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ulau 2015-1-13 00:47
清文宗咸豐帝繼位之謎?
清文宗咸豐帝像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即清文宗咸豐帝,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7.17)生於北京圓明園,公元1850年至1861年在位。他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母親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由於咸豐皇帝繼位之後,處於大清朝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候,此時的大清朝已然千瘡百孔,無力回天。所以,咸豐帝沒有他祖先乾隆、康熙帝那樣有很大的作為。再加上他平時喜愛酒色,而且又有一個聰明勇敢的六弟奕訢,人們對他的繼位產生了很大的懷疑。以下就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幾個繼位版本,可見咸豐繼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一、遮其短處,巧斗奕訢
道光帝生有八個兒子,但論年齡、資質,能被選為皇儲的阿哥就只有兩個,就是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由於四阿哥奕詝的母親孝全成皇后英年早逝,所以奕詝是由六阿哥奕訢的母親靜妃養育的。平時小哥倆兒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關係一直很好。道光帝也很彷徨,不知道奕詝和奕訢哪個更有才幹繼承大統,所以就準備用打獵和召見阿哥來觀察、斟酌。然後再選出皇儲。很快,打獵的日子就到了。所有的阿哥都井然有序地來到了木蘭打獵場。打獵前,四阿哥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就對四阿哥奕詝說:「阿哥論英武,是比不上六阿哥的,阿哥到了木蘭圍場萬萬不可開弓放箭,一定要空手而歸。若是皇上問起,你就說現在正值春天,萬物復甦,生氣盎然,正是動物繁育的季節。若是在此時對它們展開殺戮,豈不是太殘忍了嗎?」奕詝很信賴杜受田,就牢牢記住了杜受田的話。而六阿哥奕訢的老師卻叫奕訢盡力發揮,多打獵物。
打獵正式開始了,奕訢是意氣風發地打起獵,並且滿載而歸。而奕詝卻是一箭不發,兩手空空。道光帝看到兩個兒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是吃驚,便問奕詝原因。奕詝就對道光帝說:「皇阿瑪,兒臣看到現在正值煙花三月,所有的動物都開始生息繁衍。如來佛就以慈悲為懷,曾割下自己的肉給鷹吃。如若這時,兒臣用冰冷的弓箭將他們一網打盡,太過殘忍了。這都是佛祖不願看到的結果。」道光對四阿哥奕詝的回答很滿意,認為他有帝王的仁慈以及寬大的胸襟。慢慢開始對四阿哥奕詝產生好感。
還有一次,道光認為自己時日不多了,便把兩個兒子叫到身邊來,問他們倘若自己百年之後,如何治理國家?出發前,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對奕詝說:「阿哥論口才是比不過六阿哥的,待會兒皇上問你時,你就嚎啕大哭,說皇上永遠不會死去,永遠輪不到自己當皇帝!」奕詝記住了這些話。待到道光帝詢問兩個阿哥如何治理國家之時,奕訢講得頭頭是道,口若懸河。而輪到奕詝講時,奕詝卻泣不成聲。抽噎著說:「皇阿瑪這是什麼話?皇阿瑪行善積德,得蒼天庇佑,永遠也不會死去。哪裡輪得上吾輩當上皇帝呢?」道光畢竟是一個老人,希望兒女孝順、關心自己。六阿哥奕訢滔滔不絕的回答讓反而道光不高興了。他覺得奕訢對國事這麼有研究,肯定是巴不得自己早點死,然後他早早登基。而四阿哥奕詝的回答雖然不如奕訢的回答有謀略,有方針,但是卻體現了對道光帝的愛,道光帝更加喜歡奕詝了。後來道光帝選擇了奕詝。
以上這種說法,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頗有道理,但細細分析卻是站不住腳的。史書上說道光帝是道光二十六年立儲的,那麼最晚就是這年去打獵了吧。上面說奕訢滿載而歸,敢問奕訢這年有多大?這時奕訢才14歲啊。還不具備打獵的能力呢!況且滿載而歸。還有就是,道光帝問起奕詝原因時,奕詝自己沒有打到獵物已經是羞愧不已,還有什麼臉面理直氣壯地對皇帝父親這樣說話?說要打獵不對,違背了佛祖的意思。這不是在間接地斥責道光帝舉辦打獵大會嗎?道光帝聽後肯定不會高興,更別說對奕詝好感增加了。最後一點,也就是最有說服力的一點,那就是道光二十六年,就是打獵那年。上面說全部的皇子都參加,那時候,最小的皇子才1歲,還不會走路,怎麼能去打獵呢?
二、先立奕訢,後立奕詝
這種說法是說,道光經過對奕詝和奕訢長時間的觀察以後,發現奕訢確實是比奕詝有才華,有謀略,有武力。於是下定決心立六阿哥奕訢為皇太子。由於清朝自雍正帝選立儲君以來,就流傳著有把已選定的皇太子名字寫在一張紙上,放在「正大光明」匾額後的習慣。於是,一天晚上,道光帝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便支開了大堂之內的宮女和太監。自己拿出一張紙,準備寫冊立儲君的「遺詔」了。
這時,有個守門的小太監很聰明,他偷偷地看道光帝運筆的姿勢,暗自揣摩道光帝寫的是什麼字,好從中瞭解一些眉目。結果,他看見道光帝寫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拉了一個很長的一豎。便琢磨起哪個阿哥的名字的最後一筆的長長的一豎。結果他想到了「奕訢」。「訢」字最後一筆就是一豎。他興高采烈,連忙去通報奕訢的生母靜妃,好領點兒賞。靜妃聽後也歡天喜地,給了小太監很多賞。然後到處去和別人炫耀:「我兒子六阿哥奕訢特別有才幹,都被皇上立為皇儲了。我就要當皇太后了。」結果這話一傳十,十傳百,最終傳到了道光帝的耳朵裡,道光帝很不高興,認為自己的秘密竟然被靜妃公之於眾,一點皇上的威嚴也沒有,於是道光帝馬上改立了皇儲,把寫上奕訢名字的遺詔換下來,改寫成了奕詝。
其實這個說法很荒謬,由於清代皇室是滿族人,所以他們在寫一些重要的文件的時候。都既要寫滿文,又要寫漢文。那個小太監怎麼知道道光帝寫的那一豎是滿文中的還是漢文中的。還有,就算靜妃得到了音訊,她也不會輕易說出去。因為畢竟她在宮中已經爬滾了二十餘年,早就揣摩透了道光帝的性格和鍛造了一顆謹慎的心。她很明白其中的利害的。
三、心憐皇后,冊立奕詝
身為至高無上的皇帝,道光雖有著三千佳人,但他最愛的嬪妃卻是四阿哥奕詝的親生母親孝全成皇后。這不免讓年輕的孝全成皇后心高氣傲,沒有搞好與孝和睿皇后(是指道光帝父親嘉慶帝的皇后)的婆媳關係,很早就被孝和睿皇后毒死了,迫於皇太后的權利,更為了維護皇家的面子。道光帝一直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追究孝全成皇后的死因。但在他心裡,孝全成皇后依然有著很高的地位,為奕訢之母靜妃所不能及也。孝全成皇后逝世那年,奕詝才十歲。道光帝心痛皇后的死去,把他對孝全成皇后的愛全部傾注到了小小的奕詝身上,一直對奕詝疼愛有加。
奕詝長大後,雖然才華、武功方面不如奕訢,道光也覺察到了。但是,正如康熙帝偏愛太子胤礽一樣,明知道有其他的阿哥比自己喜歡的這個阿哥能力強。但是聯想到奕詝的母親曾經是那麼的楚楚動人,曾經是那麼地溫柔似水。自然就更加喜愛奕詝,不斷地騙自己,奕詝是最棒的,最好的。道光本來就對不能為孝全成皇后追查死因,不能保護孝全成皇后而深感歉意。所以道光帝最終選擇了奕詝。
這個說法合乎情理、實際。但至於是不是真假,還有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