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軍用頭盔溯源

AA82276761 2015-2-1 05:43

軍用頭盔溯源

持續4 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先後有30 多個國家地區和15 億人口捲入,860 萬軍人和650 萬平民死亡,歐洲的大部分文明成果和整整一代人類精英損失殆盡。在此次戰爭中,交戰雙方都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和裝備,其中很多被實踐證明是極有價值的,軍用頭盔正是其中之一,它曾從死神手中拯救出無數生命,並自此成為現代單兵裝具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attach]106829[/attach]
最早出現的現代軍用頭盔—1915 年定型的法國亞德里安頭盔

炮火催生的新裝備

為什麼軍用鋼盔會在一戰中誕生?因為一戰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一次全新形式的戰爭。首先是火砲的廣泛運用,使砲兵成為戰場上的火力主宰,任何軍事行動都會伴隨著長時間的砲火攻擊,老式榴霰彈正被裝有高能炸藥和新式引信的現代化砲彈所取代,後者的破片分佈更加均勻,殺傷距離更遠、殺傷力更強。各種口徑的加農炮、野炮、臼炮、擲雷器,加上手榴彈、槍榴彈在步兵中的普及,使得戰場上隨時都充斥著嘯叫著四處飛濺的砲彈碎片,彈片傷迅速取代槍傷成為造成士兵傷亡的頭號元兇,凡爾登戰役中德法雙方傷亡的72 萬人中,因彈片造成的達到了65% 以上。其次,由於雙方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合適的攻擊性武器(坦克、飛機直到戰爭後期才出現或實用化)取得戰場上的壓倒性優勢,戰場上出現了局部對峙的膠著狀態,雙方各自佔據戰線一側,憑藉大量塹壕、工事對壘。對於防守方來說,雖然士兵的身體有工事掩蔽,但人體最重要的頭部卻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敵方火力的傷害,即使是遠處射來的流彈和彈片也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特別是專門殺傷有生力量的空爆彈和榴霰彈,彈片幾乎是垂直落下,對於戰壕中的士兵來說是最致命的剋星。這些原因都促成了鋼盔這種防護裝備的迅速出現。

[attach]106830[/attach]
一戰中深溝壁壘的塹壕戰,使得頭部成為士兵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在這種上部敞開的工事中,如果士兵未戴鋼盔,砲彈彈片是對他生命的最大威脅

最先裝備軍用鋼盔的是法國人。其發明靈感來自於一個偶然事件:1914 年的某一天,德軍為爭奪某一戰略要點,向法軍發起了超飽和砲擊,法軍陣地瞬間被鋼鐵暴雨摧毀,傷亡慘重。一個法國軍士當時正在廚房當值,慌亂之下順手抄起一口行軍鍋扣在頭上,雖然身上多處負傷,但頭部因有鐵鍋保護而安然無恙,在紛飛的彈片中僥倖得以逃生。戰鬥結束後,當法國的亞德里安(Adrian )將軍到醫院視察時,聽說此人在這場砲擊中奇蹟般生還,便饒有興趣地詢問他何以如此幸運,軍士據實答道是行軍鍋保住了他的性命。孰知聽者有心,亞德里安將軍由此設想出保護士兵頭部的一種辦法,即在每人頭上安上一頂“ 小鐵鍋” 。次年,這種新裝備便開始在法軍中應用,果然因頭部受傷而導致傷亡的比率大幅度下降,由於這種裝備源於亞德里安將軍的設想,所以它被命名為亞德里安頭盔。各國見其行之有效,紛紛效仿,到一戰中期各主要參戰國基本上都已裝備了鋼盔。

[attach]106831[/attach]
M1915 型亞德里安頭盔的內部結構。這種看似簡單的懸掛裝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外來衝擊力量直接作用於人體頭頸部位。圖中可以看出該盔有明顯的前後沿

[attach]106832[/attach]
1914 年的法國龍騎兵。身著醒目的藍色上衣和紅色褲子,戴著帶有頭冠、飾帶和馬鬃毛的老式金屬頭盔。而到了1916 年,法國步兵已經換裝了卡其色和藍灰色的保護色軍服,頭盔也改為M1915 型

不過,早在亞德里安盔出現之前,各國陸軍中已經裝備有少量金屬頭盔,如法軍龍騎兵就在使用一種源自拿破崙時代的頭盔,其頂部有隆起的頭冠,還掛著裝飾用的馬鬃毛,德軍也有金屬制的帶有尖頂的M15 型頭盔,後者則是來自於19 世紀中後期的普魯士軍隊頭盔。但這些頭盔和一戰期間發展起來的現代軍用鋼盔之間有本質的區別,前者是中世紀歐洲騎士盔甲的延續,構造複雜笨重,材料和工藝落後,對槍砲等熱兵器基本上沒有防護能力,其裝飾性和象徵意義遠大於實用性。而以亞德里安頭盔為代表的現代鋼盔,則採用防護性能更好的碳素鋼板製造,結構上更加簡單和合理,工藝上廣泛採用沖壓、鉚、焊技術和現代化的工業流水線生產,以實用為第一目的。現代鋼盔的根本性進步是其內部廣泛應用了懸掛結構,這種簡單裝置使得鋼盔的本體和內襯之間能夠相對活動,一旦被彈片擊中,通過本體的變形和運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耗彈片的能量,防止能量直接傳遞到人體脆弱的頭部和頸部。雖然這些頭盔由於長期佩戴舒適性的要求,不可能過於厚重,不能防護近距離內直接命中的子彈或彈片,但對遠處射來的流彈和彈片還是有相當的防護效果的,對使用者的生命能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當然,亞德里安頭盔作為最早的現代頭盔,在有些方面還是受到傳統的更多影響,如頭盔頂部有一條縱向隆起部分,並且有外接式盔沿,這些都是傳統頭盔上裝飾部分的遺留痕跡。不過,這並不影響亞德里安頭盔作為現代軍用鋼盔共同始祖的地位。

一戰經典鋼盔盤點

在一戰戰火中先後湧現出了若干種典型鋼盔,這些經典設計一直沿用到二戰期間。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前文所提到的亞德里安頭盔,它定型於1915 年,又稱M1915 型法式頭盔,它的特點是有比較明顯的曲線形盔沿,前、後沿較大,前沿用來防止灰塵落入眼中,後沿用以方便雨水順勢流下,頂部有肋條狀金屬突起,正面鑲著帶有“RF” (法蘭西共和國)字樣的帽徽。這種頭盔依生產年代和裝備對像不同,材料、顏色和細節上有很多變化。它的特徵鮮明、功能完善,是當時比較優秀的一種頭盔,在法軍中一直沿用到二戰結束而沒有太大改變。另外,比利時、意大利等國都曾先後彷製過這種頭盔。

[attach]106837[/attach]
德國在一戰中裝備使用的三種鋼盔,從上至下分別為M16 、M17 和M18

德國也是較早裝備鋼盔的國家之一,一戰期間先後開發出M16 、M17 、M18 等多種型號的鋼盔。其中最典型的是M16 型“ 德國佬” 頭盔,與其它頭盔相比,其最大特點就是盔形更大更深,防護面積更寬廣,前方到齊眉位置,兩側及後部有很長的“ 盔裙” ,能有效增加對頭部側面和後腦處的防護,同時盔沿有捲邊,用來防止雨水滴下遮擋視線。M16 頭盔的典型特徵之一是兩側上方各有一個突出的短圓柱,外形頗象“ 天線” ,它是用來固定外加防護鋼板,裝上這種鋼板後,可以加強抵擋來自正前方襲擊的能力,這一點在狙擊手經常出沒的陣地戰環境中猶為有效。短圓柱本身則是中空的,兼起通氣孔的作用。古代日耳曼武士習慣在頭盔上裝上牛角形裝飾,M16 的兩個短圓柱恰好與其不謀而合,使得“ 德國佬” 頭盔看起來很有些復古傾向。特別要說明的是,德軍在戰爭初期裝備的帶有尖頂的“ 普魯士盔” 並不是真正的鋼盔,除後期產品外,大多是皮革製造的,有的外包毛氈,僅有遮風擋雨的作用,而無防彈功能,在M16 型鋼盔定型裝備後很快就被淘汰了。M17 、M18 型頭盔則是在M16 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與前者大同小異。奧匈帝國軍隊在一戰中除少量裝備自行設計的1916 式鋼盔外,多數使用的也是根據德國M16 仿製的1917 式頭盔。

英軍在一戰中使用的MK-1 型鋼盔特徵非常鮮明,其盔體與德國頭盔恰好相反,特別扁平,外形類似反扣的淺碟子,故稱為“ 碟形盔” ,又因為它與英國古代農夫所戴的帽子外形相似,又常稱為“ 農夫盔” 。這種不同尋常的盔形雖然在側面防護面積上不佔優勢,但它扁平的外形使得射來的彈片很容易發生彈跳,反而增強了抗彈性能,而且它的設計初衷主要是適應塹壕對壘的作戰環境,主要考慮抵禦來自空中的襲擊,其寬大的外沿不但可以保護頭部還能保護頸部,對空爆彈和榴霰彈等“ 塹壕殺手” 的防護能力是一流的,非常適合當時的作戰需要。 “ 農夫盔” 的另一優勢是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成本也較低,當年英軍可以做到一人一頂,而戰壕對面的德軍卻無法做到。它也是一戰中裝備國家數量最多的一種鋼盔,曾廣泛使用於英聯邦國家軍隊,如加拿大等,最終結束一戰的美國遠征軍也使用這種頭盔。雖然一戰期間美軍的軍服等單兵裝備都是自行開發的,但當時尚未研製和裝備頭盔,士兵的頭上只有呢制的寬沿“ 牛仔帽” 。由於美軍是一戰後期才加入戰局的新鮮力量,此前並沒有和德國等歐洲強國作戰的經驗,因此在戰術和裝備發展方面自然要向英、法等老牌軍 ​​隊請教,適合大量快速生產的英式頭盔自然成為首選,加上早在遠征軍開赴法國之前,美國國內的工廠就已經在為英、法兩國生產武器彈藥和各種裝備,英式頭盔有一定的庫存,因此美軍裝備“ 農夫盔” 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這種英式鋼盔的美國版稱為M1917 ,兩者幾乎沒有區別。當美軍到達歐洲戰場開始備戰訓練時,又接收了一些英、法提供的頭盔和機槍、坦克等裝備,所以美國人在一戰中不僅列裝英式頭盔,也使用過法式盔,只不過後者的數量遠少於前者和M1917 頭盔。

[attach]106834[/attach]
在戰壕中等待出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頭戴M1917 型鋼盔,它與英軍MK-1 型鋼盔幾乎沒有區別

[attach]106835[/attach]
頭戴MK-1 型“ 農夫盔” 的英軍躍出戰壕發起衝鋒

殘酷的戰爭現實促使鋼盔進行著不斷的變化,既有型號和材料、工藝上的推陳出新,也有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和改進。最大的變化就是鋼盔的外表,和軍服的變化一樣,到戰爭中後期,各國頭盔都改為灰、藍灰、綠、棕黃等利於隱蔽的“ 野戰色” ,原先那些光亮的銀色、黑色、白色頭盔和金屬、羽毛裝飾都被取消了,德國、美國的士兵甚至把他們的頭盔都漆成了由棕、綠、黃、黑等色塊組成的迷彩色,還出現了蒙在鋼盔上的罩布和偽裝網,這些一直都沿用到了今天。老兵還會向新兵們傳授一些戰地經驗,如在鋼盔上抹泥漿防止反光暴露目標,以及將其作為引誘敵方狙擊手的誘餌等等。鋼盔在戰爭中還被開發出許多新的用途,比如作為炊具或排除戰壕內積水的工具,甚至在緊急情況下當作挖掘掩體的鏟子來使用。

[attach]106836[/attach]
帶有不同迷彩的德國M16 型鋼盔。這些迷彩都是前線的士兵自行加上的

“ 和平時期” 的新發展

到戰爭結束之前,各參戰國已經生產了至少1500 萬頂頭盔。當久違的和平到來後,多餘的各類鋼盔除了回爐之外,有些還被改造成了水壺或園藝工具,這在戰敗的德國更為普遍,貧困和失望使得一些退伍軍人以曾經陪伴他們在泥濘中出生入死的伙伴——M16 型鋼盔為標誌,組成了“ 鋼盔— 前線士兵聯盟” ,1933 年最終演變成為納粹衝鋒隊和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前線戰士聯盟。當德國重新武裝起來後,新設計的軍用頭盔依然承襲了M16 的大多數特色,但增加了內盔,以減少佩戴時頭頸部的疲勞,同時重量更輕,它就是著名的M35 型鋼盔。對勝利者們而言,在一戰結束後長達20 年的“ 和平時期” 裡,由於裁減軍備和世界性經濟危機影響,也無力大規模換裝,而且他們認為未來的戰爭仍會停留在一戰那種水平上,因此當二戰開始時,法國和英聯邦軍隊仍在使用亞德里安頭盔和“ 農夫盔” ,其中法國裝備的是改進了盔體結構和工藝的M1926 型頭盔,而英國裝備的是改進了內部懸掛和頜帶的MK-2 型鋼盔,只有美國自行研製了性能更好的M1 型鋼盔,但全面裝備也是參戰後的事了。俄國是一戰的主要參戰國,但國力貧弱,無力為緊急徵召的450 萬大軍提供足夠的頭盔,只少量使用過自行研製的M1917 型鋼盔以及法國提供的亞德里安頭盔,這也是俄軍傷亡率在各參戰國中居於前列的重要原因,戰後蘇軍頭盔曾一度沿用亞德里安盔式樣,直至自行仿製改進出M1936 型鋼盔,後者一直使用到二戰前期被M1940 型取代為止。

[attach]106838[/attach]
一戰的影響使得一些非參戰 ​​國也開始研製自己的頭盔。圖為瑞士研製的M1918 型鋼盔

一戰的考驗確立了頭盔的地位,它和重砲、坦克一樣,已經成為現代化軍隊的一種標誌。即使是當時未研製或裝備鋼盔的國家,也先後開始涉足這一領域。日本在總結了歐洲戰場的經驗後,先後彷制出18 式等若干種鋼盔,這些產品都是歐式頭盔的仿製改進產品,最後研製出符合亞洲人頭型的90 式鋼盔,後者則是二戰中日軍的主力頭盔。而處於軍閥割據狀態的中國情況要複雜一些,各方勢力通過自己的代理人分別從不同國家進口包括頭盔在內的各種裝備,加上外國軍隊在國內的遺存,因此除了德國M16 型頭盔外,英、法、比式頭盔都在中國有大量使用,其中有些一直使用到民國40年為止。

結語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近現代戰爭的分水嶺。單兵個人裝具在這場戰爭中的變化,恰恰體現了這種從“ 精神致勝論” 到“ 實用論” 的進化過程。在這方面,法國人走在了前面,他們第一個將鮮豔醒目的19 世紀軍服換成了保護色,同時率先發明和採用了實用化的鋼盔。或許後來者都應該銘記他們的貢獻,因為時至今日,雖然材料工藝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頭盔等單兵個人裝具的設計思路仍需要遵循那個時代所確定的基本原則。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軍用頭盔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