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西漢孝惠帝諸子的身世之謎

autumno 2015-2-12 23:52

西漢孝惠帝諸子的身世之謎

  《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呂后死後,齊哀王劉襄起兵討伐諸呂,朝廷派大將軍灌嬰率兵迎戰,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群臣趁亂在長安發動政變,誅滅了呂氏。隨後,陳平周勃等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 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強呂氏。」於是廢殺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迎立代王劉恆為帝,就是後來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
  劉盈死後留下七個兒子,張皇后詳為有身收養的那個孩子繼位為帝,其餘幾個,劉彊(強)封為淮陽王,劉不疑封為常山王,劉山封為襄城侯,劉朝封為軹侯,劉武封為壺關侯,劉太封為平昌侯。高後二年,常山王劉不疑死去,襄城侯劉山改名為劉義,立為常山王 ;高後四年,少帝被廢幽死,常山王劉義繼位為帝,改名劉弘,軹侯劉朝立為常山王;高後五年,淮陽王劉彊死去,壺關侯劉武立為淮陽王;高後七年,平昌侯劉太立為呂王,稍後改稱濟川王。呂后死的時候,劉盈還剩四個兒子,一個做皇帝,三個是諸侯王。
  按群臣的說法,孝惠帝劉盈剩下的這四個兒子,沒一個是他親生的,都是呂后弄來別人的兒子,殺掉生母,叫孝惠帝收養,立為後嗣,目的是增強呂氏的勢力。至於弄來的都是誰家的兒子,群臣在這裡沒有明講,但因以強呂氏這四個字,後人認為都是呂家骨血。由此,一個鵲巢鳩佔的大陰謀呼之欲出,呂后用呂家骨血繼承劉家皇位,當然就是謀王篡位。可惜,群臣的說法存在很多疑點。
  疑點之一,劉盈的父母不是近親結婚,劉盈不大可能沒有生育能力。劉盈十六歲即位,不到半年,劉如意母子被殺,劉盈便開始「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他二十三歲病死,中間有七年時間,足夠他製造幾個淫樂成果出來了, 況且很難想像像他這種身份的人長到十六歲才開始有性經驗,因此就算劉盈被劉如意母子的慘死嚇得從17歲起就陽痿,在這之前也不可能一個庶出子女都沒有。
  疑點之二,廢少帝沒講過自己不是劉盈親生兒子這種話。「廢少帝」指張皇后假裝大肚子收養的那個孩子,皇帝做到第四年上被呂后廢掉。姑且算他是在劉盈死前的三年裡(張皇后嫁給劉盈以後)出生的,那麼講出「後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未壯,壯即為變」這番話的時候他應該不會超過六七歲。親生母親被殺的事能被他知道,如果親生父親不是劉盈,這時候當然也知道了。六七歲的小屁孩沉不住氣,他敢放話要替母親報仇,難免不透露有關生身父親的事,但事實上他並沒有談及,說明他本人對於生身父親是誰並沒有疑問。況且,若他真不是劉盈的兒子,那就沒有繼位的資格,是假皇帝,這事捅將出去,他便人頭落地,哪還能再奢談什麼「壯即為變」。
  疑點之三,齊哀王劉襄的造反宣言中並沒有質疑劉盈諸子的身世。呂后死後,諸呂擅權,齊哀王劉襄打算起兵造反,先寫信給其他諸侯王,他說:高帝平定天下,王諸子弟,悼惠王王齊。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為齊王。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聽諸呂,擅廢帝更立,又比殺三趙王,滅梁、趙、燕以王諸呂,分齊為四。忠臣進諫,上惑亂弗聽。今高後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諸侯。而諸呂又擅自尊官,聚兵嚴威,劫列侯忠臣,矯制以令天下,宗廟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為王者。這其實是一篇造反宣言,意在闡明自己起兵的理由,爭取同情票。劉襄有兩個弟弟在長安,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尤其劉章還是呂祿女婿,在呂后跟前也算混得不錯,如果劉盈七個兒子中有呂家的種,劉章沒理由不知道。皇子不是先帝親生,不啻一顆超級重磅炸彈,會是劉姓諸侯王造反的最好藉口,也是劉襄爭奪帝位的最佳理由,可劉襄在信中卻隻字未提。他只說「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為王者」,並沒講「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為帝者」。有人或許會說,「不當為王者」可能既指呂姓三王,也指劉朝、劉武和劉太三王,那麼請不要忘記,在群臣陰謀的那番話裡,劉朝、劉武、劉太三王跟少帝劉弘是一路貨色。如果劉襄真想剷除劉朝等人,沒理由放過劉弘,否則就是養虎遺患,將來輪到劉弘繼承哥哥 廢少帝的遺志「壯即為變」了。
  疑點之四,灌嬰出兵,兩不相幫。齊國起兵後,呂產派大將軍灌嬰帶兵前去鎮壓。灌嬰不肯替呂家賣命,走到滎陽就停住不走了,還「使使喻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灌嬰是漢朝的開國功臣,他跟隨劉邦的時間比陳 平更早,陳平周勃知道少帝不是劉盈親生兒子,灌嬰沒理由不知道。就算他離京時還不知道,到了兩軍對峙的時候,擁有可靠消息來源的劉襄為了爭取他站到自己一邊,肯定也會告訴他。劉襄是劉邦的長房嫡孫,劉盈一系絕嗣的話,劉襄就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繼承的優先 權要超過劉邦僅剩的兩個兒子劉恆和劉長。所以,作為劉氏忠臣的灌嬰,在得知皇帝不是劉氏血脈之後,幫助劉襄殺回長安從呂家手中奪回帝位才是灌嬰應該做的事。可是灌嬰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他擋住劉襄的兵馬,不讓齊國軍隊繼續向長安挺進 。灌嬰不可能幫呂家擋災,他攔住劉襄,當然是因為不認可劉襄的繼位者身份,也就是說,少帝的正統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疑點之五,徙濟川王王梁。政變結束、誅滅呂家人等之後,群臣派人去殺燕王呂通,對於空出來的趙王和梁王兩個位子,群臣立刻就有了安排,「徙濟川王王梁,立趙幽王子遂為趙王」。劉遂是劉邦第六子趙幽王劉友的兒子,劉友恰恰是「三趙王」中間的那一個。「三趙王」頭一個趙隱王劉如意死後沒兒子;最後一個趙共王劉恢是為了私情逃避公職而自殺的,有罪,後代沒資格繼承王位;中間的劉友是遭遇讒言被呂太后關起來餓死的,無辜,所以讓劉友的兒子劉遂做趙王。「三趙王」是已經在呂后當政時期徹底被擼倒了的劉家派系,群臣這時候重新把劉遂扶起來封王,並不是亂點鴛鴦譜的即興之舉,同樣的,把濟川王劉太徙封為梁王,說明群臣在這個時候是承認劉太孝惠帝之子的身份的。如果劉太不是孝惠帝的親生兒子,群臣不可能到了此時仍不知道,又怎麼可能把梁國的封 地輕易交給劉太呢?
  疑點之六,漢文帝絕口不提。劉盈的兒子們被一掃而光之後,法定的皇位繼承人應該是齊王劉襄,但最終卻由代王劉恆以庶子兼外藩的身份登上帝位,名分不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漢文帝為了坐穩江山,肯定需要大肆宣傳,強調他繼承皇位的合法性、正當性, 試想一下,如果劉弘等四人不是劉氏血脈,這不正是最好的宣傳素材嗎?漢文帝正式登基以後,下詔論功行賞:呂產自置為相國,呂祿為上將軍,擅矯遣灌將軍嬰將兵擊齊,欲代劉氏,嬰留滎陽弗擊,與諸侯合謀以誅呂氏。呂產欲為不善,丞相陳平與太尉周勃謀奪呂產等軍。朱虛侯劉章首先捕呂產等。太尉身率襄平侯通持節承詔入北軍。典客劉揭身奪趙王呂祿印。益封太尉勃萬 戶,賜金五千斤。丞相陳平、灌將軍嬰邑各三千戶,金二千斤。朱虛侯劉章、襄平侯通、東牟侯劉興居邑各二千戶,金千斤。封典客揭為陽信侯,賜金千斤。
  詔書中交代了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列明瞭每個人的功勞,仔細分析一下,可以發現這麼幾個問題:
  1.呂產任相國、呂祿任上將軍,是呂后死前任命的,《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寫得很清楚,文帝卻說他們是「自置」,且不提齊國先出兵的事實,顯然是為了定義呂產和呂祿職位的非法性,為陳平周勃等群臣搶先發動政變開脫責任。
  2.「擅矯」是擅自捏造皇帝旨意的意思,「承詔」是奉皇帝詔命的意思。皇帝年少,呂產呂祿派灌嬰帶兵去打齊王,「擅矯」是確定無疑的;但後來周勃進入北軍卻不是真的「承詔」,而是因為群臣一派的襄平侯紀通恰好掌管符和節,於是持節假傳聖旨,將周勃送入北 軍。文帝在這裡說成「持節承詔」,也是在給周勃和紀通開脫罪責。另外,不管是「擅矯」還是「承詔」,都意味著文帝在這道詔書中承認前任皇帝的合法性。
  3.封賞的幾個人,在詔書中都曾列明他們的功勞,唯獨對東牟侯劉興居的功勞隻字不提。劉興居所立的功勞,正是「除宮」,把前任皇帝拉出皇宮,給文帝挪位子。這麼大的功勞隻字不提,只有一個可能性,即這個功勞並不光彩。為什麼不光彩?因為前任皇帝不是西貝貨。
  漢文帝是在少帝被趕下台之後登上皇位的,如果少帝合法,則文帝就得位不正,就是篡位。在這樣一份給政變定性定調的重要文件中,漢文帝居然沒有通過置疑前任皇帝的身世來昭示自己登基的合法合理,只能證明他非不欲也,是不能耳。有此六大疑點,足可證明少帝等人確實是劉盈的兒子,群臣撒了謊。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漢孝惠帝諸子的身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