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

AA82276761 2015-2-2 02:34

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

喜歡軍事動作題材電影的讀者恐怕對1996 年香港拍攝的動作片《飛虎》不會陌生,影片中叛逃的海豹部隊為逃脫飛虎隊追擊,在必經之路上埋設了地雷,造成多名飛虎隊員傷亡,這種地雷就是M18A1 。這種武器在美軍中經常被稱為“Claymore” ,原意是指蘇格蘭闊劍—— 冷兵器時代蘇格蘭人曾經使用的一種帶護手的雙刃重劍,大概美軍士兵期望這種武器能像蘇格蘭闊劍一樣橫掃一切敵人。

源起與發展

M18A1 反步兵定向地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武器專家休伯特· 沙爾丁(Hubert Schardin )和匈牙利人米斯奈(Misznay )幾乎同時發現,在一塊帶弧度的鋼板後引爆炸藥,炸藥在起爆時大部分衝擊力垂直作用於鋼板上,爆炸過程中鋼板凹面就會形成一個高速侵徹體,其破壞能力非常驚人。當時人們將這個發現命名為米斯奈- 沙爾丁爆炸效應(Misznay-Schardin effect )。休伯特· 沙爾丁利用該原理設計了一種定向地雷,不過還沒等他的設計投入生產,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結束了。伴隨著納粹德國的迅速崩潰,這項技術最終流入當時的同盟國手中,但戰後相對和平的環境使得該技術暫時被束之高閣。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用這句話來形容休伯特· 沙爾丁的設計也很貼切,因為數年後爆發了舉世矚目的韓戰,使得米斯奈- 沙爾丁爆炸效應原理很快在戰場上得到了應用。

[attach]106969[/attach]
正在佈設M18A1 地雷的美軍士兵。地雷凸起的一面朝向目標可能出現的方向,為便於識別,此面帶有突起的文字:“ 此面向敵”

為抵抗北韓“ 聯合國軍” 陣營迫切希望能得到一種可由單兵攜帶並使用的有效武器,重量輕、結構簡單的反步兵地雷因此成了各國武器設計師眼中的利器,但傳統地雷不能很好滿足需要,於是有人想到了休伯特· 沙爾丁設計的地雷,加拿大人手腳比較快,沒多久就設計生產出一種名為“phoenix” 的地雷,這種地雷成功地應用了“ 米斯奈- 沙爾丁” 爆炸效應原理,結構也頗為簡單,通過引爆裝在鋼板後的炸藥,使其破碎產生破片,從而達到殺傷敵人的目的。但由於未採用預製破片技術,地雷爆炸後所產生的有效破片太少,只能在20-30 米左右的距離殺傷敵人,而且這個傢伙過於笨重,單兵攜帶有點勉為其難,因此沒能滿足設計要求,但飢不擇食的加拿大軍隊還是採購了一些用於陣地防禦。不久,與加拿大人蹲在同一戰壕裡的美國人也對這項技術發生了興趣,從加拿大人手裡弄了幾個回去研究,希望通過改進原始設計,得到一種體積更小殺傷威力更大的反步兵定向地雷。數年後,美國人的努力才有了結果—— 雖然慢了半拍,但美國設計師諾曼麥· 克勞德(Norman MacLeod )的成果顯然更加實用,這種實驗型號為T48 的地雷以鋼珠代替了鋼板,使其有效殺傷破片大大增加,有效殺傷距離與加拿大的“phoenix” 地雷相當,同時雷殼材料由鋼改成了塑料,使其重量大大減輕了,只有1.1 千克重,單兵就可以攜帶和佈設。T48 地雷的優異表現打動了美國國防部的採購官員,很快進入了美軍的裝備序列,並被正式命名為M18 反步兵定向地雷。根據軍方的要求,批量生產的M18 反步兵定向地雷做了一個小小的改進—— 在雷體上增加了一個瞄準孔,使得地雷佈設時更加簡單方便。學術界公認M18 就是第一種正式裝備部隊的反步兵定向地雷。

但設計師們並沒有因為M18 地雷性能優異而停滯不前,軍方也不斷提出更苛刻的改進要求,根據部隊使用中的反饋情況,改進工作一直在持續進行。當時部隊對M18 地雷的不滿有幾點:威力偏小,在30 米左右的射程上不足以覆蓋較大的面積;電池盒使用不便,乾電池不便保存,時間一長容易“ 跑電” ,致使電壓不足,有可能無法引爆地雷,同時其電壓不足以支持同時起爆數枚地雷;塑料雷殼強度不足,容易破裂。經過4 年努力,改進型號M18A1 於1960 年正式定型並裝備部隊。

[attach]106970[/attach]
M18A1 內部細節。上方是朝前的一面,固定有大量殺傷鋼珠,上方的兩個銀白色條狀物是雷管。下方是雷體的背面,帶有突起的“ 背面” 字樣

與原型M18 比較,M18A1 堪稱完美,軍方反饋的各種不足都有了滿意的解決方案。對於威力問題,設計師們的解決方案是用威力更大的C4 炸藥代替了原先的TNT 炸藥,並將藥量增加到680 克,從而保證了鋼珠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殺傷面積。而針對電源問題的解決方案是,除了兼容原先的電池盒,還增加了一個M57 脈衝點火機,後者其實是個小型發電裝置,連續按壓操作手柄3 次,就能產生3V 的電壓,足以引爆地雷中的電雷管。同時增加的還有一個可謂神來之筆的增壓裝置,當脈衝點火機和增壓裝置組合使用時,其電壓就能保證同時引爆數枚地雷的需要。至於殼體,M18A1 改用了由玻璃纖維增強的聚苯乙烯塑料,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意外破裂,而且重量也沒有超出軍方規定的上限。

結構與使用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大名鼎鼎的“ 闊劍” 地雷的結構吧!

從外觀上看,M18A1 地雷只是一個簡單的圓弧形塑料盒子,長216 毫米,高86 毫米,厚35 毫米,總質量1.6 千克。瞄準孔位於雷殼的上方,瞄準孔兩側為雷管室,並配有防潮的雷管室塞。為了方便佈設,其雷殼下方裝有兩對剪刀形的簡易支架。

真正的奧妙隱藏在雷殼內,雷體正面裝有700 枚總重650 克的鋼珠,而背面則是680 克的C-4 炸藥。一旦地雷引爆,在其正面60-120 度角範圍內,如雨點般密集的鋼珠能有效殺傷50-100 米範圍內的敵人,破片甚至能飛散到250 米以外。在其有效殺傷範圍內,無論敵人是站立還是臥倒,都很難逃脫這700 枚鋼珠所形成的“ 鋼雨” 。

[attach]106971[/attach]
M18A1 地雷的全套組成部分。左上角為M57 脈衝點火機

M18A1 地雷的組成部分還包括了一個脈衝點火機、一個增壓裝置、電雷管和約91 米的導線和一個帆布攜行袋,攜行袋內有一張使用說明書,即使以前沒有使用過M18A1 地雷的士兵也很容易通過說明書學會如何使用。攜行袋分成兩部分,一半裝地雷,另一半裝著點火機、增壓裝置、電雷管和導線。

M18A1 地雷可以人工操作引爆,也可以通過使用各種拉發、絆發、壓發發火具引爆,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將數枚地雷並聯成一個地雷陣。

人工操作引爆時,首先要將地雷底部的支架打開,正面向敵,然後擰開雷管室塞,裝上電雷管,將電雷管的腳線從雷管室塞頂部的導線孔中引出,之後將導線與電雷管的腳線連接好,再接到脈衝點火器上。如需同時引爆數枚地雷,還要在M57 脈衝點火器上安裝增壓裝置。通過雷殼上方的瞄準孔來調整地雷的射向,這時一般可以在地雷前方50 至55 米處立一根相當於成年人身高的標尺作為瞄準目標。佈設完畢後,再對地雷加以適當的偽裝,但用於偽裝的物體不能妨礙鋼珠的飛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雷後方16 米距離、120 度角範圍內為危險區域,因為地雷爆炸時雷殼碎片會向後飛散,操作手和己方人員不能進入該區域。當敵人進入有效射程後,操作手必須先打開M57 脈衝點火器操作手柄中保險夾(向後掰開即可),然後快速按動操作手柄3 次,就能引爆地雷。必要時,M18A1 地雷也可以用膠帶固定在樹乾或其他物體上,甚至能佈設在水中,其優異的防潮性能可以保證,即便在鹽水中浸泡2 個小時,仍可正常使用。如使用各種拉發、絆發、壓發發火具引爆,須將電雷管換成普通雷管並以導爆索連接,導爆索的另一端連接至發火具上即可。

M18A1 的佈設方法靈活多變,使敵人防不勝防。按美軍的布雷規範,雷場一般按三角法或直線法佈設。按前法佈設時,通常設置成絆發雷,每組有3 個呈三角形佈設的絆發雷。整個雷場由多個地雷組構成。如按直線法設置時,一般使用壓發雷,成行佈設,每行設置  1 ~4 個地雷,相互間的間隔約1.8 米。而M18 反步兵定向地雷的佈設則比較靈活:既可以佈設在陣地正面,對沖擊之敵予以正面殺傷;也可以佈設在陣地側面,對敵人側翼進行打擊;這樣的佈設方法可以保證覆蓋其他步兵武器無法覆蓋的死角。

[attach]106972[/attach]
專用攜行袋及袋內圖文並茂的說明書

1960 年代美軍入侵越南,同時也將M18A1 地雷帶到了越南戰場,並有廣泛使用。如1965 年11 月發生在越南中部的德浪河谷戰役,美軍在此戰中驗證了M18A1 地雷的實戰性能。當時美軍第7 騎兵團2 營乘坐直升機機降至德浪河谷,沒想到他們已經進入了越南人民軍的包圍圈中。毫無戒備的美軍在短時間內被兵力佔優的三個團人民軍分割成幾股包圍起來,只得不依托地形就地頑抗,以等待大部隊的救援。其中一小股被圍美軍以M60 機槍持續火力壓制著人民軍的衝擊,但沒過多久,M60 機槍因連續射擊時間太長出現槍管過熱,趁著美軍機槍手更換槍管的間隙,人民軍戰士已迅速接近陣地前沿。千鈞一發之際,一名美軍士兵引爆了預先埋設的M18A1 地雷的點火機,一排“ 鋼雨” 向應聲飛去,衝在最前面的人民軍戰士全部被打倒在地,美軍機槍手乘機換上備份槍管,繼續射擊,最終逃脫了被全殲的命運。

  仿製和改進型號

M18A1 地雷在越南戰爭中的出色表現也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注意,前蘇聯、以色列、瑞典、越南等許多國家紛紛仿製或引進,甚至連游擊隊和恐怖份子也在用各種方法自製土定向雷。

[attach]106973[/attach]
大陸地區共軍仿製改進的66 式反步兵定向雷

大陸地區仿製的M18A1 於1966 年定型,因此命名為66 式反步兵定向雷,其結構、威力、使用方法均與原品相同,但大陸地區生產的66 式反步兵定向雷上增加了一個獨特的延期引信裝置,該裝置為獨創,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生產的同類產品上都沒有。該引信的獨特之處在於不需要電源,直接將普通雷管裝入地雷的雷管室,然後裝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險銷,將引信外套筒轉動90° ,引信即發火,延時5-8 秒後起爆。66 式反步兵定向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深受部隊官兵歡迎。如1984 年7 月12 日的大陸與越南的“142” 高地戰鬥中,共軍士兵李海欣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連續引爆兩枚66 式反步兵定向雷,將試圖衝上“142” 高地的數十名越軍炸死,這次戰鬥整整持續了9 個小時,越軍始終無法跨越雷池一步。

[attach]106974[/attach]
帶攝影鏡頭的改進型M18A1

瑞典以M18A1 地雷為原型設計的FFV-013 定向雷可謂該家族中的“ 巨無霸” ,寬420 毫米,高250 毫米,重量達到了驚人的24 公斤。一旦引爆,在9.5 公斤高爆炸藥的推動下,殺傷鋼珠以每秒1700 米的速度襲向目標,在150 米距離上形成寬100 米、高4 米的殺傷彈幕,相當於一個步兵連的步/ 機槍火力同時開火的火力密度。FFV-013 定向雷不僅能殺傷人員,還能毀傷輕裝甲目標。這個笨重的大傢伙威力雖大,卻不便於攜帶,所以它的家族成員中還有個小弟弟——FFV-013R 定向雷,雖說它在體積、重量上比FFV-013 小了不少,但仍然有10.3 公斤。安哥拉、黎巴嫩等國家都曾經引進該型地雷裝備部隊。

未來前景

時間腳步邁進21 世紀之後,隨著美軍由單純機械化向網絡化、信息化的轉型,在軍中服役了將近半個世紀的M18A1 地雷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除了 ​​原有的引爆模式,美軍希望能應用紅外傳感引信,聲振動傳感引信等現代化手段,提高M18A1 的性能,許多軍火公司為了爭奪這張訂單而推出各種各樣的改進型號。例如一家美國軍火公司開發的帶有攝像頭的定向地雷,操作手可以通過戴在手臂上的顯示器對目標進行識別,然後再決定是否發射,整套系統可由單兵背負,通過小型計算機可以同時監視和控制多枚定向地雷,還能與軍內無線及有線網絡相連接,形成一個龐大的監控與打擊網絡 ​​。而著名的防暴武器生產廠家泰瑟國際公司則推出了泰瑟區域拒止裝置(Taser Area Denial Device ,簡稱TADD ),它是在M18A1 地雷基礎上研製的,但它發射的不是致命的鋼珠,而是發射一種“ 電鏢” ,每個區域拒止裝置帶有多支“ 電鏢” ,操作手通過監視器發現目標後,決定一齊或單獨發射,接觸到目標時,鏢體會釋放高達5 萬伏的電流,能穿透5 厘米厚的衣服,直接作用於人體,在瞬間使目標全身痙攣,完全喪失行為能力達10 分鐘之久。這種非致命定向地雷還處於研製階段,但已經受到警方、保安公司和維和部隊的關注。相信通過不斷的改進,M18A1 地雷和它的衍生型號,將會繼續出現在現代戰爭中,也必然會在未來的戰場上大放光彩!

[attach]106975[/attach]
泰瑟區域拒止裝置。該裝置可數套並列,以覆蓋一個相當大的區域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