亮人生中最黑暗的幾年。無論是在事業上,在愛情上,在家庭上,都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我們分開了好好說說。

  首先,在事業上,大家已經知道,法正的風頭完全蓋住了諸葛亮。而就在漢中戰役打響的同時,諸葛亮又接到一個壞消息:魯肅死了。

  魯肅死就死了吧,對諸葛亮的影響很大嗎?當然,對諸葛亮的打擊猶如釜底抽薪。

  眾所周知,諸葛亮為劉備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就是聯合東吳打了一場赤壁大戰。而在東吳方面,也極力主張孫劉聯合的就是魯肅。而魯肅一死,諸葛亮就失去了和東吳聯合的紐帶。他賴以生存的最大功績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事實也確實如此。魯肅死後沒多久,孫權就派人奪回了荊州,殺死了關羽,與劉備在大幹了一場。諸葛亮“孫劉聯合”的心血也毀於一旦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讓諸葛亮平步青雲又咬牙切齒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