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三國時期蜀漢越嶲太守、參軍馬謖

Sopa 2014-11-27 01:16

三國時期蜀漢越嶲太守、參軍馬謖

  馬謖(190~228)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初以荊州從事跟隨劉備取蜀入川,曾任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用為參軍。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倍加器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後來接替諸葛亮為丞相、被稱為蜀漢四英之一的蔣琬也稱讚馬謖為智計之士。但馬謖卻於諸葛亮北伐時因作戰失誤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諸葛亮所斬。
  蜀後主建興六年(228)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王平再次諫阻:「如此佈兵危險。」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佈兵。」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佈於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將馬謖佔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的名將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捨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飢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郃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馬謖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諸葛亮總結此戰失利的教訓,痛心地說:「用馬謖錯矣。」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臨刑前,馬謖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這次我違背節度,招致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將領,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將失去眾人之心,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於是,他強忍悲痛,讓馬謖放心去,自己將收其兒為義子。而後,全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馬謖被推走了。諸葛亮拭乾眼淚,又宣佈一道命令:對力主良謀,臨危不懼,英勇善戰,化險為夷的副將王平加以褒獎,破格擢升為討寇將軍。善於自省的諸葛亮斬馬謖,升王平之後,多次以用人不當為由,請求自貶三等,一品丞相為三品右將軍,仍盡心竭力輔佐後主劉禪,欲圖中原,成就大業。
  歷來人們都認為馬謖是在街亭之敗後,負荊請罪,回到諸葛亮大營,被諸葛亮揮淚斬於軍門。京劇《失街亭》就是講的這一段。其實這種看法是來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其中九十五回描寫馬謖立下軍令狀,以王平為副將,率兵二萬五千人出守街亭,抵達街亭後,以兵法云:「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後生」等理由,拒絕遵守諸葛亮於路口紮營的吩咐,並置王平的魏軍斷我水源的警告於耳後,屯兵山頭,後來禁不住王平苦諫,分五千兵與王平,讓其於山下紮寨,魏名將司馬懿及張郃率軍到達後,開始一面敵住王平,一面圍馬謖而不攻,並斷其水源,待馬謖不戰自亂,降的降,逃的逃後,司馬懿最後發動火攻,馬謖慘敗而回,王平此時兵少力薄,抵不住張郃的猛攻,也與馬謖一起退兵了。街亭失守後,使前方蜀軍進無據點,退無可守之地,不得已放棄已攻佔之隴右三郡,退守漢中。為此,諸葛亮上表請後主自貶三等,馬謖於大營自首領死,斬首之時,全軍落淚,諸葛亮亦失聲痛哭,這就是所謂的「揮淚斬馬謖」。
  但是,這些全是小說家的藝術加工,史實與這些說法是有很大出入的。晉時陳壽所著的《三國誌》及後來裴松之為其作的註釋中,對此事的描寫散落諸人傳中,不妨將其綜合起來看一下。
  首先是《向朗傳》中的記述,當時向朗為丞相長史,隨軍征戰,而向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傳說中一直待到諸葛亮死後,向朗始復出仕官。其中優遊無事,達數十年!
  第二是《馬謖傳》中裴松之注,有提及《襄陽記》中的記載說馬謖臨死前曾寫信給諸葛亮,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後諸葛亮待其遺孤如同己出。這一段說明馬謖臨死前未曾與諸葛亮謀面,否則也無必要寫這麼一封信,要諸葛亮效仿殺鯀而用禹的故事,將自己的遺孤托付於諸葛亮了。而後又稱「十萬之眾為垂涕。亮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但以上均未提及馬謖是如何死的,而在《諸葛亮傳》中稱諸葛亮戳謖以謝眾。《王平傳》中又載:「丞相亮即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
  從這兩傳來看,馬謖是被諸葛亮下令處死的,但到底有沒有付諸實施呢?答案是沒有。在《馬謖傳》中有明確記載:「謖下獄物故」,即病死獄中。綜合以上史料,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馬謖在街亭舉動違規,不遵諸葛亮的指示,以致於最後慘敗而歸,並直接致此次出擊祈山的戰果隴右三郡得而復失,無奈之下大軍退回漢中,馬謖是深知自己失敗後果的嚴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為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或出於愛才之心,知情不報,事洩後導致在家賦閒達二十年之久。馬謖最終也被緝拿歸案,並被諸葛亮處以極刑,然而還未及行刑,馬謖便於獄中病故了。這便是史書的馬謖之死。
  而之後諸葛亮親自祭奠,為之流涕,而且尚有十萬之眾陪著流淚,且對其遺孤待之若平生,這種既斬之,又恤之的作法,是具有很多複雜的原因的。首先,對馬謖其人,有著知人之明的劉備曾交代諸葛亮說:「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而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所以諸葛亮上表自貶,一是由於對馬謖其人認識不足,二是由於對劉備的囑咐未予重視,導致出擊祁山之戰勞軍傷財,無功而返。以諸葛亮執法賞罰之信,足感神明。之風格,將其處以極刑,這也是必然的。
  但馬謖在諸葛亮南征孟獲之時,曾於出兵前向諸葛亮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將為下」的戰略方針,而在作戰中,諸葛亮也是充分體現並採用了這種戰略方針的,最後南疆終蜀之世未再有戰事,這可說其中有馬謖的功勞。而且馬氏兄弟在荊襄一帶素負才名,其中有白眉最良之稱的馬良與諸葛亮的交往中稱諸葛亮為尊兄,裴松之認為「良蓋與亮結為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亮為『尊兄』耳。」無論如何,馬氏兄弟與諸葛亮交情非同一般,且都具有一定才能,所以諸葛亮雖然依法處馬謖以「誅」、「戮」之刑,然而畢竟是用人之際,對其是深為惋惜的,所謂揮淚斬馬謖倒是比較附合史實的。這從他善待馬謖遺孤一事上就可以看出他對馬謖的態度了。只是在小說家的加工過程中,將馬謖畏罪潛逃一事略過不提,並作了一些加工,這一段就藝術角度來看,比之史實的確是更感人而且富有感染力了。
  諸葛亮並非哭的馬謖而是哭自己沒瞭解馬謖的性格,馬謖剛愎自用,又背負著眾人的議論紛紛說他紙上談兵,輿論的壓力迫使馬謖請戰,而劉備的臨終遺言諸葛亮拋諸腦後,還有馬謖街亭失守使得諸葛亮北伐失敗只能無功而返正是他痛哭的原因。馬謖被諸葛亮軍法斬首是客觀現實,下獄物故不能解釋為下獄病死,物故是死亡的意思,不是病死的專用語。如果馬謖是病死,全軍十萬人也不會一起落淚。至於馬謖逃亡,也值得商榷,他是被包圍在山上,突圍而出,有資料稱諸葛亮的主力在數里外,沒有救援退兵了。馬謖逃亡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不知道諸葛亮退兵方向,諸葛亮退往西城回漢中,馬謖突圍與主力失散遲歸;回到大營剛到向朗那里就被抓,被誤認為向朗包庇馬謖逃亡,第二種是他回到軍營,此時諸葛亮要殺他和另外的將領,向朗等人正勸說諸葛亮,為馬謖求情,眾軍怕他被殺勸他躲藏,甚至是把他藏起。結果最終被下獄問斬,知道些情況的向朗也被牽連免職,數年後諸葛亮才讓他擔任光祿勳。馬謖本人貪生怕死逃亡不可能,如果怕死也不會去當先鋒迎敵去,呆在中軍多安全。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國時期蜀漢越嶲太守、參軍馬謖